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净空法师 福人居福地 福地福人居—消灾必先修福 修福必先消业障(第一,二,三集)2009/10/26

(2010-01-07 21:43:32) 下一个



敬请常念阿弥陀佛!





供养一副阿弥陀佛画像,是已经往生极乐世界的道政法师往生前再次见到阿弥陀佛,慈悲的道政师亲手绘制下来,后来因为体力不佳,细节部分由政师叙述,许多政师弟子和在家的同修一起帮助完成,一见就欢喜,家里现在到处供养的都是这尊挂像,顶礼慈悲的道政法师,阿弥陀佛!




福人居福地 福地福人居—消灾必先修福 修福必先消业障


(第一集)2009/10/26  台湾高雄  档名:21-564-0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最近这段时期我到澳洲去访问当地的宗教,在去之前以及回来,台湾都遇到了台风。南北都有许多佛门弟子很真诚的在做消灾祈福的法会,看起来也好像很有效果,我也参加了几场。每次都让我上台去讲几分钟,时间太短,没有办法把这个道理、理论的依据讲出来,所以我想今天利用这两个小时,我们讲这个专题,
「福人居地,福地福人居」。

 

  看到这个题目,我们就会想到这个地方要有福,地方就没有灾难,这才叫福地。福地是怎么造成的?是人心造成的,我们在华严讲席里面做了很多次的报告,讲宇宙的源起,都是从自性里面变现出来的。自性确实是至善,纯净纯善,没有一法不圆满,所以它现出来的境界就是佛国土。《华严经》上给我们讲的华藏世界,平常诸位都知道的西方极乐世界,那是自性变出来的净土,什么灾难都没有,那真叫福地,居住在那个地方的人,都是有福的人。你看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极乐世界,说极乐世界都是「上善之人俱会一处」,就是那个地方的居民上善,没有一丝毫的恶念、恶行。真正做到纯净纯善,才走到上善,所以那个地方地就没有灾难。为什么?地是境界,境随心转,佛经上常讲的「依报随著正报转」,道理在此地。所以福人居福地,福地一定是福人居。我们念佛是修最大的福报,念佛念成功,你就是有大福报的人,你将来到哪里去?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最殊胜的福地。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晓得,我们居住的土地有了灾难,该怎样去应对?那就是我们今天讲消灾免难,消灾一定要知道修福,所以「消灾必先修福,修福必先忏除业障」,这太重要。普贤菩萨教导我们「忏除业障」,业障怎么样忏除?那有前方便。你看看菩萨教我们,我们要留意,第一个教给我们「礼敬诸佛」,这就是忏悔从哪里忏除?从礼敬,也就是说从自己谦虚。实在讲,宗教里面讲的是谦卑,谦虚还不够,谦卑。中国人讲古礼,礼是什么意思?自卑而尊人,这个自卑就真正是自尊,自尊不是说自大,不是这个意思,自己懂得谦虚,懂得尊敬别人,这叫自尊。「称赞如来」,要从这做起。称赞如来,这个意思是什么?就是中国人讲的隐恶扬善,见到别人做不好的事情绝口不提,见到别人做好事,我们要赞叹、要宣扬,这句话是这样讲法的。我们能隐恶扬善,诸位想想,这个世界、社会一定非常和谐,别人做不善的事情都能够原谅,看到别人行善都能生欢喜心,这个社会多美好!不要把别人的过失放在自己心上,这是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处处能够照顾到大众,有好吃的、好的事情,总是希望先供养大众,不要先据为己有,这是什么?这是舍己为人。我们中国老祖宗教给我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又教给我们「推己及人」,就是这个道理,这是前方便。没有这种心行,我们忏除业障很不容易,接下来就是忏除业障,你才真能够忏除得了。

  忏除也叫忏悔,有的经上讲忏悔。忏是什么意思?忏是发露。忏悔跟后悔意思不相同,后悔是自己做了事情,做了以后心里面有后悔。这后悔里头有善有恶,做坏事情后悔是不错,如果做善事后悔,那就错了。很多人做善事做完之后后悔,为什么我要拿这么多钱,要出这么多力,干这些傻事?这就错了。那忏悔不一样,忏悔是把自己所做的错事,能够在大庭广众当中说出来,这要勇气。说出来之后,最重要是改过自新,后不再造,那叫真的忏悔。所以「一切佛法,皆是忏悔修福的妙法」。你看佛所讲的哪一样不是忏悔法?是忏悔法,那就是修福法。同样一个道理,「一切忏悔修福法,皆是佛法」。我们老祖宗教给我们要常常忏悔,常常改过,常常自新。老祖宗早就说过,教导我们「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天天求进步。业障如果不忏除,怎么可能进步?业是什么?业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活动,从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这些活动。为什么会有障?错误的活动就产生障碍,障碍我们的智慧,障碍我们的福德。我们再把这个事情说明白一点,对於个人来讲,障碍你的喜乐,障碍你身心健康,障碍你家庭幸福,障碍社会和谐,你看这么严重。

  哪些是业障?善业、恶业用什么做标准?这非常重要。善恶确实有标准,标准是什么?儒释道都讲得明白,儒家讲的五伦是标准,五常、四维、八德,落实在《弟子规》。五伦是讲关系,非常重要。人在这个世间,我们跟这些人是什么关系?然后再推广,我们跟一切动物有什么关系、植物有什么关系、花草树木山河大地有什么关系?跟天地鬼神有什么关系?这都是属於伦理。伦理不外乎五种,所以叫五伦。五伦首先讲自己不讲别人,世尊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佛法称为内学,内学就是讲自己,从自己心内,不在外面,这我们不能不知道。

 

  五伦第一个「父子有亲」,我们自己来到这个人间,怎么来的?父母为缘,业力为主,业力是因。因缘条件具足,我们到这个世间来。到这个世间来得依靠父母,所以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父母生我们、养我们、教导我们,这个恩德太大了,把它摆在第一条。人都有本性,本性本善,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这个善是性德,是自性里头本来就有的。这个德是什么?亲爱。你看看父母对儿女的照顾,特别是在婴孩的时代,还不会说话,还不会走路,几个月,不足一岁,这个时候你看父母对他的操心、关心,无微不至。我们真正懂得、明白了,才知道要孝顺父母。父母是无条件的付出,绝对没有天天跟你讲我为你付出多少,没有,父母从来不讲话的,无条件的。这个关系真正是说到究竟的美满,所以称之为善,这个善是究竟圆满,那一种慈悲,那一种亲爱没得比。如果是疏忽了教育,这小孩愈长愈大,长大怎么样?他会受外面环境的干扰,受环境的染污。中国古人讲「近朱则赤,近墨则黑」,他会受到影响,於是教育就很重要。教育这个动机、这个念头怎么生的?就从这生的。小孩慢慢长大,不能不接触外面环境,「苟不教,性乃迁」,《三字经》上讲的,你要不教,他就慢慢变质,这就很可怕。

  教育兴起来,教育的目的何在?第一个目的,父子之亲如何能保持到一生不会改变,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教育千万年来头一个目标。教育不是教我们升官发财,教育也不是教我们成圣成贤,教育的目标是什么?父慈子孝一生都不改变。你看这个教育的理念多么伟大!其实虽然不说圣贤,不说升官发财,可是大圣大贤、丰功伟业都是孝子成就的,孝是世出世法的根本。中国传统儒讲孝,佛也讲孝,你看「净业三福」,这是我们净土宗修行最高的指导原则,第一句话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跟我们中国传统老祖宗的教诲不谋而合,这正是所谓「英雄所见,大略相同」。所以中国教育的核心、中国教育的起点就是父子有亲,从这里起来,然后才讲到夫妇有别。男女结合成为一个家庭,这个家庭夫妇各有各的责任,各有各的任务、使命,所以他有别。一个家庭里面最重要的是两桩事情,一个是家庭生计,物质生活;第二个是传宗接代,中国人所谓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两个人,在古时候,先生出去谋生,养家这个事情(物质生活)先生他担任;妇女在家里面,最重要的工作是相夫教子,帮助先生把家管好、照顾好,让先生无后顾之忧,专心从事他的事业,而最大的事情是后面这两个字,教子,相夫教子。

  一个人一生当中,第一任的老师是母亲,母亲太重要!母亲要会教,她的下一代都是大圣大贤、大忠大义,母亲教出来的。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这是孔子,孔孟心目当中最尊敬的圣贤,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尧舜禹汤那是过去很久了,在孔子这个时代也过去将近两千年,那很久了,古人。可是文武周公在孔子那个时代算是近代人,因为孔子生在周朝,这是周朝开国的君王,妈妈好,教出来的。周家开国这三个大圣人,周文王,文王的祖母太姜,他的母亲太任,他自己的妃子,太姒,都有个太字。以后家庭里面的主妇,先生都把妻子称为太太,这是什么意思?尊重她,希望她学三太,希望她不要忘记天天想著太姜、太任、太姒,向她们学习,把自己的儿女都能教成大圣大贤,是这个意思。所以太太的来源不能不知道。这外国人没有,中国人称太太含义很深,时时刻刻提醒别忘记三太,那是做妻子、做母亲最好的典范。

  然后才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君臣有义」,君臣是领导与被领导,君仁臣忠,领导人仁慈,我们佛法讲慈悲、仁爱;被领导的人,他的属下尽忠,认真努力完成领导人付托的使命。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这五种,五种就讲尽了。其他所有的一切人都在朋友里面,朋友有信,诚信,朋友有诚信,四海之内皆兄弟,这把人与人的关系都说尽了。一定先懂得关系,然后我们把关系处好,中国老祖宗讲的「敦伦尽分」。敦什么?敦是亲爱,亲睦,敦睦伦常,我们今天讲的相亲相爱,互相照顾,互相关怀,互助合作,这些都是属於敦伦尽分。我们尽我们自己的本分,把本分的职责做好,跟大众和睦相处,互助合作,这个社会多么美好!这是我们中国教育的中心理念。

  中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中国的教育是仁慈的教育。自古以来,人人都受这个教育。在中国历史上,中国没有跟外国人打过仗,在历史上没有记载,说明这是一个和睦的族群,他们有真正仁爱的教育,各个人都学好,各个人都有福。所以中国这块大地是福地,宝土,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你看看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其他三个早就灭亡,唯独中国存在,为什么?福地。为什么说福地?福人居,他受过伦理道德的教育,这是有福的人。所以五伦是关系,五常、四维、八德是道德。五常是道,常永远不能改变,一改变就麻烦,不可以改变的。五常是什么?是仁义礼智信,跟佛法配起来就是五戒。你看仁慈,不杀生是仁慈,不偷盗是正义,不邪淫是礼,不饮酒是智慧,不妄语是信,佛家讲五戒,根本戒。记住叫根本,就是做人的根本,修行的根本,成菩萨、成佛的根本,你没有这五个根本,人都做不好,怎么能学佛?所以五戒称为根本戒。

  仁,在中国,中国这个「仁」是两个人,就是想到自己同时想到别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永远记住。中国人绝对不会起个妄念,损人利己,这是现在有,而且很多,为什么?他没有受过中国传统的教育,不能怪他。中国传统教育在我们中国这块大地,被疏忽了至少一个世纪,满清亡国,民国建立,民国到今年九十八年,再两年就一百年。民国初年,也就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大概是二十几年的样子,二十几年、三十年,也就是民国三十年前,虽然社会不讲了,可是人民还有这种风气在,这个氛围还在;中日战争之后真的就很淡薄,虽很淡薄,比现在有人情味。现在受西方文化的冲击,特别是在最近的半个世纪,可以说是大幅度的衰退,这很可怕的一桩事情。

  讲到伦常道德,现在年轻人不知道,他父母也不知道,他祖父母也不知道,可能到他曾祖父母晓得,到高祖父母才真正知道传统文化里面的含义,知道传统文化殊胜的利益,至少丢掉四代到五代。所以今天年轻人决定不能怪他,要怪什么?怪我们自己没有做好,我们没有好好照顾到。当然社会是个大染缸,非常可怕。今天社会的价值观里面找不到传统文化,全是西方的。这西方观念,思想、言行,跟我们传统恰恰相反,急功好利,他们是以自私为本,第一个概念就是自利,人人都著重自利,冲突就发生。仁慈这个仁没有了,他只有自己,自己是本位,先考虑自己不顾虑别人,这是今天整个社会冲突的根源、灾难的源头就在此地。我们不能不认识,我们不能不把这五常道找出来,我们必须要学仁,要知道真正学仁慈,就是学慈悲,利益无量无边。要学舍己为人,决定不能够学损人利己,损人利己,纵然眼前得到一点好处,来生的果报决定在三途,那又何必!

