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倾城 秦淮八艳 秦淮八艳有别于历史上的其他美人,也许在于她们不像中国历史上其他的美人那样,专门是为帝王准备的。她们不承担亡国祸水的罪名,在爱情方面,她们享有较别人更多的自由。她们有选择的权利,换句话说,一般的男人可以爱她们,她们也可以爱上一个普通的男人。秦淮八艳和西施相比、和赵飞燕相比、和武则天相比,更多一些平民百姓的人情味。八艳的真正意义,在于她们有不做亡国奴的骨气,在于她们很好的文化素养和不同凡响的政治见识。外在的美可遇,内在的美难求,时穷节乃现,只有到了国破家亡的最后关头,才能看得出一个人的节操。
秦淮八艳是一面镜子,桃花扇底看前朝,通过这八位不同凡响的风尘女子,人们看到的是中国文化的颓败,是中国男性知识分子的虚伪和装腔作势。像钱牧斋和侯方域,都是名噪一时的大才子,这些才子都是先唱高调,最终却失节投机,走到他们平日所鼓吹的理想的反面去了,爬得太高,跌得就重。倒是秦淮河边的八位小女子,轰轰烈烈地唱了一曲正气歌,活活羞煞男子汉大丈夫。
其一 —— 绝艳风尘董小宛 晚来纤雨洗行尘,清风过处更销魂。
灯火最胜南京路,江边对月少一人。
董小宛,名白,一字青莲,别号青莲女史,她的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她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女子中的一流人物。冒辟疆容貌俊美,风度潇洒,人称”美少年”,是复社中一位富于才气、风流倜傥的才子。
小宛生于南曲青楼之中,琴棋书画莫不知晓,诗词文赋样样精通。十五岁艳帜初张就名冠秦淮。而且脾气大得很,看人很挑。后来辗转到苏州半塘,董小宛醉心于山水之间,常受客人之邀,游太湖、登黄山、泛舟西湖。就在董小宛离开秦淮河不久,冒辟疆却慕名到秦淮河去寻访她了。不遇,冒辟疆(襄)遂又转往苏州闲游,专程跑到半塘拜访。偏不凑巧,董小宛又已受人之邀游太湖去了。数次不遇,直到最后才得以与她相晤。董小宛早慕复社“四公子”大名,而冒辟疆也意外地看到这个风尘女子纵谈时局,不愧女中丈夫。一见之下,彼此倾慕。
第二年春天,冒辟疆再到苏州访董小宛,却又听说她陪钱谦益游览西湖去了,他只好悻悻地回去了。又一年,他再访半塘,又与董小宛擦肩而过。失望之余,冒辟疆结识了当地名妓陈圆圆,两人十分投缘,相携游历了苏州,还定下密约。等冒辟疆来苏州践约接陈圆圆时,陈圆圆又失约去了京都,这时,他却意外碰见了董小宛。世上所谓缘份,大抵如此。
这回见面,属于二见钟情。两人怕夜长梦多,要惊心动魄,于是订下终身。其时,冒辟疆因为恃才傲物,连小小的乡试都一再落榜,干脆不干了,归乡隐居。董小宛也是名士真风流,不在乎夫贵妻荣,果断地卷起包裹,当了冒的小妾。
冒家十分通情达理,顺利地接受了董小宛这位青楼出身的侍妾。正好红袖添香夜读书。可惜,李自成攻占北京,清兵入关南下,江南一带燃起熊熊战火。冒家人没事,却因辗展流离,一穷二白了,过着缺米少柴苦哈哈的日子。多亏董小宛典钗当裙,才勉强维持着全家的生活。
闲暇时,小宛与冒辟疆常坐在画苑书房中,泼墨挥毫,赏花品茗,评论山水,鉴别金石。小宛初进冒家,仿钟繇帖,学曹娥碑,每天写几千字,既不错字,也不漏字。
小宛还曾代替冒辟疆给亲戚朋友书写小楷扇面。从霸谒罩莸氖彬,小宛曾经学过一段时间绘画,能够画小丛寒树,笔墨楚楚动人。她15岁时画的《彩蝶图》现收藏在无锡市博物馆,上有小宛题词,并有二方图章印记,还有近人评价很高的题诗。小宛的画传世绝少,该图是一幅难得见到的佳作。到如皋后,她保持着对绘画的特殊爱好,时时展玩新得长卷小轴或家中旧藏。后来逃难途中,小宛宁肯丢弃化妆用品,也要把书画藏品捆载起来,随身带走?br />
