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当不益壮

现居海外,常回国内,自称
个人资料
正文

闻名世界的亚历山大 (尼罗河寻古探幽旅之十八 )

(2008-05-05 06:34:24) 下一个

亚历山大是埃及乃至非洲的第二大城市,距开罗 208 公里,拥有 300 多万人口。因其拥有美丽的风光和建筑,享有“地中海新娘”的美誉。 12 月 25 日,我们从开罗出发,前往这次旅游的最后一个景点——亚历山大市。

公元前 332 年,一支马其顿大军,在他们年轻的统帅——亚历山大大帝的指挥下,从小西亚一路南下,打进埃及,开始了对这块土地的征服。当地人对波斯帝国的统治深恶痛绝,因此并没对亚历山大的军队进行抵抗,相反,对武功赫赫的亚历山大充满了敬意,把他视为太阳神的儿子,尊他为法老。

说起亚历山大大帝(前356-前323),那可不一般,算得上世界上最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足智多谋,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非三洲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西起意大利,东到阿富汗、印度西北部,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中亚西亚、里海和黑海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图 1 、地中海之滨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大帝决定在埃及建立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城市,他在前往埃及锡瓦绿洲朝拜太阳神阿蒙时,途经地中海滨的拉库台同村,看中了这里的地理位置,下令以他的名字在这里建设一座城市。他当时想要画下城市的规划,手头正好没有笔,因此借助谷粒来规划城市的大局。他的占星术士将这当作为这座城市将会像谷物一样繁华的预兆。很快,这座城市就建立起来了,作为当时马其顿帝国埃及行省的总督所在地。亚历山大大帝死后, 他的将军,后来的托勒密一世将亚历山大的尸体埋葬在亚历山大港, 并在这里建 立了托勒密王朝。亚历山大成为埃及王国的首都,并很快就成为古希腊文化中第二大的城市。在西方古代史中其规模和财富仅次于罗马。



图 2 、亚历山大风景优美,气候宜人

亚历山大大帝不光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在选址上也是独具慧眼。尼罗河在奔腾了 6000 公里后,终于在流入地中海之前平稳下来,由此形成了一片肥沃的三角洲。他将城市选定在尼罗河三角洲的地中海沿岸,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与欧洲的海上交通十分便利,成为连接欧、亚、非的重要城市。城中建有无数的宫殿庙宇,矗立着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法罗斯灯塔,也叫亚历山大灯塔,还有一个由图书馆和研究院组成的亚历山大博学院。

在《阿拉伯史书》中,是这样描述当时的亚历山大市的:“白色大理石反射的月光如此明亮,以至于裁缝不用灯光就能把线穿入针孔。进城时,士兵遮住眼睛以防大理石反射的地眩目的光芒。这片城市有 4000 个宫殿、 4000 个浴室、 400 个剧院 …… ”



图 3 、滨海大道两个并列的单行线

遗憾的是,昔日的辉煌已不存在。公元前 48 年,罗马帝国的凯撒大帝统兵占领亚历山大时,图书馆中珍藏的数十万册藏书被大火焚毁。在随后的两千年里,亚历山大城几经沉浮,经历了三次大地震和无数的战乱,曾经繁华一时的亚历山大古城已荡然无存,今天看到的亚历山大城是 19 世纪初期由穆罕默德阿里着手重建的,城内的 2000 年前的古迹仅剩一个剧场的遗址和一根孤零零的庞贝柱。



图 4 、海边五星级宾馆

现在的亚历山大仍然是是一座神奇而美丽的城市,它建立在一个 T 形的半岛上。这个半岛本来是陆地与法洛斯岛相连的大堤。通过泥沙的沉积扩展到约半英里宽。该市面对浩瀚的地中海,背依碧波绿水的迈尔尤特湖。独特的地理位置,恩赐了她人间仙境般的美致。全城的精华在长达 26 公里的滨海大道上,大道的东端是国宾馆夏宫;在大道南侧,高档住宅、豪华旅馆、餐馆、夜总会林立,其建筑风格有 阿拉伯风情和欧式情调多重显现的特点; 北侧是连绵不绝的海滨浴场。在和煦的阳光下,耀眼白净的沙滩,衬以天蓝色的海水,构成一幅秀丽的图景,“地中海上的明珠”因此得名。



图 5 、海神波塞冬的雕塑

它还是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分为东港和西港,港外有两道防波堤和狭长的法洛斯岛作屏障,主要码头有 60 个。该市还是埃及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造船、化肥、炼油等工业也很发达。进入亚历山大,首先要穿过工业区,炼油厂、化肥厂、造船厂等工厂依次而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图6、夏宫