  人生很短,纵然一百年也一弹指。我三十八年到台湾,今年九十八年,整整六十年。想起当时到台湾的时候,就像昨天的事情一样,日子过得多快,六十年一弹指。所以我们要冷静、要细心去体验,就知道老祖宗教的东西是真理,老祖宗的东西真有道理在,你学了准有好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们一定要学损己去利人,我们佛法讲舍己为人,要学这个。自己苦一点,希望别人过得舒服一点,过得好一点,这是中国人;希望自己日子过得舒服一点,不要去理会别人,这是外国人,中国人跟外国人不一样的地方就在此地。你看这个仁字多么重要。

  第二个是义,义是什么?怎么讲法?古人讲,「义者循理」;换句话说,遵循理那就叫义。用现在的话来说,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合情、合理、合法,这就是义,决定不违背情理法,面面都顾到,这是义。礼是礼貌,是礼节,非常重要。礼的意思就是秩序,就是规矩、规则。中国人的礼从哪里来的?从大自然法则里面引申出来的;换句话说,与大自然相应,这就是性德,不是哪个人自己想出来的、自己造出来的,不是的。中国古圣先贤,就像孔子所说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都是古圣先贤智慧经验累积的教训,不是哪个人创造,哪个人的发明,真的是天人合一。这个天就是大自然的规则,跟我们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融成了一体,这多么伟大!礼的精神,《礼记》里头说得很好,「自卑而尊人」,永远记住这个原则,对於别人,自己要谦虚,要知道尊重别人。人人都自谦,人人都尊重别人,你想这个社会多么美好!没有傲慢,没有贡高,没有自大。晓得贡高我慢、自大,这都是严重的烦恼,我们不可以不知道。所以一定要懂礼,要守礼。

  这些年来,我们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地区,在我们华人社会里面,我都劝大家学《弟子规》、学《感应篇》,为什么?礼。《弟子规》是礼,是中国小学里面学的礼,是中国真正扎根教育里面的礼,你说它多重要。不多,只讲了一百一十三桩事情,不难学,你就从这一百一十三桩做起,条条都把它做到,那根就扎下去。在日常生活当中,延伸出去那就是无量无边的功德。在佛法里头,诸位晓得,佛法讲十善业道,只讲十条,可是这十条在日常生活当中去运用,一展开,小乘三千,小乘就变成三千威仪,三千威仪一归纳就是十善业。大乘菩萨那更了不起,大乘菩萨把十善业一展开,八万四千条,我们一般讲整数,那四千就不说了,叫八万细行,实际上是八万四千细行。你看,十条展开能成为八万四千细行,一百一十三条那还得了!真的是究竟圆满大圣大贤的德行,在《弟子规》里头,不能不重视,不能不认真的学习。

  酒,在五戒里面它属於遮戒,什么叫遮戒?其他的四种,杀盗淫妄,受不受戒,你犯了都有罪。酒没有罪,酒是怎么样?喝醉了之后犯杀盗淫妄,那就有罪;他要不犯杀盗淫妄,他没有罪,这个道理要懂。我早年跟李炳南老居士学经教的时候,他老人家常讲,他说假如我们每个人的酒量都像郑康成那个样子,大概释迦牟尼佛这条戒就没有了。中国谚语里面有一句话说,「三百杯」,有典故的,它不是假的,三百杯,郑康成的故事。郑康成年轻的时候读书,老师马融,是汉朝的大儒。他在那里学了三年,学成之后回家,老师带著同学在十里长亭给他饯行,大概人不少,每个同学敬三杯酒,那大概有一百人,一个人三杯就三百杯,他真有酒量。三百杯喝下去,一点小小的礼节都不失,在中国历史上找不到第二个人,真叫海量。我们没有办法,我们一般人,这个酒不要说是三百杯,我看大概十杯酒下去丑态就百出,《弟子规》上讲,劝导年轻人「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那真是丑态百出。丑态百出还算是过,不算罪,如果再犯杀盗淫,那就是有罪。所以释迦牟尼佛把这桩事情也列入根本戒,根本戒这条叫遮罪,就是防止你犯罪。不饮酒是防止你犯罪,饮酒本身不是罪,酒醉之后犯过失那叫罪。这是我们把它认识清楚。所以五常是做人的基础,常道,永恒不能变的。妄语,不妄语是诚信,真诚、守信,这是中国人千万年来做人的基本德行,不能不遵守,不遵守那就不是人。人跟畜生差别在哪里?就是人懂得五常,懂得五伦五常,畜生不懂。

  「四维」是礼义廉耻,「八德」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十二个字把中国千万年来祖宗教诲全部包括在其中。展开来就是四书五经、十三经,乃至於中国全部的传统文化,我们今天讲《四库全书》,都离不开这四个科目,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全部落实在《弟子规》。你要有这个认知,你对《弟子规》就会很尊重,你会非常认真的学习。而且有《弟子规》的根,你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就不难,你会在学习当中得到法喜,得到真正的喜乐,就像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悦是喜悦,他不说乐,乐是快乐,快乐是外面的刺激,从外头来的。喜悦是内心里头往外面发的,像泉水一样,它自己涌出来的,这是真乐,这真正能养人,最好的养分!是从内心里头涌出来的喜悦,怎么涌出来?学习。学而时习之,学习会得到喜乐,真正的喜乐是从学习里面得来的。学习帮助你改过,改过就是忏除业障,帮助你得清净心,帮助你开智慧,你多快乐!这个快乐决定超过名闻利养、五欲六尘,那个不能比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是乐,快乐,从外头来的,不一样。儒家的标准,诸位别的不能够详细记清楚,你就想到《弟子规》,它全包了。

  在佛法,佛也只讲四个科目,「三福、六和、十善五戒、十愿十度」,这四个科目。三福是世尊指导弟子,指导学生们修学最重要的纲领。第一个是「孝养父母」,第二句话是「奉事师长」,这两句话是中国人所讲的「孝亲尊师」,为什么?我们的身命得自於父母,对父母要孝顺,我们的慧命得自於老师,对於老师也要孝顺,中国人把老师的恩德看到跟父母是同等的,没有差别。

  在古礼里面最明显的就是称呼,所以中国人有名、有字,名是父母给你起的,在你没有成年的时候,大家都叫你的名,你没有成年;成年之后,你是大人,你不是小孩,要对你尊重,不称你的名。你的平辈,你的兄弟,你的同学、朋友送一个名字给你,叫字,大家都称你的字,一生都称你的字。名只有父母称,你的祖父母、你的伯伯叔叔都称你的字,你将来在社会上做事情,你的长官也称你的字。官做大了,跟皇帝接触,皇帝也称你的字不称你的名,对你尊重。除了父母之外,还有一个人称你的名,老师。所以成年之后称名的只有两种人,一个父母,一个老师。这就是说明中国人对於老师的重视跟对父母没有两样,从这里非常明显的看出来。

  父母过世,居丧三年,守孝三年;老师过世,心丧三年,就是没有丧服,叫心丧三年。从古礼里面看出来,老师在学生心目当中地位是非常崇高的。老师对学生的爱护,古时候确实超过对他的儿女,这都是真的,这是一般社会风气。老师教书,学生参加考试,学生考中,自己儿子没有考中,老师欢喜,社会大众赞叹。如果老师的儿子考中,学生都没考中,社会上的舆论那就给他很难受。你有私心,你看你教你儿子,学生都没教好,所以他也非常认真努力去教好学生,优秀的学生。自己儿子纵然是不成材,将来的生活,将来生活有同学照顾他,师徒如父子。老师的儿女跟我们做学生的我们的亲兄弟没有两样,对於老师的家有照顾的义务,有帮助他们在生活上的义务。跟现在这个社会不一样。我们想想,中国古时候那个社会非常可爱,确实是和谐的社会,和睦的社会。

  佛法的三福是最高指导原则,一开头,孝亲尊师,然后讲「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佛法的基础,这是佛法的《弟子规》。在经典,经典就是《十善业道经》,《十善业道经》在佛法相当於中国传统儒家的《弟子规》一样,是根本的根本,有这个基础才真正能入佛门,依佛为师,做佛的弟子。入佛门有三皈五戒,三皈是学佛最高的指导原则,就是学佛的目标,学佛的方向。皈依佛的意思是觉而不迷,皈依法的意思是正而不邪,皈依僧的意思是净而不染,佛法僧意思是觉正净。总的原则告诉你,无论学哪个宗派,无论学哪个法门,决定不能违背这个原则,违背这个原则就不是佛法。所以佛法最高指导原则,我们一般称三宝,就是佛法僧三宝,意思是觉正净。

  在方法上,从五戒开始,你看看儒家讲的五常,佛家讲五戒,跟五常意思完全相同,要从这开始。要戒杀,决定不能伤害众生。大乘菩萨戒里面,令一切众生生烦恼,我们就已经有罪过,怎么可以杀害?不偷盗,不偷盗是义,决定不能有占别人便宜的念头。我没有做偷盗,可是心里头还有想占一点便宜,这是什么?盗心,你虽然没有盗的行为,你有偷盗的念头,这就错了。不淫,这个不淫对在家同修来说,不邪淫,出家的是决定不淫欲,这个念头要断。五戒如果不能遵守,那是大不孝,怎么说大不孝?你不遵守五戒,你的身体不会好,你多病,多病令父母担忧,这就是大不孝。《弟子规》上「身有伤,贻亲忧」,让父母担心;「德有伤,贻亲羞」,德有伤,父母见不得人,难为情,养儿子怎么会养成这个样子?这个道理要懂,处处不要让父母操心,不可以羞辱父母。做儿女的对父母应当是荣宗耀祖,你多做好事,你的父母在外面人家见到都赞叹,你养的这么好儿子,没有人不羡慕,没有人不赞叹,这父母面上有光,这是孝顺。所以养父母的身,养父母的心,养父母之志。

  饮酒,在一些应酬的场面,守住一个原则,决定不能跟人干杯,这一开,那你问题就多了,决定不可。譬如一个宴会里头,就是一杯酒,应酬,这个可以,意思到了,决定不能喝醉。不但不能喝醉,你有一斤酒的量,最好不超过四两,你的头脑永远是清醒的,能够避免更好。如果你是学佛的佛弟子,你说「我受了五戒,很抱歉,对不起,我不能够犯戒」,我相信人家会谅解你。再不妄语,最后是人与人往来,一定要记住诚信,这个非常重要。

 

  十善里面包括有五戒,但是戒跟善的意思不一样,戒是你跟佛有了约定,佛告诉你这五样,你必须要遵守;善是自发的,不是佛教导我们,我们也要遵守。十善是性德,而且十善是一切善行的根本,不可以破坏。佛虽然没有那么严格要求我们,我们自己必须要遵守。然后再提升普贤菩萨的十愿,文殊菩萨的十度,这在《华严经》上的,一乘圆教,我们在这里就不细说,这细说两个小时讲不完,我们在华严会上常常提到。佛法落实在十善业道,所以十善业道非常重要。

  道下,道也变成宗教,实在在最早的时候是道家,儒释道都不是宗教,统统都是属於教育。道是推崇老子、庄子,他们「崇尚自然法则」,常常说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清心寡欲」。所以道家的思想、行持很像佛家的小乘,著重自利。但是自利里面决定不害他,这是自律,是德行。以后演变成为道教,老子、庄子也变成道教的始祖。道教修行确实有一部宝典,对於两千年来中国的社会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就是《太上感应篇》。它一开头就是「太上曰」,这个「太上」就是指的老子,太上老君,道教的。这篇东西文字也不长,不到两千字,里面跟我们讲的因果报应,善有善果,恶有恶报。在中国流行了两千年,过去纵然是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的人,也听老人常常讲这些故事,感应的故事,受到很好的教育。所以起心动念都把自己管好。

  因果真有吗?真有。我们在前面学过《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在这部小论里头,我们知道因果跟生命的缘起、宇宙的缘起是同时发生的。宇宙生命缘起第一个因,它确实是没有因缘,在佛法里面讲「一念不觉」,一念不觉没有因,不但没有因,也没有缘,所以它叫妄动。但是这一念不觉就是宇宙起源的因,生命起源的因,那就有因有果,这不觉是因,宇宙生命就现相、就发生,那就是果。所以因果可以追溯到跟宇宙生命同时起来的。演变到我们现前,这演变到善恶,这就非常明显,善因一定有善果,恶因一定有恶报,而且业因果报非常明显。

  中国过去的人受过这个教育都知道,人一生会安分守己,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的,用什么方法去求也求不到,那又何必!道理搞清楚,叫理得到了,他心就安。无论是贫富贵贱,像孔子所说的,你命里头有富贵,你享你的富贵;命里贫贱,你得甘心过贫贱的日子,对富贵并不羡慕,社会安定。贫富能不能均?不能均。为什么不能均?他造的业不一样,这要懂得。那我要享富贵,佛教得好,你要想发财,你修财布施,发财是果,因是什么?因是财布施。你能够以财富帮助别人,你的果报就得财富。你用你的聪明智慧帮助别人,那你的果报就是更加聪明智慧,叫法布施。你看到别人有苦难的时候,你能够救苦救难,特别是在病苦无依无靠,你能够照顾他,那你的果报就得健康长寿。你看这三种果都是大家希求的,可以说是不分族群,不分国家,不分宗教,我们在国外常常就问人,这三样东西要不要?没有一个不要。我要财富,我要聪明智慧,我要健康长寿,都要,但是他不懂得怎么个修法。在我们中国儒释道都懂,都懂这个方法,欢喜布施。布施不要后悔,如果布施后悔,将来有没有果报?有果报,但是果报得来的很辛苦,为什么?你施的时候有后悔,钱还是可以赚,赚得很辛苦。如果你很大方,根本没有放在心上,这样的布施,你将来得的果报赚钱很容易,一点不操心,财源滚滚而来,就这么个道理。这因果报应你真懂。

  命运不好就是过去世没修,这一世能不能改变?能改。可是诸位不要去迷信,风水先生替你改,算命先生给你改,那是假的不是真的。那他要是能改的话,他为什么不先改自己?这你就明白了。真正能够改的,诸位去看《了凡四训》,你就明白。明朝时候袁了凡先生遇到云谷禅师,云谷禅师用佛法里面的方法教导他,用《感应篇》的方法教他去学习,他真的改过来。收入年年增加,为什么?他拼命布施,所以财富(每年的收入)增加,功名成就,功名属於法布施,健康长寿属於无畏布施,他三个都得到。他的寿命,孔先生给他算的是五十三岁,他活到七十四岁,延寿二十年。他自己讲,他并没有求寿命,没求长寿。所以「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它有道理在。

  我初学佛的时候,承蒙章嘉大师教导我,我依教奉行,真的转过来。我命里面没有财富,过去生中没修,他教我修财布施。我说我没有钱,怎么布施法?大师问我,「一毛钱有没有?」「一毛钱可以,有。」「一块钱行不行?」「一块钱还行。」「你就从一块、一毛布施。」真干,我就听话。一块、一毛怎么布施?那时候接触到佛教,偶尔也到寺庙里面去参加这些法会,法会常常有人放生,有人印经,拿著簿子来化缘,随喜功德,我们就出个五毛、出个一块,就这样做,真干,确实愈施愈多。特别是出家之后,李老师要我学印光大师,章嘉大师叫我学释迦牟尼佛,李老师叫我学印光大师,那时候送我一部,我还记得四册,瑞成书局出版的《印光大师文钞》,正篇两册,续篇两册,四册,叫我认真去读,认真去学习。我才了解印光大师一生十方供养全部做法布施,做为印送经论善书,这是我真正学到。我们这些年来,我们送的经论善书是没法子计算,单单讲《大藏经》,差不多我们也快送到一万套,这都想不到的事情。当年我学佛买一套《大藏经》多辛苦,现在居然能够赠送一万套!