而董小宛最令人折服的,是把琐碎的日常生活过得浪漫美丽,饶有情致。小宛天性淡泊,不嗜好肥美甘甜的食物。用一小壶茶煮米饭,再佐以一两碟水菜香豉,就是她的一餐。冒辟疆喜欢吃甜食、海味和腊制熏制的食品。小宛深知辟疆的口味,她为冒辟疆制作的美食鲜洁可口,花样繁多。如酿饴为露,酒后用白瓷杯盛出几十种花露,不要说用口品尝,单那五色浮动,奇香四溢,就足以消渴解酲。在喝茶方面,小宛和冒辟疆有共同的嗜好。他们常常是一人一壶,在花前月下默默相对,细细品尝茶的色香性情。
小宛经常研究食谱,看到哪里有奇异的风味,就去访求它的制作方法,用自己的慧心巧手做出来。现在人们常吃的虎皮肉,即走油肉,就是董小宛的发明,因此,它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叫”董肉”,这个菜名虽然有些唐突美人,但和”东坡肉”倒是相映成趣。另外,小宛还善于制作糖点,她在秦淮时曾用芝麻、炒面、饴糖、松子、桃仁和麻油作为原料制成酥糖,切成长五分、宽三分、厚一分的方块,这种酥糖外黄内酥,甜而不腻,人们称为”董糖”,现在的扬州名点灌香董糖(也叫寸金董糖)、卷酥董糖(也叫芝麻酥糖)和如皋水明楼牌董糖都是名扬海内的土特产。
在《影梅庵忆语》中,对董小宛厨艺的描写,从那种精致、那种巧妙中仿佛能感觉到旖旎的江南风光,体味到江南文化的诗意对日常生活的渗融。现在还有人把董小宛和伊尹、易牙、太和公、膳祖、梵正、刘娘子、宋五嫂、萧美人、王小余列为我国古代十大名厨,恐不为过。
至于花前月下,对于才子佳人来说,当然是少不了的。月色如水,最为小宛所倾心。夏夜纳凉,小宛喜欢背诵唐人咏月及流萤、纨扇诗。为领略月色之美,她常随着月亮的升沉移动几榻。半夜回到室内,她仍要推开窗户,让月光徘徊于枕簟之间。月亮西去,她又卷起帘栊,倚窗而望,恋恋不舍,还常常反复回环地念诵李贺的诗句”月漉漉,波烟玉”。小宛就是这样在自然平实的日常生活中领略精微雅致的文化趣味,在卑微的生命中企慕超脱和清澄的诗意人生。
现代女士大多善用香水,董小宛那年月香水产业好像不怎么发达,但是,也有和香水的相同作用的东西,那就是薰香。冒辟疆说自己一生的清福都在和小宛共同生活的九年中享尽。这清福也包括静坐香阁,细品名香。冒辟疆最欣赏”横隔沉”,这是一种内质坚致而纹理呈横向的沉香。小宛最珍爱东莞人视为绝品的”女儿香”,他们还蓄有不少”蓬莱香”。冒辟疆曾从江南觅得一种味如芳兰的”生黄香”,他拿了一两块给广东朋友黎遂球鉴赏,黎遂球叹为观止。小宛还用从内府获得的西洋香方子制作过百枚香丸。他们讲究品香时的情调。寒夜小室,玉帏四垂,点燃两三枝红烛,在几只宣德炉内燃沉香,静参鼻观,就好像进入了蕊珠众香深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二 —— 桃扇落红李香君 生辰薄雾笼临安,龙井村前狮峰寒。
平湖日暮神伤处,白堤弱柳断桥边。
秦淮河名妓李香君身边时时带着一把绢扇,扇面是洁白的素绢,上面绘着一幅色彩浓艳的桃花图,故称之为“桃花扇”。此扇之图并非出自名家之手,可为何李香君视为至宝呢?原来这扇面上的桃花,并非染料所画,而是以李香君的鲜血写成,上面凝结着她与情郎侯方域缠绵哀艳的爱情故事,也是她此生全部的希冀所在。
李香君是秦淮河畔媚香楼里的红姑娘,这媚香楼建得精巧别致,临水而立,站在楼上凭栏而望,烟水澄碧、画舫织彩的秦淮河尽收眼底。媚香楼的主人是李大娘,她年轻时也是秦淮河边的红妓女,年长后用自己的积蓄建了这座媚香楼,收养了几个干女儿,以诗酒歌舞待客,在南京城里颇有些名气。最给媚香楼撑脸面的就是李香君了。这姑娘自小在李大娘身边长大,诗书琴画歌舞,被李大娘调教得样样精通,性情上也学了李大娘的豪爽侠气,着实逗人喜爱。要说李香君的长相,别有她的特点,她身材娇小玲珑,眉眼儿俏丽生辉,小嘴唇微微上翘,显出几分俏皮,整个一个可人儿的模样,因她娇小而香艳,名字里又带个香字,所以客人们都戏称她是“香扇坠”,还真合她的那种韵味呢。
