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ZT:海外华文女作家 冷静思考'中文热'

(2007-03-27 10:40:27) 下一个

摘自世界日报美西版3/25/2007

全球兴起「中文热」已经不是新闻,从工商界、科技界到教育界,人人都在赶「中文热」的潮流,都以会说中文,会认方块字为荣。

根据全国外语教学委员会的资料,因中国经济崛起,在美 国公私立学校中学习国语的学生正在迅速增加,从 2000 年的五千人增加至 2005 年的五万人;另外,在 2005 年,还有 16 万学生在学校或周末上中文课或中国文化课。而且这些数字只统计到 2005 年,远不能反映「中文热」近期迅速扩散升温的趋势。其实中文早已是全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自从联合国成立起,中文便是联合国正式工作语言之一。但是目前席捲全球的「中文热」有其特殊的原因。随著中国经济的崛起与国力的增强,随著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中文热」正在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各界对於「中文热」的关注焦点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自己能在「中文热」中作些甚麼。企业界关注的是如何搭上「中文热」的顺风快车,在中国这个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分到更大一块蛋糕。教育界关注的是如何打开海外中文教育新局面,把中文学校中文课程办好,让所有的华人下一代都来学中文,借「中文热」的兴起,为把中华文化传统一代代传下去创造条件。专长於和中文打交道的海外华文界自然也有自己关注的焦点。作家是民族文化的旗手。歷史上每一次文化革新,华人作家都走在前列。自从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领导新文化邉樱 创了华人白话文学新天地以来,一代又一代海内外华人作家写出了无数反映华人生活的优秀作品。海外华人文学作为中文文学的一个分支,正在日益受到重视。 海外华人作家虽然人数不多,却始终默默地坚守著海外华人文学的阵地,用手中的笔和键盘将海外华人的生活与情感真实地呈现给读者。与中文字打交道的专业,加上女性特有的细腻视角,使得 华文女作家对中文有许多独有的特殊感情。她们对於「中文热」有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对自己在「中文热」中所能扮演的角色有独到的见解。她们并不盲目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而是从文化人的角度客观冷静地看待自己眼中的「中文热。」

北加州华作家协会会长吴玲瑶是湾区作家的大姐大。

她表示,「中文热」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中文热」给中国和世界带来多方面的好处乐观其成。同时她也从指出「中文热」在教材、师资、正体简体之争等方面需要面对的问题。「作为一个海外华人作家,我对中文热是乐观其成,而且 非常兴奋骄傲,满心期待」吴玲瑶说:「我思考著,这是一个机遇遇机会,也是一种挑战。」吴玲瑶指出,中文越普及,对中国人与国际接轨更容易, 也表示慢慢地懂得华文的人越多。对於一个以中文写作的作家而言,意味著读者会因此增加,作品会传播更远,影响力会更大。「但是也有要自我期许自我勉励的地方,也就是要责求自己更努力,有相当的国际观全球视野,」吴玲瑶说:「因为现在面对的是读者群更广,要有相当的胸襟胸怀,合乎国际的逻辑,这是一种新的考验。」吴玲瑶指出,语言盛衰其实有跡可循。衡量一个语言的强 弱有三个指标:语言与强势经济有关,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口数量,以及使用这种语言所產生的典籍数量。在这三种指标法方面,中文都水到渠成。她表示,其实外国人崇拜中国文化,歷史渊源很长;元朝的 马可孛罗,明朝的利玛竇等都是很好的例子。后来因为政治原因闭关自守,一度中断,因此影响的近代中国的发展。吴玲瑶认为,中文会为英文带来深刻的变革,中文辞汇将成为英语新辞汇的重要来源,全球化大环境下中国式英语也渐渐会被英语人口接受。吴玲瑶对世界性中文热带来的好处进行分析。她指出,中文热首先对愿意学习中文的国家和个人都是非常好的机遇。以美国为例,中文热的出现不仅可提升美国的形象,更可丰富这个国家的文化。其次,在华投资的跨国企业有 10 多万名外籍高层主管﹐其汉语水平高低也影响著他们的业绩和发展﹐所以﹐中英双语人才的薪水与不懂中文者相比﹐往往能高出一大截。

