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往芦林一号的小公园里兴建了一座“毛泽东诗碑园”(原名是“毛泽东庐山诗词苑”)。据当地有关材料介绍说,1993年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庐山管理局为了纪念毛泽东三上庐山的革命风范,为了充分表达庐山人民对毛泽东主席的深切怀念,兴建了当代最大的花岗岩石建筑“毛泽东诗碑园”,展示了毛泽东曾在庐山创作的光辉诗篇。
我认为,建“毛泽东诗碑园”这种政治性很强的事,绝非庐山管理局单方面敢为,没有江西省委及中央有关方面的点头,是建不成的。
图1、毛泽东诗碑园
“诗碑园”占地4400平方米,为传统的中轴线对称建筑格局,背倚吼虎岭和玉屏峰,与巍峨的笔架山相望,依山取势,环境优雅。
诗碑园入口处,“毛泽东庐山诗词苑”刻在一块长2.8米、高1.4米的8吨冰川巨石上。走上台阶,耸立着毛泽东与周恩来并肩站立的高大青铜塑像,塑像高2.8米,重达1.5吨。塑像后面为主诗碑,15吨的星子花岗岩的正面上,刻录着毛泽东手书《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背面有江 泽 民书录的《七律·登庐山》。两边立柱上刻着毛泽东《七律·登庐山》里最有名的两句:“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图2、毛泽东、周恩来两个人的青铜塑像
这里为什么耸立着毛泽东、周恩来两个人的青铜塑像?经过那个时代的人大多百思不得其解。如果只有毛一人的塑像,到也正常,因为这毕竟是“毛泽东诗碑园”。如果是领袖群像的话,通常都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四个人,很少有两个人的,倒是文革前刘少奇作为国家主席,其大幅头像照片在国庆节《人民日报》头版曾与毛泽东的照片并列刊登过。如今这里耸立着毛、周两个人的塑像不知有什么讲头?神秘与玄机是中国政治历来的特点,总有让人猜不透的地方。
把毛泽东1959年八届八中全会后写的《七律·登庐山》作为“诗碑园”的主诗,从字面上看,倒也说得过去,毕竟诗名为“登庐山”,诗里的第一句是对庐山的描写:“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但这首诗是政治诗,是反击彭德怀等人批评大跃进的炮弹,对此毛泽东毫不隐讳。
图3、毛泽东手书《七律·登庐山》
1959年9月1日,毛泽东主动把《七律·登庐山》和《七律·到韶山》两首诗寄给《诗刊》主编臧克家等人:“近日写了两首七律,录上正改。自以为可,可以上《诗刊》。”,并对彭德怀破口大骂:“近日右倾机会主义猖狂进攻,说人民事业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全世界反华反共分子以及我国无产阶级内部,党的内部,过去混进来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投机分子,他们里应外合,一起猖狂进攻……让他们骂上半个世纪吧!那时再看,究竟谁败谁胜?我这两首诗,也是答复那些忘八蛋的。”9月7日,毛泽东就这两首诗的修改致信胡乔木,更加明确地指出:“主题为了反右倾鼓干劲的,是为了惩治反党、反总路线、反大跃进、反人民公社的。”
毛泽东将权谋与艺术结合得天衣无缝,把诗词作为政治斗争的利器运用的得心应手。正是其“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的心态,把提出中肯批评的彭德怀、张闻天、黄克诚、周小舟定性为“反党集团”,大骂他们是“王八蛋;把本应该纠“左”的庐山会议,变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给“热风”火上加油,把全国变得疯狂,结果是灾害“洒江天”,造成1960-1962年饿死数千万人的世界罕见大悲剧。
图4、从“诗碑园”看笔架山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庐山会议盖棺论定:“毛泽东同志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同志的批判,进而在全党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八届八中全会关于所谓‘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反党集团’的决议是完全错误的。这场斗争在政治上使党内从中央到基层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在经济上打断了纠正‘左’倾错误的进程,使错误延续了更长时间。”
江大人为什么在1993年书录《七律·登庐山》并刻于庐山?莫非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炮轰中央“不改革”后,江大人心中窝火,有苦难言,与当年挨批评的毛泽东惺惺相惜?看来该“诗碑园”政治意味深不可测。有人称庐山是“政治山”,果然名不虚传。
图5、毛泽东手书《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继续往前走,到达北面的主碑亭。从入口到主碑亭共有83级石阶,象征着毛泽东走过的83年战斗历程。亭子中央,洁白的大理石上刻录着毛泽东手书《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诗碑园”的设计刻意把此诗的题目抹去,意图在于掩盖此诗的政治含义。
