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沙

一个普通农民工人的思想轨迹
正文

江心沙

(2006-09-27 18:45:07) 下一个

江心沙

浩瀚太平洋的西海岸, CN 东海之滨的长江口,曾经有一条人们非常陌生的小沙洲。它形成于一千三百年前,当时无名;它的名字与上海、下海(依当时东西走向的吴淞江分南北,江南称上海,江北称下海)、黄浦江,还有其它许多浜、港、塘的名字同时诞生。因为它在黄浦江的中心,先民们称它为江心沙。

黄浦江只是当时南北水系中的一段,坑坑洼洼,潮涨潮落之间混混沌沌,面目十分不清。

到了明永乐二年( 1404 年),海岸虽又东延,当时的黄浦江还是辽阔无边,江心沙上还是芦苇丛生,野鸭筑巢,螃蟹横行,鱼虾欢腾的世界。夏元吉开挖范家浜(大约是今三岔港到吴淞口的一段),疏导黄浦江入海。原吴淞江入海口的一段,即今浦东的东沟、杨园、高东乡等地,因淤积成陆,与黄浦东侧大面积土地联结成一块。

现在的高桥港,原先也通海。附近的小沙、高沙滩、白洋滩等与江心沙联成一片,组成高桥、凌桥地块。经夏元吉疏导后的黄浦江,不到半个世纪,被上游的水冲刷成如今深广的大江。江心沙和其他一些不知名的沙洲,都消失在浦东这块风水宝地。

江心沙的名字,因修建上海炼油厂(当时称东厂)江边马路,仍被择优录用。上海炼油厂,就座落在江心沙路一号。人们称赞上海炼油厂是东海之滨的一颗璀烂明珠。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当时的窈窕淑女,早已子孙满堂,《海牌》的足迹,遍及环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