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人生最高的享受—听经闻法  (第三集)

(2009-02-11 12:25:41) 下一个
http://ft.amtb.tw/dv.aspx?sn=21-473-03&ex_lang=zh-cn" target="_blank" >人生最高的享受—听经闻法  (第三集)  2008/8/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21-473-03

人生最高的享受—听经闻法  (第三集)  2008/8/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21-473-03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学到清凉大师的开示,「闻经十益」。确实,不仅是《华严经》,任何一部经典,凡是佛所说的,利益都是无量无边的。为什麽?称性,称性就没有数量。

  前天有同修告诉我,说是某个地区有两位大德最近病得很重,情况非常不好,引起一些同修们的怀疑,这样的大德到临终时候还自己做不了主,那我们还能成就吗?这个话我不是最近才听到的,我年轻的时候跟李老师学教,老师就常常提出这个事情。这些事情可以说自古以来就有,我们看到莲池大师《竹窗随笔》,明朝末年,很多修行真正令人敬佩的这些大德,到走的时候手忙脚乱,业障现前。他不是修行不好,他真修、真用功,修苦行,戒律精严,还是念佛的,持戒念佛的。我们想想看原因到底出在哪里?出在没有机会听经,跟佛菩萨接触太少了。他所接触的是什麽?接触都是名闻利养,他跟这个接触太多了。虽然持戒很好,我们细心去观察,他持戒持得很严,但是对於那些对戒律疏忽一点的,他就常常批评、责备。这对不对?不能说不对,也不能说对,为什麽?世出世间法没有例外,老师真正责备人,是爱他才责备他,不是责备他炫耀自己,你看我比你行,你比我差多了,不是这个,不是这个意思,这就错了。责备别人提高自己的声望、身分,我见过。

  真正是爱护他、责备他,这对的,老师责备学生。我跟李老师十年,老师对同学的责备是有分寸的,应机施教。凡是能接受的,骂了他、教训他他会改过的,老师还有第二次,会责备你,又能改过还有第三次,永远帮助你。阳奉阴违,老师不责备,老师对你笑笑,各人因果各人承当。为什麽不责备?责备你心里不服,跟你结冤仇,来世冤冤相报,这就错了,所以不能责备。我们同学当中有挨过老师打的、挨老师骂的,有人老师对他很客气,那是什麽?业障太重,不能接受,说他几句,面红耳赤,离开之後怨声载道,这冤枉,心里不平,老师怎麽敢说?教导我们这些年轻的学生,我们长时间的薰陶,看老师处事待人接物,学了不少,凡是阳奉阴违,只有客气。

  缘,机缘最殊胜的无过於听经。听经真正在经教薰修有相当基础,他对於经典产生兴趣了,所以有法喜了,不听经他就会读经,他天天离不开,天天跟佛菩萨学习。现在这个社会,五欲六尘的诱惑比我初学的时候,这是五十七年前,快六十年了,比那个时候增长一百倍都不止,那还得了!所以我们今天有缘能够在一起,真正是方老师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天天在读经、天天在学习经教,才能抵得住外面的诱惑,才能伏得住自己烦恼;否则的话,我们也一样堕落下去了。可是虽然在一起听经,真正成就的大概百分之一都找不到。我们同学在一起,一百个人当中有一个人成就的,有一个人回头的,那就不错了,那就很殊胜了!为什麽有人得利益,有人不得利益?得利益的就是清凉在此讲的十种利益,十种利益你不一定全得到,你能得一个、两个就相当殊胜。

  他这十个是有浅深次第不同,得「见闻益」的浅,阿赖耶识里头种一个善根种子而已,这一生得不得受用?很难讲。得「发心益」的,那就比前面的殊胜多了,有後面必定有前面,後後胜於前前,前面不能包括後面,後面能包括前面。真发心,发什麽心?发弘护的大心,弘法、护法,发这个大心。这你真的求往生,品位就增高了;不往生,来生是人天福报,也不错,出不了三界,人天福报,这大福报,我们现前这个世间大富大贵就是这麽修来的。心发了,心发了自己没修,这个人太多了,有这个心,弘护的心,自己不是真修。什麽叫真修?断烦恼叫真修,学法门叫真修。他烦恼没断,一天到晚习气还是现前,贪瞋痴慢的习气。

  到第三「造修」,那真修了、真干了,真干的人这一生当中有出离六道的机会,那就看他功夫浅深,功夫浅的出不去,功夫深的能超越六道。遇到净土,看他功夫浅深,品位高下不一样。他真干,佛的话真听,叫你不贪真的不贪,叫你不瞋他真的不发脾气了,这是真干。如果贪瞋痴慢依旧在,顶多他只到第二个发心益,他在佛门里面做义工也做得很卖力,自己的烦恼习气完全不断,错了。烦恼习气不但不断,还增长,有没有?有,很多。这些人到哪里去?福是真修了,来生有福报,饿鬼道里的福报。饿鬼道里面的福报就变成魔王,就变成阿修罗、罗刹,他走这个路去了。大福报的,就是阿修罗王、罗刹王;小福报的,那就是阿修罗里面当差的,他的徒众,就搞这一类去了。造业,没有不造业的,因为他傲慢、瞋恚习气很重,他带着这个习气捉弄人,障道,障碍佛法,到第三世他就堕地狱了,叫三世怨。

