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57)
2008 (93)
2009 (141)
2010 (135)
2011 (179)
2012 (132)
2013 (226)
2014 (606)
2015 (260)
2016 (131)
2017 (72)
2020 (101)
2021 (159)
2022 (157)
拥抱每一天 happy life
异国“琴”缘
2003年的冬季,墨尔本的空气中带着浓厚的寒意。一个周六,我漫步在古色古香的商业街上,忽然传来悠扬婉转的小提琴声。多年的专业训练让我立刻意识到演奏者非同寻常:“这样的水准不在音乐界有所发挥,却沦落到街头卖艺,太可惜了!”
带着好奇,我寻其声找去,远远地我分辨出是一个亚洲人,一头黑发蓬蓬的,有几分贝多芬的味道。他穿着简单的牛仔裤、T恤衫,外表实在普通,甚至有点像流浪汉。因为赞赏他的琴艺,我摸出几个硬币走上前去,还没投出,不经意的一瞥让我惊呆了!“这不是陈弦吗?我小时候就认识的音乐神童?怎么会在这里拉琴?”硬币在手中都攥热了,我仍然没有投出去,只是呆呆地看着他。一曲拉完,他也注意到我,扭过头来,打量良久,不好意思地说道:“我认识你,可是对不起,记不起你的名字了。”
“我叫李思霖,80后,生长在深圳。”上小学六年级时,学校成立交响乐团,同学们反应极为热烈,我也找老师报名,想学小提琴。老师说,拉小提琴的人太多了,你就拉大提琴吧。我也不挑剔,就开始学大提琴,没想到从此竟成了我终身的爱好和职业。起初,我个子小,报名又晚,被放在最后的一排不起眼的位置,不过这并没有影响我的积极性,依然努力地发奋练习,第二年我就坐上了首席的位置。
在学校的交响乐团,陈弦是一名星级人物。他出生在杭州,在父亲的影响下,他5岁就开始学琴,他的小提琴老师是一位杰出的音乐人。陈弦9岁时,老师迁居深圳,由于非常器重陈弦,竟然把他带到深圳,悉心教导。我们在同一所学校就读,又一起参加交响乐团,那时我很仰赖陈弦,他9岁就已经去香港巡回演出,平时经常独奏表演,我们所有人都是他的崇拜者。在舞台上,他就像一颗耀眼的明星,吸引了很多的目光,赢得了无数的掌声。后来陈弦的小提琴老师自己创办了一个小型乐团,缺大提琴手,我也就参加了进去。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们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进步很快,这个私人办的小乐团甚至应邀去过中南海演出。在那里,我和陈弦开始有较多的接触。
初中毕业后,我考取了深圳艺校,一年后,被香港演艺学校招去进修,接着又考入墨尔本大学音乐学院,我一直拿着全额奖学金,练着自己钟情的大提琴,各地演出,过得顺风顺水。一路走来,深圳的乐团生活成为我人生的序曲,已经非常久远了,怎么也想不到,绕了大半个地球,相隔整整8年,居然在这异乡街头又碰到了陈弦。他还是那么棒,但昔日舞台上光彩夺目的小提琴神童,今天怎么变成了一个默默无闻的街头艺人了?
当我报出名字,陈弦眼睛一亮,连声道:“对,对,李思霖,我们在深圳一起参加过乐团的。”不由分说,还热情地邀请我共进晚餐。我才了解他这些年的经历。
尽管从小就展露音乐天赋,陈弦却没有顺理成章地继续音乐生涯。9岁去香港巡回演出时,有好几位教授很欣赏他,把他的演奏录影带寄到美国朱莉叶音乐学院,随即得到学院的认可,并邀请陈弦赴美面试。当时香港有多位人士愿意提供奖学金,帮助他去深造。如此顶级的音乐学府,可谓千载难逢的良机,令人梦寐以求。然而在那消息仍然闭塞的九十年代初期,陈弦父母对此疑虑重重,几经考虑,他们放弃了儿子出国的机会。
陈弦13岁那年,父母离异。从此他随母亲生活。单亲的生活格外困窘,无论经济上或是感情上,渐渐地,陈弦中断了小提琴练习,但对音乐的挚爱难以割舍。他搞过乐队,弹吉他,唱摇滚,是另类的“学生领袖”。这也正是他心灵深处无可奈何又渴望亮光的反应。
17岁时,陈弦来到澳洲,念了两年高中,又考入大学读会计。因为不是兴趣所在,陈弦年念得很幸苦。留学生活经济不宽裕,很多人去餐馆打工挣零用钱,陈弦独辟蹊径,利用自己的特长拉提琴卖艺,不仅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还能得到丰厚的报酬。很多时候,他拉琴得到的钱,比同学打工得到的钱多。得知我一直主攻大提琴,陈弦非常羡慕,他离开音乐圈很久了,虽然兴趣犹在,但专业从事音乐已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了。
听了他的故事,我暗想,这么有天赋的才子,就这样离开音乐,而且越来越远,实在为他惋惜。
这次意外的重逢,我们开始联络,渐渐熟悉起来。自从来到澳洲,陈弦跟随一位好友参加华人教会的活动并信主。他还和牧师的女儿配搭,分作小提琴和钢琴,在教会司琴,并且组建乐团,命名为“赞美重奏”。起初他们觉的没什么满意的音乐给教会的年轻人听,就一起改变了许多古典诗歌,录了一张专辑,名字叫《借我赐恩福》。他钟情于教会的音乐侍奉,也经常邀我去教会。开始,我对宗教信仰很排斥,总是断然拒绝,但陈弦不嫌其烦,一而再再而三地邀请,盛情难却,我终于答应去了一次在牧师家里的篝火晚会。那是周六的晚上,一到那里,我就打心地喜欢,有种强烈的回家的感觉。第二天周日敬拜,我第一次迈进了教会的大门,当大家唱起诗歌,一听到那圣洁纯净的旋律,我就想哭,自己都说不出为什么,当时我暗暗地对自己说:“这里真好,我这辈子都不会再离开了。”从此我就一直参加教会活动,并且很快接受了福音,归主并受洗。