媚香楼在秦淮河畔属于那种比较高级的妓楼,这种妓楼里的姑娘多是卖艺陪笑不卖身,李香君便是这种典型。因为李大娘仗义豪爽又知风雅,所以媚香楼的客人多半是些文人雅士和正直忠耿之臣,受干妈的影响,李香君小小年纪便颇善于辨识好坏忠奸,第一次见到侯方域并一见倾心时,李香君才十六虚岁。
侯方域是一位风流倜傥、气宇不凡和才气横溢的翩翩公子,是著名的复社领袖之一,他在明崇祯十二年来金陵后,由阉堂阮大铖出资托杨龙友引荐而交识了香君,两人一见倾心,以身相许。侯曾应允为被复社名士揭露和攻击而窘困的阮大铖排解,富于正义感的香君严词叫侯公子拒绝。阮阴谋失败后,乘机诬陷侯勾结左良玉军作乱,怂恿凤阳督抚马士英杀他,侯逃到漕抚史可法处。当崇祯帝缢死煤山后,马、阮在南京拥立福王,阮强逼香君嫁给漕抚田仰作妾,田以金三百镒为聘礼。香君拒不从,倒地撞头,血喷如注,连侯公子送她的定情诗扇亦溅上血,杨龙友即以其血点画成桃花。这就是崇祯十七年发生在南京的“扇血点染桃花”的画坛韵事。此时正值马、阮大捕东林党人,侯等被捕入狱,香君也被阮选送入宫。清军南下,南京失陷后,香君逃到栖霞山,侯方域降顺了清朝。但二人相遇时,香君毅然割断情根,遁入空门。香君后来如何?《桃花扇》里没有续笔,只说她生前常替施主们制作宝幡。据说她生前常在栖霞山葆贞观附近的桃花涧浣纱,死后就葬在附近的山丘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三 —— 风骨嶒峻柳如是 钱塘江畔歌舞宁,西陵松柏长青青。
香魂已随清风逝,空余慕才守西泠。
柳如是名是,字如是,小字蘼芜,本名爱柳,因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她是嘉兴人,生于明万历五十年,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由于她美艳绝代,才气过人,遂成秦淮名姬。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卓》与尺牍。
郁达夫说柳如是的诗词堪称“秦淮八艳”之首。陈寅恪读过她的诗词,说自己亦有“瞠目结舌”之感。足以证明其才情。在古今妓女中间,毫不气馁地与士大夫平起平坐、蔑视一切,对封建礼法的愤怒抗议,断然将它踏在脚下,柳如是是仅有的一例。郭沫若曾说:才华是“天不能死、地不能埋”的,她永远放光!这就难怪柳如是如磁铁一样吸引着晚明的一些杰出人物,如宋辕文、陈子龙、李舒章、汪然明、李存我、钱谦益,这些人有的为其舍家抛业、跳河自杀。只有才胆兼俱的钱谦益取得了胜利。
她是反清复明的义士。清兵到来之时,她劝钱谦益自尽殉明,谦益不从,她亦自尽未遂。后来她和钱谦益一起参与郑成功等人的复明活动,她倾尽珠宝,助饷义军;以自家为地下联络点,为义军传送密信;义军起事前夕,她亲赴舟山慰劳……反清复明在柳如是这里,体现的是其对汉文化的坚执与痴情。
1666年钱氏去世后,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氏为了保护钱家产业,竟用缕帛结项自尽。恶棍们虽被吓走,一代才女却这样结束了一生。柳氏死后葬于虞山佛水山庄。是年其女年17岁,已嫁给无锡赵玉森编修之子。
柳如是一生体验充盈,终以一束白练了却了四十七岁的英年。有歌词说:“好花美丽不常开。”伤哉斯言,空留下我们这些后世的尘俗中人,在此强作解人,谬托知己而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四 —— 傲骨侠女寇白门