有个学校校长学中文的理由是:「我的关键工作之一就是﹐确保本校学生为 21 世纪的诸多现实做好准备﹐其中一个现实就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全球首屈一指。」第三,中文热可以让中国和台湾的人民更有全球视野。中文热对文化產业的发展将產生巨大的影响。首先是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人将开始学习汉语,这意味著不仅仅是需要学校教育,同时需要教材。这一点是决定性的,以教材类图书、音像製品、电子出版物为先导,字典辞典等类工具市场需求也将扩大。第四,中文热令国人备感自豪,更有人预测中文将征服世界。中文热表明中文作为一种世界语言和商业语言的重要性正在增加。吴玲瑶指出,中国在整个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提升,这促使 美国人想更加了解中国。她引用英国国家广播公司 BBC 的评论说,只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全球中文热就会持续燃烧。她总结指出,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的国家,中文热背后是极 强的功利心,外国人学中文的基本动力是抢搭中国经济快车,开拓中国市场。吴玲瑶也谈到中文热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首先是教材。 她指出,中文热虽然带来华语教学的荣景,但大量的教材却未经严格把关,相当粗糟,错漏难免。因此我们急需教材的审核、评鑑机制。光是编撰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教材还应该仔细检查正确与否,以免把错误的知识灌输给老师和学生。其次是师资。全球中文热让海外中文老师的需求量愈来愈大, 两岸都在努力。台师大最近也积极抢攻海外华文教育市场。加上和科技结合、数位化的教学方式,将会更受欢迎。第三是简体字与正体字之辩。

吴玲瑶指出,因为简体字的书 写笔划比起繁体字简易的多,造成外籍人士寧愿避繁就简,繁体字渐渐失去其原先的传统地位,但是也不必过於悲观。吴玲瑶引述中文教师郭秀芳的意见指出,懂繁体字的人要懂简体字,很简单;懂简体字的人要懂繁体字,很难。所以即使以后大家以使用简体字为主,学习繁体字的人也可以理解,因此她认为懂繁体字的人还是有其优势的存在。吴玲瑶认为,若没有繁体字来维持中国古代文明,将只会剩下大陆的近代本土文明,而这种情形会不利於中国文明的传承,这将是在简体字潮流下未来将面对的重要课题。吴玲瑶是福建金门人,西洋文学硕士。著作有「美国孩子中国娘」、「女人的幽默」、「比佛利传奇」、「幽默酷小子」、「非常幽默男女」等三十九本书。现与先生陈汉平博士及一儿一女旅居加州硅谷。吴玲瑶的文笔以机智幽默见长,以温厚的心体味人情,以敏 感的眼光观察世态,再以独具一格的风趣语言娓娓道来,任何事情经她点染都能让人有所会心,在开怀大笑后深思而有所得,为为中国人的幽默开拓了一条崭新的徯径。

来自上海、曾有演艺圈工作经歷的曾宁是美国华人文坛上活跃的参与者和组织者。
曾宁对於席捲全球的「中文热」有自己冷静独到的见解。她认为,就目前来看,所谓「中文热」是一种出於功利的商业行为,而不是文化行为。

曾宁指出,席卷全球的中文热、中国热,主要原因是中国这个东方大国的崛起,它在全球经济上的影响力愈来愈大。出于商人「趋利」的本性,热衷於学中文,是为了在庞大的中国市场分一杯羹。这种热,恰似亚洲各国持续许多年的英文热。说到目的,二者是近似的:掌握一种重要工具。

她认为:冷静一点看,中文热并不意味著古老的、灿烂的东方文化就此长趋直入,长期处于守势、弱势的中国人文精神就此在异乡扬眉吐气。尽管学中文,使西方人直接掌握了进入中国文化的钥匙。就目前来看,中文还是功利挂帅,是商业行为,而不是文化行为。曾寧进一步谈到通过华文写作在异国的处境看中文热的实质。 

她表示,一些海外作者看到蓝眼睛的老外正儿八经地啃汉语拼音,兴奋莫名,以为从此海外的汉语文学也一扫颓风,蓬勃起来。

但是她觉得事情并不这麼乐观。她指出,尽管老外的中文热有现成的好处,可以让栖居海外,长期来为用武之地而慨慨的中国文化人多了打工的机会,靠教中文来糊口。但是,书店的汉语入门书卖得再好,也未必连带使海外文文学写作者的心血之作也畅销起来。

另一方面,曾宁同时也表示,中文热对海外汉语作家有一项正面意义:我们可以趁热打铁,把中文这一工具练好。她指出,包括自己在内,相信多海外写作者的语言修养严重欠缺:「我们身在西方,由于英语水平偏低,又忙于工作没 有充裕的时间和能力从身在的西方吸取精神营养;母国又远在万里烟波之外,两头不著边,所以,我们在思想水準、文化层次、知识结构方面,远远落后於汉语社会的同行。这些致命的弱点务必正视。」