  寿命,这是从小人家给我算命、看相,都说我活不到四十五岁,寿命到四十五就没有了,我今年八十三,超过袁了凡很多。这是真事情,不是假的。命里没有财富,现在财用自在,虽然没有,但是心想事成,想干什么都不缺钱;没有求寿命,寿命也延长。法布施,聪明智慧增长,这个诸位可以从听我讲经里面感触到,你看我每年讲经,年年有进步。甚至於你要细听,月月都不一样,这个有喜乐,法喜充满。这就说明因果报应是真的,不是假的,六道轮回真有,不是假的。

  所以印光大师一生跟我们讲扎根教育,他是把因果摆在第一,有道理。为什么?我们看到古今有不少人,特别是在现前,有很多人确实开始真学佛,真的依教奉行。我们佛门有句谚语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二年,佛在天边」,就变质了;「学佛三年,佛化云烟」,就没有了。这是什么原因?这是不知道因果,没有在因果上奠定基础。如果一开头有很好的因果教育,我相信他始终不变,他就会有成就。不相信因果,学佛,你成为一个法师,成为一个大德居士,名闻利养会现前,这个时候如果你把持不住,很容易堕落。懂得因果,我们就想不是这一生,还有三途,来生怎么办?现前得一点受用,来生到阿鼻地狱,这是划不来的事情,这一定要清楚,决定不能干。

  所以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出最好榜样,一生他老人家坚持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他坚持到底,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名闻利养现前,五欲六尘现前,一定要知道《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在这里不能起贪瞋痴慢,你一起这个,就跟三恶道相应。贪的念头起来,饿鬼道;瞋恨念头起来,地狱道;愚痴,畜生道,这多可怕。所以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不是好东西,佛法把这个东西称之为财色名食睡,叫地狱五条根。你在这里面起贪瞋痴慢,你决定堕地狱。这些东西在人的一生当中又不能不要,可是时时刻刻要警惕著适可而止,决定不贪,不可以执著,这就对了,这叫修行真实的功夫。

  财,尤其是十方的供养,十方供养给你做什么?给你做佛事的,不是给你享受的。什么叫佛事?佛事是觉悟众生。世间最大的好事、最大的善行,无过於帮助众生觉悟。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他一生干什么?教学。我们用很冷静的思惟来观察他,他老人家一生,用现在的话来说,职业老师,他是这么个身分。三十岁开悟就开始教学,一直教到老人家圆寂,七十九岁。所以经典上记载的有一生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一生没有建寺庙,这我们要记住。可是他一生,他也很活泼,他并不固执,有些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他们自己有别墅、有园林,请他在那边教学,他也很乐意,也接受。像竹林精舍、只树给孤独园都非常有名。他也在那里住了几年,在那边教学,可是教完之后,别的地方有缘他还是去,这个地方物归原主。我们现在讲,释迦牟尼佛接受使用权,不接受所有权,他使用几年不用了,物归原主,这是对的。表现在生活上非常活泼,令人尊敬,令人敬爱。释迦牟尼佛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他教学非常成功。这是我们后人的典范,我们应当要这样学习。

  近代的,在中国,因为中国地理环境跟印度不一样,他们是热带,三衣一钵可以,在中国不行,中国有四季,那三衣在冬天不能御寒。中国这些祖师大德给我们做了很好的典范,特别是近代印光大师,因为他距离我们近。老人家圆寂是在抗战期间,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就是亲近印祖,净土是印祖传给他的。我跟他学习的时候,他非常谦虚,他说我只能教你五年,五年之后怎么办?教我学印光大师,跟他老人家学,做印光大师的私淑弟子。所以我就认真读老人家的书,现在在台湾《印光大师全集》精装七册,非常好,流通量也很大,各个地方都很容易能得到,真是一部好书。

 

  而印祖一生最大的贡献,我认为就是他老人家提倡因果教育,这是近代所有法师跟他不一样的地方。我这个发现是一九七七年,我第一次离开台湾到香港去讲经。那一次在香港住了四个月,一九七七年,讲《楞严经》。前面两个月住在九龙,倓虚老法师办的中华佛教图书馆,这里面收藏了很多印光大师弘化社出版的书。我才晓得印祖将所有一切供养的钱办了一个弘化社,就是佛经流通处。他们自己印书,自己有个印刷厂,印的书都非常好,校对很精确,看得很舒服。因为印祖是我们的祖师,老师是一再叮咛要学印光法师,所以看到弘化社的书特别的亲切。

  我拿到这些书首先看看版权页,版权页印的数量,发现有三种书,感到很惊讶,第一个是《了凡四训》,第二个是《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三个是《安士全书》。这三种书,每一版都是在一万册以上。一万册、二万册、三万册到五万册,他都这么印的。印了多少版?几十版!这三种书都是这样子。我把它几十版一加起来估计一下,超过三百万册。老人家是净宗一代祖师,印佛经没有这么大的数量,佛经的数量都很少,看印佛经的一版一千册、二千册。他这三样书,这一版开头就是一万册、二万册、三万册,这是怎么回事情?我想了两个星期,才想出大概因果教育重要。所以他用这个方法让我们后人警觉到。

  我回到台湾把这三种书,我也学印经,就印了五万册,跟祖师差得很远,印了五万册。那时候我印经也印得多,几乎所有的供养全部拿去印经,但是所印的都是一千册、二千册、三千册。这次这三种书在台湾就印了五万册,而且我每一种都讲一遍,至少讲一遍,有讲二、三遍的。因果教育重要,深信因果,决定没有邪思,决定没有邪念,为什么?果报不可思议。人有善心、有善念,来生一定好。尤其我们这一生终极的目标是想到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世尊为我们的教导,那个地方人都是上善之人俱会一处。所以我们常常想到,我们自己能不能修到上善?那上善的标准,印光大师可以说是近代一个最好的榜样。特别是这三种书,《了凡四训》、《感应篇汇编》、《安士全书》,要多读,要多讲,为什么?那是上善的标准。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违背因果教育,我们念佛决定得生。

 

  这个世间很苦,灾难很多,不值得留恋。如果在这个世间还起贪瞋痴慢,那就错了,违背了因果,给你带来的是灾难、是恶报,这又何必!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佛菩萨的教诲,祖宗的教诲,印光大师的教诲,扎根在《感应篇》上,在因果教育上,然后《弟子规》、《十善业》就踏实。如果没有因果,我们的《十善业道》跟《弟子规》修得再好,名闻利养现前,五欲六尘现前,会变节,你把持不住,那就是古人所讲的「义始利终」。开始的时候,你是有一股正义,到最后怎么样?最后还落在名闻利养里头,错!这是什么?这是缺乏因果教育,才会造成这种现象。所以我们不取,我们不能取义始而利终,我们必须有始有终。能够说是义始而以智终就好,智慧现前,不能够说是把名利来结束,这就错了。

  我的大纲写得很多,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可能要讲三次,要讲六个小时,算是一个小专题。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谢谢大家。
 


http://ft.amtb.tw/dv.php?sn=21-564-01&lang=zh_CN










福人居福地 福地福人居—消灾必先修福 修福必先消业障  

(第二集)2009/10/30  台湾高雄  档名:21-564-0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今天我们继续来谈人不能没有福报,一定要做一个有福报的人,「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所以修福比什么都重要。修福一定要先忏除业障,佛在经上常常告诉我们「福慧双修」,佛是把福摆在第一,慧摆在第二,这意思很深。为什么先修福,不说先修慧?佛在经典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德相是福,你看他说这个话的时候,他把智慧摆在前面,德相摆在后面。可是教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修行,他总是又把福报摆在第一,劝我们福慧双修。这个意思很明显,我们细心去观察、去思惟,智慧既然是本有,现在智慧为什么没有了?有,变质。变成什么?变成烦恼。所以佛经上又说「烦恼即菩提」,菩提是智慧,菩提变成烦恼,我们把烦恼忏除智慧就现前。所以在修学过程当中,一定要把修福摆在最前面,修福,在中国人讲必先孝敬父母,人孝敬父母就有福,不孝父母修什么样的福报都会落空。为什么?孝心是自性里头本具的。所谓孝感天地鬼神,孝心自自然然就感动天地鬼神,天地鬼神敬重孝子,敬重孝道这不能不知道。


  由於清朝亡国之后,我们中国的社会一直到今天,没有能够恢复到正常的秩序,所谓是动乱不安。尤其是把我们的民族自信心丧失,这一句话是过去立法委员胡秋原先生所说的。这是我们的前一辈,我跟他老人家有过一面之缘,这个人是个才子。他分析我们这个国家社会,灾难第一个因素,就丧失了民族自尊心,对於中华民族传统,老祖宗的传统失去信心,这是真正的危机。他这话说得一点都没错!老祖宗传给我们些什么?传给我们就是孝道。现在这个社会上,很少听到人讲孝道,这个社会上还有没有孝子?孝子还是有,叫凤毛麟角少之又少。所以印光大师一生,这是佛门的大德,净宗的祖师,一生强调因果教育,超过佛陀的教育,他的话说得有没有过分?不过分。我们常讲这是过去的社会,不是现在的,受过良好的伦理道德教育,羞於作恶,不好意思做坏事。为什么?做坏事那是一种耻辱不好意思。如果要懂得因果教育不敢做坏事,为什么?怕报应,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善有善果,恶有恶报,这个因果报应是大自然的规律,我们一般人讲那是真理,那不是假的,你心行不善肯定有恶报。

  古今中外也有不少人说,我曾经看到心行不善的人,他活得很好,又做大官,又发大财,哪有因果报应?这个事情有没有?有,不但有还挺多的。这怎么解释?古圣先贤告诉我们,心行不善,造作众恶,还在享福,这是他过去生中修得太厚,他的福报太大,这一生所造种种不善折福,把他的福报已经打折扣,虽打折扣他还有余福,是这么一回事情,这个我们要知道。他这个余福享尽的时候,恶报就现前,不是不报,所谓是时候未到。时候是什么时候?他过去生中修的福报享尽,那时候就到,这么回事情。因果通三世,过去生中你曾经做过国王、做过大臣、做过大富长者,这一生呢?这一生你已经降得很低,这是什么?余福。可是细心去观察、去揣摩那种习气还在,过去生中的习气还在、还有,很冷静细心去检点、去观察能发现。还有一种这一生又贫又贱,贫是没财富,贱是在社会上没地位,这人怎么样?好人,孝子,肯帮助别人依然受贫穷。做好事应该有好报?这种状况古大德告诉我们,过去生中造的大恶,这一生当中心善行善,已经把他的恶报改善了很多。他还有余罪还没有完全消除,要等他呢?等他余罪、余殃消除之后,福报就现前。这个道理我们要懂!

  我们今天这一生当中,真的是符合圣人所说的标准。我们的心善,我们的思想善,我们的言行善,为什么我们还受苦报?这就明白了。我们现在修的善还不够,认真努力把我们过去世的余殃,早一天化解福报就现前。福报现前,古人又有一句话说得好,「福至心灵」,人福报现前的时候突然智慧就开,人就聪明,所以福至,福报要现前心就开,这也是真的。这就是说明,在佛经上说明的,智慧是你自性里头本有的,你修福积德,把你的业障逐渐化解,解冻,你自性里面的智慧就往外面透,就这么个道理,所以福至心灵。在我们现前的社会,因为我们疏忽祖宗的教诲时间太长,受西方人的价值观、文化的冲击太深,现在想回头,也有意思真正回头,心里头有疑虑,有怀疑、有顾虑,我这回头依老祖宗的真行吗?老祖宗东西真能够超越科学吗?这些问号摆在心上,把我们的信心又冲淡。所以我们不但在力度上不够,信心上都有问题,这是我们讲到改过自新、修积福德的障缘,我们必须要知道。

  怎样才能把这个障缘除掉?那就是要多多的接触传统文化。多读古人的典籍就是多接受祖宗的教诲,这就对了;多接触佛菩萨的教诲,我们每天学习经教,不离开佛菩萨。也许有些同学说我也很想做,可是有怀疑,信心不能够坚定。这桩事情我们可以理解,许多人都有这个现象,这就是疏忽的时间太久,至少四代到五代,现在要找回来有一定的难度。再看这个社会,跟著科学、跟著西方文化走的人太多;回过头来走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人太少!所以你看到这个现象,你的信心生不起来,你产生怀疑,这是我们能够理解的。那要怎样?有两种方法,一种佛法讲的,善根深厚的人容易回头,善根深厚的时候他能听话,他知道感恩。你教他怎么做,他只要相信你,他一点都不怀疑,他就真干。往往这种人成功很快速,善根深厚的人有福,这有大福报。另外一个方法,我没有这个善根,像我自己就是没有善根,那用什么方法?比较,东西方的东西我都接触,我比较,这比较之后,这心里就有数。

