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王凡西同志
刘宇凡
王凡西同志永远离开我们了!
昨天(30号)传来消息,王凡西同志病逝英国利兹,享年九十五岁,临终时孙儿在旁。王凡西,笔名双山,是中国老一辈托洛茨基主义者的领导人,一生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历尽艰辛,逆流而上,颠沛流离,晚年更要在异乡度过。流亡生涯使他可以自由地写作,不必像他的老友兼老同志郑超麟那样被中共关押几十年。可是,另一方面,也使他备尝思乡之苦和孤寂之痛。他生于1907年,在中国大革命时期(1925年)在北京大学念书时加入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到苏联东方大学留学,得以偷偷阅读当时由托洛茨基所领导的左派反对派批评斯大林的文件,并且在1928年参加了左派反对派。他在1929年回国并在周恩来手下工作,不久因托派罪名被开除出党,旋即与陈独秀一起推动左派反对派的发展。1931年被国民党下狱,在狱中受尽折磨,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才出狱。1949年中共胜利在即,经过商量后,他的最亲密同志郑超麟及一批同志决定留下来,而王凡西则流亡香港。但不久又不见容于殖民地政府,只好再流亡澳门。到了七十年代,才有机会远赴英国,并得到比较安稳的生活。
王凡西同志一生勤于笔耕,他翻译的托洛茨基的著作,包括了<俄国革命史>,<文学与革命>,<中国革命问题>等等,教育了两个辈代的托洛茨基主义者,在继承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传统不致中断方面作出了贡献。此外,他对中国革命也有独到的意见。他的<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思想论稿>,深入地分析了毛泽东思想的本质及其矛盾,今天读来,许多方面仍然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他不仅致力文字工作,而且始终尽量同现实斗争保持接触。上一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初,当香港的青年激进化运动终于在西方的刺激下兴起的时候,他很快就跟本地的激进青年取得联络,给他们投稿,同无政府主义辩论,启发不少青年人转为托派。后来他去了英国,也始终同那边的华裔社会主义者保持联络和交流。他为人博学,谦虚,而且亲切待人。在他的最后岁月,当他知道新苗出版社将会再版他的<毛泽东思想论稿>的时候,他非常高兴,并且一再表示他要支持到我们到英国探望他,并亲手把新书交给他的时候。可惜的是,死神太早召他去了。然而,去的祇是他的躯体,他那种以天下为己任,那种决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真正革命的精神,还有他的译着,是死神永远不能召去的。
2002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