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曾宁《虹口囡囡》偶感
枯荷雨声
我随着她与他的脚步一起走在这个叫戴维斯的街巷里,静静地,只听她的脚步细碎的声音在我的耳鼓中回荡,我不忍用多余的声音去扰了这清幽,那一路之上的玉兰花落,鸟雀啼啭,已让这个静谧的午后成了人间天堂。
他热烈的赞叹引来她淡淡地回应,只为这一地的玉兰花瓣,新的生活从这栋街巷尽头的房子开始。
曾宁,用她独特的优柔与从容,娓娓道来两个年代女人的共同情怀。上海,一个因怀念而弥漫着忧伤的城市。在异国怀想一个遥远的城市,这样的感觉被许多人写着,也因此读得有些麻木了,也许没有乡愁的文字,就缺乏着诗意的缘由,总在这些淡淡或深深的文字中怅然。
曾宁的视角又是迥异于那些乡愁文字的,一次简单的拜访,引来一段甘涩纠缠的往事。她也在追述,从路易莎的回忆中,点点渗透她自己的情怀,一些历史的斑斓痕迹就在这些回忆中在我的眼前浮现。
几个简单的名词就带来一段沉重的历史,这种笔力也是让人惊叹的,她从黑白的照片中寻找,我们从她的文字里寻找,历史重合在我们心灵相通的地方,那是人类最柔弱的地方,对战争的苦难哀痛,对人类最朴质情感的歌颂,在她看似浮光掠影的描述中,我们能体味一种向往,这种向往或许是作者潜意识中不自觉地流露,所以倍感珍贵,也因此而有了自然与贴切的慰籍,熨烫褶皱之心,平复过往的伤痕。
人有时是如鸟一般在不断地迁徙,无论是来自中国的曾宁,还是来自德国的路易莎,无论她们经过了多少次的迁徙,总有一些东西在不断地留下,在记忆中飞舞,在某个时刻碰上合适的人,这些东西就自然的飘浮了出来。如那些弄堂里的叫卖声,那些小吃的香味在文字中淡淡的飘出,那秋水伊人的歌谣在这弥漫着怀旧气息的文字中跃然而出。
文至此,如若收笔,仅算一篇情辞优雅之作,但是当曾宁笔锋一转,回到了身边,用一句“他们热切希望我们快乐地老死在美国”,霎时把我的泪水闸门打开,作者所有的情感原来系于此。文章已经不是单纯的怀旧与乡愁,而是对现实生活最深切的悟。
有时总在想,诗歌往往是因着一句话而说着许多的废话,散文和小说却需要靠情感和场景人物取胜的,可是在曾宁的这篇文章里我的这种想法被彻底推翻了,散文也是可以因着一句话而有了灿烂夺目的光芒的。我也许会在多日之后忘记曾宁这篇中所有的场景,段落,心情和人物,但是我会永远记得这句话,因为它让我心灵震荡。
过去,我们其实带不回来,就如故乡,我们爱着,想着,却也只能远远地望着,生活的路是在脚下,是在身边,唯有珍惜眼前,也才有未来。
曾宁用很轻松的笔调在这些追忆中穿插着自己的回忆,这些回忆让我读来更有亲近之感,路易莎的回忆是遥远的,是与我隔着时代的,只有在曾宁这些穿插的回忆里我才能有一座可以跨越的桥,走到那端,看看路易莎的上海,这种巧妙的构架,让人没有阅读的疲惫,没有在历史的深重里沉陷。
文章的结尾,也很值得玩味,尽管在一些文章中也曾用过这样的手法来表达在新生代的身上,一些父辈们保留的记忆在她们身上是不存在的,或者是无意识的,但是曾宁又是一个转锋,把俗套的东西变出新意来:我最怕看见路易莎打开食品盒﹐香味扑鼻而来时﹐那一瞬间表情。
盒子打开之后,是曾宁留给大家的想象空间,曾宁已经有了预想的表情,路易莎有自己真实的表情,而我却可以想象所有的表情,这就是这段文字的魅力。
它或许不是最好的,却是我目前读过的曾宁最让我感动的散文,渗透着对生活的爱和热忱。
|
|
讲复旦和虹口, 还有弄堂,让我觉得很亲切,因为我在复旦呆过两年。每个周末都骑车经过虹口去南京路。你念稿子的样子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像个学生。这也体现了你这次准备的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