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25)
2009 (208)
2010 (205)
2011 (219)
2012 (218)
2013 (191)
2014 (158)
2015 (164)
2016 (199)
2017 (249)
2018 (255)
2019 (255)
2020 (210)
2021 (211)
2022 (161)
2023 (185)
其实,我对于美食的哲学就是一个字:变!
再好吃的菜肴,连吃两天也会腻的想吐。比如说龙虾好吃,让你早餐吃龙虾,午饭吃龙虾,晚宴吃龙虾,今天吃龙虾,明天吃龙虾,后天吃龙虾,水煮龙虾,清蒸龙虾,姜葱龙虾,不出三天,只要你想到龙虾,你就犯噁心。什么样的美食也不能连着吃。所以,吃的精髓就是一个字:变!
每餐都不一样,你就会感觉什么都好吃。
昨天,有朋友给我送来几套煎饼。
北京的煎饼一般都是用小米粥、白面、豆面摊的,打上两个鸡蛋,放上面酱,辣酱,葱花,香菜,黑芝麻,再裹上薄脆,一卷,齐活儿了。
但是,我今天收到的是天津的煎饼。前面的程序都差不多,但是,到了最后的一道程序,卷的就不是薄脆了,卷的是果子,(天津叫果子,其它地方叫油条!)
这煎饼,做的太太太地道了。煎饼软嫩,酱涂的恰到好处,香菜和葱带出来不同层次的香味二人,再加上鸡蛋的香味,黑芝麻的香味,卷一套煎饼,大口的饕餮,过瘾!
当年在北京的时候,基本上天天早晨都去小摊儿上吃:油条豆浆,油饼豆腐脑,煎饼馄饨,小笼包卤鸡蛋,庄师傅方便面,反正,每天的早餐不重样,真的是很好,很对我的口味。但是,到了美国就没有那么多的选择了。基本上每天早晨就是咖啡牛奶面包鸡蛋牛油果什么的,吃的有点儿腻了。
隔三差五的,我自己在家里也做西红柿鸡蛋方便面,放点儿葱花香菜,滴两滴香油,洒多一点白胡椒粉,吃的那个惬意呀!
现在。也不知道该吃什么好了,吃饭是让我最动脑筋,最头疼的事情了。
明天早晨又不知道该吃什么好了。
《版权选择所有,翻印吃饭不究》
我后来也是这样感觉的。但一月份看了李健的《無時無刻》首发老友音乐会的录像后,看法又有所改变:觉得朗朗还是个比较老实的音乐人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NuuIHkEyw
我音乐水平有限,多年前专门去听过朗朗的演奏,还排队买了一个有他签名的CD,可惜搬家搬的不知所去了。
幸亏你没扔到海河里,要不然天津的跳水大爷一出来,脑门上就顶一个煎饼!
明天,朗朗要在圣地亚哥海边开音乐会。
主要演奏圣-桑的作品,包括《动物狂欢节》。
If you think this way, you wouldn't care what to have for breakfast anymore.
Some people eat cereal and milk every morning, like it's "The breakfast".
I can eat anything for breakfast from Fruit Loops to bagels with cream cheese and never give it a second thought, like I've lived in Best Western for my entire life. I think I don't need to think too hard about what to eat or my brain would suffer. There are many other things to wreck my brain on, such as the Torah.
Coffee and milk/cream is my #1 staple for breakfast. The rest? whatever it is, I
don't care.
哪3B?
贝多芬,勃拉姆斯,巴赫,比才?
意大利版的叫什么?
法国版的 crepe 倒是跟天津卫的煎饼果子意思差不多,在街上看见了,停下来,人家就给你拿大平底锅做,现煎现吃。
在上大学以后,我才开始管理自己的一日三餐,当然是在学校的食堂了,一次周末回家了,星期一的早晨才从家里出来,虽然上午有课,但还来得及。看到学校门口有个煎饼摊,不知道怎么想的,想尝尝,虽然过去的很多年,家里的餐桌上出现过很多次,我都不正眼去看一眼
我要了一个粿璧的,刚咬了一口就扔到了卫津河,卫津河可是当时天津最著名的一条臭河呀
现在我喜欢吃了
谢谢,让我有回忆感
牛哥还能谈谈贝九
我要去追“欢乐颂”了
偶像剧里面见面都送“股权”
":腻了 !"---
是对老一套腻了。
要么制造新情趣, 要么有钱推倒重来,要么为了钱就凑合吧。
要是没人送天津版的,不妨试试墨西哥版的:Tortilla 卷 Churro。
Bagel Subway 店就经常有买一送一。便宜实惠省事省时
那请问大彻大悟的牛哥一个问题。
"七年之痒"怎么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