我们第一个参观的是亚历山大最有名的建筑――夏宫。夏宫即蒙塔扎宫,是埃及历史上最后一个国王的宫殿,依地中海而建,四周园林环绕,是一个独具特色的花园。 1952 年前一直是皇室家族的消夏避暑地,现海滨向游人和垂钓者开放。园内有法鲁克国王行宫,现为埃及国宾馆,类似于北京的钓鱼台。据说当年周恩来总理出访埃及下榻于此。行宫不对公众开放,我们只能在外面看看外观。



图 7 、夏宫正面

刘欢告诉我们,看其外观一定要注意频频出现的主题字母 F 。据说是老国王法赫德认为“ F ”是其幸运字母,儿子法鲁克和四个女儿法芙吉雅、法依莎、法依卡、法西雅的名字也全部以“ F ”开头。法鲁克国王继承王位后,最初也继承了这个传统,把第一位妻子扎芬娜丝的名字改为法丽达。 1951 年法鲁克与娜瑞曼结婚,却没有更改她的名字。后来他们的儿子诞生,他为他取名阿赫迈德·福阿德,字母 F 被放在第二位,这会给法鲁克带来什么样的命运呢? 6 个月后法鲁克被废黜。



图 8 、夏宫临海而建

原王后住的宫殿现已被改造成一家星级酒店,在绿树和海水的包围之中,环境清幽,想来价格不菲。夏宫旁边的海滩是埃及最好的海滩,一部分已被私人俱乐部买下,闲杂人等不得入内。刘欢只给了我们 15 分钟在此照相,我一个人跑到海边的私人俱乐部区,被保安婉拒。



图 9 、夏宫花园

我们参观的另一个重要景点是卡特巴城堡。刘欢介绍,该城堡所在地的前身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亚历山大灯塔。

公元前 280 年的一个夜晚,一艘埃及的皇家喜船,在驶入亚历山大港时,触礁沉没了,船上的皇亲国戚及从欧洲娶来的新娘,全部葬身鱼腹。这一悲剧,震惊了埃及朝野上下。埃及国王托勒密二世下令修建导航灯塔。经过 40 年的努力,一座雄伟壮观的灯塔竖立在法罗斯岛的东端。 灯塔由白色大理石建成,石缝之间用熔化的铅水弥合。底层为四方形建筑(根据 1996 年在地中海深处发现的灯塔塔身,边长为 36 米),中层是八角形建筑,再上面是圆柱形的塔状结构,顶部还有数米高的海神波塞冬的雕像,总高达 135 米,相当于 40 多层楼的高度。人们每天沿着塔身内的旋转楼梯将燃料运送到塔顶,火炬燃烧的光芒被镜子聚光反射后变得更强,可以照射到 56 公里以外。



图 10 、卡特巴城堡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在建成后的 1000 多年间,声名甚至超过了金字塔。随着后来埃及迁都开罗,亚历山大灯塔渐渐开始失修,公元 956 、 1303 及 1323 年发生在地中海地区的三次大地震将整座灯塔彻底摧毁。

1480 年,埃及国王卡特巴为抵御外来侵略,在灯塔遗址修建了一座城堡,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由于城堡与灯塔的特殊关系,来到亚历山大追寻灯塔踪迹的人们自然地把目光转向了卡特巴城堡。今天的卡特巴城堡已成为埃及航海博物馆,从 1966 年开始通过展出的壁画、油画和模型实物向人们讲述埃及从草船开始的造船和航海史。

卡特巴城堡为米黄色石砌堡垒,是一所典型的阿拉伯建筑,相当雄伟,外墙呈长方形,主体成四方形,每个角都有一个圆柱形的炮楼,造型上 集古典、神秘、浪漫于一身。上面是蔚蓝的天空,旁边是美得令人眩目的大海,在阳光的滋润下,色彩和谐而迷人。 城堡正门的广场上陈列着一些古老的兵器,其中有 19 世纪的大炮,使人想起了 1882 年埃及军队在这里抵抗英国军队的战斗。我们因时间关系,没进城堡参观。



图 11 、卡特巴城堡为米黄色石砌堡垒

在去卡特巴城堡的来回路上,还看到了亚历山大标志性的建筑——造价上亿美元的现代化艺术结晶新亚历山大图书馆。该馆造型极为别致:巨大的喷水池和波浪般倾斜着的玻璃屋顶映衬着碧海蓝天。

