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建缘起】
经云,凡有一处六和敬僧团出现於世,必得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自然能福荫一方,化解灾难。今世社会动乱,灾难频生,苦不堪言。故本会竭力呼吁仁人志士,发奋振作,齐心化解灾难,力修六和敬,自救救世,自他二利,功德无量。
【六和敬僧团修学目标(理)】
◆实践四好∶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成就自身,庄严众行、轨范具足。
现在这个世间灾难很多,有很多人忙著逃避,但是这世界没有安全地方,唯一安全的方法,就是提升自己的境界。
◆效法华严五三善友,誓作世间众生家庭工作社团之好模范。
《华严经》末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就是指现实社会中,男女老少、善人恶人、顺境逆境。孔夫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就是指善人、恶人、自己。遇见善人,学习他的长处;遇见恶人,反躬自省,有则改之。菩提道上就只有我一个人,别人统统是老师、善友,一个从正面教我,一个从反面教我,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成就自己的道业,同时又能普利众生。
◆和睦各各族群、宗教、文化,存异求同,共存共荣。安定社会、崇德兴仁、互助合作,人皆均富乐利幸福美满,劝谕策进世界永久和平。
我们的自性是和谐的,自性变现出来的万事万物也是和谐的,只因迷失自性,才误以为是不和谐的。如何恢复和谐世界?唯有从自心做起。
◆深信因果、信愿念佛、求生净土,共诸上善同会弥陀一乘愿海。
如何做到六和敬?最高的六和敬,就是要相信我们本来是佛,大家都是佛,就同了,那是一片真诚清净平等觉,这才是真正究竟圆满的六和敬。
【六和敬僧团修学方法(事)】
六和敬是成为僧团的基本要件。「僧」是清净、和睦的意思。一个团体,彼此身心清净和睦共处,不分在家出家,不分男女老少,也不分任何行业,四个人在一起依照这个方法修,就叫做僧团。若将六和敬落实在家庭,家庭就是僧团。
三皈依提到的「皈依僧,众中尊」,这就是指僧团是所有团体中最值得人尊敬的,因为它和睦,没有争执。所以团体中,人人若都能遵守六和敬,这个团体是最值得人尊敬的。
六和敬内容及修学方法∶
一、见和同解
冲突怎麽化解?放弃自己的成见,与众生建立共识,就和睦了,所以六和敬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见和同解。
修学纲要如下∶
◆修学基础∶落实《感应篇》《弟子规》《十善业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感应篇》、《弟子规》、《十善业道》是儒释道圣贤教育的修学根本,落实此三根,才能深明、奉行伦理、顺应道德,也才能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修学方式∶一部无量寿经,一句弥陀圣号。
我们如何放弃自己的成见,达成共识?迷而不觉的时候,我们依据佛陀及老师的教诲,主修相同的经教,我们的思想见解自然就和合了。
◆修学方向∶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一门深入是修定,能断烦恼,长时薰修是依定开慧,开慧後再涉猎其他的法门就容易了,所谓一经通一切经通,这是世出世法修学的秘诀。
◆修学目标∶一生成就、圆满菩提。
净土法门是当生成就的佛法,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成就圆满菩提也是一生,这是世尊出现在世间教化众生的本怀,也是历代祖师大德对我们唯一的期望,希望我们选择这个法门,当生成就。
◆修学使命∶释迦正法久住、救度苦难众生。「今日」是我一生最後一天,常作如是想,还有什麽看不破、放不下!
起心动念为释迦如来正法久住,为救度世间一切苦难众生,不要想自己。做到无我,才能把成见放下,才能修随喜功德,才能修恒顺众生,这样才能做到六和敬。
二、戒和同修
「戒」就是义,义就是循理,大家在一起生活,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合情、合理、合法,团体才能有秩序,不紊乱。人人都守礼守法,世界就和谐了!