  所以修,修什麽我们要知道,佛法最低的底限,我们讲佛法的根,《十善业道》,你就学这个。不杀生,不恼害众生,让众生因我生烦恼,这是杀的一分。你虽然没有杀他,你让他生烦恼,你让他受罪,你让他痛苦,这是杀里面的一分、两分的罪。偷盗,占便宜,偷盗如果你们去看看《沙弥律仪》弘赞法师的注解你就晓得了。偷盗的方法很多,非常之多,凡是别人不是诚心诚意来供养你,你有势力、有威势逼着他,他不能不巴结你,都是偷盗。所以有权有势的时候,别人来巴结,送一点贿赂给你,可不可以要?那是偷盗,你接受了是偷盗。所以我们常常讲偷盗,偷盗讲得最浅显的是占便宜,有一点点念头想占别人便宜的,那都是盗心,你没有去偷别人,你那个心是盗心。结罪?结罪是偷盗罪。要在三宝门中,那个罪就重了,佛菩萨都救不了你。淫欲,大乘戒里面动念就犯戒、就犯罪了,不是有行为,动念就有了。所以,大乘戒跟小乘戒不一样,小乘戒论事不论心,起心动念,你没有行为,小乘不结罪,小乘戒好修。大乘在起心动念,他高就高在这里,他那个心真的是清净,纯净纯善,这是大乘。身离杀、盗、淫,你心里头都没有杀盗淫,你的心在清净心。质直,「妄尽还源观」里面跟我们讲质直柔和,直心是道场,柔和特别表现在态度跟言语上,你要有个柔和的态度,慈祥,像菩萨,菩萨的相都很慈祥,这大乘。

  不妄语,头一个对自己负责,欺骗别人就是欺骗自己,这个一定要懂。不尊重别人就是不尊重自己,不尊重自己的灵性,灵性是什麽?本善、本觉。你不尊重就是不善、不觉,这不尊重,不知道尊重自己,不知道爱自己。不两舌,不挑拨是非。挑拨是非这个罪重,让两个人不和,让两个人斗争。大的,挑拨到两个族群不和,两个国家不和,发生战争,你说那个罪多重。绮语是花言巧语骗人。恶口是说话难听,让人家听到很难过,让人家听到不舒服,叫口业,造口业。我们中国老祖宗告诉我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这个话好,叫我们常常反省,我不愿意接受的我就不可以加之於人。我愿意天天人家用这种态度来对我吗?我喜欢吗?我不喜欢,那我就不可以用这个态度对人。常常要替别人想,这叫修行。不贪、不痴、不瞋那是根本,身口七支是枝叶,意地里头不贪、不瞋、不痴这是根本,心善,你外面行为才善。所以造修从这开始。怎样才能够落实?我们现在知道了,你落实《弟子规》就是落实十善业,你落实《感应篇》就是落实十善业。你不知道十善业怎麽个修法,十善业里头善恶因果的标准,你看看《弟子规》、看看《感应篇》你就明白了,你才能得到「造修益」。

  「顿得」那是智慧,那是要累劫修行,长时薰修。这个不一定,与宿世有关系。宿世的善根深厚,在这一生当中遇到善友,能信、能解,有人三、五年开悟,有人十年、八年开悟,也有人二十年、三十年才开悟,都不错,都是一生成就。悟有大悟、有小悟,所以你会法喜充满,常常有悟处。纵然不能说是天天有悟处,每个星期都有悟处,你就很快乐了。积小悟你就有大悟,积大悟你就有顿悟,顿悟是讲见性,那你得要学习大经,像《华严》、《法华》、《楞严》这些大经,能帮助你开悟。可是学大经要有小经的底子,没有小经底子不行。还要有宿世的善根,最重要的是你能够忍得过。所以佛告诉我们,六波罗蜜里面布施是修福,这三种布施,财施得财富,法施得聪明智慧,无畏施得健康长寿。如何能保住?忍辱,你能忍你才能保得住,你不能忍,你所修的福德都会散掉。

  你看看讲功德,佛经上常常说,「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火烧功德林,一发脾气,功德全没有了。你要忍,你不能忍,你一点功德都没有。你想想从什麽时候发了脾气,到现在没有发脾气,你就这麽一点点功德。昨天发了脾气,你的功德到今天,一天。所以,临终一发脾气就全完了,就全烧光了。为什麽《饬终津梁》里面讲临终的关怀,这个往生的人他的床舖不能碰它,为什麽?怕他生烦恼,他一生烦恼,一不高兴,一生的功德就没有了,道理在此地。很多人不知道,临终断气了,念了八个小时,去摸摸他头顶看看热不热,不可以。你去摸摸他的头,他还热着的,他功德已经完了,你一摸就完了,为什麽?他不高兴,他发脾气。所以不能碰他,不能动!到十二个小时之後、十四个小时之後,入殓的时候,你看他的瑞相就知道了,不要去碰他。那些碰他的人是什麽?都是他的冤亲债主,都是害他的,不是爱他的,是害他的。你说多困难。