刘欢说,原来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曾同亚历山大灯塔一样驰名于世,它最早建于公元前 3 世纪,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弟子法拉雷乌斯向埃及国王托勒密一世建议按希腊雅典莱格尤姆研究院模式修建的。到托勒密二世时,已发展成为兼有图书馆、科学院、博物馆、翻译中心、印刷出版社于一身的多功能中心,成为当时世界文化和科研中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馆藏图书达 70 万卷(用希腊文写成),几乎包括了古代希腊的全部著作和一部分东方的典籍。托勒密王朝也因此而英才辈出,产生了一大批对世界科技文化做出杰出贡献的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数学家、医学家和语言学家。



图 12 、新建的亚历山大图书馆

令人遗憾的是,亚历山大图书馆先后毁于两场大火。

埃及导游在介绍时,一般只介绍发生过一次大火:公元前 48 年罗马统帅恺撒在帮助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七世争与其兄弟争夺王位时放火焚烧对方的舰队,结果大火蔓延到亚历山大城里,致使图书馆遭殃。刘欢也是这么介绍的。亚里土多德和伯拉图的手稿、珍贵的《圣经旧约》的早期文稿在这次大火中遗失。身为推崇科学的“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的悲伤是不难想象的。万幸的是:她最后找回了 20 万册文稿。



图 13 、图书馆阅览室罗马剧场样式的外墙

保存下来的典籍后来还遭到了第二次毁灭性的焚毁。由于牵涉到伊斯兰宗教的原因,导游一般都回避。传说中的第二场大火发生在公元 642 年。当时征服埃及的阿拉伯将领阿慕尔得到上面的命令:对亚历山大图书馆里珍藏的典籍,如果与伊斯兰宗教的教义内容一致,那它们就无存在的必要;如果与教义不一致,那就更该毁掉。于是这些逃过第一场大火的典籍被运到一处公共浴室当作燃料烧,据说整个过程持续了约 6 个月。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被毁,堪称“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图 14 、波浪般倾斜着的玻璃屋顶映衬着碧海蓝天

亚历山大图书馆的重建于 1995 年开工, 在联合国帮助下 前后共用了七年半,耗资 1 亿 7600 万美元。建筑包括主图书馆、青年图书馆、盲人图书馆、天文馆、手迹陈列馆、古籍珍本博物馆、国际资料研究学院、修缮保养工厂、会议中心等。

我们看到的建筑是图书馆阅览大厅,共有 600 根桩柱支撑着园型墙体和直径达 160 米的钢架玻璃屋顶。图书馆的墙体由许多块 2 米宽 1 米高的巨石建成, 6300 平方米的石头墙上刻满了阿拉伯文字、图案、音乐和数学符号,以及世界各种文化的文字符号。它可同时接纳 2000 名读者。目前,它已成为亚历山大城的一个新景观。



图 15 、庞贝柱矗立于赛拉比斯神庙遗址上

亚历山大的另一著名历史遗迹是庞贝柱,矗立于赛拉比斯神庙遗址上,远远望去,孤零零的石柱很是有擎天一柱的气势。

公元 3 世纪末,罗马皇帝戴克里先统治期间,驻守亚历山大的大将艾赫里叛乱,宣布独立。戴克里先率大军远征讨伐,围城 8 个月,残酷地镇压了叛乱。当时城内饿殍遍地,瘟疫流行。戴克里先调来粮食,赈济灾民,安抚百姓。

公元 297 年,埃及执政长官波思吐莫斯在赛拉比斯神庙的广场中央建立这根石柱,以示感恩戴德。柱基西侧石壁上刻有四行字,至今依稀可辨:“为战无不胜的亚历山大监护神,公正的戴克里先皇帝,波思吐莫斯谨立此柱”。

庞贝柱是欧洲人起的名字,阿拉伯人原称为“萨瓦里”石柱,阿拉伯语意的意思为“桅杆”。由于十字军将士误认为古罗马大将庞贝(公元前 106- 前 48 年)被恺撒击败,逃到埃及,死于埃及人之手,其骨灰存于柱顶骨灰罐里,故欧美人士至今仍以庞贝柱称之。



图 16 、庞贝石柱由一整块红色花岗石凿成

庞贝石柱由柱基、柱身、柱顶三部分组成,总高度为 26 . 85 米,重约 500 吨。柱身呈圆柱形,上部直径 2 . 3 米,下部 2 . 7 米,全长 20 . 75 米,由一整块红色花岗石凿成。柱顶为古罗马科林斯式。庞贝柱四周有巨大的石柱构成的廊柱,两侧有两个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是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从卢克索运来的。 1000 多年来,亚历山大经历了沧海桑田,赛拉比斯神庙极其廊柱或成废墟,或销声匿迹,唯独庞贝柱巍然挺立,并且成为了今天亚历山大城的标志。



