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我读过的一本书】《羊道三部曲》:李娟和她笔下的阿勒泰

(2021-11-22 02:36:10) 下一个

以实际行动积极发帖,热烈恭喜书坛回归!!鼓掌

…………………………………………………………………………

首先介绍一下作者: 

李娟,40岁。出生于新疆兵团。童年在四川老家,与百岁的太外婆、七十多岁的以捡废品为生的外婆一起生活。后返回新疆。

高中毕业后,李娟开始和妈妈一起在阿勒泰牧区经营一家半流动的小杂货店兼裁缝店,跟着哈萨克族牧人四处转场。期间,李娟为了让外婆生活安定些,也断断续续带着外婆到乌鲁木齐打工, 她做过服装厂流水线的裁缝工、车工、声讯台的传呼小姐等杂工。

1999年,抱着挣点稿费补贴生活的念头,她去《西部》(原名《中国西部文学》)杂志社投稿,遇见新疆作家刘亮程。刘慧眼识珠,在他的力荐下,李娟在《人民文学》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九篇雪》,暂露头角。

2003年,通过朋友介绍,已经小有名气的李娟到阿勒泰地委宣传部工作。

2007年春天,李娟辞职,返回牧区,与哈萨克牧民扎克拜妈妈一家共同生活大半年,辗转春、夏牧场。此后她用了三年时间忆述这段生活,于2010年出版《羊道三部曲》。

2011-2012冬天,她和哈萨克牧民居麻一家去了冬窝子冬牧场,随后完成纪实散文《冬牧场》。2012出版。

李娟目前已经出版的作品可分为两个时期:早期作品的合集有:《九篇雪》、《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走夜路请放声歌唱》;此为李娟写作的第一阶段,是在阿勒泰地区生活随手写下的一些随想和记录。第二阶段的作品为《羊道·春牧场》、《羊道·夏牧场》、《羊道·深山夏牧场》,这三本合称为《羊道三部曲》;《冬牧场》。

其实把能找到的李娟的作品全部读完了。包括上面列举的所有图书和一些尚未结集出版的文章。李娟是与众不同的、不可替代的、值得阅读和推荐的。其中的第一个原因是她独特的文笔。

干净。自然。真诚。李娟纯以天赋写作。据她自己说,青少年时代她所能读到的课外书籍非常有限,她的写作受到生活本身的影响,远大于文学作品的影响。她手中的笔,是老天赏赐的吃饭工具,满是上帝慷慨赐予的天赋,学不来、求不来、模仿不来。“她就是用地里长出来的文字,写些地里长出来的事儿。”她的文章里充满奇妙的想法和朴素的细节,毫无矫饰,真诚坦荡,带有一点小调皮一些小隐忍。对于这一点,我们或许要感谢李娟没有受过什么像样的教育,她的想象力、表达力没有被刻板的教育所摧残。

她的书中,让人叹为观止、忍不住赞叹的比喻和描写俯拾皆是,比如:

 

  • 骑一天马下来,骨头全散了,浑身像被揍了一顿似的。

  • 我绣花绣的飞快,居麻夸奖:像跑在柏油马路上似的!

  • 她坐在那里,漂亮得极其突兀,就像一朵玫瑰花长在韭菜地里。

  • 太阳像个装饰品挂在天上。

我总是同时读着好几本书。很长时间了,我的床边书中总有一本李娟。当我心情不好、疲倦的时候,李娟是最容易的选择。李娟的写作内容以遥远的阿勒泰地区、哈萨克牧民生活为对象。很少有人长久地深入这一群体,观察、体验、写作。

打开李娟的书,遥远阿勒泰一下子跨越万水千山,一个个哈萨克牧民、和萨克青年和儿童栩栩如生地来到面前。对于我们,那是一个遥远、陌生又亲切的新世界。李娟特有的蕴含着忍耐的幽默,在故事中若隐若现,让人感叹之余经常忍不住大笑,她有本事把艰苦的故事,用透明的文字和愉快中有克制的情绪讲出来。李娟的笔下阿勒泰,有让人惊叹的大自然原始生态,像天堂一样超出想象的美丽,也有另外极端严寒、荒僻寂寞、简陋不堪的一面;哈萨克族人民善良、诚信、守礼,却也有狡黠、笨拙、固执等各人不同的特征。她让我们对羊道、转场生活的艰苦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有了真切的认识。她是第一个近距离地、立体地描写哈萨克族春夏秋冬日常专长生活的作家。因为定居政策的推动,大约也是最后一个了。

