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花坊的博客

爱神爱人,有喜乐,有盼望,活得有滋有味,过的是精彩人生。
个人资料
加州花坊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力量源泉(转载)

(2015-09-25 23:20:07) 下一个

 

2015-09-24 吉米•卡特 ijingjie ijingjie

 

?点击图片上方「ijingjie」可快速关注我们

 

《境界》推荐阅读【经典人物】

文/吉米·卡特 译/赵正祥

 

 

1980年我与当时的州长罗纳德•里根进行总统竞选辩论,在辩论之前准备的一份秘密、私人的简要备份被一名在白宫为我工作的里根支持者盗窃。我受到伤害并心生怨恨,好几年后我还没放下。直到有一天我就饶恕主题准备一堂主日学内容,我不能不理会自己的虚伪。

 

吉米•卡特简介:美国第39任总统,1924年生于佐治亚州的小乡镇波莱茵斯,父亲是农民和商人,母亲是护士。1977 1981年卡特担任美国总统。显著成就包括戴维营协议、埃及与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与苏联签订的第二阶段双边限制战略武器条约;国内方面包括在教育、能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项目。卡特写了14本书,包括心灵的自传《永活的信心》(1996),与妻子育有三儿一女。目前身患癌症的他,仍积极带领教会主日学。

 

 

不断变化中,抓住永恒不变的

 

对大多数在波莱茵斯长大的孩子,家是一个不可动摇的基础。上大学前,我从没听说过有离婚的夫妇,婚姻誓言是对神的承诺。今天家庭的不稳定与破碎也在波莱茵斯发生,就像在美国各处的小城镇、城市和乡村发生的一样。

 

越来越多的流动性以及网络通讯,草率的婚姻和破碎的家庭,在这样一个世界,我们很容易失去人生的支点,对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变得困惑和摇摆,或如此着迷于迅速的变化,以至看不见赋予我们生命意义的永不变更的价值。

 

我很喜欢引用我高中的老师朱丽亚•科尔曼小姐智慧的话,我在总统就职演说中也引用过这句话:“我们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但仍然抓住永恒不变的原则。”

 

圣经中的保罗在《哥林多后书》中论及同样的问题,他说我们应当不去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

 

我们所见到的是一个不断变化、令人困惑的世界,在这个世界唯一可以肯定的事是明天会有更多的变化。但仍然存在看不见的东西,它们才是真正永恒的,甚至比童年可爱的家更可靠,保罗心中所不见、永远的东西是耶稣所谈论的价值:谦卑、怜悯、公义、真理、友情,以及牺牲的爱。当今天我们生活的世界消逝以后,这些美德的光环将永远长存,永不改变,并且像从前一样尊贵。

 

《力量的源泉》是《永活的信心》的姐妹篇。它是我所教过的一些特别喜欢的《圣经》课程的结集。选入的9篇《圣经》课文出自我在华盛顿第一浸信会所教的成人主日学。我任总统时,我们全家参加该教会的聚会。像其他基督徒一样,我们家也需要属灵的团契,而不是特别的关注或荣誉,我们尽可能地与教会的其他成员受到同样的对待。

 

现在,我在家乡佐治亚州波莱茵斯的马勒纳瑟浸信会讲授将近三分之二的主日学课程。在这里只有近30户人家是教会活跃的成员,然而常常有几百位访客来听我的讲课,有大约五分之一是南部浸信派的教徒,大部分是其他基督教宗派的成员——新教徒、天主教徒和东正教徒。我们也欢迎犹太教徒、穆斯林,以及不同信仰的信徒,还有一些没有信仰或许正在寻找某种信仰的人。

 

一同探讨《圣经》是一种新奇甚至兴奋的经历。本书收集了52篇默想,正好是一年中每周一篇,当我用一颗寻求的心去探索时,过去的文章总变得栩栩如生。

 

如果你用几年储蓄,买了一辆新汽车,我们都会去学习它的手册,直到掌握为止,而且每当遇到问题时,都会回头查阅手册。然而人类生命的操作手册却被忽视了,这让人悲哀。我们需要的不是一本傻瓜《圣经》,神富有启迪意义的话语足以满足我们的需要。不幸的是,许多人却没有去发掘。

 

神学家卡尔·巴特说,我们同《圣经》的关系,就好像站在房屋内注视街上的人群一样,他们都看着天,脸上表现出高兴、惊奇、痛苦、期望、内疚或欢乐的神情,被某种不同凡响、不可思议和神秘莫测但我们却看不见的东西所吸引。这些是几千年来无数的阅读过《圣经》的人们有过的反应。难道我们对这么多人所看见的东西不感到好奇吗?