  开悟,起心动念、分别、执着都没有了,这叫「灭障」,你障碍才没有。障碍不是轻易能够灭掉的,佛给我们讲了二障,烦恼障、所知障,有时候讲三障,三障里面加上报障,六道轮回的果报也是障碍。你什麽时候把它看破,不再受障碍干扰,换句话说,在什麽障碍现前你都能忍得过,这是功夫,真正的功夫。财色名食睡、五欲六尘摆在前面不动心,念佛就能往生;这个东西摆在面前还动心,不行。不但动心,还要能够取得,那就更糟糕,那就完了。一定要学到谁要谁拿去,什麽都好。你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清凉大师在《疏钞》里面跟我们讲叫历事链心,你不通过这些事相的磨练,你怎麽晓得你烦恼没有了。譬如说好吃的东西来供养,送到你面前,那个人也喜欢,他就把你的拿跑了。你学了佛法,好,就给他。给了他之後心里还难过,那叫习气,是给了他,可是心里还没有放下,行不行?不行,心里不乾不净。那要怎麽磨链?这样的事情总得经过几十次、几百次的磨链,到最後真的很淡了、很淡薄了,你就晓得你进步了,进步就欢喜、就法喜。

  所以,来折磨我们的人,来占我们便宜的人,对修行人来讲、对我来讲是我的老师、是我的恩人,他来考验我,考验我功夫成不成熟。我还有那麽一点意思,还不够,还要通过多少次的考试,得要有那些人来考我。那个人他造业,我们要感激他,他造业我提升,所以我每天要回向给他,他堕落的时候减少痛苦,他帮助我提升。我们学佛,我们绝对不会去占人便宜,有人看到就顺手牵羊,他就想去,这正是对我们是个磨链,对我们是个提升。所以要感恩心,逆境、恶缘永远感恩,顺境、善缘绝不起贪恋,这是你功夫。常常要看破,你才真肯放下。怎麽个看破法?《般若经》上常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到你心里难过的时候念念,「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心就平了,我们的功夫才纯。所以这是很长的时间去练,你自己不肯练就没有办法了。

  看到什麽境界现前,贪瞋痴就现前了,那你就糟糕了,你禁不起诱惑,稍稍一点你马上心就动,贪瞋痴就起来了。这是什麽?这是你决定堕落,不但堕落,还跟人结冤仇,而且还要酬偿果报。真正懂得因果关系就明白了,世出世间法里头决定占不到便宜,也决定不吃亏。我占别人便宜来生要还他,为什麽?这是业,业力锁住你,你不能够超越六道,因为你超越六道了,你就不会还他了。所以业力拽住你,你出不去,念佛也不能往生,阿弥陀佛不会接引你,这个你要知道。你念佛阿弥陀佛知道,什麽时候来接引你?什麽时候你心清净,你这一生不造恶业了。带业往生是带旧业不带新业,什麽是旧业?没有闻佛法之前是旧业,闻佛法之後就不是旧业了,你明知故犯,那是不能原谅的。你从这个上面细心去观察、思惟你就晓得,为什麽学佛的人那麽多,成就的人那麽少,连一般人心目当中大修行人、高僧大德都不能免。

  想到这个地方,你说闻经多重要。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一生的事业就是讲经说法,一个人也讲,两个人也讲,无论在什麽时候,碰到人开口都是讲经,所以今天就是记录下来的。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没有停止过,没有中断过,这个道理要晓得。我们真正学佛的人要知道学习从哪里学起。所以障,业障要不懂得消除,业障就是你修行、开悟、证果最大的障碍,为什麽不开悟、为什麽不能成就,道理在此地。会修的人修什麽东西?就是消业障,从早到晚穿衣吃饭都消业障。为什麽?饮食不挑剔了就没有业障。这个好吃,多吃几口,贪心起来了;那个不好吃,讨厌它,瞋恚生起来了。所以吃饭是修行,穿衣是修行,走路是修行,一举一动哪一法不是修行?待人接物开口都是修行,这叫大方广佛华严,这华严境界。从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没有一样不是在修行,都要能回归自性,妄尽还源,这就对了。

  底下讲到「摄位」。法界本来是圆融的,不管你是迷、是觉,与圆融一点交涉没有。你成佛是圆融的,你变饿鬼、畜生、地狱还是圆融的,只是你自己不知道,你自己迷。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是性德,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只是凡夫迷而不觉,障破了之後你就觉悟了,你就晓得了。你知道这个事实,无论在哪个地位,甚至於你还没有菩萨地位,你在哪里?你在凡夫,甚至於你在畜生、在饿鬼、在地狱,你起心动念遍不遍法界?遍!念头才起,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众生统统感受到。只是什麽?迷的众生,六道众生不觉,四圣法界以上觉,能瞒谁?瞒不了人的,鬼神都有五通,举头三尺有神明。这就讲到因果,这讲得很低了,层次很低,讲到因果了。所以,懂得因果的人不敢造作不善,不敢;明理的人他不愿意造恶,懂因果的人不敢造恶。敢於作恶的人,不懂道理,也不相信因果,他才敢。受不受报?你细心观察,就报在眼前。一点都不错,你细心观察,造作不善的,你看他这一生的吉凶祸福,你看他怎麽走的,他往哪里去,你只要细心观察你能看得很清楚、看得很明白。看清楚、看明白了,自己敢不敢做?不敢做了。所以古人讲,「君子乐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

