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陈保平老师和五位妈妈分享:我们如何与孩子共同成长(作者:晓霜)

(2019-12-04 22:32:09) 下一个

https://mp.weixin.qq.com/s/2W_stYuxmHlIyliej59Tvg

https://mp.weixin.qq.com/s/2W_stYuxmHlIyliej59Tvg2/6日在陈老师画室分享会现场

 

陈保平老师:欢迎大家来我们画室参加晓霜的新书分享会,我们利用这个机会大家一起来聊聊育儿和教育的主题。首先祝贺晓霜出版她的新书《孩子,我该怎么爱你》。

 

说起教育大家总是有着谈不完的话题,今天我们分享的主题是父母如何与孩子共同成长。在硅谷,大家都特别注重孩子的教育,但是大家在忙碌中有些家长却往往忘记了自己。今天我们互相交流一下经验。我们首先请晓霜分享她的新书和她的教育理念,讲讲她是怎么平衡工作、事业、家庭、孩子和生活的。希望晓霜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惊喜,并把她的经验分享给我们。

 

晓霜感谢陈老师和师母,以及画画班的姐妹们组织这次分享会。我过去从来没想过写育儿的文章,更没想过出版育儿的书。作为一位职业女性,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也曾经历过很多迷茫,焦虑和无助。直到儿子上了大学,女儿马上也要离家上大学了,18年陪同孩子的时光很快就会过去了,仿佛所有育儿的辛苦和挫折都变成了祝福。我开始记录那些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想给自己留下一些记忆,没想到三年的时间不知不觉写了十几万字。

 

这些文字记录了我和女儿的一些对话,她怎么学画,我们怎么陪伴她学习;帮她减压;怎么给孩子找老师;申请大学的过程,一直写到她考上普林斯顿大学,送她去上学,机场的对话等等。

 

这些文章发表后,引起很多家长的共鸣。先生说,孩子上大学了,你写育儿主题的文章该打住了,我也觉得可以翻篇了。但是觉得这些育儿文章大都是写女儿的,不写一篇儿子的文章,似乎不够完整。

 

儿子是个很独特的孩子,二年级被诊断为有严重ADHD,带他的过程一路非常辛苦,养儿子和女儿是两种非常不同的经历。后来我写了一篇《儿子,我该怎么爱你》发在天目公众号上。没想到几天的时间,有六万多的点击,几十条留言。后来中国的《家庭》杂志、《财新》杂志等很多媒体也都转发了。

 

我收到了很多家长的来信和留言,也有很多家长分享他们的故事,这些都让我很感动。后来朋友把这些文章介绍给了国内的出版社,他们有兴趣出版这本书。

 

出版社问我,你为谁而写?你的教育理念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第一次认真地思考“教育理念”。这本书,分享的是我一路陪伴孩子过程中的焦虑、困惑、探索、思考和成长的过程。

 

陈老师画室分享会现场

 

我想分享的是爱的主题。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我想知道怎么去爱孩子, 如何接受孩子的不同。他们如同一颗种子,由内向外生长,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学习,了解孩子的需要,希望能够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最好的土壤和环境。

 

我分享的是陪伴,放下焦虑,如何帮助孩子找到他们的兴趣。书中也分享了我在职场的一些经历,从一个独立的职业女性到妈妈这个角色的转变。最后我想说的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话题。中国的家长是世界上最好的家长,为了孩子把命都可以拼上,但是却常常忘了我们自己的成长。

 

借分享这本书的机会,感谢陈老师、画画班的姐妹们、还有好多老师、读者和家长的鼓励和帮助;感谢我家人和亲友所给予的支持。

 

这本书里有一篇《妈妈学画记》,讲的就是我们五位姐妹在陈老师这里学画的经历。在陈老师这里学画特别开心。他说过,艺术即生活。我也想到教育即生活。在这也分享一下陈老师的画画班;我们画画班的姐妹也会分享她们的育儿心得,她们都是内心充盈终身学习的好妈妈,好榜样。

 陈老师画室成年班同学的作品

 

陈老师:我这里的成年班基本上都是从零开始,但是这帮学生现在都是“艺术家”了。成年人学画首先学习怎样欣赏,你不一定要画得很好。在我们生活里面有很多美的东西,当你学画之后,你会更加热爱生活。我们很容易感到生活太平凡无味,但是当你学了画画,慢慢投入进去,自己的品位和修养开始提高了,你的生活就会更加多彩起来。这些妈妈们学画的初衷,并不是要当艺术家,要画得如何好。他们来的目的就是想要学习怎么欣赏画和艺术。他们一步一步学习,一不留神就画出了这么好的作品。欢迎大家讲讲自己的感受。

