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57)
2008 (93)
2009 (141)
2010 (135)
2011 (179)
2012 (132)
2013 (226)
2014 (606)
2015 (260)
2016 (131)
2017 (72)
2020 (101)
2021 (159)
2022 (157)
2025 (1)
12月11日,本年度荷兰“克劳斯亲王奖”在阿姆斯特丹王宫隆重举行颁奖仪式。 荣获“桂冠奖”的中国独立新闻摄影师卢广携妻子应邀来荷受奖,并在阿姆斯特丹大学发表演讲,与公众面对面交流。荷兰在线记者随访卢广在荷行程,了解他镜头下一幅幅慑人心魄的真实照片背后的故事。
用纪实摄影推动社会发展
多年来,荷兰克劳斯亲王基金会一以贯之,认可高质量的艺术和知识创造,侧重于实验性与创新性。基金会每年设奖表彰全球杰出文化工作者、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对于世界文化,尤其是对他们所在国家的社会发展起到的积极影响和作用。今年,在“颁奖周”期间基金会首次为所有获奖人举办“行动中的文化”(Culture in Action)专场见面会。由汉学家、新闻记者阿迪·鲍维斯(Ardi Bouwers) 主持,卢广的讲座与交流会12月9日(周一)在阿姆斯特丹大学举行。国际摄影策展人,世界新闻摄影奖和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评委罗伯特·普莱吉(Robert Pledge)也蒙卢广之名莅临现场。
“卢广以他动人的影像向世人呈现事实,展现人间悲剧和正在发生的暴力。他通过具有说服力的叙述和持续的奉献精神,在复杂的背景下应对棘手的议题,有力突现了摄影在改变社会方面的力量。” 克劳斯亲王基金会主席克利斯塔·麦德斯玛 (Christa Meindersma)女士在欢迎辞中表达了对卢广的尊敬和赞誉。她说,卢广凭一己之力寻找需要帮助的人们,“他让被掩盖的事实为人所知,并由此打开一个批判性的公共空间。他的照片启迪人们审视被禁语的社会议题,甚至促动中国高层采取措施。”
万张照片聚焦艾滋村
卢广在随后的演讲中朴实地介绍了他的摄影之路。“从1980年开始,我认识到,用手中的相机可以帮助很多人,甚至解决一些问题。从此就不断寻找问题,希望靠照片的力量发挥一些作用。”他向在场的荷兰观众举例讲述了拍摄河南艾滋病村的过程。
2001年,他偶然看到报纸上的新闻报道了一个8岁的河南女孩进京治疗艾滋病的消息,于是进行了深入调研,了解到90年代在河南的农村,很多人因卖血而感染艾滋病。“政府封锁消息,外部人员被禁止进入这些村庄,病人们缺医少药得不到治疗,青壮年死亡率很高,因而造成很多良田没人耕种,孤儿失学。”他随后在三年间走访了100多个村庄,拍摄了几万张照片。在照片逐步发表并在世界上获奖后,震动了中国政府。“河南省政府制定了救助措施,几十万人得到免费救助,如今已有十年,有效阻止了艾滋病的蔓延和传播。人们得到很好的治疗,死亡率下降,孤儿孤老也有所帮助。”
荷兰在线记者之后询问他如何选题,卢广说,他很关注中央的精神和方向。“中央开什么会,关注什么议题,就知道哪里的问题比较严重,我就去做调查拍摄。”
问好花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