 

学习《圣经》帮助我们确定和追求一种超越的生命,即一种达到和超越通常我们所期待的生命。从《圣经》中可以学习耶稣基督如何生活和他所陈明的人类生存适当的先后次序。当我们为自己的缺欠而感到窘迫或处在完全绝望中时,在兴奋或激励的瞬间,都会意识到这一机遇。《圣经》为我们战胜自己的软弱、追求超越的生命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向,而我们本是为了这种超越的生命而被创造的。

 

在最近的20年中,我和妻子每晚都一起读一段《圣经》。在一起时,我们轮流朗读,不在一起时,我们为知道默想同一篇经文而高兴。我们一同阅读了好几遍西班牙文的《圣经》,这样可以一边练习我们的外语,一边喂养我们的灵命。

 

埃罗伊•卡洛斯是一位与一贫如洗的波多黎各移民有惊人融洽关系、受人敬重的古巴传道人,一次听了他的个人见证后,我问起他成功的秘诀,他谦逊又窘迫,但他最后说:“吉米先生,我们的生命中只需要两种爱:爱神和爱那个不管何时恰好站在你面前的人。”这简单却深奥的神学理论,极大帮助我去理解《圣经》。实质上,整本《圣经》就是对这两种爱的一种诠释。

 

有真理也有恩典

 

年轻时,我同我们教会其他成员一起,将关于耶稣基督的信息传授给我们乡村社区的非基督徒家庭。对于我来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我总对我们将会受到怎样的接待存有疑虑。其实,我很熟悉这些家庭,当时对自己在某些方面比他们优越、拥有他们没有的知识或地位感到有些窘迫。然而与我一起传福音的那个人总是增添我的力量。

 

之后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我作为一名志愿的世俗传道人,用一个星期外出到更远的地方,与其他人一起在宾夕法尼亚州、马萨诸塞州和亚特兰大的郊区走访一些家庭,与他们分享关于基督的信息。我们带着真诚的祷告走进每个家庭,学习仰赖圣灵的同在去战胜胆怯和犹豫。也就是说,我们只是尽力去做,并有足够的信心从容地将结果交托给神。

 

当我们骄傲、离弃神、用自己的标准去定义成功时,我们就一定会失败,如果自以为义,我们就会常常跌倒。

 

耶稣来到世上用人的语言阐明这些真理,这样我们可以理解它们并将其应用到生活中。基督是一位受苦的仆人,这是最形象的描述。他试着就什么是伟大给门徒一个贴切的定义:“然而你们中间谁为大,谁就要作你们的用人。”(《马太福音》23:11)

 

基督教的象征是十字架,这很耐人寻味。十字架是像电椅、刽子手的绞索、致命的皮下注射针头一样的刑具。人类最残酷的死刑刑具怎么可能受到如此大的颂赞?这是耶稣人性的一个生动的提醒,牺牲他完美的生命,使我们得以知道神的怜悯、饶恕和慈爱的祝福。

 

但约翰提出与恩典并列的词是“真理”。恩典是温柔的,恩典也是美好的,然而真理却很难面对。你我生命的真理是什么呢?这真理不是出于人的标准而是出于基督耶稣的标准。神是全爱、全知却又谦卑温柔的一位。我的生命真的遵行了他的教导吗?谦卑——尽管最能表达这一真理,但谦卑却常常令人不自在、甚至让人感到丢脸。

 

然而幸运的是,在基督的生命中,有恩典也有真理。若是没有恩典的确据,我们何以能承认自己全部的真相呢?我们可以仰赖耶稣的爱和饶恕来改正和洁净自己,这真是美丽又令人安慰的信息啊!

 

很多人相信耶稣一向庄严,他的信徒应该是对他人严厉、苛刻甚至傲慢才合体统。实际上耶稣活得很愉快,他鼓励门徒与他一起享受生活。福音书中有许多关于他赴宴并与熟人在一起饮酒作乐的描写。文士和法利赛人严厉斥责耶稣和他的朋友:“为什么你同税吏并罪人一同吃饭呢?”