图 17 、狮身人面像是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从卢克索运来的

在庞贝柱西南不远,有一个罗马贵族地下墓室——库姆夏高法地宫。经考证,这座大坟墓完成于公元2世纪。1900年,一匹驴子不慎跌落洞穴内,经挖掘,发现了这个古迹。

地下墓室结构非常独特,深约35米,分3层。入口是一个圆形的大井,死者的木乃伊是用绳子从井口吊下去。围绕着圆井的是一个巨大的旋转楼梯,拾阶而下,就到了距地面26米的中央大厅,这个厅有8个柱子。左边是另外一个立柱厅,它的三面都有大理石的长凳,这就是所谓的 “ 宴会厅 ” 。据说,为死者送葬之后,所有的亲友聚集在这里,围着中间的木桌子宴饮。此外还有数层摆放石棺的墓室,出土时,发现有300具尸体。壁画在表现手法上形成混血的情形,是所独有的希腊罗马与古埃及艺术的结合。这里禁止携带照相机和摄像机。



图18、街头壁画

亚历山大的城市建筑风格非常欧化,街道也很整洁,完全不同于开罗。街上行人着装、举止比开罗人开放。据称有30%的外国人在此长住,西方的经济文化对其影响很大。我们在海滨大道上不时看到坐在海边大堤上谈情说爱的青年男女,已成为城市亮丽的景观之一。我们还看到手牵手在大街上漫步的阿拉伯情侣,这在埃及其他城市是见不到的。亚历山大不愧是一座充满爱情的城市。

看到这情景,使人不能不想起著名的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这位使强大的罗马帝国的帝王纷纷拜倒在其石榴裙下的托勒密王朝的末代女皇,不但暂时保全了一个王朝,成就了亚历山大港的辉煌,还使埃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全盛时期。



图 19 、谈情说爱的伴侣

有关“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的任何遗迹和新说法,总是能引起世人关注。这也难怪,这位古埃及最后一任法老、托勒密王朝末代女皇,她那传奇般的绝世美貌,她与恺撒、安东尼等英雄人物的情缘,曾经激发过历代诗人、作家、画家和艺术家们的丰富想象力。好莱坞巨片《埃及艳后》便是代表作之一。我对克丽奥佩特拉的最初了解便是来自这部电影。当看到年仅38岁的艳后不得不以毒蛇噬胸自杀时,唏嘘不已。我一直认为,恺撒、安东尼这样的伟大人物,绝非是好色之徒,“埃及艳后”能使他们如此痴情,想必她有其过人之处。



图 20 、手拉手的情侣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埃及古物学者奥卡萨·艾尔·达利在一批以前从未被发现过的中世纪阿拉伯文献中发现,“埃及艳后”不是靠美色而是凭卓越的思想和学识征服人心的。克丽奥佩特拉在阿拉伯世界是备受尊崇的、富有才华的数学家、化学家和哲学家。她对炼金术、哲学以至数学和城市规划无一不晓。她聪明、诙谐、迷人,而且,她还具有惊人的毅力。克丽奥佩特拉精通九种语言,她的第一语言是希腊语,但她也会说拉丁语、希伯来语、亚拉姆语和埃及语等。她还是一个伟大的建筑师,将尼罗河的水引到亚历山大城就是她的功劳。一些著名的阿拉伯学者在文章中称克丽奥佩特拉当年在亚历山大城实施的建筑计划“史无前例的庞大”。

法国作家狄奥斐尔 • 戈蒂埃说过:“克里奥帕佩特拉是迄今为止最完美的女人,最具女人风范的女人,最像女王的女王,一个让人惊叹的人,诗人无需对她添加任何华美的词藻,她总会浮现在每个人梦中的尽头。”



图 21 、街上到处都是不蒙面的阿拉伯青年女子

埃及远古史学家阿兰鲍曼在分析了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后也表示:“‘埃及艳后’绝非只凭美色来保家卫国,捍卫自己的王位。她运用的技巧跟我们现在处理国际关系时的做法并没有什么两样。这才是‘埃及艳后’美丽与智慧的真正体现。”埃及亚历山大希腊罗马博物馆馆长艾哈迈德博士持同样的观点:克丽奥佩特拉在 17 岁时就继承父位当政,她统治埃及是凭聪慧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她与罗马将领们相处的三件武器是泼辣、聪慧和温柔。

埃及艳后去世后,一个拥有 3700 年历史的古埃及文明就此宣告结束。从此埃及这个神秘的国度纳入了罗马人的版图。法老失去了王位,古老的神庙陷入一片死寂,一个曾经辉煌的古埃及文明从此被彻底掩埋在滚滚黄沙之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