这首诗是1963年12月发表的,刊登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毛主席诗词》里。1964年1月4日,《人民日报》第1版也刊载了这首“题照诗”。稍后,4月11日的《人民日报》发表郭沫若的解读文章《“无限风光在险峰”——读毛主席<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同一版上,还刊出了署名“李进摄”的“庐山仙人洞”照(图7)。
这首诗比《七律·登庐山》更加有名,不但因为这也是一首政治诗,更重要的是在诗的题目上特意点出了一位重要人物,为她登上政治舞台造势。李进何许人也?老百姓不知道,但高层领导却是知晓的,是毛泽东的夫人江青。有人甚至能琢磨出隐藏其间的政治意味。
图6、仙人洞香火很盛
这照片是江青1959年上庐山拍摄的。据江青讲,开始时江青并不在庐山,在北戴河。毛决定倒彭时,一度感到压力很大,没有足够的把握,于是想到发挥江青的作用。他给江青发了一封短信,附了回击彭德怀的草稿。江青急忙回电,俩人通话后,江青即刻于7月24日飞赴庐山。江青果然厉害,毛不好出面的,由她出面摸底,做工作。她先和住在山脚下的林彪谈话两小时,接着分别拜访周恩来、李富春、柯庆施,直到半夜才回到毛的住处,完成了毛交办的任务。她感到她可能由此出现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很兴奋。
紧张的政治斗争之余,她不忘其爱好,陶醉于摄影,“仙人洞”照便是此间的代表作。“仙人洞”照很有功力,名曰“仙人洞照”,却不见仙人洞,云海翻滚,点缀着几团黑云;苍劲的松枝雄踞空中,下面险峰挺立。在构思取景上,似有政治考量,很有深意。
图7、江青的“仙人洞照”
书呆子郭沫若哪里懂得政治的玄机,解此诗时,曾出于考古家的癖好,多方考证仙人洞,不仅考出其方位、形貌和景物构成,还考得“仙人”之来历。考证完了,郭氏不得不承认:“主席的诗,和所谓仙人洞本身,看来并没有多么大的直接关联。主席是在为‘庐山仙人洞照’题诗,而不是为仙人洞题诗。”
无心插柳柳成荫,没想到“仙人洞”由此名声大噪,解放后曾被取缔的道教在这里死灰复燃,每天香客不断,香雾缭绕。
图8、江青照片中的险峰
这照片被毛泽东选中题诗,却是在1961年9月9日,那时毛的处境远比1959年庐山会议被动,全国大饥荒及数千万人饿死证明毛的“大跃进”彻底失败,党内要求纠正毛的“左”倾路线的呼声极为强烈。1961年5、6月在北京以及8月在庐山召开的中 央工作会议上,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 小 平支持搞责任田,邓 小 平提出著名的“猫论”,陈云说:“农民已经有了怨言说:‘蒋介石手里受难,吃饭;毛泽东手里享福,吃粥。’这说明农民很不满意。”
毛泽东是步步后退,心情不好,很少参加会议,毛在政治局里的坚定支持者寥寥无几,除了林彪、还有柯庆施、康生(政治局候补委员)。此外,就是夫人江青。他对他的医生说:“中国共 产 党里,好人早就死完了,现在剩下的都是些行尸走肉。” 后来(1962年)召开的七千人大会上,他被迫违心地做了检查。
图9、江青照片中的那棵松树
毛泽东决定进行反击,开始酝酿着“文化大革命”。整个“题照诗”七言四句,有着极强的政治的隐喻:“暮色苍茫”即代表当时他受压的形势;“乱云飞渡”一看即知,就是以刘少奇为代表的掌握了中央和地方权力的“行尸走肉”,后来毛泽东给他们起了一个名字:“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劲松”代表他自己及党内的革命力量;至于后两句,换成革命话语即为:光明在前,革命者必能不畏艰险,攀上胜利的顶峰。
毛决定启用江青,作为他反击的炮手。他认为江青虽有些毛病,但政治上很强,敏锐,坚定,还擅长点火,有一股敢打敢拼的精神。关键时刻放出去,会出奇制胜。毛注意调整与江青的关系,做足了姿态,和江青一起并肩登庐山,望长江,流连山水之间,在众人面前摆出一幅亲密和谐的图景。毛泽东最喜欢去的地方是海拔1286米的含鄱口。含鄱岭和对面的汉阳峰之间形成一个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尽山麓的鄱阳湖水之势,故得名。
图10、亲密的伴侣、坚定的战友在含鄱口遥望山景(1959年庐山)
毛泽东为江青的照片题诗后,江青一直认为“题照诗”是献给她的,她就是毛笔下的“劲松”,极为得意,制作了许多“仙人洞”照广为散发。遇到重要人物,她还要模仿“毛体字”,将毛诗抄写在照片背后送给对方。
江青自己又作了一首小诗《五绝·自题小照》:“江上一峰青,隐在云雾中。平时看不见,偶尔露峥嵘。”江青把自己的名字夹在绝局里,以表达她长期被压的抑郁心情。她与毛结婚时,中央曾做出她不得干政的决定。毛泽东现在把她解放了,她要露峥嵘了。江青在毛泽东死后被审判时,曾气急败坏地描述她和毛泽东的政治关系:“他(毛)的一条狗”,“他说要咬的,我就咬”。
图11、遥望含鄱口
1963年,毛泽东决定公开发表此诗,吹响了反击的号角,并正式把江青推到前台。江青1972年8月曾坦白地告诉来访的美国学者洛克珊·维特克(著有《江青同志》一书)有关“文革”的前奏:“调查早在1961年就开始了,到1963年就采取行动开始进攻。”
诗与政治进攻之间,竟有如此巧妙的时间对应关系。没想到的是,毛的反击最终把中国人民推向了更大的灾难。
以上两首政治诗,本应随着毛的错误被纠正而寿终正寝,没想到至今有关方面不但顶礼膜拜,大树特树,连疯狂的文革时代江青想做而未能做的即建立“诗碑园”的壮举,却被饱受大饥荒以及文革磨难者的后人们做到了。
真是让人费解。
图12、登上含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