冷雨丝丝挂梅园,腊梅几点傲冬寒。
招鹤亭前空举首,白石流水花溪滩。
寇白门名湄,字白门,寇氏归金陵一。《板桥杂记》曰:“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相知拈韵,能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正是由于白门为人单纯不圆滑,而决定了她在婚恋上的悲剧。
崇祯十五年暮春,声势显赫的功臣保国公朱国弼,在差役的护佣下来到了钞库街寇家,几次交往后,白门对他留下了良好印象,斯文有礼,温柔亲切,所以在朱氏提出婚娶时便一口同意。是年秋夜,17岁的寇白门浓妆重彩地登上了花轿。明代金陵的乐籍女子,脱籍从良或婚娶都必须在夜间进行,这是当时的风俗。朱国弼为了显示威风和隆重,特派5千名手执红灯的士兵从武定桥开始,沿途肃立到内桥朱府,盛况空前,成为明代南京最大的一次迎亲场面.朱国弼实际上是一个圆滑狡黠的官僚,他迎娶寇白门是一时的需要,数月后他那儇薄寡情便渐暴露,遂将寇氏丢一边,依旧走马于章台柳巷之间。
1645年清军南下。朱国弼投降了清朝,不久尽室入京师,又被清廷软禁。朱氏欲将连寇白门在内的歌姬婢女一起卖掉,白门对朱云:“若卖妾所得不过数百金……若使妾南归,一月之间当得万金以报公。”朱思忖后遂答允,寇白门短衣匹马带着婢女斗儿归返金陵。寇氏在旧院姊妹帮助下筹集了2万银子将朱国弼赎释。这时朱氏想重圆好梦,但被寇氏拒绝,她说:“当年你用银子赎我脱籍,如今我也用银子将你赎回”当可了结。
寇白门回到秦淮河上之后,人们称她为女侠,”筑园亭,结宾客,日与文人骚客相往还,酒酣耳热,或歌或哭,亦自叹美人之迟幕,嗟红豆之飘零”。整天就是和一般文人诗酒唱和,消磨时光,就这么浑浑噩噩地病死在风月场上。当时的东林领袖钱谦益作《寇白门》诗追悼曰:”寇家姊妹总芳菲,十八年来花信迷,今日秦淮恐相值,防他红泪一沾衣。丛残红粉念君恩,女侠谁知寇白门?黄土盖棺心未死,香丸一缕是芳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五 —— 长斋绣佛卞玉京(赛赛) 一渚纵卧两湖间,渚中寺僧坐念禅。
轻舟一叶逍遥去,碧烟极处见仙山。
卞玉京名赛,又名赛赛,因后来自号“玉京道人”,习称玉京。出身于秦淮官宦之家,姐妹二人,因父早亡,二人沦落为歌妓,卞赛诗琴书画无所不能,尤擅小楷,还通文史。她的绘画艺技娴熟,落笔如行云,“一落笔尽十余纸”喜画风枝袅娜,尤善画兰。18岁时游吴门,居虎丘,往来于秦淮与苏州之间,是明末清初的一位秦淮著名歌妓。卞赛一般见客不善酬对,但如遇佳人知音,则谈吐如云,令人倾倒。卞赛曾与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吴梅村有过一段姻缘。
崇祯十四年春,吴梅村在南京水西门外的胜楚楼上饯送胞兄吴志衍赴任成都知府,在这里他遇见了前来为吴志衍送行的卞赛姐妹,看到卞赛那高贵脱俗而又含有几分忧郁的气质,不由想到江南盛传的两句诗:“酒垆寻卞赛,花底出陈圆”。席间吴又对卞赛的文才进行了探试,令吴不由倾倒,以后二人交往频繁,感情渐深。
后来吴在长干里寓所得到卞的一书简,知道卞想嫁给他,心里很矛盾。因吴听到一消息,崇祯帝的宠妃田氏的哥哥田畹最近来金陵选妃,已看中陈圆圆与卞赛等。吴在权势赫赫的国舅前胆怯了,只在卞赛的寓所吹了几首曲子便凄然离去。
二年后,卞赛嫁给了一诸侯,因不得意,遂将侍女柔柔进奉之,自己乞身下发,在苏州出家当了女道士,依附于70余岁的名医郑保御,郑筑别宫资之。卞赛长斋绣佛,持课诵戒律甚严,为报郑氏之恩,用3年时间为郑氏刺舌血书《法华经》。
