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57)
2008 (93)
2009 (141)
2010 (135)
2011 (179)
2012 (132)
2013 (226)
2014 (606)
2015 (260)
2016 (131)
2017 (72)
2020 (101)
2021 (159)
2022 (157)
2025 (1)
导语:朱棣文是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也是美国前能源部部长。同时还获得哈佛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在这次演讲中,他语带诙谐地表示,相对于之前在哈佛做过毕业演讲的名人,自己名气不如JK罗琳响亮,也没有比尔盖茨腰缠万贯,同时又是一个电脑天才(computer nerd),但至少自己是一个“书呆子”(a nerd)。朱棣文的演讲热情洋溢,对毕业生们殷殷鼓励,对环境问题忧心忡忡,表现了其作为一名大科学家的人文情怀。从演讲中,感受朱先生的诙谐、睿智,也引发我们有关人生的一些思考。演讲内容值得一看。
朱棣文在2009年哈佛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视频
(
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说,还有一个难处,那就是你们中有些人可能有意见,不喜欢我重复前人演讲中说过的话。我要求你们谅解我,因为两个理由。
我还要指出一点,向哈佛毕业生发表演说,对我来说是有讽刺意味的,因为如果当年我斗胆向哈佛大学递交入学申请,一定会被拒绝。我的妻子Jean当过斯坦福大学的招生主任,她向我保证,如果当年我申请斯坦福大学,她会拒绝我。我把这篇演讲的草稿给她过目,她强烈反对我使用“拒绝”这个词,她从来不拒绝任何申请者。在拒绝信中,她总是写:“我们无法提供你入学机会。”我分不清两者到底有何差别。不过,那些大热门学校的招生主任总是很现实的,堪称“拒绝他人的主任”。很显然,我需要好好学学怎么来推销自己。
毕业典礼演讲都遵循古典奏鸣曲的结构,我的演讲也不例外。刚才是第一乐章——轻快的闲谈。接下来的第二乐章是送上门的忠告。
这样的忠告很少有价值,几乎注定被忘记,永远不会被实践。但是,就像王尔德说的:“对于忠告,你所能做的,就是把它送给别人,因为它对你没有任何用处。”所以,下面就是我的忠告。
第一,取得成就的时候,不要忘记前人。要感谢你的父母和支持你的朋友,要感谢那些启发过你的教授,尤其要感谢那些上不好课的教授,因为他们迫使你自学。从整体看,自学能力是优秀的文科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将成为你成功的关键。你还要去拥抱你的同学,感谢他们同你进行过的许多次彻夜长谈,这为你的教育带来了无法衡量的价值。当然,你还要感谢哈佛大学。不过即使你忘了这一点,校友会也会来提醒你。
第二,在你们未来的人生中,做一个慷慨大方的人。在任何谈判中,都把最后一点点利益留给对方。不要把桌上的钱都拿走。在合作中,不要把荣誉留给自己。成功合作的任何一方,都应获得全部荣誉的90%。
我怀着回报社会的想法,开始了教学生涯。我的一生中,得到的多于我付出的,所以我要回报社会。这就引出了这次演讲的最后一个乐章。首先我要讲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发现,以及由此带来的新挑战。它是一个战斗的号令,到了做出改变的时候了。
如果全世界保持现在的经济模式不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预测,本世纪末将有50%的可能,气温至少上升5度。这听起来好像不多,但是让我来提醒你,上一次的冰河期,地球的气温也仅仅只下降了6度。那时,俄亥俄州和费城以下的大部分美国和加拿大的土地,都终年被冰川覆盖。气温上升5度的地球,将是一个非常不同的地球。由于变化来得太快,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生物,都将很难适应。比如,有人告诉我,在更温暖的环境中,昆虫的个头将变大。我不知道现在身旁嗡嗡叫的这只大苍蝇,是不是就是前兆。
我们还面临另一个幽灵,那就是非线性的“气候引爆点”,这会带来许多严重得多的变化。“气候引爆点”的一个例子就是永久冻土层的融化。永久冻土层经过千万年的累积形成,其中包含了巨量的冻僵的有机物。如果冻土融化,微生物就将广泛繁殖,使得冻土层中的有机物快速腐烂。冷冻后的生物和冷冻前的生物,它们在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我们都很熟悉。在冷库中,冷冻食品在经过长时间保存后,依然可以食用。但是,一旦解冻,食品很快就腐烂了。一个腐烂的永久冻土层,将释放出多少甲烷和二氧化碳?即使只有一部分的碳被释放出来,可能也比我们从工业革命开始释放出来的所有温室气体还要多。这种事情一旦发生,局势就失控了。
气候问题是我们的经济发展在无意中带来的后果。我们太依赖化石能源,冬天取暖,夏天制冷,夜间照明,长途旅行,环球观光。能源是经济繁荣的基础,我们不可能放弃经济繁荣。美国人口占全世界的3%,但是我们消耗全世界25%的能源。与此形成对照,全世界还有16亿人没有电,数亿人依靠燃烧树枝和动物粪便来煮饭。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享受不到我们的生活,但是他们都看在眼里,他们渴望拥有我们拥有的东西。
这就是新的挑战。全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我们到底愿意付出多少,来缓和气候变化?这种变化在100年前,根本没人想到过。代际责任深深植根于所有文化中。家长努力工作,为了让他们的孩子有更好的生活。气候变化将影响整个世界,但是我们的天性使得我们只关心个人家庭的福利。我们能不能把全世界看作一个整体?能不能为未来的人们承担起责任?
