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这里

我站在这里,距离故乡十万八千里.我等在这里,倾听亲人的声音.我走在这里,感受人在他乡的艰辛.我看在这里,目睹海外游子的寸草心.
正文

推动社会发展和创造社会价值的舆论观

(2007-02-10 15:04:40) 下一个
                               试论媒体的缺位与越位对大众认知的不作为及反向误导
        正确的舆论观应该是能够推动社会发展和创造社会价值的舆论观。如何正确认识这一点对舆论监督在社会发展以及社会价值在社会意识的层次再创造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当今中国的舆论恰恰在这方面做了反面的典型。在关乎社会何去何从的重大事件的报道上,应该介入舆论监督的时候严重缺位,而在弥散和幻化大众自觉性方面做出的努力却大大的越位了。
        解释这一现象的根源很简单。如果我们观察一下当今媒体和舆论回避的在社会上引起重大反响的事件。大多都是与制度有关。大众应该探究其中缘由,发现其中真相时,往往这时媒体拿起舆论监督的武器却没有了踪影。细看违规的、腐败的、犯罪的,分析起来都是制度本身就有漏洞所以钻空子违反规定,制度本身就腐败所以出蛀虫,制度本身就犯罪所以干脆直接制造罪犯。职务犯罪或许就可以理解为坐在那个位子担任那个职务就要犯罪。为什么没能制止住任职者的犯罪呢,是制度所致。
        如果我们企望媒体和舆论为大众探究其中的缘由,那恐怕恰恰要危及当今仍要维持运转的“和平崛起的和谐社会”的制度了。这也就不难理解我们的媒体为什么这时要丧失正确的舆论观了。作为仍是国家机器的“社会公众”媒体决不能对国家赖以存在的社会制度构成威胁。而不论这一制度是否还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这也许是当今中国社会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缺位。
        舆论作为产业在中国登堂入室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得中国的媒体不能让大众真正关注到他们要关注事情的同时还要创造出关注点,就是卖点。最好的已经被剥夺了。(如果制度转型到像台湾全都是卖点就要另当别论了} 。“主旋律”又换不来经济效益(社会的也越来越难)。那只有剑走偏锋了。人们喜欢什么,媒体就应和什么,除了制度不允许的。投民所好,人民吃不饱穿不暖,就说吃饱穿暖。
人民温饱了思淫念,咱就说思淫念。但要犹抱琵琶半遮面,因为我们的制度还没有明确鼓励人们可以思淫念。(以后转型到可以再论,以人为本嘛)既然是创造卖点,就要利用舆论导向。不能大鸣大放也要深入人心。但有一条他们无法顾及了。就是大众也许就是治治阳萎、早泄,可媒体下的却是奔着顽固性勃起的药。后果不堪设想啊。这就是越位。误导了大众真正的认知趋向。我们总是提要引导社会风气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显然,社会风气不太正确。试问什么是正确的,谁为大众引导。现象表明引导者非但负不起正确引导之责,而且引导倒是引导了,不过利益驱动的方向不明。风气差也许引导人要负很大责任。
      缺位身不由己,但越位可以控制剂量吧。全民顽固性勃起,贻笑大方事小,神经紊乱事大。
      什么时候中国的媒体能真正推动社会的进步,创造真正的社会价值。要看国家制度的变革,但愿为期不远,此期可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