此时吴梅村当了清朝的官,心情颓伤。顺治七年的一天,卞赛在钱谦家里看到了吴的《琴河感旧》四首诗,方知吴对她的思念。数月后二人在太仓终于相见,卞赛为吴氏操琴,吴感怀不忆,写了《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赠之,诗中道出了卞在这十年中的情景,点出了清军下江南、玉京“弦索冷无声”,一派凄凉状况。卞赛后来隐居无锡惠山,十余年后病逝,葬于惠山柢陀庵锦树林。
吴梅村也并不比她幸运,顺治十年,他终于在各方的压力和清廷的逼迫下出仕清朝,写下了生命中最耻辱的一页。他终生都对卞玉京抱有愧疚,因为,由于他的“薄幸”,卞玉京的命运在她的秦淮姊妹行中是最苦的一个,重情的吴梅村是难以原谅自己的。在卞玉京去世后,他还亲到卞玉京的墓地悼念,写下了缠绵悲苦的《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他比卞玉京多活了十余年,临终前写下了绝笔诗:
忍死偷生廿载余,而今罪孽怎消除?
受恩欠债应填补,总比鸿毛也不如。
吴的一生,留下的遗憾和“罪孽”太多了,他与卞玉京的爱情悲剧就是其中之一。在生命的弥留之际,他的眼前一定浮现过卞玉京泓然的双眸,那其中,有忧伤,有爱恋,也有怨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六 —— 痴恋终生马湘兰 晚日青山晚日松,晚日雁叫晚空中。
几点帆白浸水雾,几抹霞暖映峦彤。
马湘兰(1548—1604)可以称为明代的女诗人、女画家。据《秦淮广记》载,她名守真,字湘兰,小字玄儿,又字月娇,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人称“四娘”。她秉性灵秀,能诗善画,尤擅画兰竹,故有“湘兰”著称。她相貌虽不出众,“姿首如常人”,但“神情开涤,濯濯如春柳早莺,吐辞流盼,巧伺人意”。
看来,女人就算长得不漂亮也照样能”美”,只要有值得人称道的地方,就会被别人赞美,爱慕。
马湘兰在绘画上造诣很高,当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接连三次为《马湘兰画兰长卷》题诗,共72句,记载在曹寅的《兰亭集》里。《历代画史汇传》中评价她的画技是”兰仿子固,竹法仲姬,俱能袭其韵”。在北京故宫的书画精品中也间杂着马湘兰的兰花册页,康熙乾隆这些人可都是书法绘画无所不精的,能被他们当佳作收藏,说明她的画确实是画得有水平。而流落到国外的那些,更是一直被视为珍品。
在文学上马湘兰也很有才华,曾撰有《湘兰子集》诗二卷和《三生传》剧本。马湘兰可谓是多才多艺,她居然还通音律,善歌舞,并能自编自导戏剧。在教坊中她所教的戏班,能演出”西厢记全本”,随其学技者,后来大多成了一代戏曲名家。
马湘兰生长于南京,自幼不幸沦落风尘,但她为人旷达,性望轻侠,经常干点资助穷苦人的事,所以,当时的人对她的印象最好,她的口碑也是最佳的。
马湘兰的居处为秦淮胜处,慕名求访者甚多,与江南才子王稚登交谊甚笃,她给王稚登的书信收录在《历代名媛书简》中。在王稚登70大寿时,马湘兰集资买船载歌妓数十人,前往苏州置酒祝寿,”宴饮累月,歌舞达旦”,归后一病不起,最后强撑沐浴以礼佛端坐而逝,年57岁。马氏死后葬在其宅第,今白鹭洲公园的碧峰寺附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七 —— 风流媚骨顾眉生(横波) 晓风带笑过莲台,清水芰荷自在开。
夜雨敲萍萍无意,晨露犹放彩光来。
