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言俗语

凡夫笔下少文章,言词平庸心善良,俗子只記平常事,语不惊人是衷肠.
正文

俗人俗事----骑车

(2007-03-20 22:00:19) 下一个

在我出世那年,咱家有了部菲律浦自行车.据说那是叔叔远道出差路过南京,送了爸爸一辆进口的自行车.蓝色的车架银色的圈都是锰钢的,又轻又结实.在当时算是好车了.这车伴随我们长大,和我们一同经历着风风雨雨,悲欢离合.直到它27岁那年因车祸而彻底损毁,这才依依不舍地重新投胎去了.

这车起先一直是爸爸的上下班代步专用.慢慢地,姐姐长大了.爸爸每逢周末都在大院里扶姐姐学车.又过些年,姐姐又开始教双双.夏天的傍晚,姐弟几个总是早早地等候在大院门口,不等爸爸骑到家门就拦路抢下菲律浦,爸爸只好自己提着包走回家. 开始学车时我们身高还不够,只能"掏螃蟹"(腿伸进车架里骑).等到能坐着骑时,已是"高手"了.双脱把,捡钱币,定车,跳台阶...凡是大院里能玩的把戏都会玩.

文革后,咱家在大院里常常是灰溜溜的.自然也就没了玩车的乐趣.周末虽然车还是蜡打得嚒亮,油上的溜滑,却还是乏人问津.后来爸爸被关牛棚,车子一直在棚窗外,守候着主人近一年时间.风吹雨打,日晒月照. 也就是它常给爸爸一点旧日的回忆和对家的牵挂. 爸爸被释放不久,车就被床单草绳裹着,随主人下放了.为了方便照顾,爸爸把我们姐弟几个都弄到了一块儿.大家又和菲律浦团聚了.

农村本来有车的人家就少, 有的也是些加重车.象菲律浦一样轻便漂亮的车还真少见. 这车虽不是加重型的,但在农村的土路上,拉上一两百斤的东西颠簸还行.不过也常常需要维修,我从小爱倒鼓,修车的事大都由我自告奋勇.许多车零件都让我慢慢换了.先是链条,飞轮,再是座垫,盖瓦,最后连龙头,钢圈也都换了.除了那轻巧结实的大杠,整个车子已是面目全非.在农村自行车的作用当然更大了.赶集购物,驮粮拉菜,走亲访友...对了,有一次我还用它拉着农村姑娘小英去过花果山水帘洞呢. 嘿嘿,想来真有意思. 不过这车也有过不听话的时候.记得有一年冬天,我爸要我骑车随着跑买卖的农民去很远的地方买一些低价的番薯干回来,以保温饱过冬.几天以后,在回来途中遇上大风雪.泥泞的土路上,车轮子再也不肯转了.无奈,我只好让这辆车和那袋子粮食一起骑上了我,走了几十里路.回到家累的四肢不能动弹,还得先把宝贝车子洗了.

回城后,这车成了我上下班的代步工具.一次同事小王借车,出了车祸.车被大卡车压过.(还好人只是轻伤)经交警处理,对方陪了二十几两银子了事.可那辆车子却已鞠躬尽瘁,和俗爹一样,与我们一起渡过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以后,再也没有多余的力气和我们一起享福了.

刚来美国时没汽车,哥哥买了部自行车送给我,俗太天天骑着上班.那车也是菲律浦,也是那么轻巧好用.看着它常让我想起叔叔当年送给爸爸的那辆车.现在我们每天各自开着汽车上班,听着音乐,开着空调.和俗太一起骑自行车已是锻炼身体偶尔为之的事了.但自行车载我们走过的那一段段路程,回忆起来感慨万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地主婆! 回复 悄悄话 我现在有时去海边租脚蹋车过车瘾,一小时约2。5美元。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