 

晓霜:我逐个介绍一下这几位学画画的姐妹。劲松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想起北大中文系,我就想起诗和远方,但是劲松却非常脚踏实地,她自己有个房地产公司,家里还有个特殊儿童,她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她是个终身学习的好妈妈,她到了“知天命之年”,开始读心理学的硕士,我们都很佩服她,让她来讲讲她的育儿经。

 

劲松我觉得自己去学习心理学就是一个创伤后的应激反应。养育两个孩子经历了太多的心路历程,正常孩子有正常孩子的焦虑,特殊儿童有特殊儿童的焦虑。在过去的18年中我觉得教育孩子很麻烦,后来我觉得还是先教育自己吧!

 

当我发现能教育自己的时候,我的焦虑一下子就减轻了很多。因为老大是一个非标准亚裔的小孩,她自己说她是一个眼睛大、数学差、体育好的孩子,数学一直都在最低的line, 我会为她的学习焦虑。老二有些轻度自闭,她小时候有更多的问题让我焦虑,所以我的育儿经验比较独特。

 

但在这十几年里我还是送给了自己几个礼物。第一个礼物就是在我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开始练习瑜伽,瑜伽教会了我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正念。对我的身心灵的治愈力是非常强的。练瑜伽之前我从不喜欢任何运动,但是练完瑜伽之后我发现人其实无法强迫自己做不爱干的事情,有人认为我坚持了十几年瑜伽很有毅力,但其实不是的,我是特别喜欢瑜伽。我练习的时候会特别愉悦,到要练习的时候身体就会有反应,想要寻找那种愉悦的感觉,所以从这里我得到启发,没有办法强迫小孩去干任何他不愿意干的事情。瑜伽让我改变了很多看人看事的态度,帮我减少了很多焦虑,后来就慢慢学会了放下。

 

陈老师画室成年班Michele的作品

 

我开始学着改变自己,以前孩子们会说我总是对他们大吼大叫,我总是像孩子们的小闹钟一样,总在催促着他们该干这个了,该干那个了,这个完成没,那个完成没?整个人像一个闹铃,后来孩子们再有问题找到我的时候,我就把皮球踢回给她们,她们问什么我都说不知道,我让她们来教我,告诉我该怎么办,什么事情都让她们自己决定怎么干,需要我的时候我提供帮助,她们不想干什么的时候我也不会强迫她们。

 

因为我们家老二是有特殊需要的小孩,我参加了很多的心理咨询方面的学习,慢慢地我对这个行业也产生了兴趣。有很多朋友说我为了孩子放弃了很多,为孩子做了很多,但我现在很享受这个学习的过程。以前在北大上学时旷课率差不多在50%,主要是对学的东西没兴趣,最后也没从事汉语言专业工作。后来又去学了会计,对数字也没感觉,后来又做房地产。我发现自己挺喜欢和人打交道的,我与人的沟通交流技能还不错,从这里我又接触到心理咨询,我觉得这个行业挺有意思的。

 

开始我决定先上一学期课试试,结果我发现没有想像得那么难,我越来越喜欢这些课程,虽然我51岁,是班上年纪最大的学生,其他都20几岁,我甚至比她们的妈妈们都大。通过学习,我发现正念在心理咨询方面应用很广,越来越觉得自己找对了方向。

 

我觉得如果你找到真正喜欢的东西,不断的学习是一种快乐。前段时间孩子们也给了我比较正面的评价。老大说,“妈妈,你终于像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了。” 老二说,“你现在平静多了,你以前可不是这样。”  所以我说,学习其实是对自己的一个奖赏。

 

晓霜琳和凯瑟琳两位妈妈和我们80年代来美国的留学生完全不同,他们为了孩子,放弃了在中国很优越的生活,成为“陪读妈妈”。我们很容易报抱自己的付出和牺牲,但这两位妹妹从来没有,他们的内心非常强大,他们不仅是好妈妈,孩子的司机,保姆,他们也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所以他们活得格外优雅。我常说这两位妹妹从里到外都是美的。你们俩来谈谈自己的感想。

 