顾眉生即顾媚,是南京上元人,据《板桥杂记》载:"顾媚字眉生,又名眉,号横波,晚号善持君,庄妍靓雅,风度超群;鬓发如云,桃花满须,弓变纤小,腰肢轻亚。通文史,善画兰,追步马守真,而姿容胜之,时人推为南曲第一。"可见她不但有着仕女的娉婷娇姿,更具文才艺技。
顾眉生曾答应嫁给一个叫刘芳的书生,大概是这位书生追求她追得太苦了吧。哪知道天鹅肉的确难吃,顾眉生不久背约嫁给了早已降清的”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龚定山作妾,老龚的文章估计比刘芳先生写得好,而且还是个官僚,比刘芳先生有钱得多。刘芳先生咽不下这口气,是男人都咽不下这口气。可他没想着找老龚决斗或者干点别的,而是以身殉情,也不知道他徇的那门子情。尽管刘芳先生为顾眉生死了,但也不妨碍老龚先生宠爱顾眉生,号曰”善特”,后来封顾眉生为第二夫人,受为一品封典。建议想徇情的男人,别徇得一相情愿,否则太不值。
老龚当时是清朝礼部尚书,京师的四方名士尊他老先生为泰斗,经常有人找他签名留念什么的。凡有人找老龚求诗书画时,大多是由顾眉生代笔,于是,顾眉生才气越来越被时人称道。不过,顾眉生也干了点在当时算得上好事的事,那就是利用老龚的地位和钱,对抗清志士慷慨解囊。
1657年大概老龚的官也当腻了,带着顾眉生隐居在秦淮河畔大油坊巷市隐园。有一天顾眉生向正在写诗的老龚说,她在文德桥遇到了身着和尚衣服的阎尔梅,老龚暗吃一惊,原来这个阎尔梅是清廷的要犯,清兵南下时他在徐州劝史可法率军北上山东阻击;这几年他到处鼓吹反清复明,清廷正到处通缉他。正说着,阎尔梅已经逃进了市隐园中村堂,此时四周已被清军包围了。在顾眉生机智的庇护下,终于使阎尔梅脱险。所以大才子袁枚赞之曰 :”礼贤爱士,侠内峻嶒”。
1664年深秋,顾眉生在北京铁狮子胡同老龚的府内病逝,吊丧的车辆有数百乘;连远在江南的阎尔梅、柳敬亭、余杯亦在安徽庐州为她开吊设祭。老龚还在北京长棒寺为其建了妙光阁,并为之著有《白门柳传奇》流传于世。
顾眉生的一生大概要算是秦淮八艳中最幸福的了,不过,假如她真的嫁给那个叫刘芳的书生,也许,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八 —— 倾国一笑陈圆圆 流水人家渡头船,寒山寺里钟声残。
香烛不减前朝客,雨打枫桥又一年。
陈圆圆原名邢畹芬,是常州奔牛镇上的一个小家碧玉,父母早亡,从小与祖母相依为命,祖母疼爱孙女,曾送她到镇上的私塾读书,私塾先生为她改名为沅。邢沅十四那年,祖母卧病不起,终至负债累累.走投无路之下,错信了那蟹,将她卖到教坊中作歌妓。由于她天赋颖慧,很快就在教坊中崭露头角,歌舞尤占魁首。鸨母为她改名陈圆圆。
崇祯十四年秋天,老奸巨滑的周奎相中了正值二八佳龄的红歌妓陈圆圆,先是将陈圆圆收为义女,在府中经过一番调教培训之后,再伺机送进了周皇后宫中。可是这时崇祯皇帝被军国大事搅得头昏脑胀,根本没有心思重结新欢,对陈圆圆只是欣赏,没有收纳之意,失望的周奎将其贬到歌舞班中充当歌舞姬。
崇祯初年,吴三桂于乱世崛起,成了京城里的热门人物,嘉定伯周奎为巴结在府中摆下珍肴美酒款待吴总兵。并招来绝色的歌舞姬陈圆圆在席前奉歌献舞,吴三桂迷得欲醉欲仙。第二天,吴三桂派人带了千两黄金作聘礼,到周府求婚。周奎早已准备好丰盛的嫁奁,当天就亲自把陈圆圆送到了吴家。
无奈好梦易醒,吴三桂离开京城不久,闯王李自成便率大军攻入了北京,建立了大顺王朝。城中旧臣遗老全部遭到了搜捕,吴襄及全家也在其列,而陈圆圆的美貌被闯王的心腹大将刘宗敏看中,于是夺为侍妾。于是就有了轰动至今的“冲冠一怒为红颜”
晚年为女道士改名寂静,字玉庵,日夜与古经为伴,不再为凡尘世事而烦心。
(By Lunamia 转引自分享互联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