  觉悟的人随顺性德,「还源观」上给我们提出四德,好!简单扼要,随缘妙用、威仪有则。威仪有则就是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给社会大众做最好的样子,我起个念头要想想,社会大众都像这个念头行不行?如果不行,我起了贪的念头,占人便宜的念头,这还得了!社会每个人都这样那还得了!这个念头就不能起,这事情就不能干。不是想自己,想社会大众的影响,我造恶不只我一个人,我害了千千万万人,害了整个社会。在佛门里面,我们把佛教的形象破坏了,让人一看,佛教你看都是这样的,搞贪瞋痴慢的、造作罪业的。人家这一句话就把你送阿鼻地狱,为什麽?破坏佛教形象就是阿鼻地狱罪。古人讲你不是替佛脸上贴金,你是在佛脸上抹大粪,你叫佛菩萨蒙羞,你说这个罪多重!你还敢做吗?这些全都是事实,只是你听不懂。为什麽听不懂?你业障太重,业障把你障住,你听不懂,所以你还是造恶。虽然天天听经、天天读经,还是搞贪瞋痴、还是造恶业,是你没有看懂,你没有听懂,你业障太重!

  业障,那必须不断的听经,在经教上薰修,薰修时间长了慢慢就明白了。所以佛慈悲,佛讲经是不厌其烦,不断在重复,这慈悲到极处!不像中国古圣先贤,中国古圣先贤他不是这个心态,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不教你,你太笨,舍弃你了。佛不是的,佛氏门中不舍一人,再笨的人,只要他有缘,佛就会不断的来提示、不断的来讲。讲到哪一天他明白了,恍然大悟了,这还不止,再帮助他提升。到这个时候你才真正体会到佛菩萨的慈悲,这个恩德没法子报,超过父母太多太多,宇宙之间恩德第一大是佛恩。

  接着今天讲「起行益」,真干!

  闻此经广说圆融妙行,即一行顿成诸行,是以起深信解,发意修行,成起行益。】

  这是专讲《华严经》,《华严经》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真的是『圆融妙行』。比方十波罗蜜,举一个财布施,财布施里面有法布施、有无畏布施、有持戒。为什麽?他布施的时候,质直柔和就是持戒,布施的时候对人有礼,不是随随便便给人的,恭恭敬敬像供养佛一样,那是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统统都有,就一行里头一切行全在里头。再看普贤菩萨这十愿,十愿愿愿都具足,就在施舍这一点点的时候他统统具足,这一展开,菩萨八万四千细行,圆满的。觉悟的人明了,不觉悟的时候,不觉悟的他不明白,实际上还是的,但是具不具足?那得看你的修养。譬如说我布施财,我目的是在哪里?目的是舍一得万报,听说财布施得财富,我希望能得大财富,我拼命布施,这个布施只得一样,就不通、不圆了。所以清净心,没有分别执着它就通了、圆融了,那就妙行;有所取、有所得,这不妙,妙就没有了,有随缘,妙没有了。所以什麽时候真能放下,什麽都放下,於这个世间无取也无舍,取舍都不可得,那叫真妙,那就真的随缘。为谁?为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是真正为自己,为自己是真正害自己,这个要知道。为一切众生是随顺性德,为自己是随顺烦恼,烦恼害自己,害什麽?害你出不了六道轮回,害你堕三恶道,很明显,害你增长烦恼。

  你要能够真的明了《华严经》里面佛菩萨的教诲,真能放下,完全为众生、为正法久住,这还是有所为,决定不为自己,成就无量功德,念念利益众生。尤其现在这个世间,我跟几位同学,他们也常常在外面讲经教学,我特别提示他们要多讲,不要竞争,要相信命运,命里有的时候就有,争不到!何必去争?要是争得到,佛菩萨都去竞争了,争不到。所以是白争了,错用了心,所以不可以。今天整个世界的动乱根在哪里?根就在竞争,这麽一句话。每个人都相信竞争,竞争是什麽?有我就没有你,有你就没有我。每个人都是用竞争的心、竞争的手段,这个社会还会安定吗?不可能,这制造动乱。在中国古圣先贤,从来没有人教你竞争的,从小就教你什麽?教你礼让,哪有教争的!现在中国教育断掉一个世纪了,我们都学了外国的,外国人讲竞争。我常说,竞争升级就是斗争,斗争升级就是战争,这死路一条。我们要多告诉人不争,「於人无争,於世无求」,你这一生过得多自在、多幸福!