  中国传统文化五千年没有改变过,这个现在一般人讲不合科学,为什么?它没有进步。西方东西日新月异!譬如学校念教科书,中国古时候私塾念的书,几千年不变,就是那么几本标准的教科书,《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这一类东西,小学生必读的。看看外国学校的教科书,五年就换新的,五年又换新的,与日俱进,我们觉得这个好,中国人怎么能赶得上?可是你细心要想一想,永恒不变的那是真的,常常变,靠不住,那就不是真理,真理是永恒不变。中国东西,诸位要晓得,《弟子规》、《三字经》能够拯救世界;外国东西天天在换,救不了世界。人生病,咱们中医五千年不变,它能治病,它能把病治好;西医随著科学进步,不断在更新设备,所以新的一些观念,它治不好病。这个地方,从前李老师、方东美先生常常提醒我,你相信五千年的,你还是相信三百年?西方科技只有三百年,中国传统文化有五千年,你相信哪一个?五千年的经验,五千年的智慧太稀有了。所以从这一点,我们有理由建立信心,对於传统文化、对於佛法的经典再不怀疑。

  所以佛在经上有一句话说,疑就怀疑,怀疑圣教是菩萨第一个障碍,最严重的障碍,所以他把它列为根本烦恼。诸位要知道,根本烦恼是贪瞋痴慢疑,那个疑不是普通的怀疑,是对於佛菩萨圣教的怀疑,你对这个怀疑,你不但不能证果,你连开悟的分都没有。为什么?你不是很认真的去学习,你带著有疑问。佛法是准许你有疑问,疑问要用智慧来解除,所以说破迷开悟,大疑有大悟,小疑有小悟。佛法不是不准你怀疑的,但是对老师、对佛菩萨要有信心,老师会教你悟入,会帮助你断疑,你一定要相信。疑可不可以讲清楚、讲明白来给你听?能,但是有一定的难度。为什么?理太深,跟你讲你不懂;事太复杂,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就能讲清楚。要怎样才能够真正听进去、听明白、听懂?要清净心、要恭敬心、要真诚心,你才能够听得进去,你才能够听得懂,听了之后有悟处,把你的疑惑破除。那我们跟个老师学习,对老师怀疑,对所学的经教怀疑,那是一辈子都不能入门。你很用功去学习,学的一些什么?学些知识,佛教里面所讲的知识不是智慧。所以这是佛法的难处,它难在这个地方。

  那佛法要怎么样学法?要持戒、要修定,也就是佛法必须把这个心定下来、静下来。你看《无量寿经》讲的清净心、平等心,平等就是定,不动就平等,一动就不平等。用什么方法修清净、修平等?戒律就是方法。所以持戒你就得定,得定才能够开智慧,豁然大悟。现在的人大多数心浮气躁,连学校的学生都不例外,我在外国看过很多大学生,我也偶尔应邀去上几堂课,资深的老教授告诉我,「法师,你到课堂里面上课,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十五分钟。」我说「为什么?」「十五分钟之后,他们浮躁的情绪就起来,听不进去。」我说「那你们怎么上课?」「十五分钟之后讲讲笑话,不谈正经东西,是这么上课的。」这是现实的现象一点不假,所以现在学校能学到东西吗?能学到。学生也很用功,学什么?学技术。他为什么要学这个?学了将来毕业出去的时候,他可以找到工作,他能赚钱。不但没有智慧,我们通常讲的知识也没有,只是技术,他重视技术。所以科学技术,科技这是很热门的。我们必须把现代这个社会弊病认识清楚,然后回过头来想想自己。

  所以印祖教我们学佛从哪里学起?从深信因果。道家的《太上感应篇》,就是教导我们明了因果,因果通三世!佛法里面说得好,「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这一生的享受这是果报,果必有因,这个因是前世修的,前世修的因,这一生当中得果报。「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我来生是什么样的果报?我这一生的思想、言行、造作,这都是造因。如果你的因善,那来生的果报就殊胜;如果我们心行都不善,那来生很可能就三途受苦报去!懂得这个道理,我们这一生当中,无论受到什么样的苦难,自己怎么样?甘心情愿接受,不怨天、不尤人。为什么?知道自作自受,前世没修得好,我应该受。为什么不能怨天尤人?怨天尤人,我就又造罪业,来生恐怕还不如这一生,那就真的是错了!受什么样的委屈,受什么样的灾难不怪别人,怪自己过去生中疏忽,没好好修。而在这一生当中,确实把所有一切不善的念头远离,不善的行为也都疏远,一心向善。善是什么?利益众生,利益社会,常常想到我应当怎样帮助别人。自己无论受什么样的苦难,还能承受得了,那就很快乐!时时刻刻想著利益别人。

  特别是学了佛法,学了佛法才知道,我们对别人、对社会最大的利益是什么?最大的利益是帮助别人觉悟,帮助别人回头。从哪里回头?从迷惑颠倒回头,觉而不迷,从一些违背伦理道德上面回头,认识伦理道德,明了伦理道德,热爱伦理道德,这就真的回头。回头是善,果报无比的殊胜,努力修善所谓是只问耕耘,莫问收获,收获是自然的。我们努力行善,并没有得到明显的善报,我们也非常快乐,为什么?不求果报。那不善的遭遇到,那是消业障,好事情!我功德是积功累德,我的业障是天天在消,这怎么不是好事情!业障消尽福就来,福来了怎么样?福来了不享,希望把自己的福报给众生去享受,那你福报就更大了。更大是什么?更大就是广利众生,利益广大的众生。

  这世间有没有这种人?有,学佛的人里面很多。在我们中国,有个很著名的人范仲淹先生,他也是佛教徒,宋朝的宰相。一生过著清寒的生活,把他自己丰厚的俸禄,诸位看看《古文观止》里头,有一篇文章叫「义田记」,就是记载他老人家的行业。他把他的财富,你看一个人养三百多家,这些贫苦的人,他真做好事,像开救济院一样,照顾三百多家。他邻里乡党附近的那些小孩,家境很穷,小孩有智慧能念书的,他办义学,办学校供吃供住,为国家培养人才。一生做好事真有好报,他五个儿子,他自己做宰相,五个儿子里面两个做宰相,你看看他一家出了三个宰相,真不容易;还有一个御史大夫,像我们现在的监察院长;另外一个大概是做到省长,地方官员。这个家族一直到今天都不衰,你们到苏州去看看,范仲淹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实在是难得。去年冬天的时候,我回到老家住在实际禅寺,范先生的后人到实际禅寺来看我,提到他们家里修家谱,我非常欢喜,太难得!这一家人是我们现在人的榜样。带了一本家谱给我看,我对范先生是非常景仰,我就问他,「这家谱要好好流通,你印多少本?」他印了一百本。我说「怎么印得这么少?」成本很高,一本大概要一百多块钱。所以我告诉他「要多印,要普遍流通,送到学校图书馆收藏,祖宗是大德!」所以真正明白因果的人,人家是为千年万世的子孙来著想,不为一世。范先生死的时候连棺材都买不起,你就想想这个为人,钱全都做好事,都帮助别人。他是真干,一家人都干,子子孙孙后代都干,孝悌传家远!这是中国传统文化。

  所以印光大师极力提倡,现代人从哪个地方把我们老祖宗的东西找回来?从因果,深明因果。所以他老人家提倡《了凡四训》,提倡《太上感应篇》,提倡《安士全书》。对《安士全书》的赞叹,是赞叹到了极处,他说近一个世纪,一百年当中这是第一部奇书。把这个业因果报讲得淋漓透彻,你要是认真去读它,一生受用不尽。从我们现前本身来设想,你身心健康,你不会生病,你家庭和睦;再扩展社会和谐,世界和平,这功德利益多大!「弟子规」,儒家的,「尽人事」也就是尽孝道,儒家的典籍非常丰富,完全落实在《弟子规》,《弟子规》要是百分之百的做到,这个人就是儒家所称的圣贤,圣贤的教育。能真正把《弟子规》做到,像四书五经十三经,你才真正能看得懂;如果你没做到,你看不懂。做到了你就看懂,为什么?你入了圣贤的境界,圣贤的言论,哪有不懂的道理!十善业是佛菩萨大慈大悲、大行的基础,普贤菩萨的大愿,文殊菩萨的大行,要从这里开始,从十善业开始。十善一展开,一铺展开在大乘教里头,菩萨八万四千细行,是十善的展开;菩萨无量无边的行门,归纳起来就是十善,所以这个诸位要知道。儒家圣贤的细行也是很多,但是归纳起来,就是《弟子规》里面讲的,一百一十三桩事,所以我们决定不能把它看轻。学佛从哪里学起?从十善业道学起,不从这个地方扎根,就像种树一样这是根本,不在这上下手,那个树永远活不了,为什么?它没根。在中国过去无论是儒、是佛、是道,几乎都是共同扎这三个根,不分彼此相辅相成。我们怎么能疏忽?

  灾真的消,福就来了,不要求福,福自然来。为什么说福就来?福是自性里面的性德,灾是障碍、是烦恼,烦恼放下性德就现前。《华严经》上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德相就是福,统统现前!我们今天智慧不能现前,德行不能现前,相好不能现前,就是因为有灾、有难。在个人身上这就是病苦,烦恼、习气,疾病缠身,这都是灾难的现象。大陆有一位彭大夫,彭鑫,我在光碟上看到他两次的讲演,一次在青岛、一次在唐山,他讲「疾病与德行」,讲这个题目讲得好!如果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你都能够具备,你就百病不生。他讲的我相信,我完全能理解,纵然身体有病不需要治疗,也不需要吃药,只要好好在德行上去修,病就自然好,这也是真的不是假的。人会生病全是业障,所以佛家讲贪瞋痴为三毒,里面有贪瞋痴,有三毒外面就会有感染,就是疾病的感染;里面没有三毒,外面什么样的病毒,你遇到了都不会感染,这话很有道理。他这两篇讲演值得我们看,我还嘱咐同学至少要看三十遍,为什么?三十遍看完之后你印象深刻,你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会检点,你会保持你身心健康,身心健康家庭就和睦,这个利益多大!所以彭大夫这两篇讲演,在佛法里面讲这是法布施、无畏布施,法布施的果报是聪明智慧,无畏布施的果报是健康长寿。我们能不能修?能,我们能够把这光碟多做几片,多送给亲朋好友,这两种布施我们也做。现在做光碟成本很低,彭医生的光碟它是没有版权的,他说得很好,他是个医生,医生唯一的希望,就是希望一切人都不生病,各个健康长寿,这是他的愿望。

  所以灾消福自然来,这个来的时候就太好了,「天清地宁人和人长寿」,你说果报多殊胜!天时清明,天灾我们今天讲的自然的灾难,日月清明,我们地也宁,地上水灾没有、风灾没有、地震没有,这怎么回事情?这是因为人和。这在《华严经》上讲得很清楚,我们起心动念人知道,什么人知道?心地清净的人知道,这个诸位要懂得。现在你们的心念我不知道,我的心念你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我们都是心浮气躁,感觉失掉不灵。所以修定,修定的人知道,为什么?他心清净,他不浮躁,所以别人起心动念他有波动的现象,他能接收得到,就这么个道理。可是我们从科学实验,江本博士的实验水知道,水不浮躁,水清净的,所以我们起心动念它能够接收到,这个波动它能接收到。这个实验做得很成功,从他这个科学实验,证明佛在经上讲的没错。所以我们就联想到,花草树木这些植物知道,我也做了十年的实验,这十年的实验做什么?我们种有机的蔬菜,蔬菜是植物,我们种了很多果木树,水果树这也是植物。我们跟它沟通,用佛法的方法跟它沟通,这些树木花草长得非常好。蔬菜有小虫吃,水果有鸟吃,那怎么办?我们跟那些小虫、跟小鸟也沟通,发现呢?发现它们跟我们很配合,我们做朋友。我们种的果木树,一定指几棵树长的水果,小鸟可以去吃;没有指定的,它们不能吃,要留给我们。它们遵守约定,我们很感激,我们爱护它、照顾它,它也有回报,它照顾我们,它也爱护我们。菜里面小虫也是如此,我们在菜园辟出一个角落,那个地方我们也很认真去种植,专门供养小虫,所以它们去吃,都集中到那一块去吃,隔壁的菜它都不会碰的。所以我们感觉得现在跟小虫、跟小鸟相处,非常好处,它们很守信用,咱们叫诚信,它们能做到。

  既然这花草树木有灵性,我们心里想的东西它能接收到,人哪有不能接受的道理?人就是心浮动,烦恼习气妄念太多,所以把这个能力障碍,不是没有,是障碍。所以我们起心动念佛菩萨知道,我们起心动念鬼神知道,就是这么个道理。如果我们能够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别人起什么念头我们就知道。这叫什么?叫他心通,六通里面的他心通。对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都知道,那叫宿命通,所以修行修什么不能不知道。净土宗的修行,标准一定在《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的经题说得很清楚,「清净平等觉」,这就是我们修学的方向,最高的指导原则。我们所希求的果报也在经题上,「大乘无量寿庄严」,那是果德,清净平等觉是因行,修因你就能证果。大乘是智慧;无量寿是德行,第一德;庄严是美好,没有一样不好,圆满的福报叫庄严,你找不到缺陷,这个不能不知道!

  在认识上首先我们要明了,「祸福同源自性」,顺了自性就是福,迷了自性就是祸,祸福都是从自性来的,它是平等的,它没有差别的。那我们修福,看人家在作恶,会不会有嫌弃的心理?没有。为什么?知道平等的,他走的方向走反了,违背了自性那就是灾难。学佛的人,《华严经》上善财童子,为我们做了一个榜样,这在教科书里面,经典是教科书,是稀有难得的。这是早年五十八年前,方东美先生讲给我听的,他说《华严》是佛经哲学概论,它这部书的编辑编得太好,有理论、有方法还带表演,五十三参是表演,做出来给我们看。这种教科书真的是稀有,圆满的理论,周密的方法,还做给你看。他是完全用平等心、用真诚心、用大慈悲心,来看宇宙之间一切人事物,这叫菩萨,这叫真正觉悟。不是看到好人欢喜,看到恶人讨厌,不是,他是平等心。为什么?因为他知道祸福、善恶、染净都是同源,都是自性生的,自性怎样?「性本善」。诸位要知道,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这个善是圆满,这个善能生万法!

