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方大战想到“偷自行车的人”
(2012-03-11 00:41:59)
下一个
“偷自行车的人”是意大利1948年的黑白电影。拍得很现实。故事讲述的是失业两年的里奇好不容易获得了一份海报张贴的工作。但犯愁的是此工作需要一辆自行车。为了保住这份工作,里奇倾其所有买下了一辆自行车。尽管他十分爱惜小心这辆自行车,但还是在第一天上班时被偷了。里奇带着幼小的儿子跑遍了罗马的大街小巷,还是没有找到自行车。眼看工作就要泡汤了,里奇决定走而挺险,他也瞄准时机去偷别人的自行车。但终归不是好手,马上被警察抓住。此电影拍得很细腻,虽然手法内敛,但触动人心。在寻找自行车的过程中,有很多小故事,我记得比较牢的是里奇带儿子走进了一家餐厅,显然他们不经常在外面吃饭。而在这样的情况下,里奇感觉到儿子的珍贵(前面有描述儿子差点失踪),虽然手头拮据,但里奇还是让孩子吃得很高兴,气氛很温馨。这样的反衬,让人很心酸。
里奇无疑最后成了一个小偷,人们围观,追骂他。 警察抓小偷,天经地义,他们不会过问你为什么成为小偷,是什么原因你会去偷。偷了就是偷了,小偷就是小偷。警察是正义的。即使有很多大偷过着逍遥的生活,警察的能力也只有如此。此电影绝不就是简单地描述一个故事,而是折射出社会问题。在一个整个社会背景混乱的情况下,民不聊生,人民就很难坚守道德。而最倒霉的就是最底层的老百姓了。
我又想起国内我们小区有个王老伯,他是高级知识分子。他是个正直的,嫉恶如仇的人。国内到处都是办理假文凭,私刻图章的小广告。他在小区里看到了,就向派出所举报。后来我回国,看到广告好像更多了。我问王老伯,你不是举报了么,怎么还那么多。王老伯叹了口气,没说啥。
王老伯无疑是个有正义感的人。但他还是生活在象牙塔里,没有看清整个社会的混沌状态。并不是抓几个私办假证图章的小娄娄,这个社会就干净了。上梁不正下梁歪。况且,这些人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他们不做这些很难有活路,总比偷盗,抢劫好。连警察都懒得管这些事。其实买假文凭的要比卖假文凭的罪更大。只要没人买,这个行业自然就断了。就像在加拿大,卖淫没有罪,而买淫却有罪。扯远了。
再来看看方舟子抓韩寒。现在真实结果还没出来,当然,很多人已经认为有结局了(在他们自己心里)。善良的人都不希望韩寒是假的。人们希望这个世界真的东西越多越好。我不主张个人崇拜,与轻信,但一个信任别人的人肯定比不信任别人的人有更多的幸福感。一个有信任感的社会肯定比信任缺失的社会和谐。
方舟子就像警察,就像王老伯,他挥起大棒,打偷自行车的人,打办理假文凭私刻图章的人。很多人把他当正义的化身。且别说韩寒是否是小偷,即使他是,就真的值得往死地里打么?方舟子们还自标聪明地说是要打醒迷路的羔羊,别人就都那么笨么?中国人经历了那么多骗局,什么三鹿奶粉,地沟油等等等等,早就不轻信任何东西,人们喜欢韩寒是看他写的东西有愉悦的感觉,看他帅帅的外表也有愉悦的感觉,这些愉悦的感觉不仅没有像三鹿那样有毒,而且是有益的。
让中国人喘口气吧。周立波为什么受欢迎,因为他让人们笑。韩寒有点属于娱乐圈的人物了。娱乐圈的人都收入挺高,要嫉妒都嫉妒不完呢。况且,他也付出很多,他可不是写风花雪夜的东西,他写的东西很需要智慧和勇气。如果你还是认为他的付出和获得不成比例,看看那些乞丐吧。有些乞丐回到老家还能盖房子呢,说不定比很多人都富,但这并不阻碍我给他们几个钢崩。因为你不知道哪些乞丐是真的,哪些是假的,我不想因为由于不相信别人而错过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即使是假的,他乞讨的行为也付出了劳动。
要打就打对身体健康有害的东西和造成这种东西的人吧。还是做些更有用有益的事吧,别看惯了显微镜,就容不得一点细菌,而对细菌的源头不管不顾。
我赞成方舟子打科学和医疗领域的假,这关系到国计民生,但意识领域要谨慎,这很可能造成人们不说话或不敢说话了。这将是一个民族的悲哀。方舟子真要打假,可以成立一个打假委员会,有更多人参加。因为他自己的看法可能有失偏颇,若有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人,会更客观些。
谢谢你的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