  我从小还有这麽一点善根,就是没有竞争的念头,这个可以到学校去查我那些档案。我在学校念书从来没有拿过第一名的,为什麽?不争。我的考试,在学校我的同学们都知道,我第一个交考卷,我一答完马上就交。一算,算多少分?算六十五分我就交卷了,稳定可以拿六十五分,及格了,就可以了。我记得很清楚,只有一次考试,我把我的分数算到八十分,是小学毕业考初中,在福建建瓯,建瓯初级中学。那次参加考试的时候我算到八十分,还是我第一个人交头卷。结果一开榜,很幸运,我还是第十名录取,名次很高,第十名。不要争,有什麽好争头的?读书年年升级就好了,不留级、不降级,这不就很好了吗?我喜欢读书,所以我课外的东西读得很多,我记忆力很强,有理解力。所以我在学校念书从来没有温习过功课的,没有必要,考试之前我只要把书翻一翻,十分钟就够了,六十分肯定拿到。所以我读书很快乐。读什麽?读喜欢的,我喜欢音乐、喜欢美术、喜欢劳作,喜欢这些东西,喜欢的这些东西那个分数肯定拿到八、九十分。所以我平均成绩都得七十五分,读书有乐趣。我看现在学校做学生好可怜,所以来生不能做人,做人你看那个学生受这种罪,这不能干。像我小时候读书还可以,能接受,现在做学生不能接受。

  一生不争,以後工作也是如此。我在没出家之前也做过几年事情,升官、奖励我都让给别人,我不争这个,我能退让。最後老师,章嘉大师替我选择这个行业,叫我出家,学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一生是职业教师,而且是个义务教学,不收学费,义务教学。生活简单,愈简单我们需要的愈少,这样才能累积功德、福德;你消耗多了,你的福报就消掉了。常常想到,我有多大福报?没福!所以把生活减到最低的水平。一生没有道场,你看到现在,现在有人送道场给我,我要不要?我不要。我年轻的时候都不要,现在老了,都快要死了,还要它干什麽?可是真送来了那也没有法子,我就找一些年轻的法师去接受,让他们好好去修行,转手就给人了。所以常常记住威仪有则,我们要守住佛陀的教诲,依教奉行,这里面法喜充满。

  读了《华严经》,知道菩萨真了不起,八万四千行门、无量的行门,人家在一门里头就圆满了,『一行顿成诸行』。这可能吗?很多人不相信,很多人不能接受,我们通过这麽多年长时期的薰习,现在不怀疑,懂得了。为什麽?他「一行」称性,称性就圆满了,道理在此地。所以我常常讲,大道、心性像一个圆的球一样,无量的行门是什麽?是球面上的那个点,你看这个球面上多少点,每一点都通到圆心,达到圆心不就圆满了吗?所有点不全都具足了吗?问题就是你能不能达到那个心,那个心是什麽?心就是自性。自性是什麽?自性是清净的;换句话说,任何一行只要是清净心,我们常讲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就圆满了,八万四千细行、无量细行都达到这一点。我这样讲你就好懂了,都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佛行,这不是菩萨行。我们吃饭达到这个行,我们喝水达到这个行,起心动念是这个行,言语造作是这个行,待人接物也是这个行,他怎麽不「顿成诸行」?表演给我们看的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表演做出来给我们看。我们明白了,我们也要学善财童子,我们念念不要忘。这才是真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真正自己的自性,与自性相应那就是一行顿成一切行,大圆满、大自在。下面讲「称性」。

  闻说此经称性极谈真实之法,决须解了,依性起修,成称性益。】

  这是了不起的人,这个人善根福德是圆满的,这个人识货,遇到《华严》,才知道这是宝中之宝,没有比这个更圆满的。『称性』,大乘经都称性;『极谈』,到了极处,那是《华严》。所以在民国初年,弘一大师,李叔同先生,大家都知道他,他对於知识分子,在那个时候是大学生,那个时候大学生真的是了不起,跟现在不能比。民国初年,德行、学问确实令人尊敬,他给他们介绍佛法都是介绍《华严经》。你们想学佛,从哪里学起?从《华严》学起,从清凉大师的《疏钞》学起。我初学佛的时候也受了弘一大师的影响,所以我一出家,当时有个老居士供养我一个红包,钱还不少,我很欢喜,为什麽?这笔钱可以买一部《华严经疏钞》。我就没有收他的,我说我写信给智开法师,请他给我找,找到《华严疏钞》,需要多少钱你就付钱,你把钱寄给他。他很欢喜。所以我一出家好像是第一部从香港得到的这部书就是《华严疏钞》,线装本四十册。以後我又买了一套,我有两套,那一套送给李老师了。这识货!

  这部经最初是方老师介绍给我的,我跟他学哲学,他说《华严》是佛经哲学概论,整个佛法都包括在里头,他说你从这下手。这是什麽?这都是搞佛学,不是学佛。学佛从哪里学起?必须要知道,它有先後次第,毕竟《华严》是研究所的课程,是高等佛学,我们不是那种根性,要从初机来学,要学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从哪里?规矩从《十善业》。《十善业》也学过了,学得不像,做不到,学了之後依旧很茫然。所以就想为什麽从前人能做到?为什麽现在人做不到?这就想到什麽?想到家教。从前人从小就学规矩,一出生就开始学规矩,所以他能成方圆。现在人从小不学了,不方不圆,歪歪扭扭的,这是现代人灾难的由来。为什麽这麽苦?为什麽这麽多灾难?从哪来的?就从这来的,疏忽了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