  现在的科学家告诉我们,整个宇宙之间只有三样东西,这三样东西用我们中国人来说,那就性本善,这三样东西是自性。他把自性说出三样,一个是能量,能场是科学名词,第二个物质,第三个信息。实在讲这三样东西,跟佛法讲的阿赖耶是相同,阿赖耶的三细相,第一个是业相,业相就是它的能量;第二个见相,也叫做转相,就是它能够转变,就是信息;第三个境界相,就是物质。佛在三千年前给我们讲阿赖耶识,也是讲这三样东西,这三样东西其实是一样东西,就是自性,自性里头没有东西,可是自性里头有这种能量。惠能大师明心见性,性是什么样子他说出来,他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是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清净的,现在还是清净,它永远不变的,它真的是清净,一丝毫染污都没有,而且是不生不灭,不生不灭是真的。佛法里面讲真假,标准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凡是有生有灭的就不是真的,这假的。你看人有生老病死这不是真的,树木花草有生住异灭,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全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什么东西是真的?自性不生不灭这是真的。所以他讲清净,他讲「本不生灭」,他讲「本无动摇」,这都是科学家里面讲的能量,场能,我们说能量,这是真的永恒。能大师又说「本自具足」,这就是科学讲的信息,我们讲的精神世界。本自具足,你看水它会看、会听、会懂得人的意思,这都不是信息吗?本自具足。第三个就是物质,能生万法,能生万法就是物质现象。所以你要知道,所生的万法里头,任何一法都具足圆满的信息,都具足圆满的能量。

  所以佛讲一微尘,我们前面学过的《妄尽还源观》,都讲一微尘,微尘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物质里面最小的,现在科学家讲基本粒子,像夸克跟这个相接近,这样东西肉眼看不见,在高倍的显微镜之下才看见。你要知道它里头有圆满的信息、有圆满的能量。佛说得好,就是那一微尘它有三种周遍,第一个周遍法界;第二个出生无尽,能够出生整个宇宙;第三个是含容空有,它包虚空,它包万有。就是那一粒微尘,每一粒微尘统统如是,无论在信息、在能量,它都是交融、圆融的,所以它起感应道交。我们一个念头无论是善念、是恶念,念头才起已经周遍法界,跟法界里面,善念与善的境界相应,恶念跟恶的境界相应,这讲十法界,善念的时候跟四圣法界相应。染念跟六道轮回相应,起个善念六道里头三善道相应,起个恶念跟三恶道相应,它是一体的,它不能分的。一切微尘皆如是!所以这是我们要认识的,这叫做本善。问题就是随缘,「随净善缘」那是福、那是吉,「天清地宁人寿」。如果随恶缘,随染缘、随恶缘就是祸,就是凶,感应那就是「天灾地变人祸」。我们要想消灾免难,懂得这个道理就行!我们做的三时系念的佛事,我常讲那个消灾免难是治标,不是治本,怎样治本?我们随净缘、随善缘就是治本,感应的什么?天清地宁人长寿,福报就现前!我们的心好,我们的言论好,我们的行为好,我们居住的环境山河大地都好,什么灾难都没有,我们要在这里建立信心。

  然后我们起一个不善的念头,马上就要晓得我们在制造灾难,我们起一个贪的念头,贪是水灾。起这个念头立刻就能警觉到,我给地方带来水灾,我在制造水灾;起一个瞋恚的念头,我给这个地方带来火灾,温度上升是火灾;我起一个愚痴念头,是带来风灾;我怨天尤人不平,老天不公平,社会不公平,这是什么?这地震。我们能有这个警觉心,把这些错误的念头、错误的行为,统统能改正过来,我们居住这个地方叫福地。为什么?没有这些灾害,地水火风、地震统统没有,这叫地宁。善会感善的感应,我们这个地方决定是花草树木茂盛,五谷丰登,人心感得的。这是佛法里面常讲「依报随著正报转」,依报是我们的环境,环境是依著我们的心、念头在转,正报就是我们的念头。我们的念头善没有一样不善,我们念头要是恶没有一样是善。所以善跟不善都不是真的,是在自己起心动念,这太重要!

  佛在经里面有一段话讲得很好,我们学佛的同修必须要认识,这些话是有一点深度,可是我们天天在学经教,我相信并不难懂。「真如界内」,真如界内的意思就是遍法界虚空界。「绝生佛之假名」,生是众生,佛是佛菩萨,这都是假名,《老子》所说的「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就这个意思,要晓得这些名字是假的不是真的。这些名字从哪里生的?是从一切众生迷了自性,从分别执著里头生出来。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佛菩萨在经典里面常常告诉我们,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就回归自性,那就是回到真如界内。回归自性还有没有众生?还有没有佛?没有!所以那叫清净平等觉。这些假名在哪里?假名只是在六道里面,六道里面有这些假名,被一切众生严重的执著,以为是真的,不了解事实真相。四圣法界里面也有这些假名,但是他们已经不执著,这就比我们高明,他知道名是假名,相是幻相,对於名跟相都不执著,所以他们的心清净平等。

  第二句讲「平等性中,无自他之形相」,自性是平等的,自性是清净的。你看六祖见性的时候「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就是平等。这是教我们常常看一切众生,看一切万法,要能看到它的真相。真相是相有体无,知道一切万法都是自性变现的,自性是谁?自性就是自己这一定要知道。佛法里面讲依报跟正报,正报就是自己,除自己之外全叫依报,依报随著正报转。那正报,正报是意念,我的念头是正报,身体还是依报,这个道理你要是懂得,那你得的利益就太大。为什么?你希望健康长寿,希望不衰老,老而不衰,你就晓得你的意念,你的意念要是年轻,你身体就年轻;常常想老了你形相就衰老,为什么?相随心转。你看中国人,现在很多人都知道《黄帝内经》,要从《内经》的讲法,大概十岁叫小,小孩十岁;二十岁呢?二十岁叫少;三十岁叫青,青年,二十岁是少年,三十岁是青年,四十岁是壮年,五十岁就老年。中国人五十以上都称老人,男子称老先生,女子称老太太,五十岁就称老。在我们佛门还有这个规矩,五十岁以上的出家人都称老法师。我那个时候刚刚出家三十三岁,我们常常跟著一些老法师,白圣老法师、道源老法师,他们都是五十几岁,我们都尊称他为老法师,老人!六十岁叫花甲老人。

  佛讲的这是六道里面的现象,特别讲的是人道,他有这种执著。如果你能把我放下,《金刚经》上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不就是无量寿了吗?你就证得无量寿!所以学佛的好处利益说不尽,你就是要了解这些事实真相,宇宙人生一切万物知道它真相,它从哪里来的,究竟怎么回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你在里面可以受用,决定没有分别执著,你就变成佛菩萨的享受。佛菩萨有享受,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有妄想分别执著就叫造业,你就有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我们称它作净业,没有任何副作用,善恶二边都不沾,不但善恶没有,连染净都没有,这要知道。善恶二边没有了就四圣法界,但是四圣法界里头有染净,染净都没有超越十法界,在一真法界。我们人虽然身体还在此地,你享受的是什么?是一真法界的享受。那这种享受别人不知道,别人没有你这个境界,别人不知道。谁知道呢?跟你有同等境界的人他知道,比你高的境界的人他知道。你虽然在六道里头,可是你的享受是一真法界。所以我们懂得,诸佛菩萨、像祖师大德,他们到这个世间来应化度众生的,我们看到他好像跟我们差不多,实际上不一样。特别是释迦牟尼佛的示现,他老人家示现,你看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三衣一钵,他享的是什么?他享的是一真法界的受用。那我们怎么能跟他相比?我们看到他很辛苦,好像物质生活条件太差,人家享的是最高的福报。

  经上说「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也」,这是教我们修什么?修平等心。如就是真如,魔界是真如自性里面现的相,佛界也是真如自性里现的相,体是一个,不是两个,相不一样,用也不一样,报也不一样,体是一样,总得要搞清楚、要搞明白。於是我们对佛礼敬,我们对魔也礼敬这是真的,佛教导我们,普贤菩萨教我们「礼敬诸佛」。礼敬诸佛里头没有讲魔,这诸佛里头有过去佛、有现在佛、有未来佛,你相不相信?相信。我们是不是未来佛?是!魔是不是未来佛?也是,那不就对了吗?所以礼敬可不能分。妖魔鬼怪我们的礼敬都要跟对佛的礼敬相等,这就对。为什么?他是未来佛,他本来是佛,《华严经》上佛常讲的一句话,「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众生里头包括魔界。所以称赞就差别,你看称赞,「称赞如来,礼敬诸佛」,名字不一样,佛是从相上讲的,如来从性上讲的,从性上讲的我们对佛赞叹,对魔就不赞叹,你看差别在此地。恭敬是一样,不赞叹他,因为他做的是不善,他是违背了性德,我们不赞叹他,但是要恭敬他,还得要供养他。所以供养不分,礼敬不分,只有赞叹有分别,这里头都很有道理,很深的意思在!

  为什么?「魔是修恶之极,佛是修善之极,善恶不同,其性一也」。这个性是宇宙万法的本体,性是宇宙万法的本体,所以宇宙万法里头善恶不同、染净不同,其性一也,这就是性本善。所以它的善字里面包括善恶、包括染净,这个意思就深。回归到我们行德上,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该怎么做?能够随顺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个高,这个超越!至少超越六道轮回,你到四圣法界。这三句话在佛门叫三皈依,觉而不迷是皈依佛,皈是回归、回头,依是依靠,回过头来我依靠佛陀的教诲,依靠佛陀指导的原则。觉就是佛,觉就不迷,迷了是凡夫,觉了是佛。第二句是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见,与自性完全相应;邪是与自性相违背,邪知邪见是凡夫。正知正见是佛菩萨,正知正见的标准在哪里?经典。我们常常读诵经典,就是亲近佛菩萨,这个很重要;学佛如果不去读经典,那你虽然学佛,你不亲近佛菩萨。佛菩萨现在不住世,他的教诲全在经典里头,展开经卷那就是跟佛菩萨面对面,接受他的教诲依教奉行。经典上教我们做的我们就做,教我们不能做的我们就不做,这是真正学佛。修正我们错误的知见,经论就是正知见。

  第三句叫皈依僧,僧是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所以净而不染是清净。我们对於出家人不管他修不修,修得怎么样,这个我们不必去理会,他是个真修的,还是假修的,都与我们不相干,我们修自己。他对我们呢?他对我们有很大的作用,什么作用?提醒我们。你看出家人衣服一穿,你一看到他你要想到什么?想到我自己要六根清净一尘不染。不要去想他,你想他你就造罪业,你想自己是无量功德。他对你有没有好处?有好处,他提醒我,没有这个形相我就把它忘掉,我看到这个形相就提醒我,所以这个形相也是不可思议。由此可知,我们修行能不能成就不在外缘,在自己。外面一看,佛像提醒我们,经书提醒我们,经书一定要读,一定要求解,要理解,要依照经书里面所讲的,修正我们的错误思想行为。出家人这个形相,一看到这个样子马上提醒自己。所以那个出家人纵然他做种种不善,将来堕阿鼻地狱,但是他是我的好老师,他提醒我,知恩要报恩!所以学佛要依靠智慧,不能依感情,依感情就会做错事情,害自己也害别人。你看世尊当年在世,为我们所示现的,那就是最好的典范,我们永远要记住。所以我们要修福,头一个要修自己,自己没福,这一家也没福,我们这个地方也不能有福。

  所以有这种认知,「性以不变为义」,什么叫性?性是永恒不变。「上极诸佛」,上面到诸佛如来。「下至微细生物」,这个微细生物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为什么?只要是物它就是生物。我们今天讲有机的,有机就是有生命的。为什么?它有信息,它确确实实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它分不开的。你看佛讲一粒微尘,微尘里头有能量,微尘是物质,你看它里头有圆满的能量,它有圆满的信息。所以我说它是有机的,它是活的,活生生的它懂得人的意思,我们起心动念它都知道。所以它才跟著我们念头产生变化,我们念头净它就净,我们念头染它就染,我们念善它就善,我们念恶它就恶,就这么个道理。在我们身体就整个身体的细胞,要知道细胞是分子造成的,那分子是原子造成的,原子是核子、电子造成的,再分析那就到基本粒子、夸克,那就是我们佛经讲的一粒微尘,就是那一粒微尘里面,就具足圆满的信息、能量。那我们人这个身体是什么东西组成的?就是这个基本的粒子,就是佛家讲的一微尘,许许多多微尘排列成这么个形相。每一粒的微尘,就是每一粒的基本粒子都有圆满的能量、圆满的信息。所以你一个念头全身起变化,这要懂得。

  「品类万差,莫不本乎一性」,宇宙之间这些万法,能大师讲「能生万法」,这一切不止一万,不晓得有多少?无量无边,这个千差万别的品类,但是统统是一个性,统统是一个自性。「迷之成生死,悟之为涅盘」,涅盘是不生不灭,悟是什么?悟是见性,迷是凡夫,觉悟了是佛菩萨,明心见性!迷悟虽然不一样,「其性本一,是宇宙万法之本体也」,宇宙万法就是从它变现出来,它是宇宙万法的本体,它是我们自己的真性,禅宗里面讲「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什么是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本体是本来面目,自性是本来面目。所以我们「随顺性德」,性德是什么?在我们中国老祖宗给我们讲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那就是性德;在佛法里面讲的,五戒十善、六和六度、普贤十愿是性德。我们能够随顺身心健康,不会生病。