修学纲要如下∶
◆以《感应篇》《弟子规》《十善业道》(出家众加《沙弥律仪》)为准则, 时时自我衡量, 反省、忏悔、改过, 不见一切世间过。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六和敬僧团以《感应篇》、《弟子规》、《十善业道》(出家众加《沙弥律仪》)为戒律,人人依此自我衡量,反省、忏悔、改过,只要求自己守规矩,不要求别人,人人都能自律并包容他人,这个团体当然和合。
◆一日(日日)以诵持无量寿经(或弥陀经)、弥陀圣号为日课,长时薰修,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专志回向虚空法界苦难众生,求生极乐世界,亲侍弥陀。
佛教导我们恢复自性的方法,就是戒定慧三学。三学当中,慧是自性,这不用求,最重要的就是在定,定能生慧,而定的手段是戒,所谓「依戒得定,依定开慧」。日日诵持无量寿经或弥陀经、弥陀圣号,长时薰修,就是戒定慧一次完成,如此才能一生成就究竟圆满菩提。
三、身和同住
我们与团体大众相处、与家人相处,都能听佛的教诲,依佛的教训行持,念念想著所有大众的幸福美满,则能和睦,这是「身同住」。
修学纲要如下∶
◆善护身业,不失律仪。
「律仪」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风度、礼节,与大众相处符合礼节规矩,给众生做一个好榜样,这就是「善护身业,不失律仪」的意思。六和敬僧团以儒释道三根为律仪,这三根真的做到了,就是不失律仪。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身体造作,也就是身业,佛给我们提出三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这是正业。
「不杀生」,不伤害一切众生,不但不杀害众生,如果使众生生烦恼,都是我们的过失。菩萨所在之处,能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
「不偷盗」,不偷盗正确的翻译叫不与取,它的范围很广,一切有主财物,未经同意取用,就叫做盗窃。或是凡有占一切人事物便宜的念头,就属盗心。
「不邪淫」,有婚配的夫妻,他们是道义的结合,所以夫妻之间决定要守礼、守法,有情有义,有恩有德。不邪淫广义来说,对一切众生,都不能存有丝毫非分之想。
能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这是身清净,是最健康的生活。
◆凡事谦让,好事向他人,坏事向自己。
我们跟众生相处,要能够谦让,要肯吃亏。能谦让,则没有高下,没有先後,没有竞争;肯吃亏,则没有争论,如此人人自然能和睦相处。
四、口和无诤
一切众生所有的误会、结怨,十之八九都是言语造成的,所谓言多必失。古德说∶「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当我们想说话,这个话到口边了,变成阿弥陀佛就好,这个法子很妙。真正做到口和无诤,就是一天到晚见到人都欢欢喜喜念阿弥陀佛;不管人家对我们讲什麽话,心里都是阿弥陀佛,心平气和。
修学纲要如下∶
◆善护口业,不讥他过。
一切众生最容易犯的是口业,「口为祸福之门」,善护口业的方法,就从不要讥笑别人,
不说别人的过失做起。
惠能大师讲「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为什麽?自他不二,性相一如,他哪有过?过在自己,因为自己有过才看到别人有过。自己没有过,你怎麽会看到别人有过?别人有过,刹那生灭了不可得,而且是生灭同时,就是不生不灭,一切法不生不灭,哪里还有过?可见得看别人的过失就是自己有过失。所以诸佛菩萨永远看不到是非,这是我们要深深去反省的。
◆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
十善业道中的口四善,就是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妄语」,就是不欺骗别人。「圣贤之道,从不妄语始」,还有妄语,真心怎麽能显露?如何做到不妄语?天天反省改过。过失很多,佛家讲「发露忏悔」,绝不隐瞒自己的过失。可以对人说,欢喜对人说,说了之後不能再犯。儒家教学也讲「不贰过」,过失可以有一次,不能重复,「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不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过失很重,就看挑拨的这些事相以及它的影响。小而言之,是挑拨两个人不合;大的是非,挑拨两个国家不合,就发生战争了;还有更严重的,是破坏僧团、破坏教学,挑拨让学生不信任老师,老师对学生有疑惑,这个罪过比挑拨两个国家战争的罪还要重。
「不恶口」,恶口是说话粗鲁,说的话很难听。
「不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欺骗别人。现在的歌舞、影剧,大都是绮语,都在引诱人做杀盗淫妄,这要背因果责任。
若做到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你说的言辞就安定。安是柔和,定是肯定。进而能达到社会安定、世界和平。
五、意和同悦
意和同悦就是大家在一起共处都能欢欢喜喜,欢欢喜喜的共处比和平共处还要深一级。为什麽能欢喜共处?每个人修学相应了、如法了,必定法喜充满,生活快乐,真正是所谓的「离苦得乐」。
修学纲要如下∶
◆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三业当中以「意业」为主,意清净了,身语自然清净。意善心善,言没有不善的,行没有不善的。所以修行是以意为主,身语是附带的,修身、修语业能够帮助修心。心地真正到清净平等,身业、语业自自然然就像佛菩萨一样的清净自在。
◆戒除贪、嗔、痴、慢、疑、嫉妒、斗争等种种心行。
意恶,常见的有贪、嗔、痴、慢、疑、嫉妒、斗争等种种心行。所以把这些错误的观念、思想修正过来,心正了,言语、身体造作自然都正。
◆仁者无敌。放下对立、分别、执著。
「仁者无敌」,仁是二人,这是指念念能够想到别人,这个人就是仁人;敌是对立。一个仁慈的人,念念想著别人,没有想自己,不与人对立,所以他的心清净。
如果还有分别、还有执著、还有对立,这个人不仁。不仁就没有慈悲心,仁者是大慈大悲,不与任何人敌对。
六、利和同均
「利和同均」是最重要的一条。利也是指个人的福报,有福报与一切大众共享。我自己只有付出,没有求取,心才清净,才与佛相应。
修学纲要如下∶
◆讲经教学,所有供养归属常住。
真正觉悟的人,只有奉献没有求取,心多清净、多自在!真正能这样做,福报就愈来愈大,为什麽?自性本具的德能现前了,自性里的障碍清除了。
◆一切组织团体成员,彼此尊重敬爱,互助合作。
佛家讲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同体大悲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所以尊重、敬爱、信任是没有条件的,没有理由的,叫无缘;谈条件,谈原因,那就不是一体,那就错了。
◆淡泊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念念利益一切众生,念念光大佛陀教诲。
宇宙万物、众生跟我是一体,本来自性是圆满、和谐的,我们今天处事待人接物一定要跟性德相应,真正学习尊重别人、敬爱别人、关怀别人、照顾别人、帮助别人,跟人和谐、跟一切众生和谐、跟天地万物和谐,这多美好!
【实践】
凡祈愿落实六和敬僧团者,唯真诚发愿、务实力行(老实、听话、真干),方获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