我们因练琴而相识,因琴声而重逢。听起来很浪漫,但当时我只把陈弦当成一个老同学、老朋友,但并没有把他当作心中的白马王子。在教会我们经常一起合作献诗,融洽地相处了一年多。陈弦经过祷告,向我表明了他的心意。起初我很惊讶,甚至有些反感,维持老朋友的关系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进一步发展关系呢?这岂不是让两个人都陷入尴尬,再也无法轻松自然地相处了?开始我赌气不理他,还故意离他远远的。神打开我的心门,让我反思自己想要的是否正真适合我,神也擦亮我的眼睛,开始看到陈弦许多优点,对人亲切友善,教会服侍中又体现出温柔谦卑,两人相处时非常融洽,慢慢地我可以接受他,用新的眼光学习两人相处,彼此了解。
2005年因为签证问题我回国住了8个月,回到阔别已久的深圳和家人身边,在那我找到一间很好的教会,并且带领父母信了主.神的看顾、引领我更好信靠他,也开始更多地体贴神的心意。那段日子,陈弦经常打电话给我。有一天,他说要跟我父亲谈谈,征得父亲的同意后,他在电话中向我求婚,我感到这是神的心意,满有平安,就答应了。没有鲜花,没有惊喜、浪漫。我们在电话中就决定了终生大事,在神的带领和祝福下,胜过一切的筹划和预备。
2005年底,我返回墨尔本,我们很快在教堂举行了婚礼。婚后一年宝宝出生,我辞去音乐学院的教职,在家照顾孩子,不过也招学生来家里学琴。
陈弦毕业后在一家船务公司工作。待遇不错,老板也很喜欢他。家庭事业都稳定了,但他总有一种壮志未酬的苦闷。我相信他的实力,也知道这么多年,对音乐割舍不断的热爱。2008年前后,我有很强烈的冲动,想帮助他圆这个音乐梦。和双方父母沟通后,陈弦辞去了工作,顺利地考取了墨尔本大学音乐学院。他第一次在系里表演,就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大家都奇怪,从哪里冒出来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但又如此出色的小提琴家呢?
那时我们的老三出生,一家人的生活相当拮据,神奇妙地供应我们。在墨尔本大学音乐学院读了一个学期的陈弦,得到消息:澳洲国立音乐学院招人,不仅提供全额奖学金,还补助生活费,要求报名者在27岁以下,那时陈弦差3个月就满27岁了,是最后的机会了!我鼓励他报名。透过四轮的面试,陈弦顺利地录取了。
信主后,我感受最深的经文就是《以赛亚书》说:“耶和华说,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这么多年,我一直学音乐,已经想象自己的未来,一定是周游世界到处演说,现实却是在家服侍,相夫教子,做了全职太太,而陈弦足足有16年的时间远离了音乐,准备好一辈子做会计,然而因着神奇妙的带领和帮助,为他预备了如此来之不易的机会。陈弦努力地拼搏,用他精湛的琴艺,打开了生命的新篇章。
有时,我们也感慨,如果当初陈弦的父母没有离婚,如果他没有放弃去美国朱莉叶学院学习的机会,陈弦很可能现在已经驰骋乐坛了。信主前,陈弦会懊恼、会怨恨;信主后,他相信这是神的安排,有他的美意。如果一路顺利地走过来,陈弦或许会成功,但他很可能会变成一个骄傲的人。借着多少弯路、百般磨练,神造就了他谦逊、温柔的品格,大家都喜欢他、尊重他,在乐团的合作总是和谐圆满。更是因着这样的人生轨迹,我们认识了神,一步步经历神的保守、引领,体验他的良善、信实,感受在神没有难成的事。
陈弦非常珍爱他创立的“赞美重奏”乐团,后来我也成为其中一员。我们夫妻和牧师的女儿合作,出版了新的专辑《冠冕》。我们到墨尔本不同的教会做布道音乐会,还到过香港、爱尔兰参加演出,带领许多的人信主。
陈弦的人生经历,也使他在澳洲国立音乐学院许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中格外受尊敬。他经常向学生传福音,鼓励大家用自己的才华做有价值永恒的事工。我们的异象是让“赞美重奏”更加为神所使用,以古典音乐的方式来传福音,拓展神的国度,愿琴声飞扬,吸引更多的人归向主。
主持人:历红 作者:李思霖 文章选自《使者》55期
**********************************************************************************
《拥抱幸福生活》微信内容涵盖恋爱婚姻、亲子家庭、校园生活、职场生涯、信仰生活、灵命成长、文艺赏析等,以信仰为基础,全面探寻生活奥妙,可随时随地静心阅读。栏目包括:拥抱幸福生活电子杂志、拥抱每一天、幸福满家园、生活无国界等。愿我们拥抱幸福生活!上帝赐福你^^
请回复数字进入以下平台:
1.拥抱幸福生活电子杂志;
2.进入良友电台节目在线听;
3.进入加拿大《与神同行》福音传道机构:史丹理博士每天网上广播;
4.进入良友电台节目播客订阅界面。
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号: ybxfsh
阅读 2311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