  彭大夫告诉我们养生之道,随顺性德,「仁慈养肝」,你不必去吃什么钙片什么东西用不著,那个东西有副作用的。怎样养肝?仁慈,没有条件关爱别人、关怀别人这是仁慈,仁慈养肝。「正义养肺」,什么是正义?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合情、合理、合法,这是正义。正义的人肺好,仁慈的人肝好不会出毛病的。「礼乐养心」,礼很重要,人不能没有礼貌,中国古人从小就学给人作揖,现在讲鞠躬九十度。日本人这是从中国学去的,我们中国人现在忘掉了,日本人现在还有。礼乐都是养心的,让你自己能够法喜充满,我们中国谚语有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礼乐是让你从内心里面的喜悦往外面透露。从哪里来?从学习圣贤的教诲。你看《论语》第一句话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学圣贤之道,习是什么?习就是礼乐,表现在外面是礼,表现在你内心是乐,身心快乐。「智慧养肾,诚信养脾胃」,这是讲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你把这五个字做到,你的身体就好,你就不会有病。纵然有病,你真能把这五个字做好,你那个病自己就会好,不必找医生,不必吃药,就能恢复健康。

  反过来你要是违逆性德,「怒伤肝」,你要发脾气你的肝就有问题;「悲恼伤肺」,你肺就有问题;恨,仇恨伤心,你的心脏就有问题;烦恼、恐惧就是你身心不安,伤肾;怨天尤人,什么事情怀疑,这个伤脾胃,你看看。所以我们要想自己身心健康,你把伦理道德做好你就得到,这个得到之后,你的心态、心情、心理、生理完全恢复正常,正常就是最健康的。毛病都是出在不正常!你说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诲多好,它管用,不是不管用,你现在就是怎么样去求升官发财,你身体不健康还带痛苦。所以,真正的幸福美满、健康快乐,都在古圣先贤的教诲里头,都在佛菩萨经典之中,我们好好的去学习,你统统都能得到,这真的不是假的。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http://ft.amtb.tw/dv.php?sn=21-564-02&lang=zh_CN












福人居福地 福地福人居—消灾必先修福 修福必先消业障 
 
    
     (第三集)  2009/10/31  台湾高雄  档名:21-564-03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今天我们接著讲「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这个话的意思,人不能没有福报。学佛,佛菩萨、祖师大德在一开始就把福慧双修告诉我们,是福慧,不是慧福,也就是福要放在前面。在佛门里面,过去寺院庵堂,无论是出家在家,因为过去在家人也可以到寺庙去挂单,到大的寺庙发心去做义工,可以在寺院里面长住,寺院有内院有外院。老和尚开导大家一定是劝大家先修福,没有福听经也听不懂,也不会开悟,修行功夫也不得力,你看福报多重要。福报一现前,心就灵了,听经会开悟,修行会证果。所以《阿弥陀经》上佛都告诉我们,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你看善根、福德少的人都不能往生。善根,你既然肯进佛门就是有善根的人。善根是关於信,你真正相信,对佛有信心,这个人有善根,可是修行得一定从修福开始。人有福了,我们常讲你的家就会有福,家和万事兴,你居住这一方土地就有福,所以就变成福地。福地从哪里来的?是从福人来的,你看关键都在人,人要没有福,地就没有福,人有福地就有福。

  所以前面我们已经在一起讨论过两次,今天是第三次,上一次讲到修福要断恶修善,要真正发心忏悔业障。我们之所以没有福,福报不能现前,智慧不能现前,主要的就是有障碍,这个障碍就是业障。过去今生所造作一切不善的业,这个东西障碍了我们。障碍之后产生什么?就产生了贪瞋痴,人有贪瞋痴哪里会有智慧?哪里会有福报?所以佛法教我们「息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戒、定是福,慧是智慧,贪瞋痴放下了,福德、智慧就现前。中医给我们讲养生之道,都不例外,前面说过,我们在此地再重复一遍,因为它太重要了。中医建议我们,决定不能发脾气,遇到什么样的挫折都要修忍辱,不发脾气,为什么?发脾气伤肝。你发了一顿脾气,你对别人的伤害少,这我们在讲经的时候常讲,对别人伤害是三分,对自己伤害是七分,这个帐你好好算一算你就不干了,自己吃亏太大了。所以肝病从哪里来的?肝火太旺,就是发脾气,从这来的。悲伤,悲伤也不能过分,父母之丧这是人生最悲痛的事情,还是有节度的。所以礼,礼就是有节度,不可以太过分,太过分的时候会伤害你的身体,你身体受了伤害,你的父母心也不安,那也是不孝。所以悲恼伤肺,肺炎、肺癌都是从悲恼,有关系。仇恨伤心,你恨别人,别人当然也很难过,可是你自己先把心脏搞坏了。所以心脏病与这个有很大的关系。烦、恐(恐怖)伤肾。怀疑、怨天尤人伤脾胃。如果我们要想我们身体健康,五脏六腑不会有毛病,你就记住,不怨天尤人、不烦、不恐、不再恨人、不再恼人、不再发脾气,你看看这是中医给我们讲的养生之道。如果你能够积极那就更好,积极是什么?修养道德。所以中医也说仁慈养肝,这个我们要记住。仁是什么?无条件的慈悲,能够关怀别人、怜悯别人、帮助别人,好事。正义,一个人正义感,这养肺。礼乐养心,心脏健康。智慧养肾。诚信养脾胃。你看仁、义、礼、智、信,你能把这个做到,你的五脏六腑就健康,不会生毛病,所以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你自己认真去做,决定有感应,纵然五脏六腑有病,我们肯依照这个原理原则去学习,那个病自然会好。

  所以医疗、医药起作用不大,一个人的心理作用太大。佛在经上常讲「境随心转,相由心生」,你看这个相,我们这个表相,不仅是指相貌,体质也包括在内,与我们的情绪、与我们的心态关系太大了。人先要心健康,身体哪有不健康的道理?心里头要有了疑惑、有了问题,一切病它就发作,就生起来了。所以佛常常教导我们,教导我们的话,我们听得也很多,也是变成佛门里面的口头禅,「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谁不知道?知道是知道,真做到了没有?就像白居易做杭州太守,到西湖去玩,去向鸟窠禅师请教,他遇到禅师,禅师住在树上,树上搭了个小蓬,像鸟窝一样,他就在那里修行。他向禅师请教,问他什么是佛法?禅师告诉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白居易听了哈哈大笑,这几句话三岁小孩都知道。禅师回他一句话,三岁小孩虽然道得,就是他能说得出来,八十老翁做不到。白居易听了这个话就点头,真的,这不是假的。所以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在佛门也是如此,三岁小孩也知道,可是八十老翁做不到,他要做到,他就成功了。

  所以「随顺戒定慧」,戒定慧是伦常道德,中国人讲伦常道德,它的结果就是天清,「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我们今天讲的是这个地区自然灾害就不至於发生,为什么?这个地方的人是修养道德的。息灭贪瞋痴地就宁了,地宁,不贪就没有水患,不瞋就没有火灾,不痴就没有风灾,不傲慢就没有地震,这些话释迦牟尼佛在《楞严经》上讲的,为我们说明这个世间灾害是怎么发生的。现在全世界的科学家发出呼吁,也让全世界的人都在那里担心,担心什么?地球温度每年都在上升,上升的幅度愈来愈大,科学家警告我们,如果上升摄氏四度,这个地球就有大灾难来了,我们一般人没想到。什么灾难?很多的物种会在地球上消失,地球生态的平衡就有严重的破坏,对我们人类的生存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五谷杂粮要是减产,我们就要受饥饿的灾难,科学家给我们提出来的粮食危机。

  今年的冬天中国北方是个暖冬,这也是不常见的,就是温度上升了。损失,东北的小麦是全世界产量最高的地区,报纸上报导,今年产量减少了百分之四十,你说这还得了!小麦为什么这样大量的减产?温度上升,它必须在寒冷的冬天,才有大量的丰收,所以温度变化对我们生活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地球温度为什么上升?科学家为我们指出,我们工业排出的废气太多,二氧化碳,所以全世界都在呼吁,我们要减少排放量,我们听了真是哭笑不得。科学家他们研究的是一种物理的现象,从这方面去研究,得到这种数据,他疏忽了心理。心理是什么?现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心浮气躁,肝火太盛,脾气太大,他没想到这一点。我们学佛的人深深能体会到,因为佛讲了,不瞋就没有火灾,瞋恚,这是贪瞋痴太严重了,所以佛给我们讲,这是造成地球上的自然灾害第一个因素。佛教我们消灾免难,那是真叫从根拔除,息灭贪瞋痴慢。为什么?这个事情只有佛清楚,菩萨明了,一切法从心想生,外面山河大地环境是从人心转。人心是什么?念头,我们念头善,没有一样不善,念头不善,就没有一样是善的,这个问题才叫真的严重。他们讲的也不错,治标,把治本忘掉了,佛家讲治本,标本兼治,这个效果就非常明显。这是要我们佛门弟子先觉悟,由我们带头来做。

  佛祖教导我们常生欢喜心,欢喜心是健康第一个因素,人快乐他怎么会生病?愁眉苦脸会生病,一天到晚快快乐乐决定不会生病。快乐从哪来?我们很想快乐,快乐不起来。彭大夫告诉我们,医学界里头曾经有一个统计,统计三岁以下的婴儿,三岁以下的小孩,平均一天要笑一百七十次,他快乐,所以他叫纯阳之体,他不生病。而成年人,平均每天笑七次。你看看,小时候一天笑一百七十次,到大了的时候变成一天笑七次,还有的人几十天都笑不到一次,成天板著面孔,很多。我们想笑,笑不出来,为什么笑不出来?没有可喜欢的东西,你怎么笑?笑一定有欢喜的东西,才能笑得出来。可惜你没有学佛,你如果真正学佛了,你就像弥勒菩萨一样,一天笑到晚,不亚於三岁小朋友。弥勒菩萨笑口常开,他为什么那么欢喜?学佛法。所以佛法你真的要是契入了,叫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你自然就笑口常开了。这个事情孔老夫子知道,你看《论语》上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悦是快乐、喜悦。喜悦从哪里来的?从学习来的,你真正肯学习,天天学习,就天天喜乐,就流露出来了。所以孔子讲的「不亦说乎」,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常生欢喜心、法喜充满。所以古人有讲读书乐,读什么书?读圣贤书。为什么?圣贤书里面所说的统统讲的是性德,人性本善,它讲的都是性德,把我们性德里面的智慧,性德里面的德能,把它引发出来,这个欢喜!证明古人所讲读书乐是真事不是假事,哪有像现在人读书读得好苦。为什么?这里头也有原因,现在的书跟自性不相应,有些书愈念愈悲伤,因为什么?它跟烦恼相应,它不是跟性德相应。所以读古书好,读佛经好,佛经都是跟自性相应,所以他读书有乐趣在。

  这是说明一个重要的因素,都是讲我们的身体随著我们的心态转变,外面的环境,乃至於山河大地,也跟著我们心态、情绪在产生变化,我们的心态要好,我们情绪好,就没有一样不好,这是化解一切灾难真正的道理、真实的道理。我们明白之后,回过头来再冷静观察现在的世界,现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他的心态、他的情绪、他的言论、他的造作,是随顺性德还是违逆性德?我们从这里观察,你就能得出灾难的源头在哪里。中国过去老祖宗几千年前就说了两句名言,差不多中国人都知道,不管你有没有文化,你有没有念过书,你都知道有这么两句话,叫「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这两句话重要,万恶淫为首!今天全世界的人,他的心态是什么?他心的念头是什么?他说的是什么?他干的是什么?我们可以用这句话把它包括了,邪淫。你看看电视,家家都看的,电视演的节目是不是教你邪淫?现在是赞扬邪淫、鼓励邪淫,以邪淫为美,他不为丑,把邪淫当作一种时尚,你说这个世界怎么会不出问题?这个意思就是说,全世界人想的、说的、讨论的统统是万恶,这还得了!这个地球上还能没有灾难吗?什么样的天灾人祸全出来了,这我们不能不知道。我们今天六根接触的境界,你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你所接触到的,几乎都离不开邪淫。你走到街上看看所有的广告,你看是不是邪淫?老祖宗在千万年前讲了这么一句话,那时候人不太注意,可是在今天这个社会,这句话说得太好了,一语道破。我们这个世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灾难,人为什么过得这么苦,一句道破。

  怎样去救他?下面一句话就是,「百善孝为先」。人要真正能够孝顺父母,就回头了,真的断恶修善,消灾免难。不但消灾免难,百善孝为先,福报很快就现前了。灾去了,福就来了。孝这个字是个会意的字,上面是个老字,下面是个子字,它是会意,让你看到这个符号,你想到这个意思。这意思是什么?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体。这个意思扩充出来就是整个宇宙是一体,这是从竖的讲,上一代、下一代,从时间上讲,竖的讲。从横的讲,佛法里面讲「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整个宇宙是一体,这是孝的概念。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体,我们跟所有一切人是一体,我们起心动念能不替别人著想吗?不替别人著想就是不替自己著想。譬如说我们把整个宇宙比喻做我们这个身体,一体,我们现在一个身是什么?是身体里头一个细胞,我这个细胞很自私自利,只为我想,不为其他的细胞想,那行吗?这叫迷,迷失了自性,迷失了真相,不知道芸芸众生跟我自己是什么关系,一体的关系。一体,在佛法里面讲没有亲疏,是平等的,所以叫大慈大悲,这个大就是没有界限的、没有差别的。可是佛教初学,教我们初学的人有亲疏。跟我们讲五伦,五伦就有亲疏。最亲的是父子,再次一等的是兄弟,父子是一等亲,兄弟是二等亲,这有亲疏。所以慢慢的从亲扩展到疏,疏最远的是什么?朋友,朋友有信。真正觉悟了,这个界限没有了。真正觉悟,佛在经上讲得好,《梵网菩萨戒经》里面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这就讲只有亲没有疏。我们怎样看待一切众生?祖师跟我们讲的,统统把他看成是我们的父母、兄弟、姊妹,而佛是统统把他看成是我们的父母、亲人。这在概念上讲、心态上讲,你这个孝字圆满了,但是在日常生活行为里面讲,在佛法里面说,十善、六和统统做到了,那是什么?那是孝的落实。如果十善、六和一条没做到,不孝。在中国传统里面来讲就是《弟子规》,《弟子规》真正做到了那就是一个孝字,孝做得圆满,《弟子规》还有几条没有办法做到,你的孝不圆满,你的孝道有欠缺。