有些人也许要反駮:「别说我的作品文学性不足﹐国内报章杂誌还不都刊登了﹗」对此曾寧表示,中国大陆的传媒追求商业利益,文化「快餐」大行其道,聪明的编辑还青睞于海外作者的笔下那点异域风情、传奇色彩。不过, 随著东西方交流的频繁深入,美国社会的神秘感逐渐消减,单凭题材取胜的海外作品,出路就很成问题。

曾宁进一步指出,中国社会的崇洋意识根深蒂固的,海外作者也沾了点光,这是事实。问题是,实力上站不住,迟早被文坛淘汰。

而且,中文热一旦升温,到了洋人也能以熟练的中文来写文学作品时,我们单薄幼稚的「海外生涯写照」更难找到出路了。

曾宁总结表示:写作﹐离不开作者身在的环境和滋养的精神土壤。在海外生存压力沉重的情况下﹐如何认真学习汉语,并以之持续地写作﹐既能在西方文化中自在的生活,不迷失在蛇行的英语中,创造出水平和母国作家相当的作品,这是我们的课题。 毕竟,我们有自身的优势:身在西方,有条件写出祖国的同行限于国境和制度而不能写、写不好的作品。

曾宁生于上海,原为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曾出演过近三十部影视作品。爱好写作,作品曾发表在大陆多家刊物上。 24 岁来美,先修模特儿、美术课程,后开始打工生涯,担任过模特、销售员、银行出纳、市场代理、报刊编辑等。

曾宁在美国多家华人媒体上发表专栏作品。近年来作品在大陆文艺杂志多次刊登或受转载。散文被收入中国作协出版的「 2005 年散文精选」。 2004 年起任美国华文文艺界协会秘书长。 2005 年出版散文集「销售美丽」, 2006 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海外华文女作家评述」一书,评述十位美国华文女作家,曾宁是其中一位。

 张菊如对「中文热」的感受来自她在美国职场的亲身体验。从席捲世界的「中文热」之中,张菊如看到的是中国 作为一个大国的崛起。

2002 年冬天,当时张菊如所服务的公司筹画在中国成立海外分部。张菊如被选中去公司国际部分管这个项目。张菊如表示,对她来说这样的调动理由再简单不过了:「我 ,一个中国大陆人,懂中国的文字和文化。」

对张菊如来说,这样的经歷并非只有一次。三年之后的2005 年,她换了一份工作,到现在任职的公司担任协调主任,主管会计部门工作。可是,当新公司决定开闢中国市场、在中国拓展业务的时候,公司的董事长和销售副总经理还是指名要张菊如同行。理由还是一样:「因为你懂中国中国文字和文化。」
张菊如感概地表示,自己在来美国之前的本行是中国古典文学,曾在上海古籍出版社担任编辑。「在去国的很多年中,我一直都在很努力地忘记过去,以便更好地适应现在。」张菊如说:「想不到的是,在中国热的潮流之中,我的中文背景居然变成一个强项。」

张菊如指出,中国热和中文热,反映的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崛起。她指出,随著中国的继续开放和发展,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角色会越来越重要。中文将在国际的商业、產业、金融、文化等等领域中成 为灼手可热的交流以及工作的工具。

「中文热」正在深深地影响每一个人,张菊如的家人也不例外。她的儿子现正在读大学三年级,在圣地牙哥加大选修医学专业预科 Pre-Med 课程。张菊如说,儿子对当医 生这件事情一直很认真,所有课餘时间都是在医院和试验室度过的。

「上个星期,他参加一个由百多位医生组成的医疗救助团去 墨西哥义务劳动。回来之后他告诉我说,下次有可能去中国,所以他要学点中文。他的话给我的惊喜简直无法言。」张菊如说。

张菊如深知海外华人子女学习中文的不易。「说来惭愧,在美国长大的儿子对中文一窍不通。他小学的时候,我试过教他中文。用的是国 ? 的课本。最开始的一课我到现在 还能倒背如流:『秋天来了,大雁往南飞 ... 』」张菊如说:「每年暑假都从这一课开始,可是学了几年还在读『秋天来了,大雁往南飞 ... 』终于有一天,儿子读完这一行之后,抬起头来说:『你们能不能给我一个没有烦恼 的童年?』从此之后,我算是彻底被他打败了。」

张菊如指出,一个中国人的孩子,却不会说中文,即便在美国也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她表示,无论是在美国生活工作的中国人,还是在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如果学会中文懂得中文,无疑是给自己的人生开闢了一个新的窗口,新的窗外就是一个新的世界。