  我们归纳起来,中国自古以来,古圣先贤教的是什麽?就这三样,五伦、八德、因果报应。这个教育在中国是普遍全国,你看看每个县镇,每个小镇都有城隍庙、都有孔庙、都有祠堂,还有文昌庙、魁星楼、魁星阁,都有这些神明。他们代表什麽?代表伦理、代表道德、代表因果,老祖宗很聪明,用这些东西来教化众生。除这个之外,还有表演的说唱艺术,歌舞、绘画、雕塑、戏剧、说书,这些艺术太多了。它的内容是什麽?内容都是伦理、道德、因果报应,都是这些,他在娱乐当中受教。所以佛法一到中国来有这麽好的一个基础,一到这里来就生根,就跟中国传统文化圆融成一体,把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带起来,大幅度的提升,这好基础。

  现在?现在问题就是佛教经典在,我们的基础疏忽了,所以经摆在面前看不懂。所看的不是如来真实义,是什麽意思?自己的意思,变成佛学了。什麽是如来真实义?见性就是如来真实义,称性才是如来真实义。称性那个意思是每个见性的人都一样,没有高下、没有先後,都一样,所以它是圆满的,真实之法。我们要想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可不能不守规矩,哪一个明心见性的人是个不善的人?你在什麽地方见过?无论出家、在家,你找不到,他真的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他真善,真的是好人!为什麽他那麽好?他天天跟好人在一起,他怎麽会不好?中国古人所谓是「近朱则赤,近墨则黑」。他跟哪些好人在一起?他跟华严会上佛菩萨在一起,他怎麽不是好人?这个道理要懂。我们展开《华严经》,就是跟华严会上佛菩萨在一起,天天聚会,欲罢不能,长时薰修,不知不觉就契入境界。

  所以根性要好,你真的入境界,这个根性就是《弟子规》、就是《感应篇》、《十善业》,三个根。这三个根修学有先後次第的,先学《弟子规》,次学《感应篇》,最後学《十善业》。有这三个根,你听《华严》会有一点味道,浅尝,味道虽然不浓,有点味道。如果你有缘,你有善根、福德、因缘,你能够长时期不退转,在这一部经上用个十年、八年功夫,你从浅尝慢慢味道愈来愈浓,你才尝到法味,法喜充满。然後你会要求自己『决须解了』,在这一生当中决定、必须去求了解;你要不了解,了解就是看破,你就没有办法起修。只有彻底了解、明白、看破了,你才真的能放下,放下什麽?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不是放下事物。然後你在十法界能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帮助众生成就。众生在迷,帮助他断恶修善,让他不堕三恶道,这是帮助迷惑颠倒、业障深重的众生。如果他根性很深、很好,帮助他破迷开悟,他能超越六道,能证声闻、缘觉、菩萨之果。根性大利的人,上上根人,帮助他转凡成圣,像惠能大师这一流的人物,见性成佛了,那就是成称性的利益了。

  『依性起修』,什麽叫依性起修?性是清净的,你想能大师所说的自性是什麽?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无动摇,这就称性了。如果我们的修行还有染污,什麽是染污?无论修什麽样的法门,穿衣、吃饭都是修行,这个要知道的。你起心动念都是修行,起心动念里头、待人接物里头,有自私自利、有贪瞋痴慢,那你是凡夫,你没有修行。必须在生活当中、在工作里面断贪瞋痴慢,让贪瞋痴慢这种念头、这种行为愈来愈淡薄,这有进步。一年比一年淡,到没有了,那你功夫成就了,你就入华严境界,并不是很高位次,十信位的菩萨。十信位里面大概是像贪瞋痴慢这个东西没有了,是什麽位次?五信、六信的菩萨,要在小乘,大概是阿那含的境界,三果,还没有出六道。再往上提升把起心动念断掉,就出六道轮回、出十法界了,所以是逐渐往上提升,这称性。所以要知道,我还有贪瞋痴慢、有是非人我,还有欢喜这个、讨厌那个,这没有功夫,这是凡夫,道道地地的凡夫,在《华严》里面没有入流。

  《华严》入流是初信位的菩萨,十信是《华严》的小学,十住是中学,十行是高中,十回向是大学,十地是研究所,像这个比大家就好懂。你还有自私自利、还有是非人我,你小学一年级的资格都没有。那怎麽办?好吧,我们再加个幼稚园,就是幼稚园的学生,没有到一年级,这个不能不知道。《华严》字字句句都称性,所以你不能懂,你有自私自利你怎麽会懂?佛给你来讲你也不懂。你能把自私自利舍掉、放下,你听了就真有味道,华严味道你听出来了,真的法喜充满。这个东西不能勉强,是你自己事情,佛也帮不上忙,为什麽?烦恼是你自己搞出来的,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自己迷惑而造成的。你不能放下,你永远不能破迷开悟,只有放下才能破迷开悟。真放下了,经教一听他就有悟处。天天读没有悟处,就是因为这个障碍没放下,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我们常讲这十六个字,大障碍,让你入不了佛门。这十六个字统统没有了,你一听就进去了。

  就像六祖惠能卖柴的时候,在窗户外面听到屋子里面的人念《金刚经》,他站了一下,听了很有味道,他舍不得离开,跑进去问他念什麽。念的人还不懂,他在外面听他居然听得懂,把他听懂的地方讲给他听,人家感到非常惊讶。什麽原因?他没有自私自利、他没有名闻利养、他没有五欲六尘、他没有贪瞋痴慢,他没障碍。念经的人有障碍,虽然天天念念得很熟,都能够背诵,不懂,真不懂,所以每天还是造业。听懂了他怎麽会造业?哪有这种道理!

