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ZT:世界庙会阿拉弄

(2010-05-02 18:18:46) 下一个
世界庙会阿拉弄
刘仰


上海世博会开幕了。


世博会全称叫“世界博览会”,这是中文翻译。按照英文的意思,就是“世界展览会”。当然,这个展览会与其他展览会也有不同,更准确的叫法,应该是“世界展销会”。所以,英文里另一个称呼直接就叫World Fair,意思是“世界集市”。集市的说法有点土,中国人总想替外国人拔高一下,其实外国人并不在乎,集市就集市,本来就是买卖东西的,有什么好避讳的?中国人的集市发展到后来,内容越来越多,尤其是多了不少文化内容,集市就成了庙会。因此,世界博览会最准确的理解就是:一个最高级别的“世界庙会”。普通庙会上常有一些草台班子搭台唱戏,世界大庙会上赶来唱戏的,一般都更加有头有脸。普通庙会时间较短,世界大庙会一开就是半年。


说起世界大庙会的历史,人们总要说到西元1851年英国的“万国博览会”。到今年上海的这一届,世界大庙会快160年了。本来已不再有多少吸引力,结果被中国人、被“阿拉嗓海宁”接手一办,又起死回生了。英国的“万国博览会”,是那时候中国人给它起的名字。谁都知道,事实上没有“万国”,这个称呼只是说参加的国家挺多,中国人愿意给别人一点面子。起“万国博览会”这个名字的人,一定不会想到,“万国”这个词后来被中国人批得不行。比方说“万国来朝”,被批成是中国人的自大、自恋、虚荣心,等等。但是,英国人接受了“万国博览会”的荣誉,反倒没人说它什么。好像英国人比中国更有资格自大、自恋。挺不公平的。但是,这种不公平我们也说不出什么,因为,这都是中国人自己干的。要知道,西元1851年英国的“万国博览会”,也就是第一届世界大庙会召开的时候,第一次鸦片战争刚打完不久。从那时起,就有一些中国人愿意把最美好词汇送给别人,然后自虐地把自己描绘得一团漆黑,以更加衬托别人的光辉。中国的存在彷佛就是为了证明别人的伟大,如果没有中国这个世界上最落后野蛮的国家,如何体现别人的文明呢?我挺看不惯这种做法,所以我觉得,“万国博览会”、“世界博览会”之类的画皮也应该揭一下,叫做“世界大庙会”挺准确。何必美化它?本来就是做买卖的。
当然,世界大庙会上,买卖双方的关系也有点变化。大英帝国当年召开第一届“万国大庙会”时,是大英帝国最强盛的时候,因此,那次大庙会充分展示了大英帝国当年一大批工业革命的成果。形象化一点说,当年大英帝国在全世界一声吆喝:我家有好东西,大家快来买。因为很多国家被大英帝国打怕了,生怕大英帝国又要来打,听说买了大英帝国的东西就有可能不挨打,于是,很多人就去伦敦赶了一趟集。但是,大英帝国的工业化产品很贵,穷国哪里来钱买呢?后来,穷国只能找一点自己的土特产去卖,比方说某个山坳里的酒,某个河边的豆瓣酱,等等,使得这个世界大庙会更加名副其实。所以,从源头上说,早在159年前的“万国世界大庙会”就开始了几亿件衬衣换一架飞机的交易规则。不换还不行,人家大英帝国要打你。 上海世界大庙会的确有点特别的东西。159年以来,世界大庙会一共办了多少届,我没统计,反正不少,而且都在发达国家轮流召开。也就是说,有钱人家轮流办庙会,吸引别人去赶集。但是,穷国越来越多,或者穷国也因为慢慢工业化,导致土特产越来越少、越来越没新花样,穷国去赶集的积极性也越来越小,世界大庙会越来越像富国的自娱自乐。事实上,如果卖不出东西,赚不到钱,富国们即便“自娱”也不能“自乐”。“世界大庙会”快要办不下去了。正在此时,中国出现了。中国这几十年以西方人不能理解的速度变得有一点点钱了,中国说:让我来办一次世界大庙会怎么样?这种事情我们有经验。于是,就冲着中国每个老百姓那点不算很多的钱,世界大庙会终于第一次赏脸搬到了发展中国家,这叫什么?这叫送货上门。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世界至少有一点文明进步了,那就是,名义上不能随便打人了,穷国也就不用急猴猴地去买点先进东西防身了。你看多好,只要中国人有一点点钱,加上他们不再敢随便打中国,中国立马就受到高规格的待遇。但是,请注意,这个高规格待遇的目的,还是盯着中国人口袋里的那一点点钱。 说白了,也没什么不好。以前的世界大庙会是卖方市场,如今终于变成了买方市场,这个转变由中国开始,也挺好。那么,我们就应该摆正一个心态:对于送货上门的,我们更应该做一个合格的买家,甚至是挑剔的消费者,用不着因为别人送货上门就激动得热泪盈眶。要知道,送货的成本,将来也含在你的货款中。古时候,皇帝除了微服私访,一般不到集市或庙会上去,都是人家送货上门的。货不好,不收,不付钱,没二话。之所以要拿古时候的皇帝作比方,是因为西方人说,顾客就是上帝,所以他们才送货上门。我们把自己当皇帝,与上帝相比,其实还谦虚了些。所以,面对这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大庙会”,中国人应该以更加挑剔的目光来看待那些送货上门的各路商贩。有一句话说,有好食客,才有好厨师;有挑剔的消费者,才有好商品。当今世界送货上门的,不是做好事、学雷锋的,所以,我们没必要激动万分。
上海举办的“世界大庙会”开幕式上有一首歌,可能是主题歌,美国人与中国人合作的。里面的歌词大多是英语,翻译出来也没多大意思。但是,歌词中间加了一句编造的上海话,挺有意思,叫做“阿拉侬”。唱歌的时候,“阿拉侬”、“阿拉侬”重复很多遍。解说员说,这是“我和你”的意思,其实有点不准确。“阿拉”不是“我”,是“我们”,“侬”是“你”。因此,按照这种解释,“阿拉侬”应该是“我们和你”,有点地头蛇仗着人多势众欺负外来户势单力薄的意思,这样不好。比较对等的应该叫“阿拉拿”,那才真正是“我们和你们”的意思,比较平等。但千万别以为“阿拉拿”就是到庙会上随便“拿”东西,免得上海世界大庙会的安保来找我算账。所以,这首歌中的“阿拉侬”,我情愿认为它是“阿拉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次上海世界大庙会是“我们弄的”,是“我们办的”,是“我们干的”,这样比较名副其实。“阿拉弄”就是告诉全世界:本届世界大庙会是“阿拉”“弄”的!哪能(怎么样)?闹忙乏(热不热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tov 回复 悄悄话 勞民傷財萬人怨的世博
曾宁 回复 悄悄话 谢谢秋叶兄,我本来想去看庙会,可现在报道说是很多不便之处,平时也不喜欢凑热闹,可能就不去了。
风中秋叶 回复 悄悄话 曾宁你好!母亲节快乐!是否回上海看世博?
曾宁 回复 悄悄话 七月底看庙会,估计没什么意思
流浪的人群 回复 悄悄话 六月回去看庙会,你哪?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