虽然我忧心忡忡,但是还是对未来抱乐观态度,这个问题将会得到解决。我同意出任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主任,部分原因是我想招募一些世界上最好的科学家,来研究气候变化的对策。我在那里干了4年半,是这个实验室78年的历史中,任期最短的主任,但是当我离任时,在伯克利实验室和伯克利分校,一些非常激动人心的能源研究机构已经建立起来了。
能够成为奥巴马施政团队的一员,我感到极其荣幸。如果有一个时机,可以引导美国和全世界走上可持续能源的道路,那么这个时机就是现在。总统已经发出信息,未来并非在劫难逃,而是乐观的,我们依然有机会。我也抱有这种乐观主义。我们面前的任务令人生畏,但是我们能够并且将会成功。
我们已经有了一些答案,可以立竿见影地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它们不是挂在枝头的水果,而是已经成熟掉在地上了,就看我们愿不愿意捡起来。比如,我们有办法将楼宇的耗电减少80%,增加的投资在15年内就可以收回来。楼宇的耗电占我们能源消费的40%,节能楼宇的推广将使我们二氧化碳的释放减少三分之一。
我们正在加速美国这座巨大的创新机器,这将是下一次美国大繁荣的基础。我们将大量投资有效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的新方法,大量投资能够捕获和隔离电厂废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方法。先进的生物燃料和电力汽车将使得我们不再那么依赖外国的石油。
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我们几乎肯定会面对更高的油价和更严厉的二氧化碳排放政策。这是一场新的工业革命,美国有机会充当领导者。伟大的冰球选手 Wayne Gretzky被问到,他如何在冰上跑位,回答说:“我滑向球下一步的位置,而不是它现在的位置。”美国也应该这样做。
奥巴马政府正在为美国的繁荣和可持续能源,打下新的基础。但是我们还有很多不知道的地方。这就需要你们的参与。在本次演讲中,我请求在座各位哈佛毕业生加入我们。你们是我们未来的智力领袖,请花时间加深理解目前的危险局势,然后采取相应的行动。你们是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我要求你们给我们更好的技术方案。你们是未来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我要求你们创造更好的政策选择。你们是未来的企业家,我要求你们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你们业务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最后,你们是人道主义者,我要求你们为了人道主义说话。气候变化带来的最残酷的讽刺之一,就是最受伤害的人,恰恰就是最无辜的人——那些世界上最穷的人们和那些还没有出生的人。
这个最后乐章的完结部是引用两个人道主义者的话。
第一段引语来自马丁·路德·金。这是1967年他对越南战争结束的评论,但是看上去非常适
合用来评论今天的气候危机。
“我呼吁全世界的人们团结一心,抛弃种族、肤色、阶级、国籍的隔阂;我呼吁包罗一切、无条件的对全人类的爱。你会因此遭受误解和误读,信奉尼采哲学的世人会认定你是一个软弱和胆怯的懦夫。但是,这是人类存在下去的绝对必需。……我的朋友,眼前的事实就是,明天就是今天。此刻,我们面临最紧急的情况。在变幻莫测的生活和历史之中,有一样东西叫做悔之晚矣。”
第二段引语来自威廉·福克纳。1950年12月10月,他在诺贝尔奖获奖晚宴上发表演说,谈到了世界在核战争的阴影之下,人道主义者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我相信人类不会仅仅存在,他还将胜利。人类是不朽的,这不是因为万物当中仅仅他拥有发言权,而是因为他有一个灵魂,一种有同情心、牺牲精神和忍耐力的精神。诗人、作家的责任就是书写这种精神。他们有权力升华人类的心灵,使人类回忆起过去曾经使他无比光荣的东西——勇气、荣誉、希望、自尊、同情、怜悯和牺牲。”
各位同学,你们在我们的未来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当你们追求个人的志向时,我希望你们也会发扬奉献精神,积极发声,在大大小小各个方面帮助改进这个世界。这会给你们带来最大的满足感。
最后,请接受我最热烈的祝贺。希望你们成功,也希望你们保护和拯救我们这个星球,为了你们的孩子,以及未来所有的孩子。
1970年毕业于罗切斯特大学,获数学学士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76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 。1978年,担任美国物理学会理事。
1993年,获颁费塞尔国王国际科学奖;1994年,获亚瑟萧洛奖及威廉梅格斯奖;
1997年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与他同获该奖项的是美国科学家威廉·菲利普斯和一法国科学家科昂·塔努吉。是继1957年的杨振宁、李政道,1976年的丁肇中和11年前的李远哲之后,第五位获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
2004-2008年任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主任,同时兼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教授 。
2008年12月15日,获得美国第56届当选总统奥巴马提名出任美国第12任能源部长 。
本文为,2009年,朱棣文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过去的六十万年内,地球经历了六次冰河期”。如果这是对的,那么随后的六次地球变暖没有一次和人类本身有关。人类睁开眼能写字以后,白令海峡就是淹着的--地球就在变暖的过程中。
看样子,并不只是中国专家吹牛逼和扯蛋。:-)
可惜不是中国人。
-----------------------------------------
如果是中国人,能在下面坐着就觉得自己了不起得如人中龙凤。
然后,就是成为人上人,享受权利的甜美了。
___________________
听起来犹如,几十年前专家预言 ——人类会提前攻克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