  那我们现在怎麽办?佛祖劝告我们,忏除业障。我跟章嘉大师,章嘉大师常常教我,你有业障你就不解如来真实义,必须忏除业障。怎麽个忏法?我刚刚学佛,什麽也不懂,老师告诉我,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这个最初是章嘉大师告诉我的。形式是什麽?佛门忏悔的这些仪规,那是形式,真正修行不重形式重实质。实质是什麽?後不再造。你知道这是过失、知道错了,以後不要再犯这个过错,原来就是咱们传统教学里头的不贰过。孔子赞叹颜回,颜回就有这个能力,孔子学生里头只有这个学生不贰过。他的过失知道之後他就会改,不会再犯同样的过失。佛法里面忏悔就是这个意思,你知道错了,不能再做。再做,那你就晓得,欺骗自己、欺骗佛菩萨、欺骗众生,这个罪就重了,你想想果报在哪里?除了地狱之外,你还有哪条路可走?没路可走,你就到地狱去了。你能对得起佛陀吗?你能对得起自己吗?所以我们常讲不自爱,真正自爱的人不会犯过失。我们一有过失立刻就想到,对不起自己、对不起父母、对不起祖宗、对不起佛菩萨,自然就不敢造作不善了。

  第九「转利益」,转利益是帮助别人,我们自己成就之後就应当帮助别人。

  闻此经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乃展转与人演说,皆得饶益,成转利益。】

  最好的示范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他在三千年前出生在印度,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他在《梵网经》里面讲,《梵网经》是一乘经,一乘经古大德只说了三部,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一乘经就是讲直接成佛之道,就是称性极谈,《华严》、《法华》、《梵网》,就这三部经。世尊在《梵网经》里面告诉我们,他久远劫就成佛了,他是来表演的、是来示现的,这次到咱们地球上来示现,来教导我们四十九年,他说这是第八千次。他来多少次?第八千次,来表演的,给我们看的,就是转利益。转是展转,利益一切众生,真的是一切。没有善根的人、没有福德的人给他种善根、给他种福,这是什麽?造作极重的罪业,你见到佛,你听到佛说法,虽然听不懂,「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你阿赖耶识里头也有佛了。慢慢来,这一生得不到利益,来生後世哪一生又得人身、又碰到佛法,你这个善根又增长一点,这慢慢来。所以要很长的时间,增长到一定的程度才能相信,遇到佛法他才信,他才能生欢喜心,才能求受皈依。所以要晓得,刚入佛门初信佛的人,都是过去生中生生世世善根累积的结果,如果过去生中没有,这一生头一次来不可能,这是我们细心观察能看得到。

  你看很多人遇到佛法问都不问,我们在这讲经,你看这一栋楼十几层,上上下下,他来不来听?他知道我们在这讲经,他都不来,他不相信,这没有。有没有种善根?种了善根,天天见面,他种了善根,这是这麽一点利益,普利众生,一个都不舍。已经有善根的人,他听到这里,他会进来看看,多看几次他也想来听听,听几次之後慢慢他就听懂了,这都是多生多劫累积的善根福德因缘。有些人善根很厚,天天都来听,为什麽还听不懂?业障太重,自己没有能力克服自己的欲望,没有能力降低自己的烦恼,他没有这个能力,那怎麽办?多听。有这麽一种人,如果真的他有这个缘,假如他真有缘,连续不断,不能中断,连续不断听个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他入了,这太难得了!我这一生当中讲经五十年,听经不中断的,五十年只有我一个,别的人他都中断了。所以我有这麽一点成就,五十年不中断,这个缘就殊胜了。没有这麽长的时间不行,断断续续的就困难,所谓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很难有成就。

  现在有个好处,我们得到科学高科技的便利,我们有录相,我们有制作光盘,我们利用卫星、网路传播,无论在哪里讲你都听得到。卫星、网路收不到的地方,我们有讲经录相的光盘,天天听,不要舍弃。一部经都好,听完了从头再听,只要天天不间断就有悟入的机缘,最怕的是中断。由此可知,如果你的善根深厚,那就是什麽?天天不中断听经,听经的利益无量无边。真正听懂了、真正放下我讲的十六个字,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五欲六尘,你真能把这个东西放下之後,你就入进去了。你现在还放不下,就是你听的不够,你没有看破,所以你不肯放下;真看破,哪有不放下的道理,拦都拦不住,所以这个要懂。这是诸佛菩萨给我们示现,世尊为我们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古来祖师大德一再的劝勉我们,闻经的利益不可思议,闻经的利益无量无边,你不听就没法子了。