 

耶稣回答说,与罪人做朋友实际上对他很重要,因为他们需要他,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和门徒享受彼此在一起的乐趣。

 

我不知道有谁比我的弟弟比利有更多的亲密朋友,他的朋友大概是我的10倍。他很有幽默感,这有时也让他遇到麻烦。

 

1976年夏天,在我被提名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之后,我们的家乡波莱茵斯到处都是记者,他们中的许多人常围着比利的加油站转,他们记下听到的毫无意义的一些粗俗的话,并且以此为乐。这让比利看上去傻乎乎的。

 

在我们的家庭成员还没出名前,镇上一名新出道的记者问比利:你是不是认为自己的性格有点古怪?比利回答说:“我的母亲在她68岁时参加和平队;我最小的姐姐是热忱的传道人;我的另一位姐姐比我大8岁,她的一半时间花在哈雷摩托车上;我的哥哥以为他会成为美国总统!我是家里唯一正常的人!”

 

我的母亲很像比利。1977年1月,我刚结束就职典礼,走在宾夕法尼亚大道上,与我的家人一起检阅游行的队伍,接着第一次同我的家人开始向白宫走去。卖力的新闻记者围着我们拍照,我的新闻秘书说:“任何人不要停下来回答问题。”不出所料,我母亲没有理会他并且停下来与记者交谈。第一个问题是:“莉连小姐,难道你不为你的儿子感到自豪吗?”妈妈回答说:“哪一个啊?”

 

比利和母亲热爱生活,甚至在他们临终时仍然保持着平静和幽默感。就像耶稣做的那样,比利和母亲的喜乐与幽默有助于将人吸引在一起,减轻痛苦,必要时以一种积极的方法减少骄傲。

 

我们作为基督的见证人,应当记住,尽管有试炼和苦难,但应该更像耶稣一样热爱生活,而不是像严肃、高傲和好评判人的文士和法利赛人。耶稣笑了吗?是的,他笑了,他经常笑,而且开怀大笑。

 

面对真实自我的勇气

 

许多人往往会把自己的弱点、失败和需要隐藏起来,而喜欢表现得很坚强和独立自主。这种倾向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在男人身上可以以大男子主义的态度表现出来:“我可以自己处理我的问题。我不需要帮助,所以不要来帮我!”在商务会议上,可能害怕承认自己不知道某件事;在祷告和小组学习时,也许会不好意思承认不理解某个章节。

 

当遇到物质或精神上的困苦时,我们或许不愿意寻求牧师、辅导专家或朋友的帮助,害怕因承认自己的软弱而被人瞧不起。其结果是:把自己伪装起来,我们表面上要比实际的更好、更坚强、更自信。这样做,就把自己孤立于其他人之外,也体验不到神医治的大能;只有有勇气将自己敞开时,才能获得这种医治能力。只有面对真实的自我,我们才能拥有这种勇气。

 

半个小时的安静、真诚的默想和自我省察也许是第一步。或许要拿一个记事本,将在自己身上所发现的东西写下来。“这就是我,到目前为止我的长处和短处、好的方面与坏的方面;这些是我的机会和需要,这可以让我以后更接近神。”这么做以及当中需要做出改变的承诺是不容易的,但相信耶稣及他的赦免可以帮助我们。神不愿我们隐藏弱点与需要,而是希望我们能依靠他。

 

几乎每人都很容易嫉妒,我也不例外。我承认容易羡慕在我后面担任公职的人的成就,当他们把问题推到我头上时,我就会愤愤不平。嫉妒是我要努力战胜的一个重要对手。

 

当嫉妒不被遏制时,就会对我们的性格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它会使我们想把获得成就的人拖下来,而不是庆祝他们的成就,并喜欢寻找机会谈论他们的缺点、失败或罪过,只要有机会,就参与制造谣言,散布流言飞语。其实,越这么做,就会变得越卑鄙和心胸狭窄,我们自身美善事情中的乐趣也会受到破坏。

 

如何逃脱嫉妒的旋涡呢?一个关键是重新检视一下成功的标准。作为基督徒,我们曾誓言要以耶稣的生命为榜样,耶稣所说重要的事才是衡量成功的真正尺度,用保罗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所不能见的事,就像真理、同情、正义、服务以及爱。

 