感谢晓霜姐让我有这个机会给大家分享我和儿子共同成长的故事。也感谢陈老师,正是因为在陈老师这里学画三年的经历,让我有了今天讲故事的素材。我和儿子是在六年前来的美国,当时他11岁,上六年级。我来美国前有很好的工作,但是来到这里后我的职业变成了家庭主妇,成了全职妈妈,另外一个词叫“陪读妈妈”。这个词感觉是不是挺悲摧的?因为这个“陪”字就是说你不是这个事件的主体,你只是陪在一边,好像是失去自我的一种巨大牺牲,但是我从不这么认为,我反倒很感激孩子,正是他给了我这么一个机会,可以跟他共同学习和成长,让我学会在陌生的环境里怎么去适应,生存和安定下来,学会去独立地、坚强地面对和解决一些问题。

 

其实我们刚来的一、两年,生活还是有些难度的。举个例子,我们来了大概半年的时候,儿子有一天突然说,“妈妈,我终于知道学校的教室是怎么跑的。” 当时我听了心里特别不是滋味,眼泪都快掉下来。这么小的一件事情,他居然花了半年的时间来适应。因为在国内没有上过国际学校,儿子那时的英文也就是中国五年级小学生的水平,所以语言和文化的融入他经历了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但是他从来没有抱怨过,我看到他每天都很快乐。

 

再说我,那两年我大概瘦了20多磅,对于困难和不适应我嘴上也没有抱怨,但身体表现了出来。当然我现在又胖回来了,当生活慢慢安定下来,找准了生活的节奏,一切就都变得容易起来。

 

儿子呢 ,单从英文方面讲,以前连教室都跑不对的他现在居然能在很多英文报纸和杂志上发表文章。去年他在《纽约时报》一个两千人的写作竞赛中获荣第一名。儿子的成长和进步是巨大的,我为他感到自豪!(晓霜注:今年琳的儿子考上了普林斯顿大学。)

 

作为陪读妈妈陪在儿子的身边,假如我还一直待在原地不动,那跟他的距离就会越来越大,我不想做这样的妈妈。所以这些年我参加了很多活动和课程来充实我自己,学习融入这里的生活,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主要也是为了缩小自己和儿子之间的距离,让我能够跟他有共同的话题去聊,然后当他有困惑、或者有困难来向我咨询的时候,我说的某些建议,他觉得是可信服的。

 

前几天我让他评价一下忙碌学习对他顾及不多的我,他说,第一是敬佩我;第二是激励他;第三是感谢我让他拥有更多的自由。因为我专注了我自己的事情,所以眼睛盯着他的时间少了。确实是,如果重心整天都在孩子身上,你就会对他有掌控,而过于掌控孩子反倒会更造成孩子反感和叛逆。

 

在我学的那么多的课程中,我收益最大的是在陈老师这里学画的这几年,我记得我是2014年的5月9号来到陈老师这里开始学画,从画一个圆球开始,三年里我们从基础素描到水彩,到油画,到后面的抽象艺术,中间还穿插了一些艺术史以及艺术欣赏之类的内容,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就像陈老师说的,成年人学画,不是要把技法学得多么娴熟,其实更多的是审美层次的一种提高。艺术方面的学习对你生活的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比如陈老师教了色彩理论之后,我明白了冷色、暖色和配色的原理,我就可以把家布置得更和谐。我还会日常做一些手工的项链和耳坠,甚至化妆也会用到画画的理论。

 

琳的作品 (是不是很难区分莫奈的原画

 

画画不但丰富了我的生活,我也能用我学到的这些帮助孩子。儿子在Palo Alto 高中的校刊工作,我会对儿子的报纸版面设计和插图和他讨论并提一些意见和建议,我讲得他听上去都蛮靠谱;去博物馆的时候我甚至能做他的讲解员。很多时候我能看到他对我崇拜的小眼神儿。做父母的要想跟上孩子的脚步就要不断地学习。

 

回到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这个话题,我觉得一个人的成长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身体本身的成长,还有一个就是生命的成长,生命的成长即生命灵性的成长,也就是一个人精神层面的丰盈和提高。这个生命灵性的成长,也包括两部分,一个是你自体的需求愿望,你想要学什么想要做什么。而另一部分,是说当我们为人父母之后,孩子辅助引领我们的成长,更多的时候是我们向孩子学习,其实是因为孩子才拓展了我们生命灵性成长的范围,所以跟孩子共同成长也是你对孩子爱的一种表达方式

