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冰雪奇缘 二
-- 本文略有虚构,若有雷同,多半不是巧合
雪地驾车时切忌紧急变速变向,不管是加速还是减速,都需要悠着点,否则刹车时可能会出现滑行而在下坡路上自行加速,不但无法减速而且可能失去方向控制;而变向太快则可能演变成离心加转体陀螺运动,比飞车漂移还刺激。我在冬季驾车经过下坡的大弯道时曾有过转体近360度的际遇,好在车速慢,人车无害,只不过当时的心跳加速肯定是因为后怕而不是“炫技”带来的刺激。
北海道雪山公路的两侧有高高的铁杆,我一开始以为那是电线杆或路灯,直到这时我才留意到这“路灯”上垂下的不是灯,而是一个个红色的箭头,目的是标记公路两侧路肩的位置。毕竟在雪地开车最危险的情形之一就是开出路面,陷入积雪深处,那基本上没有拖车的帮助就寸步难移了。眼前山路两侧的树林依然清晰可见,但路面两侧由于白色积雪和公路在视觉上连成一片,加上雪花漫天飞舞,开始逐步分不清路肩的位置。幸亏这些红色的箭头每隔十几米就会提醒司机,保持车在路面上安全前行。
天色越来越暗,说好的五点半日落呢?感觉雪山有自己的想法,天色在四点多就变成了铅灰色,雪花也开始以草书形式在空中盘旋,连红色箭头都开始若隐若现。我心头一紧,打开双闪灯和大灯。因为如果对面的车辆开的稍不留神,就可能出现相撞事件,这时开车不仅仅需要留意自己的驾驶状态,更需要提防对面的司机出现误判。此时能见度已经下降到了十米以内,远处的雪山和树林都已消失在视野中,只有若隐若现的红色箭头还能不时提醒我路肩的位置。
我打开音乐,让自己在背景声音里保持冷静和集中注意力,同时定睛在那一个个红色箭头上,确保车能走在箭头指向稍稍偏右的位置,这些红色箭头还可以帮助视线聚焦,否则在一片白色的背景中可能会因为失去聚焦目标而视力模糊。
根据GPS显示,我此时正在通过雪山公路的最高点,之后应该是一路下坡,我更需要小心翼翼,因为此时我已经无法根据路边的景物移动来判断我的车速,只能依靠仪表盘上的指示来决定踩油门或者刹车的力度。空中的雪花开始进入狂草书法模式。GPS地图显示,前方应该是个向右的大转弯下坡。这时山腰上的阵阵强风更是卷起路两侧的积雪,夹杂到空中的狂草书法中,似乎在拿雪花疯狂地泼墨作画,能见度已然降为零,我看仪表盘显示车速已降到了十公里以内,GPS则显示道路应该往右大弯,但窗外只能看见一片白茫茫,连红色箭头都看不到。我只能停住车,几秒后,在大风的喘息瞬间,我一眼看到了右前上方的红色箭头。心中一惊,刚才如果我继续前行,就会撞到路边的白色雪墙。车上的雷达和摄像头预警系统在之前雪花狂草时就停止了提示,估计是因为车外的信号干扰太大。幸亏我一直看着车载GPS地图,而且车速极慢,才没有撞上雪墙。
就这样,在断断续续的狂风喘息中,我慢慢从山隘口开出来,能见度逐渐回升,总算可以看到公路两侧的树林和雪墙了。这时发现对面的路肩上停着几辆车,估计都在等风雪小一点以后再开,我后面则跟了一串打着双闪灯的大小车辆。毕竟在这种路况下,没有人愿意超车,跟着前面的车开相对要安全得多。
到了前方的红绿灯路口,我需要左转,一直跟在我后面的车还特意开到了并排的位置跟我打招呼,并点头致谢。日本人注意礼节确实是随处可见。经过了能见度为零的隘口,后面的山路相对就容易很多,总算在天色完全黑下来之后不久抵达预定好的温泉酒店。我长舒一口气,心想今晚要好好喝一杯,再泡温泉放松一下。
酒店是个有好几层的大建筑,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深山老林里应该也算是个高端的度假村了。酒店里设施很全也很新,有琳琅满目的礼品店,有陈列了各种海鲜和肉类的餐厅,有带着大落地窗和壁炉的雪茄屋,甚至还有吊椅和吊床供休息使用,我看着大落地窗外如画的雪景,和刚才令人抓狂的狂草泼墨场景判若两个世界,心中感叹:同样的雪,在不同时间和心境下看,感受真是大不相同。创业何尝不是如此?时时会经历一些不确定性,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前行,但当克服了种种困难后顺利抵达目的地时,那种愉悦和满足感又岂是靠金钱可以买到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