  从哪里听起?这个有顺序,你从《华严经》听起,你的障碍那麽多,你听一辈子都听不懂,这真的。那从哪里听起?消业障的经听起。先把业障消掉,然後听《华严》不就听懂了吗?换句话说,哪一部经、哪一个法门能够让我把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降温的,那一服药就对症了。《华严》太高了,天天听你也听不懂。这个东西对治习气的,有,不是没有,正规经典里面就是《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地藏菩萨本愿经》,这些好。另外很有效的,有讲那些因果报应的事实真相,这个很有效,你听了之後,想想我有这个毛病,人家讲得这个报应,那将来我也是这个报应,这个很有效。这些东西很多,像《了凡四训》这些、这一类的,《俞净意遇灶神记》,这些东西都行,真的能帮助我们消业障。然後回过头来再学佛,一点难处都没有。

  所以,我们要常常有心、有愿帮助一切苦难众生。什麽是苦难众生?不是说大富大贵就不是,大富大贵也是苦难众生,他出不了轮回,他还在造业,这就是苦难众生。有权势的人、有财富的人造业更多。造业很少的,没有能力造业的,街头上乞丐讨饭的,他没有能力造业。你想想一般众生哪个不造业,福报愈大的造得愈严重。造业里头最重的,吃众生肉,因果定律里面讲三世因果、讲六道轮回,吃牠半斤你来生还牠八两,欠命的还命、欠债的还钱。所以懂因果的时候,业因果报丝毫不爽,你怎麽样对待别人,你将来在地狱里受什麽样的果报。为什麽?这是性罪,所谓性罪就是你自性造的业报变现出恶道你自己去受。地狱不是阎罗王造的、不是佛菩萨造的,是你自己业力变现出来的,所以每个人见到的地狱都不一样,自己变的,太可怕了!所以修学有次第,《华严》可以听,听《华严》确实能帮助你把心量拓开,但是基本功不能放弃。没有基本功,在《华严》里不能提升;有了基本功,接触《华严》会大幅度提升,会提升得很快,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末後一条「速证益」。

  总具前诸法门,故广修众德,则能速出生死,顿证菩提,成速证益。】

  我们相信你真的在《华严》得利益了,你这一生当中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像回向偈里面所说的「花开见佛悟无生」。那是什麽?那是实报庄严土往生,一到极乐世界就成佛。能不能做到?肯定能做到。你往生不是生同居土,也不是生方便土,生实报庄严土。《华严经》能帮助你一生成佛、一生圆满,到哪里去找?谁能做得到?真肯干的人就做到了。烦恼习气放不下的人,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你学了《华严》你都明白了,宇宙人生一切现象是什麽回事情你统统知道了,你看看世尊跟弥勒菩萨的对话不就清楚了吗?确实对於整个宇宙,大乘教里归纳成六个字,就把整个宇宙讲尽了,性、相、理、事、因、果,讲尽了,你全都通达明了了,你不成佛成什麽!真正通达明了就彻底放下了,为什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物质现象不是真的,精神现象也不是真的。真的东西是有,但是不可思议,你说不出来,你也不能想,你一想就是妄想,妄想就迷了,不能想!不能想,清净心现前,清净心就见到了,就证得了;一想就糊涂了,一想就变成无明。所以佛法没有别的,彻底把虚妄放下,妄尽,记住这两个字,妄尽了就还源了,还源才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你决定生实报庄严土,不是在方便有余、凡圣同居,不在那里。

  你真搞懂了,你一定是决心取净土,你不会学别的法门。为什麽?你看看,文殊菩萨学这个法门,普贤菩萨学这个法门,善财童子也学这个法门。我告诉诸位,以前讲过很多次了,我跟李老师去学教,我不是学净土的,我对於佛的经教很有兴趣。对净土我认为那大概是释迦牟尼佛为度老太婆的,开这麽一个方便法门,大概不是什麽高级佛法。这个错误观念很不容易转过来,李老师劝我多少次,我虽然不怀疑、不反对,我不学这个法门。到什麽时候我真的相信净土?是我在台北市讲《华严经》,讲到差不多一半,《四十》、《八十》同时讲,那时一个星期讲三天,同时讲。讲到一半,有一天心血来潮,忽然想想,文殊、普贤学什麽?善财是文殊菩萨的得意门生,他学什麽?再翻後面,後面没讲到的,翻後面,文殊、普贤统统发愿回向求生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这个给我是一棒打醒了。

  然後再回头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清清楚楚,你看第一个参访的,我们中国人讲先入为主,德云比丘,修什麽?修般舟三昧。般舟三昧就是修念佛法门,叫佛立三昧,真精进。般舟一期九十天,这九十天就念佛,阿弥陀佛不能中断,日夜都不断,不能睡觉、不能坐下来,只可以站着、只可以走动,叫般舟三昧,真精进!万缘放下一心念佛,一期就是这样,所以要年轻、要有体力,没有体力的人做不到,九十天不睡觉,勇猛精进,求生净土。给善财讲开示,讲二十一门,二十一种念佛的法门,二十一种一展开,包括了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没有一门不是念佛法门,这时感到非常惊讶!到最後一看,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我这才相信,我这才死心塌地皈依净土了。所以我皈依净土是《华严》带进来的,不是深入《华严》,对净土没法子起信。这一门妙绝了。

  所以真的你学《华严》,念佛,实报庄严土往生,比依照《华严经》方法明心见性还要殊胜、还要快速。这才叫真正大圆满,真正叫无量无边的利益。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