2007 (57)
2008 (93)
2009 (141)
2010 (135)
2011 (179)
2012 (132)
2013 (226)
2014 (606)
2015 (260)
2016 (131)
2017 (72)
2020 (101)
2021 (159)
2022 (157)
2025 (1)
八月十五换月饼(2008-09-12 22:40:51)
以前小时候,过中秋是人过,我过,看几眼月亮,吃几块自来红,自来白就不错了,能吃上苏式月饼或广东月饼就够奢侈了,没想过那么多,因为家里父亲不在,所以也没团圆的奢望。
真正地热热闹闹地过中秋是在毕业分配到内蒙,在大汉沟劳动锻炼那年。老乡不管山外的事,旧风俗一样不丢,平常每个月的阴历节气都认真地过,更不用说中秋了。那地方是山沟,老乡都是自己做月饼,一斤面三两糖三两油和好,然后做成约一两一个的挤子,擀成三寸大直径,烙熟,像咱老北京的自来红,红红得很好吃。平时到铺子去买早点也是月饼,没烧饼。
六九年的中秋节一大早,我们房东五奶奶给了我五个月饼,叫我去串门。我就一家一家地走,每到一家把五个月饼给人家,尝尝那家的月饼,聊聊天就告辞了。人家照例给我拿上五个她家的月饼,我就再去串另一家的门,把拿来的月饼给人家,走时又得五个月饼。就这样把月饼换来换去,肚子里装满了各家的月饼,欢欢喜喜拿着五个月饼又回到自己家了。
那时我想起很久很久以前关于元朝末年,汉人用月饼传纸条的故事(即七月十五做月饼,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故事),汉人在月饼里放了纸条,传递消息,然后约好什么时间起事,我想大概就是这样传来传去的,没想到这种习惯一直延续至今,不知现在是不是变了。
到了晚上,各家都在院子里供月爷儿,桌子上摆的月饼,沙果,糖果等等的东西,结果那天晚上有一家人家特别地烙了一个尺大的月饼供在那儿,到早上一看不见了,老人家高兴地告诉我们说:“昨天晚上月爷儿来过啦,把月饼拿走了。”我们也不想戳穿,不知哪个人缺德把人家的月饼偷走了。
不过在内蒙还是学会了做酥皮月饼,其实就是苏式月饼,只不过老乡只有糖馅。要先和好水面,油面,把水面擀开,包上油面,用一定的方式擀来擀去,最后做成小剂子,擀成饺子皮样子,再把馅儿包上,擀开,放在锅里烙熟就好。现在放在烤箱一烤就行了。我自己就包些五仁的,或肉的烙熟。回北京在所里搞烹调比赛时,我做的月饼很受欢迎。
后来到了肯塔基办了中文学校后,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中国文化,每年反而端午,中秋,春节都正正式式地庆祝。中秋节前就请几位老师一起来做月饼,100 多号子人,也忙活一气,成了每年的惯例,大家吃着月饼,唱着老歌,中秋过得也有点意思,去年今天现任校长老友何敏打来电话说她们刚庆祝完中秋回家。今年是买的批萨饼和月饼。现在学生多了,钱也多了,就改成买现成的了,花了400多大洋呀。
到了洛杉矶以后每年还做,但不多,2002年北京来的五十位中学校长,付校长来学习时,我们还和四中的张云裳书记,女二中的陈茹珊老师和几个其他的老师一起做了很多月饼,一起庆祝的中秋节,好不热闹。
2003年中秋前我换了人工膝盖,后来先生去世后,就再没动手做月饼了,因为我得风湿后,做月饼时他是那和面的人。现在每次看到12美元买四块月饼,心里就希望可以自己做,大家聚会可以省很多钱呀。但是心有余力不足了。
不过每年都和国内来的朋友及教会的朋友一起庆祝中秋,又吃,又唱,又玩的,真是其乐无穷呀。我们能有这样的机会认识那么多的朋友,真要感谢神把他们带来。明天我们又要一起去Newport Beach共度佳节,我把店交给了艾迪,明天要好好玩,马大也要去,真好。每年都是我带学生们去玩,她独自在家,今年一定玩得更开心。
现在网上,微信上的兄弟姊妹,大家互相祝贺节日,月饼,佳肴的照片送来送去,赞颂月亮的诗句大家共享,情意有了,又不吃喝的过量,其乐融融,多好的方式过节呀。
就此再祝贺大家一次中秋快乐吧!
对了,怎么说也觉得这里的月亮就是格外大,格外的园呀,女儿说去新疆也是又大又圆,我想大概和污染少有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