 

其实我们每个妈妈都是一本教科书,并且自成体系,但教科书也需要更新迭代。晓霜姐的书里有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和实战操作经验值得补充我们每个妈妈的教科书,比如她写到究竟怎么去爱孩子,我读到的是她安心的爱、赏心的爱、耐心的爱、恒心的爱。相信你仔细读过后也会找到你的答案。

 

凯瑟琳今天很高兴在班长的新书分享会上我们聚在一起。我很荣幸能在这里认识陈老师夫妇,我们的班长晓霜和画画班的姐妹们,感恩我们能一起到陈老师这里学画,在一起学画的日子里,是我来美国最开心最充实的时间。这些年一直觉得作为陪读妈妈,我放弃了太多,也失去了很多。因为我不再工作,总是把太多时间专注在孩子身上,为家庭,为孩子付出很多。

 

我刚来的时候,对美国也了解不多,老大来这里是11年级的后半学期,对这边很多升学的事情都不了解,孩子也没有朋友,学习也很吃力。当 Counsellor告诉我,给女儿最好的建议是去上社区大学,我当时心里很难受,反而女儿安慰我说,“没事的,我可以转入更好的大学。” 就这样女儿去读 De Anza College, 因为担心她开车路途远,或者需要自己租房子,我们就搬到了Palo Alto。女儿非常努力,两年后转入了南加大。我为女儿感到自豪。我觉得孩子们比我们家长更快地融入了美国。

半年后小女儿也转来这里上学,国内的先生经常短信安慰我,我也尽力地融入这里的生活。但自从学画画以后,生活变得忙碌而有激情,特别地充实,内心又特别地平静。每个周四晚上,我们特别珍惜,也特别享受陈老师的课。他不光教我们画画的技巧,还教我们怎么发现事物的美,现在的我已经完全用不同的眼光去欣赏周围的一切。

凯瑟琳的作品
我把家里的大餐厅,变成了我的画室,因为有一张大大的桌子,它的隔壁就是厨房,我会一边炖汤一边画画。下午的时候我会泡上一壶龙井茶,在画画进行不下去的时候,我会站起来走到厨房,喝上一杯茶,在厨房来回走一走,再继续画。有时候一专注就忘了时间,当听到楼上孩子完成作业去洗漱的脚步声,我忽然抬头看时间,每每已是午夜后,然后,站着看自己的画作前,那种快乐的满足感,无法用语言表达,我会迫不及待地拍照,post到我的家庭群,引得先生和孩子们的夸奖和鼓励,特别有成就感。我想孩子们看到我这么努力,用心去做一件事情,他们也会更专注于自己的学业。

作为妈妈,自己有个好心态,特别重要,自己开心快乐了,孩子再怎么折腾你都会耐心平静地对待他们。有时候,孩子们真的需要我们花很大的耐心去包容他们。我的小女儿现在11年级,有些叛逆,也有很大的压力,想要好成绩,有时却很拖拉,又不想更多付出。我就会选一个周末的早上陪她去吃个brunch,跟她聊聊天。有一天我问她,为什么你开心的时候对我那么好,但有时你又像换了一个人。她告诉我,“妈妈,其实在我压力大的时候,我根本看不到你,学校功课方面你越提我越烦。”

后来我发现,我对她关注不是过多的时候,孩子自己完全能够掌控自己的一切,条理清楚地完成她的各个科目。我觉得青春期的孩子有时是天使和魔鬼的混合体,妈妈必须要有个很强大的心! 

晓霜:大津是一位特别贤惠的妈妈,她对家庭、孩子和先生付出特别多。我是一个特别粗线条的妈妈,但大津是孩子需要什么她就做什么的妈妈,她对孩子的事情特别上心又细心。什么课程,什么班,她都知道。而且,她特别有爱心。来听听她是怎么做的。

 

大津我的两个孩子,小时候都在陈老师这里学过画,所以对陈老师这里我很熟悉。我画画的机缘来自于我从小的一个梦想,我觉得能够画画,在外面写生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事情,后来有朋友介绍我来陈老师这里学画,我就加入了我们画画班的姐妹。

 

陈老师画室成年班Michele 的作品

 