在我们的社会中,许多事情似乎运作得很好:经济健康发展,提倡民主,没有强大的军事敌人的威胁。然而在某些方面似乎越来越贫穷:犯罪、暴力、贪婪、毒品和传统家庭价值的淡化正在削弱社会的基础。

 

有一个统计:在美国,每天有17个儿童死于枪下,即大约每年有六千名儿童被枪杀。相比之下,20世纪50年代小儿麻痹症流行时,每年也只有三千名儿童死亡,那时整个社会一同起来与小儿麻痹症斗争。

 

今天,大家为什么不能更有力地行动起来制止暴力和罪恶呢?在罪恶和苦难中,神在哪里?以赛亚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为动荡不安的社会发出过这样的问题。以赛亚向神大声呼喊:“你为何使我们离开你的道?你为何容忍罪恶在我们中间?神啊,你做点什么吧!”他诚实和热情的祷告令我感动,这是悲痛、窒息、背弃、失望的哭诉。他不像我们许多人只是对问题发怨言,他直接亲近神。

 

我的妹妹露丝的祷告,仿佛就向一个朋友倾诉她生活中不断发生的事。她似乎常常清楚圣灵的同在,能轻松和完全信任地同神沟通。尽管我们也真诚努力,但似乎从没有她这种同基督如此个人和紧密的关系,这令我感到困惑。因为我的祷告往往更正规,似乎我小心谨慎地对着全能的神说话。

 

以赛亚对神哭诉说:“神啊,你在哪里?请你转回来,让我见到你!我们是你的儿女,是你所拣选所爱的。打开天堂帮助我们吧!”我们很少会如此完全敞开地祷告,即使在最需要时。因我们喜欢隐藏真相,不想让神看到我们的自私、缺陷和弱点,但是以赛亚能够触及到事情的本质。他看到神的子民在罪里挣扎并且远离神,他毫无顾虑地表达他的痛苦。

 

我们大声呼喊:“神在哪里?”并不是神迷失了,而是我们找不到方向。就像人们经常做的那样,我们远离了神,却突然发现自己孤孤单单,是我们偏离了正路,其实神并没有抛弃我们。

 

我们始终在圣灵的环绕之中,就像我妹妹露丝知道的那样。那门或开或关,由我们决定!

 

做门徒的代价

 

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德国伟大的神学家迪特利希•潘霍华是领悟恩典的最好榜样。他是希特勒纳粹统治时期的一位新教牧师,不仅带领德国的教会,而且还带领西班牙和英格兰的教会。他是莱因霍尔德•尼布尔的好友,当希特勒取得政权后,潘霍华受尼布尔的邀请到美国讲学。

 

尼布尔力劝潘霍华为了自己的安全留在美国。潘霍华却谢绝了他的好意,他觉得自己应当与德国那些正受到迫害的基督徒在一起。因此他回到了德国,并公开宣讲反对纳粹主义、种族主义和反犹太主义,这在抵抗希特勒的统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44年,他的一位亲戚参与策划刺杀希特勒的秘密计划,他对此守口如瓶。当然,每一个这样的行为都使他的生命面临危险。

 

潘霍华最终被捕并被关进监狱,1945年就在盟军解放德国的前几天,他在海因里奇•希姆莱的命令下被处决。作为一个门徒殉道而死,他的生命是早期许多基督徒受难殉道的一个现代版。潘霍华最出名的一本书叫《作门徒的代价》。尽管这本书是在他牺牲前好几年写的,但他自己的信仰是最好的榜样:为了信仰他付出了世上最大的代价,即自己的生命。这告诉我们: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根本没有廉价的恩典。

 

我感到这一信息特别具有挑战性:完全委身基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当我们受召为了基督的缘故去做某种具有挑战性、痛苦和需要做出牺牲的事情时,总有试探——一种强大的试探使我们的行为变得软弱无力,改变我们的承诺,让我们推诿或寻找借口。当然,就人的本性来说,在我们生命的每时每刻实践我们的信仰是不可能的。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宣讲、谈论基督信仰,参加教会的崇拜,承认“我是一名基督徒”不需要付任何的代价。但信仰中还有另一个基本的要素,我们需要扪心自问:“我做了什么事情证明我对基督的忠诚呢?在这一周、这个月,甚至在过往的5年中,在基督的名义下,有多少次我为了他人的好处而牺牲了自己的利益?”