随著中国的崛起,太多太多新的机会和新挑战正在我们面 前展现。

张菊如拥有中国古典文学硕士学位。 1987 年来美留学,先后就读於明尼苏达大学和旧金山州立大学。 1991 年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MBA ,后任职於硅谷高科技公司至今。来 美后出版过三本著作: 1996 年出版「秋日散步」、 2000 年 出版「星条旗下」、 2005 年出版「在欧洲的街巷中徜徉」

 不少湾区华文作家都有科技业背景,陈谦是其中的一个。

和其他同行一样,陈谦对「中文热」这一席捲美国乃至全世界的热门话题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要谈「中文热」,首先应该明确中文热的涵义是什麼;而在她看来,这一 涵义目前并不是十分明确。陈谦指出,文化要產生影响需 要长期努力,不能简单地靠「热」就能达成。

「 35 年前,尼克森总统访问中国时,美国曾经出现过中国热。 但是说实话,我不知道如今所说的中文热是如何定 义的。」陈谦指出:「比起十多年前我刚来美国时,美国 主流媒体上关于中国的各类报导比十几年前多很多了,碰到学中文的人也多了起来。在美国很多地方的中学裡,中文作为外语课,都可以计算学分。这跟近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有很大的关联。但是这可不可以称为中文热,我不敢肯定。因为过去经常看到诸如『美国出现中医热、针灸热』等说法,事实证明是不準确的。」陈谦表示,作为华文写作者,自己关心的和想写的是关於人 性的故事,是我们作为人怎样自处,怎样与他人相处,怎样和自然环境相处。「我只想写感动我,并能挑战我的东西。它应该和任何『热』 都没有关係。」陈谦说:「而且更深入一点讲,文化的交流渗透,不是靠来来去去的几股『热』,就能达成 的。比如我们很少听到『西语热』,但是西班牙语如今确实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份。」

陈谦认为,文化要產生影响,是要靠滴水穿石、长期渗透的。她表示,中文是自己写作的工具,也是自己离开故国之后的文 化家园。「我是爱中文的。我也愿意更多的人喜爱它、并能通过学习它,体会到它的美好精妙。而且我一直 相信,外语是帮助我们了解他族文化的有力武器。我非常 遗憾自己不会更多的语言。」陈谦说。


陈谦指出,美国人对他国文化的了解是很有限的,这常是导致 他们在外交和国际事务上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他们愿意学习中文,愿意更好地了解中国,那是非 常好的事情。如果在生活中碰到想要学习中文、了解中国 的美国人,自己会非常高兴地尽力帮助他们的。

陈谦(笔名啸尘 )生长在中国广西南寧, 1989 年赴美国留学,获 电机工程师学位。现在硅谷高科技公司工作,任职资深晶片设计师。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在无爱的硅谷」、中篇小说「覆水」、「残雪」、「何以言爱」及散 文等,并长期在海外知名文学网站「国风」。撰写专栏。

陈谦指出,硅谷的生活相对单纯,有一种孤独感,对於写作 来说其实是个挺好的环境。她认为,文学写作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自己对外界评论并不是很在意,只想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她表示,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大都经济安定,生活平稳富足。自己想表现的是表面平静生活下的 内在张力。 陈谦表示自己在 2007 年的写作任务,是修改一部年初脱稿  的 25 万字长篇小说「落红」。这部作品花了她好几年时间,内容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寻找自我的故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邰有才 回复 悄悄话 什么事情国人一吹,准没谱.谎言重复多次就真理了.
确实是这理儿,每种文字都很重要.主要看用来做什么.
慧慧 回复 悄悄话 语言是有其经济价值的。随着中国经济的掘起,中文热已经持续了好些年头。
nn1111 回复 悄悄话 什么中文热,自个儿吹出来的。
两个满怀 回复 悄悄话 吴玲瑶引述中文教师郭秀芳的意见指出,懂繁体字的人要懂简体字,很简单;懂简体字的人要懂繁体字,很难。
这个是懂繁体字的人假象的吧,其实懂简体字的人要看懂繁体字是非常简单的,书写会有些困难,但和懂繁体字的人读写简体字的难易程度应该差不多。
随便问问几个大陆孩子看港台流行歌词或书有没有困难就明白了。
丑女的天空 回复 悄悄话 最好不说大国崛起,其实还差的太远.每种文字都很重要.主要看用来做什么.
tangxiaobaobao 回复 悄悄话 加油,中文!
wuliong 回复 悄悄话 中文还远远远不到“热“的地步。 西班牙文才叫热。中文难学。 美国人这么懒。怎么会去记那些汉字呢。 再说学中文用途也不大。 西班牙文正相反。 容易学。 而且,学好西班牙文。 和墨西哥人,南美人交流方便多了。美国国内不是最大的少数民族是拉丁裔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