我们这几个姐妹不单单是同学关系,我们在一起不仅画画,还分享自己的生活,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因为我的孩子在这几位姐妹的孩子中是最小的,一个8年级,一个10年级,所以通过和他们的交流,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比如晓霜姐说,孩子的兴趣你要去发掘,顺着孩子的兴趣,孩子才会做得好,这给我的启发特别大。所以无论在孩子的体育方面,孩子的艺术方面我都尽量去发掘他们的兴趣。还有琳和他的儿子的关系是我在所有的家长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中看到的最好的,她和孩子处成像朋友那样的关系是我非常羡慕的。我也试图尝试把孩子当作朋友一样相处,这样孩子在青春期的过渡阶段不会太艰难。

 

有人说要争取不让孩子焦虑,而我家的情况是孩子不焦虑,我焦虑!我觉得有些孩子不是由父母教育出来的,他们一出生就有自己的特质。这点让我特别有感触,从孩子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我孩子常对我说,“妈妈,你不要着急,我们能把事情做好。” 反倒是孩子给了我信心,所以为什么说是和孩子一起成长?我特别有这个体会,孩子小的时候我们需要教他们很多,但是现在孩子长大了,你马上会感觉到他们不一样了,无论是对生活的领悟,还是处事的方式,都让我感到他们已经长大了。我争取成为孩子的朋友,和孩子一起成长。

 

谈到教育理念,我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好人,无论是三观还是道德方面,要让他们成为有信仰的好人,然后才是学业。以后他们上大学要去哪儿,都不会走得太偏。当他们在遇到人生的挫折和困难的时候,能用自己的方去处理和解决。所以我觉得是先教育孩子成人,然后再考虑学业技能和成功。

 

晓霜:这几位姐妹都是好妈妈,她们也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从她们身上我也学到很多。我特别赞同大津所说的,我们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功,首先要教育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陈老师画室成年班同学的作品

 

最后,请陈老师分享一下这里的画画课。我们知道陈老师画室每年有很多学生进了Top Art School。请陈老师分享一下怎么帮助学生做 Art portfolio。

 

陈老师:在我这里做Art portfolio的学生有两种,一种是申请艺术学院和设计学院的,另一种是申请综合性大学的。大学都想要学生具有特殊才艺,很多学校喜欢你提供一个portfolio。艺术方面的 portfolio相比其他行业,它的综合性更强。它可以展现一个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还有审美,性格和修养。因为这个因素,所以Art portfolio在帮助孩子申请大学时可以作为一种特殊才艺使小孩的申请材料更完整,它是一个学生素质的体现。现在申请大学普遍开始都做 portfolio。做Art portfolio不用担心太晚。晚有晚的做法,早有早的做法。当然也不能太晚,比如再有一个月就要递交申请资料再开始是不行的,起码要有半年、一年的时间来准备。

 

我这里的学生也不单单是艺术生,比如有些学生学computer sicence , 有的去了斯坦福,哈佛,耶鲁都有,他们不一定学艺术,但作为特殊才艺为他们增色不少。二十一世纪需要的人才不是专业的本身,而是需要综合素质的人才。不管学什么专业,想象力、创造力、审美、心理素质,这些都可以从画画里面得到培养。

 

我这里教画画不单单教画画本身,我可以说画画50%在技术的层面,另外50%是画外的东西,鼓励小孩怎么去想像,怎么去创作。创作其实是表达你怎么看你自己的人生,怎么去看你过往的经验,以及你对政治、社会、信仰的看法。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你就能创作出什么样的作品,这些都是可以训练的。

 

另外大人在这里学习绘画主要是提高我们的审美。生活里,如果我们学到一些艺术相关的东西,对你的生活是很好的影响,它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刚才几位妈妈讲得都特别好,总结一下,其实孩子是我们的老师。如果我们把位置放在向孩子学习,你的心态就会不一样,你不一定总是以你的经验去引导他,以你的认知去责备他,而是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成长是一个心态的问题,一个观念上的问题

 

我这里的成人班的妈妈来学画画的时候也是调整心态的过程,当你画画的时候你就会忘记了你自己,你获得一种休息,而你审美的提高,精神的变化是无形的。体育带给人的变化是能很快看到的,但艺术带给你的变化不是马上能看不到的,经过慢慢的积累,学到一定时候,在某个方面会突然地显现出来,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谢谢晓霜和几位妈妈来我们画室分享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感悟和经历。

 

分享会后,晓霜给现场的朋友和读者签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曾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梅华书香' 的评论 :谢谢你来!
梅华书香 回复 悄悄话 占沙发!谢谢分享啦!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