  前面跟诸位说过,《弟子规》一扩充,自性、德行圆满的流露。就像大乘教里面的十善业道,菩萨行十善业道做得非常微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处事待人接物,一共有多少条?八万四千条,你看十善展开,八万四千条,八万四千细行归纳起来就是十善业道。所以我们常常看佛门里面的佛像,你看佛像背面都有一个圆光,我坐在这个地方,后面这尊佛像是毗卢遮那佛。很多佛像,这尊佛像上没有写字,很多佛像在圆光上面写了三个字,一般都是写梵文,也有用中文写的,这三个字的发音叫「唵、阿、吽」,这三个字。这三个字什么意思?就是十善业,唵是身(身体),阿是口,吽是意,身、口、意,这就分配在十善。身,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这是身的三善业;口,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口四条;意,不贪、不瞋、不痴,这合起来是十善业,展开来是八万四千细行,圆满的孝道。所以我过去讲经也常常提到,孝谁能做圆满?诸佛如来孝圆满了,等觉菩萨还没圆满,为什么?他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那就是他的孝做得不够圆满,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然后你才知道佛家讲的是大孝,真正是究竟圆满的孝。我们自己修行成佛了,那是父母最高兴的事情、最快乐的事情。儿子成佛了,你说父母会不会成佛?肯定的,儿子成菩萨的时候,头一个就想到要度父母。菩萨有智慧、有神通、有善巧方便,肯定帮助父母消除累劫的业障,让他的福慧现前。我们从这里也就能够得到,得到健康长寿、家和、国泰民安,真正是福人居福地了,连外面的环境、自然灾害也能够化解。所以人只要真正能够孝顺父母,自己做好样子,让别人看到都知道尽孝,一定从自己做起,不能期望别人,希望别人做,自己不做,你永远会失望,一定要自己去做,做出样子给别人看。真能做到,当下就是天堂,当下这个地方就是极乐、福地。

  所以我们常常要记住佛讲的这句话,「一切法从心想生」,依报随著正报转,依报就是我们生活环境,正报就是心、就是念头。念头要善,念头要清净,纯净纯善,这是佛菩萨常常叮咛我们的、提醒我们的,这才真正是化解一切灾难的理论根据,佛法里面讲的消灾护国法会,道理就在此地。你不能不懂,你懂得你就晓得它有道理,它不是迷信。「心行是因,祸福是果。相随心转」,中国人喜欢讲风水,风水在哪里?「风水在人心」,心善风水就善,风水就是我们居住的环境、我们生活的环境,所以佛法它不迷信。相真有,如果这个人心情好,常常喜悦,那个相不就像弥勒菩萨一样吗?中国的寺院道场建筑它是有规格的,它不能乱建,前面一定是山门,山门里面供养的是护法神,四大天王,天王殿当中就是供弥勒菩萨。就是说你到寺院去,头一个见到是谁?是弥勒菩萨,他坐在大门口,你进寺庙的时候,头一个一眼就看到他。他教你什么?他教你笑,不是教你别的,教你常生欢喜心,这个意思很深,所以说它是教育。旁边是我们中国人讲的四大金刚,那就是四天王。他教我们什么?教我们要好好的护持自己的身心,他教这个。你要护国先要懂得护家,要懂得护家先要懂得护身,护身你先要懂得护心,就是我们中国古人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大天王教给我们这个,你只要看到他,你就会想起来。

  东方持国天王,持就是保持,你要晓得,从保护一个国家、保护家庭、保护我们的身心,一定从身心讲起。他教我们什么?你看他手上拿的道具,护国天王手上拿的琵琶,乐器,弦乐器,不是他喜欢唱歌,当然前面我们讲,礼乐在我们生活上是不能缺少的,他也有这个意思,表礼乐的意思,「移风易俗莫善於乐」。弦乐器表中道,你看琵琶弦太紧它会断掉,太松就不响,要调到正好,那叫中道。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懂得中庸之道,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过了那不合理,不及也不合理。现在普通礼节,你看都以三鞠躬,三鞠躬是最敬礼,你偏偏要四鞠躬,那就过分了,四鞠躬你就巴结人了。两鞠躬行吗?两鞠躬显得你傲慢,你的礼数不到。三鞠躬就恰好,所以礼它讲节度,它表这个意思。你看他里头有礼乐、有中庸、中道,他表这个意思,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原则抓到了。南方天王手上拿的是宝剑,南方是增长天王,那个名字好,增长。增长什么?就是今天讲的求进步,中国古人教我们日新又新,佛法教我们精进不懈,取这个意思。剑代表智慧,我们要快刀斩乱麻,叫慧剑。特别是智慧天天要增长,德行天天要增长,这是摆在第一位的,后面是次要的,智慧、德行摆在第一,那就是福慧都圆满了。我们的生活程度也每天向上提升,这是附带的,最重要的是德行、智慧。这两尊天王教我们多好,简单明了。所以你一看到他,你要懂得意思,你就学到东西,他在那里常常提醒我们。

  西方、北方两位天王是讲方法,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达到智慧、伦理、道德、福报能够得到增长,用什么方法?西方天王告诉我们多看,西方天王的名字叫广目,多看,北方天王的名字叫多闻,就是多听,多学习,没叫你多说,只叫你多看、多听。广目天王手上拿的是龙,有的塑的是蛇。龙、蛇代表什么?代表多变,变幻莫测。这是代表我们的社会,社会里面人事天天都有变化,你要仔细把它看清楚,这都在动。动里面有个不动的原理,你要能掌握到。所以他这个手拿的是龙,这有个珠子,那珠子是不动的,你都要能掌握到。不动的是什么?不动的是你的心,你的心不能动,外面的人事天天在变动,我们的原理原则不动。北方天王手上拿的是一把伞,伞盖,正是我们现在讲的环保,防止污染。你要多听,多听要懂得防止污染,你要有能力辨别邪正、辨别是非、辨别利害,要有这个能力。你看一进天王殿就上这么好的一堂课,这哪里是迷信?确实现在寺院里头没有人讲了,没有人介绍,到那个地方都是烧香磕头求保平安,错了,如果你懂得它的意思,真的保佑你平安,你不懂意思是迷信。

  所以中国的佛教道场,它是学校跟博物馆融在一体的一个建筑,不像现在,现在学校跟博物馆分开的,佛教是博物馆跟讲堂结合在一起的,这个教育好,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佛菩萨真的有智慧,用艺术的手段来表法,不要说一句话,让你走进去的时候,你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你就会觉悟,你就会明白,你的烦恼当时就化解了,你的福慧同时就增长了,这是佛陀教育,决定没有迷信。现在有一些人,特别是有钱的人,连一个办公室怎么布置都要讲求风水,请风水先生来看,给你改命。风水能改命,风水先生为什么不能改命,你怎么没想到?他能帮别人改命,他为什么不帮他自己改命?这个我们得想通。佛教我们改造命运,是教我们自己改造自己命运,不是说别人,佛没有能力帮你改造命运,这个要知道,佛做不到。佛能把这个道理讲清楚,你能够听懂了,你能够觉悟了,依教奉行,你的命运就改造了。

  下面有一篇短文,是一个同修寄给我的,我也不知道是谁,也不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但是这篇文很有意思,可以读,可以相信,它跟佛在《华严经》里面讲的意思相应,不违背。在我们多灾多难的今天,提出来供给我们做参考,让我们学习,也确实可以帮助化解灾难。所以我把它放在此地,做为我们这个题目的一个总结。「聆听山河大地之声音」,《华严经》上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一句是我加上去的,因为它底下所讲的,确实是《华严经》上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情是有情众生,我们现在讲的动物,无情是花草树木、山河大地,这是属於无情。是不是真的无情?不是的,只是它们的情我们不太容易感触到,它不是无情。我们从日本江本博士的水实验里面知道了,水是无情众生,水是矿物,无情就是说它没有见闻觉知,没想到江本博士用水来做实验,发现水会看,水没有眼睛,它会看,没有耳朵,它会听,它没有大脑,但是它懂得人的意思,我们的善意、我们的恶意它完全能够感受。很难得,前一、二个月江本博士到台湾来访问,在高雄还做了一场讲演。难得他到我们菩提别院来看我,我们也是老朋友了,我到东京去参观他的实验室,我告诉他,你的实验证明佛经上讲的,就是「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我告诉他,不但水会看、会听、会懂得人的意思,所有的花草树木、尘沙山石,这不都是无情的吗?它都有听、都有见、都能懂得人的意思。我劝他要努力深入去研究。

  他做了十二年的实验,我给诸位说,我也做了十年的实验,我这个实验是在菜园里面,现在人讲种有机的菜园。我是二000年移民到澳洲,今年二00九年,刚刚好十年。我们在那里种了一个很大的菜园,我们也种了很多果木树,我们跟蔬菜、跟这些树木花草,我们跟它沟通,真的它懂得我们的意思。所以我们爱护它,我们用佛号来供养它,我们念佛机,诸位同修都看到过,我们在菜园里面放念佛机念佛,念阿弥陀佛,在果园里面挂在树上,也念阿弥陀佛,这些树木花草都念佛,长得非常茂盛。我们不用化肥、不用农药,我们用阿弥陀佛,长得特别好。所以那些附近的菜农到我那里去看,都非常羡慕,你是怎么种的?确实,他们种的东西跟我们一比,逊色很多,很明显能看得出来。菜有很多小虫要吃,果木有小鸟要吃,怎么办?我们也跟它沟通,我们跟它约定,我的菜园,我会划一个小区,这个菜园我们也一样用心的经营、种植,专门供给小虫的。吃菜的小虫去集中在那个地区,其他的它们不会伤害,听话。小鸟我们也跟它约定,指定几棵树,那个树上的果实是供养它们的,它们可以去吃,没有指定的它决定不可以侵犯,都听话。所以跟这些小虫、小鸟往来比人往来容易,人不听话,它们很听话,它有诚信,遵守约定。所以我们互相尊重、互相关怀、互相照顾、互助合作。我也做了十年,真管用。所以我们相信山河大地也会看、也会听、也懂得我们的意思,这个事情就好办了,我们化解灾难就不困难了。

  我们看他这一段小文,「今逢劫难,天地灾殃,一切无情身相毁灭。吾等山河大地虽身灭,然感尚存。吾等无情众生,乃随感与有情之心识」,这句话很重要,这无情众生是什么?就是我们讲的山神、河神、江神、海神、树神、花神,这佛经上都有,中国古人相信。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人为了开发资源,我们中国人讲把风水都破坏了,山把它挖掉了,所以这个山神讲他的身相被毁灭了,人把他挖掉了,但是他的灵没有灭,他跟我们这些有情众生,就是跟我们这些人类是有感应的。所以树被砍了,树神在,砍树他并不难过,为什么?它也有这个义务,这个树长得很好,供养给人类,人类必须要再种小树,这个树神还有所依附,这个道理要知道。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这是告诉出家人,出家人古时候住在山上,修行就盖个小茅蓬,就地取材,佛说了,你看中这棵树木,你要砍来盖个小房子,砍树前三天要去祭这个树神,跟他沟通,诵经、念咒、念佛,给他回向,告诉他三天之后我来砍伐,请他搬家,这是礼貌,通知。他一定会搬走的,他也不会找麻烦。我们从经上读到,也照这个方法去做。我在澳洲道场隔壁有一栋房子,买下来了,但是房子太旧,不能用了,我们想拆了重建。但是拆,运材料的车进去就被前面的树挡住,四棵树,这四棵,没有办法,一定要砍了。我们也是三天前去给他祭祀,第三天砍,砍的当天晚上,我们学院有一个比丘尼,年轻的比丘尼,晚上作梦这个树神来找她,告诉她,你们的行动太快了,他们应付不了,希望以后要砍树七天之前通知他。有道理,澳洲人做事情都很慢,慢吞吞的,动作没有我们这么快,他们那个地方地大人少,你看澳洲比我们大多少倍,太大了,人口还没有台湾多,台湾二千三百万,它只有二千二百万,所以土地很便宜,土地不值钱,太多了。所以他们那个地方没有竞争,澳洲人民没有竞争,干什么都很慢,动作都很慢,所以树神他也慢,他看到我们动作太快,他也受不了,所以他来通知,很有趣味。所以跟这些灵界往来,你会很欢喜,会很有趣味。

  他后面说「应知山河大地之貌,归属何来?」山河大地这个相貌怎么来的?「源於大地之灵之人类」,可见得山长的形状与当地居民的心态有关系,这是什么?境随心转。这个地方人要是有道德、有修养,这山川就有灵气。为什么?它彼此感应的,人影响它们,它们也影响人,互为依缘。如果人不善的时候它也不善,叫穷山恶水,那个生活就很苦。所以明白这些道理,这些道理在佛经上讲得透彻。底下讲「山河大地,草木竹苇,无情之物,皆是吾等有情之类,身行造作之应现」,这佛在经上讲得很多,决定不是假的。「亦是随人之伦情成相而成姿百态」,所以树木它长的那个样子,山川这种形态,跟我们居住在当地的人的心态、心情、造作,有不可分的密切关系。所以有了灾难怎么办?古人跟我们讲的一句话,我们要牢牢的记在心里,「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遇到麻烦、遇到灾难了,怎么办?反省,认真去搜寻自己的过失,我哪个地方错了,才会有这样不善的感应。能够把过失找出来,改过自新,山川的灵气马上就恢复,很快就恢复。这个道理只有佛经里讲得透彻,儒跟道有讲,没有佛讲得这么深刻、讲得这么详细。

