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灰

春蚕到死丝方尽 腊炬成灰泪始干
正文

青藏高原——之首站西宁

(2006-10-24 21:39:23) 下一个


对青藏高原的向往已在心里埋藏多年,
然而,终于有了要动身的冲动却是因为鄭钧的歌:来吧来吧, 我们一起回拉萨, 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于是, 那梦里的苍穹雪域、高原牧场、神山圣湖、以及那神秘美丽的布达拉宫终于随着漫长而又短暂的旅程,如同画卷一般在我生命的谷底里缓缓地铺张开来。


2002
8月底是西藏的雨季,我和于萍、 伟哥、成更一行四人,各自背着沉重的行囊从广州白云机场出发飞往青海的首府西宁市,开始了我们匆忙决定下来的西藏之行。 

行李包里除了一件保暖的风衣, 几件单衣和3条耐磨的长裤,还特地塞入了一包适应高原的药物:红景天、百服宁、止泻药、和创可贴。 再有的就是一大堆巧克力、饼干、和地图。。。

飞机在下午五点平稳地降落在被一圈黄土山坡包围着的机场上, 地面温度28摄氏度。太阳在黄昏的时候依然把黄土烤得焦热, 第一眼的西宁是一片干枯的黄土。2辆被黄土封盖着的丰田4500越野车在简陋的机场停车场等着我们, 司机阿旺是一个身材高大挺拔、面目轮廓刚直的西藏汉子。 西部强烈的紫外线把这里的一切都烤成黄土的颜色, 包括当地人的脸和身体。 阿旺的身后是一个穿着藏黄色细花藏裙、脖子上挂着大颗深橘黄色珊瑚珠子的藏族女人。阿旺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给我们介绍他的妻子---茨仁曲珍, 很好听的名字。 另一辆越野车的司机叫尼玛,中等身材,同样皮肤黝黑,留着半长不短的头发。脸上总是挂着一种若有若无的皎洁笑意。

从机场到西宁市区大约20分钟的车程,我们却被一路坑坑洼洼的黄土公路耽搁了将近1个多小时。晚上,我们住进青海最好的一家3星级宾馆,高原上醇厚的青稞酒和鲜美的牛羊肉让我们预算中的艰苦行程在一开始就改变了模样。

矗立在青海高原上的西宁市海拔2600米,我们计划从这里开始用渐进的方式体会高原。行程的首站,是青海最有名的塔尔寺。属于藏传佛教中的黄教圣地。我们乘坐白色的丰田越野车翻越一路的相连起伏的黄土山包,偶尔还能看见路边一片又一片的迎着阳光盛放的向日葵花。在进入塔尔寺所在的湟中县时,街道马上变得整洁有致起来。 路边5米一棵的植株下面开满了大朵鲜红、浅紫、嫩黄的单瓣花。

塔尔寺的门前有一列8个白色巨大的古钟形的白塔。据说收藏着圣僧们的衣钵。寺内供奉着圣僧宗哈巴的神像。据说宗哈巴七岁在塔尔寺出家,是格鲁派的创始人。并且是达赖一世和班禅一世的老师。 由他两个学生在藏传佛教中被尊崇的程度,我们可以猜测到宗哈巴和塔尔寺在青藏高原上的江湖地位。 宗哈巴的神像是个始终戴着黄色桃形帽子、面带微笑的年轻僧人。 寺内最大的殿堂一次可以容纳300名念经的僧众。 大殿上挂着超过400年历史的唐卡---一种充满了佛光普度的堆秀画,价值连城。 我们缓步地穿行在到处弥漫着酥油灯奇怪味道的殿堂之间,恍然置身在悠长深远的时光隧道之中,尘世间的一切喜怒哀乐、生死轮回都不过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微小的尘埃。。。

每个寺院的前后,都排放着转经用的玛尼筒,油着火漆的筒上有黄色的经文。顺时针转动一次,就等于对佛念经文一次。吽嘛里叭尼弘。。。可怜我等平时懒散、却又盼望着得到神明庇护的凡人,只好疯了似的一圈又一圈地推动这些经筒。 求诸位高高坐在殿堂之上的圣僧保佑我们一路平安。

西宁的手抓羊肉馆子是最让我回味的一顿高原午餐。两大面盘足有10斤的羊肉经过香料长时间的薰煮散发着让人垂延的香气,我们学着阿旺大哥的样子,把大块的羊肉搬到面前大碗里,用藏刀一片片地削吃起来。高原的豪爽在我们大块吃肉、大声谈笑的同时被我们品味了出来。高原上的羊肉鲜美无比。我们还吃了羊肠子、蜂窝里脊、烤土豆、和蚂蚁上树, 最后上来每人一碗的切花面,饱得人仰马翻。

酒足饭饱的午后,我们在城市最热闹的西大街闲逛。各自买了一大堆西藏高原的CD,还发现一种叫蒙牛的牛奶雪糕味道奇好,浓浓的牛奶味道正好化解我们午饭时狂吞下的肉食。太阳穴在下午4点的太阳照耀下开始有节奏地刺痛起来,高原反应是每个初涉者必须经历的考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多伦多的秋天 回复 悄悄话 半夜上网看到了你的新作。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