 

我的母亲是一名注册护士,大家都称她莉连小姐,她68岁那年志愿参加和平队,被派到印度,在孟买旁边的一个小村庄服务,她被安排在一家诊所工作。她所照顾的人很穷,有许多人吃不饱,无法获得适当的医疗保健、教育和良好的工作。更糟的是,他们中有些人患了麻风病等可怕的疾病,这使得其他人回避他们。

 

从《圣经》中知道,耶稣那个时代的人也回避患了麻风病的人。大家都相信麻风病人是因自己或父母的罪而受到了神的惩罚。因此没人会接近他们,不但因为有传染的危险,而且也是因为麻风病人被视为低人一等,甚至是非人一族。耶稣基督打破了这个偏见,就像他打破许多其他的偏见一样。他伸手帮助、治愈、安慰了许多麻风病人。他教导我们,与他人甚至同那些被人鄙视或拒绝的人分享同在很重要。

 

我母亲在印度大部分时间都与麻风病人在一起,她用她的护理技能减轻一些病人的痛苦,帮助他们治疗身上的疮,恢复他们的体力。但母亲也发现她得到的与她付出的一样多。当她握住麻风病女孩的手时,当她把我们寄去的美味食品分给贫穷的村民时,当她用从和平队得到的一点点美金为诊所购买药品时,她感到她自己的生命已变得更加美好。妈妈从印度回来后,她到全国各地进行演讲,幽默而又充满感情地讲述她的经历,鼓励她的听众不要让年龄或其他事阻挡他们伸手帮助他人。

 

神对以色列人的应许,也是给我们每个人的应许:“我爱你,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必与你同在。”有爱我们的人与我们同在,那是一种医治、滋养的恩赐。当我们把自己的同在给予他人、特别是孤独、贫穷或被遗弃的人时,那祝福又再次返回到我们身上。

 

我与深深怨恨的那个人和解

几乎所有的宗教都采用某种形式的金科玉律作为前提条件,然而只有耶稣一人命令我们要饶恕仇敌,转过另一半脸去,或多走一里路。

 

法律上并没有要求一个人应当爱他的仇敌。事实上,如果我们没有得到爱,就很难去爱任何一个人。除了由性引出的迷恋之外,期待我们去爱一个人而不求回报是不合逻辑的。

 

假若没有得到饶恕,我们也很难饶恕他人。我们必须等待,直到肯定那个人也会饶恕我们。或许每个人都曾无法控制地爱上一个拒绝我们的心上人,但是不会无法控制地陷入饶恕,尤其是对一个仇敌!同样,我们可以爱一个人却不能饶恕他,这就证明了当今社会的离婚率为什么居高不下。

 

彼得听到耶稣的这个命令感到很困惑,但他想讨主的喜悦,因为他觉得自己应该做得还不错。所以他来问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到七次可以吗?”耶稣回答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七十个七次。”(《马太福音》18:21-22)

 

通过计算那是490次,然而这命令不是指我耐心地等到我妻子把面包烤糊了490次,然后在第491次时就可以指责她了。耶稣教导的要点是将饶恕变成一种持久的态度,一种生活习惯 。 

 

耶稣马上用了一个有趣的比喻对彼得解释。一个仆人欠了国王一千万银子(相当于2500万美元),几乎是无法偿还的债务。国王免了他的债,而那仆人随即把他的一个同伴送进监狱,只因他的同伴无法偿还他15美元的债。众同伴把这件事告诉了主人,于是主人严厉地惩罚了这个不肯饶恕的家伙(《马太福音》18:23-24)。

 

耶稣说“要饶恕甚至爱你的仇敌”,这有点令人震惊。他是不是说,即使我们没有得到饶恕和关爱,也得这么做吗?奇怪的是,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每个人通过基督都可以得到饶恕和爱。耶稣给我们做了一个类似的比较,他说:“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马太福音》18:35)

 

我们已经承认,若是得不到爱就很难去爱,若是得不到饶恕就几乎不可能去饶恕。耶稣教导的前提是,我们都从神那里领受了无穷无尽的爱,并且我们的过犯得到完全的赦免。就像这个比喻中的国王,神免了我们的巨额债务,期待我们也能原谅对他人怀有的微不足道的怨恨。

 