  「人心淳厚」,这是善,「必感得大地稳固,山河秀丽,五谷丰饱。人观之可悦心,食之可卫体,互为生养,彼此感应,真诚供养,此是正道」。我们对它们爱护,对山川大地的爱护,对花草树木的爱护、照顾,尽心尽力照顾它,我们供养它们,它们长得秀丽,我们看到很舒服、很快乐,这是它们回报供养我们。这些生产的五谷杂粮、这些果实,这是供养我们,我们可以做为食品,这是它对我们的供养,我们对它们的培植,这是互为生养,彼此的感应,我们对它真诚,它回报也是真诚,这是正道。我们应该有这种认知,绝对不可以以为佛菩萨所说的是寓言,那就错了。好在我们之前学过贤首大师的《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这篇论文里面一开头给我们说明宇宙的源起、生命的起源,讲得有道理,讲得非常透彻,为什么?诸佛菩萨亲证的境界,他不是从研究得来的,他不是从推理得来的,他是亲眼看见的、亲耳所闻的,就是现量境界。这在佛法里面叫做明心见性,你见到了,宇宙怎么回事情你亲眼看到了。事实真相在哪里?事实真相就在现前,就在当下。为什么他能见到,我们见不到?我们心浮气躁,所以见不到。他为什么能做到?他心是清净的,心是定的。宇宙之间有没有东西?佛法里面讲的跟现在科学讲的愈来愈接近。现在的科学家也说,组成整个宇宙其实就三样东西,第一个是物质,第二个是能量,第三个是信息,除这三个之外其他的都没有了。他说这三样东西跟佛法里面讲阿赖耶的三细相很接近,但是三细相比他讲得深,比他讲得清楚。三细相里面的业相就是能量,境界相就是物质,见分(转相)就是信息。你看佛在三千年前不但说出来,说得透彻。这三细相从哪里来的?自性里头本来就具足的。虽然具足,并没有现前,并没有现前不能说它没有。所以佛家讲那叫自性,自性不起作用,不能说它没有。起作用了,这三种现象现前了,三种现象现前不能说它有,为什么?全是幻相,我们今天所看的这个世界是一个虚幻的相续相。

  虚幻,我常常讲的时候加个相似相续相,为什么?每个现象没有相同的,就像我们看电影,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画面,我们知道银幕上画面是放映机里面的幻灯片,一张一张的幻灯片,快速度连续,我们看到这个现象,好像它有动作,其实它没有,每一张画面都是独立的。佛给我们讲的宇宙的真相就像这个情形一样,但是它的速度太快了,我们今天的电影,大家在电影院看电影,那个幻灯片一秒钟只二十四个生灭,就是它的镜头开关二十四次,一秒钟你看到二十四张连续的,你以为银幕上都好像是真的一样。我们现在现实的环境,经典上《菩萨处胎经》,释迦牟尼佛问弥勒菩萨,说这个世间的众生,心有所念,我们动一个念头,我们没有细心去想过,动个念头,这一个念头是多少细念组成的?好像我们在看电影,电影银幕上一秒钟,一秒钟太长了,二分之一秒,也长了,四分之一秒大概可以,四分之一秒那里头有多少张幻灯片?六张,四六二十四,四分之一秒六张幻灯片。所以佛问得好,问弥勒菩萨,我们现在动一个念头,一个念头四分之一秒的时间,这里头到底有几个细念?几个相?几个识?这都问到了。这三样东西就是三细相,就是今天所谓的能量、物质、信息,这三个东西永远合在一起,分不开的。而弥勒菩萨回答,他说「一弹指」,大概是吧,一弹指,真的,我讲的这个就相应了,一弹指四分之一秒,我们弹四次大概一秒钟。这一弹指有多少个细念?弥勒菩萨说「三十二亿百千念」,不是六,单位是百千,百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三百二十兆,不是六张,三百二十兆。「念念成形」,形就是物质,「形皆有识」,识就是信息,你看看。念头?念头是能量。现在科学用秒做单位,我们把它换算,乘四,三百二十兆乘四,一千二百八十兆,一秒钟。幻相,不是真的,你别以为是真的,没有真的。

  所以宇宙的源起在哪里?就在当下。有没有过去?没有。有没有未来?也没有。这才真正看到真相。你的念头有,整个宇宙就有,你的念头灭,整个宇宙就没有了。就好像我们看电影银幕一样,放映机上一灭,银幕上什么都没有了,放映机一启动,画面马上就出来了,这才是宇宙真相。所以在真相里面,给诸位说,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没有空间就是没有距离,没有时间就是没有先后、没有古今,这才是事实真相。为什么有这么多东西?那是自性里面的信息,圆圆满满,没有一样缺失。所以我们无法想像,我想到万花筒,你看万花筒,我们把它转起来,你去看里面的变化,永远看不尽,没有一个是相同的。这就是三种周遍里面的「出生无尽」,这是自性的性德,自性的性德出生无尽,无量无边无数的变化,不会有一个相同的。

  这个道理佛讲清楚了、佛讲明白了,为什么?他见到了,他在很深的禅定,那种清净心,清净到极处。所以你看看,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那个波动他能感受到,我们没有办法,你说那个心多净,感受到他就完全明白了。所以了解宇宙事实真相是佛菩萨,科学家有没有办法?没办法,为什么?科学技术是有限的,它不是无限的,而且科学家没有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所以他的心是浮躁的,他的心不定。所以佛说用不著这些机械,不需要靠这个,靠自己的清净心,心愈清净你恢复的能量就愈大。佛告诉我们,这经上给我们讲的,如果我们能够对一切法不执著,六道轮回你就看到了。这六道我们现在讲空间维次,你全破了,你能看到整个六道轮回。如果你再能够对一切诸法不再分别,不但不执著,分别也没有,你就看到十法界,那比六道范围大多了,你能看到四圣法界。最后你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那你跟佛一样,你就能把事实真相完全看清楚了。所以他是证得的,他把这个方法告诉我们,我们这样做也能证得,问题现在我们不能放下,想放下都放不下。放不下,什么原因?佛说业障太重了,习气太深了,你已经是无量劫养成这种习惯,哪一天真的把这习惯一放下,一放下就清楚了。在中国惠能大师是个最好的榜样,他老人家放下的时候,我们称他老人家,实际上他放下的那时候才二十四岁。只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就明心见性,佛在经典里面所讲的一切你统统证明了,你都看到了,这些山河大地真相全明白。所以我们的心要正、思想要正、念头要正、行为要正,山河大地没有一样不好,真的山川秀丽,五谷丰登,这叫太平盛世。

  下面说「若人逆伦而行」,伦是五伦,逆伦是不孝父母、夫妻不和、兄弟不和、君臣无义、朋友无信。你看底下讲,「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不尽本职,视圣贤之教而不顾,恣意放纵,亦感得大地不稳」,现在土石流就是这个。山怎么崩?「山河崩塌,五谷无收,人深陷其中,求出无期,同覆俱亡,此乃邪行」,这个话说得好!所以这山川起的变化是什么人造成的?是我们不善的念头。现在难,古时候讲天地鬼神人家相信,现在人信科学,不相信天地鬼神,说这都是无稽之谈,宗教迷信,一句话就把它否定了,但是问题他又不能解决。古时候人人相信。这些事情有没有?我们要很冷静、很理智,不要感情用事,细心去观察看有没有?江本博士是从科学做的实验证明,无情的众生,就是矿物,它会看,你给它写字,不管写哪一国的文字,它都懂,比我们厉害,我们没有学过的看不懂,它全懂。它会听,无论哪个地方的方言,它也懂,这水,水实验。我们起心动念,说出来,它听见,它懂;不说出来,心里头有这个念头,它有感应,它知道。最好的反应、最美的反应,他的做法是把水放在玻璃管子里面,就是医学上用的长长的玻璃管,做实验的,把水放在里面。给它看,写文字给它看,写个「爱」字、写个「讨厌」,这些字就贴在这个水瓶上。他常常是贴一个小时,把这个水放在冰箱里面去冷冻,在摄氏零下五度它就结冰,结成雪花,然后拿出来放在显微镜里面去看,那个雪花的结晶形状非常美,六角形的图案,非常美,看这个「爱」字,无论哪一国的文字,这个图案都非常美;如果是「怨恨、讨厌」这种字样,它的结晶就很丑陋。他实验了几万次,一点都不差,他等於说有个小组,大概有十几个人,在做这个实验,然后照相把它照下来。他出了不少本书,证明水真的会看、真的会听,懂得人的意思。我们意思说「我喜欢你、我很爱你」,这个念头对著这个水,这就行,它就感应到,它接受到了,它结的雪花图案,很美的图案给你看;你要说「我讨厌你、我不喜欢你」,那个图案就很难看。

  这一点非常重要,决定不能疏忽,为什么?我们人身体诸位都晓得百分之七十是水分,水有这样的敏感,我们心里一欢喜,你全身的细胞都呈现最美的图案出来,你身体健康。如果你有怨恨、你有不平、你有烦恼,你全身的水分图案都变得非常丑陋,你就会生病。病从哪里来的?从心想生。这个心想是广义的,只要想七情五欲、想贪瞋痴慢,都会带来疾病;你换一换,能够想伦理、想道德,想佛陀的教诲、圣贤的教训,你全身都是正常,健康长寿。饮食不是很重要,药物更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心态、是心情,心态好、心情好,没有一样不好。你心态、心情好,身心好、家庭好,你居住的邻里乡党环境好,人人都好,你一个人影响多大,影响到居住的地方山河大地、树木花草样样都好。佛法给我们讲消灾免难,这是真理。总的原则就是要看破,不能计较。我以好心待人,人以恶意待我,我怎么办?这个人,特别是无缘无故毁谤我、侮辱我、陷害我,我怎么办?一听了之后我很难过,那就完了,我身上整个细胞就变坏了。不是他把我变坏的,是我自己变坏的,那我不就上大当了吗?所以懂得这些道理,对於那些怨恨我的人、陷害我的人、找麻烦的人,我以恭敬心对他,我以欢喜心对他,我以真诚心对他,他没有伤害到我,而我回报的,回报对他好,没有伤害他。因为他说这些话、做这些事情,他自己伤害他自己,我要再怨恨,他的伤害就更大。我以善心对他,把他自己的伤害减轻,对他好,这是正理,我们应该要这样做。

  所以佛法里面讲「仁者」,仁者是菩萨,对菩萨的称呼,就是大慈大悲,仁者就是大慈大悲的人。仁者无敌,没有敌对的,为什么没有敌对?知道你跟我是一体。一体,牙齿跟舌头是一体,牙齿把舌头咬破了,舌头还要记恨、怀恨在心吗?还要报复吗?不会。永远记住,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体,所有一切畜生之类跟我也是一体。我们种的菜园很大,小动物很多,小动物来吃菜的时候,我们没有跟它约定,小虫跟它约定,它不会乱动的,可是小动物不行,它晚上我们睡觉的时候跑到菜园来了,我们只有用铁丝网把它围起来,把菜园围起来防止它。可是它吃我们的东西我们也欢喜,它是来找东西吃的,我们这里有,也应该供养它一餐,怎么能够怪它?所以总是欢喜、总是喜欢。有的人看到小动物,野兔还有小袋鼠,我们在楼上观看,它在那里找东西吃,也不要去惊吓它,不要赶它、叫它、赶它跑,不需要,你在那里欣赏,我们总要用这种心态。人造谣生事、嫉妒、障碍,那什么?他愚痴,他不了解事实真相,他不了解我们的关系是一体,我了解,他不了解,他对我种种不善,我应该以善回应他,不应该以恶意去回应,这就对了。我们自己不会被环境动摇,你才能保住身心永远与性德相应,不相违背。这是我们用世间人的话,养身之道里头最高招的一招,身心健康。所以远离烦恼、执著、分别,这个太重要了。从哪里做起?从化解对立做起。我这么多年来讲经教学,第一个就是劝人从内心里头,把我们对人的对立化解掉,永远不跟人对立、不跟事对立、不跟一切万物对立。人,一家人,动物,也是一家人,昆虫,还是一家人,树木花草,也是一家人,山河大地,也是一家人,你说多快乐!所以你才有法喜充满,这些都是从经教上得来的。

  所以末后教我们「思之」,我们要多想想,「应悔其前过」,我们从前没有学佛,不知道事实真相,也做了很多错事。我学佛是二十六岁才接触到佛法,慢慢才懂得这些道理,把从前过失都纠正过来。实在说,到七十岁以上才真的像老师所说的,「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行使人之天职」,人之天职那就是伦理、道德、因果、圣贤教诲。我们做人永远记住,不能把我们的天职,就是自然的规律,失掉了,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就是性德,自性的性德,这样「方化末劫浩荡,不愧为万物之灵之称誉也」。古人常常称道人是万物之灵,如果我们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则、违背了性德,那怎么能称为万物之灵?那你也变愚痴了。所以人跟畜生差别在哪里?差别就在这个地方。人能够高於三恶道,就是懂得这些道理,真正依教奉行,提升自己的灵性,积功累德,化解自己的业障,过去、现前的业障都能化解,也能够化解居住环境里面的自然灾害。这都是真的事实,这不是假的,这不是迷信。今天时间到了,我们这个专题就到这个地方圆满,谢谢大家。



http://ft.amtb.tw/dv.php?sn=21-564-03&lang=zh_CN











南无阿弥陀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