然而饶恕一个深深伤害过我们的人是不容易的,因为纵然我们觉得已把愤怒永远搁置一边了,然而它还是常常会悄悄回到我们的生活中。耶稣要我们饶恕七十个七次,或许说的是必须战胜内心无数次的愤怒来回应一次冒犯!有时候,放下怨恨的唯一方法就是刻意地向和解公开迈出一步,尽管艰难,但是仍有可能。

 

在我政治生涯中的一个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与当时的州长罗纳德•里根在1980年总统竞选中的辩论。辩论过后我们发现,为我那次辩论准备的一份秘密、私人的简要备份,在辩论之前被一名在白宫为我工作的里根支持者盗窃了。

 

最终,众所周知一位著名的专栏和书籍作家使用了盗窃到的资料帮助我的对手准备辩论。我的所有重要问题的立场、对里根立场的分析、对里根弱点的评估、对辩论的策略,甚至我想在口头避开与回应上所使用的字词和句子……所有这一切对方都了如指掌,而且一个声称公平和客观的受人尊重的记者用这些资料来对付我。

 

显然,他所做的是极其错误的,我受到伤害并心生怨恨,在该事件好几年后我还没有放下这个怨恨。尽管我努力尝试,但还是不能原谅他,直到有一天我就饶恕这个题目准备一堂主日学的内容时,我不能不理会自己许多的虚伪了,我决定想出一些能采取的具体步骤,来打破自己任其生长的对专栏作家愤怒的壁垒。我绞尽脑计地寻找一些他与我之间的共同东西,最后想到了他写过的书。

 

我们家一直都是狂热的棒球迷,我知道他写过一本关于棒球的书,不过我总是刻意的不去阅读它。最近我去了在亚特兰大卡特中心附近的一家旧书店,花了一美元买了一本旧版本的书。

 

我得承认这是一本好书。读完后,我给作者写了一封信,告诉他我是如何买了他的书,感谢他让我对棒球的错综复杂性有了更多的了解,并在我们之间长期隔阂后提出和解。

 

他很幽默地回复了我,遗憾地说我没有以全价买他一本新版的书!现在让我宽慰的是,我可以比从前更积极地去阅读他的专栏,或看他在电视里的评论。这样我心中的怨恨至少一部分被挪开了。

 

对某个人的愤怒、伤害或怨恨的重担是否也压在我们身上呢?靠着神的帮助,想一想有哪些饶恕与和好的举动可以拿出来,并且有勇气先迈出一步,因为这样做可以在基督爱的恩典里得到新的自由。

 

(本文节选摘编自《力量的源泉》一书,吉米•卡特著,赵正祥译,青橄榄书殿出品,2012年南方出版社,大小标题均为《境界》编者所加)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微信号newjingjie”,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境界互动

读完本文若有感动,欢迎使用新开通的“评论”功能,发表你的感受,或你自己亲身经历的工作中的痛苦与挣扎,你也可以分享你的亲子教育、人生醒悟和信仰成长与挣扎的故事给《境界》全球读者,长文请投稿至jingjietougao@gmail.com,被录用有稿酬。欢迎体验新开通的“赞赏”功能,你的支持和鼓励将涌现更多精彩的主内原创。

境界服务站

 

求助1:兰州大学附近,有没有适合知识分子的教会?

求助2:在南通川港附近,张之山也可,有没有教会?

求助3:日本大阪吹田市朝日丘町附近的教会或姊妹团契是否可以联系到?一个在香港的日本姊妹希望有当地的姊妹可以探访她未信主的嫂子,是日本人,不会说中文。

小编:请知情者给我们留言。

 

境界奉献

 

因《境界》无固定投资者,全靠读者奉献支持运转,这两年半来《境界》的主编和部分采编人员为义工,不倚靠势力,不倚靠才能,倚靠圣灵方能成事!凡参与过奉献的读者(不限次数和数额),请将电邮地址发送至jingjietougao@gmail.com,将会定期收到主编来信。

 

微信奉献(扫描二维码):

1.长按下图二维码,选择“保存图片”到手机。或直接识别二维码。

2.启动微信扫一扫功能,点击右上角“相册”选取刚刚保存的二维码就可以了。

付宝转账jingjie2013@gmail.com

银行转账:招商银行一卡通:6226-0902-1040-5037

户名: 赵杰 开户行:招商银行上海分行

国际支付:Paypal:jingjie2013@gmail.co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