在李娟的书里,我很容易忘了自己。心情很容易好起来。我曾在地图上按照《羊道三部曲》里的地名挨个查询,我想画一条哈萨克牧民的转场线路图。我找到了阿勒泰、富蕴县,但是绝大多数地名在谷歌地图和百度地图上根本没有搜索结果。我只有对着文字稀疏的地图,想像李娟面对的广阔天地,风沙,暴雪,寒冬,凉夏……这就是李娟对于我的吸引力。

在我看来,《羊道三部曲》是目前为止,李娟最好的作品。

 

首先,《羊道》中,她的角色变了。此前,李娟只是哈萨克牧民身边一个好奇的观察者,她用一种过客的眼光机灵地友善地打量着周围的人和事。从《羊道》开始,她变成了牧民中真正的一员。前面说过,“羊道”系列是李娟与哈萨克牧民扎克拜妈妈一家共同生活、历经寒暑跋涉后,在几年时间内陆续写下的文字。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春牧场、前山夏牧场、深山夏牧场发生的故事——或者不应该说是故事,而是生活的真实记录。牧场生活的艰苦惊心动魄,让我深深敬佩她为此做出的努力和付出。

食物匮乏: “两颗白菜和二十颗土豆,就是两个月、一家四口人的全部蔬菜”;春牧场的时候连牛奶都没有。

永远缺水。文中提到的几个住处,都没有合格的饮用水,而且取水很艰辛,用水需要及极其克制和精打细算。在冬牧场要去荒漠上找雪、背雪,“背一袋三十多斤的雪回家,路上要休息五六次,到家已经头晕眼花,每天要至少四趟才够基本使用”“搜集半小时的雪化了之后,还不够洗一双袜子”。

四季寒凉。李娟怕冷,整个三本书中她鲜有不在发抖的时候。而到底有多冷呢,看一下她七月份的穿着:保暖绒衣、厚厚的条绒衬衣、薄毛衣、棉外套;下身是薄毛裤、厚毛裤、牛仔裤,最外面还有羽绒外套。

工作辛苦:她在扎卡拜妈妈家里有分工:早上3-4点起床收拾屋子、下山提水、烧茶,上午做奶制品,做午饭,午睡,洗衣缝补、做晚饭、赶羊……她不是来度假,扎卡拜妈妈一家也没有把她当客人。

她为什么要这么做?我愿意相信她是想真的做一回哈萨克牧民。不为写作、写作只是附属品,只是为了“自己的心”。这三本书之后,这段经历之后,李娟不再过去的李娟,脱胎换骨了。

《羊道三部曲》是李娟写作的一个新台阶。说实话,如果看过她前期的《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等,打开《春牧场》之初,可能会有那么一点审美疲劳。《春牧场》上,李娟还是惯有的轻松絮叨调侃,但随着转场之路的步步深入,书中的气息越来越深厚、宽容、甚至有一点悲悯。最后来到高山之上的夏牧场时,字里行间中的李娟,已经完全不再是那个嘻嘻哈哈、乐天知命的李娟。原本就缺少写作技巧结构等写作技术的李娟,更是“内容为王”,就是那么详细的描述,一点一点的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都写出来,就已经很动人。因为,世界上最后一支游牧民族、平均每四天搬迁一次的哈萨克牧民的原始的游牧生活,本身就足以震撼每个读者。

这三本书中,李娟不再是那个 “走夜路也要放声歌唱”的李娟,她在成长,在觉悟,那个羞涩、谨慎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跋涉于大地上的思考者。她对这个世界、对牧民生活方式、对人类、对人生的思考闪烁在字里行间,阅读者和她一起在对比、在反思。

而相比较之下,《冬牧场》显得节奏飞快、写作匆忙。我猜测可能的原因是,《冬牧场》是由写作资金资助的命题作文,有deadline的限制和内容的要求。虽然题材内容一脉相承,但李娟写作的目的和心情都和《羊道》不再一样了。

最后,我想说说《羊道》这三本书的社会意义。这里,我想引用李娟自己的话来作为佐证。

在《羊道》简体字简短的序言中,李娟说:

“所有的文字都在强调他们的与众不同。而我,我更感动于他们与世人相同的那部分。那些相同的欢乐,相同的忧虑与相同的希望。”

繁体字序言则很长,这里我第一次看到李娟的直言不讳地说出她的愤慨和她的忧虑,她用笔在呼唤,试着在为阿勒泰、为哈萨克做些什么:

到了今天,北方的广阔大地不再是游牧者的天堂。羊群疯狂膨胀,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牧场严重超载。加之牧人生活动荡,基本的医疗、教育等条件得不到保障,生存质量低下。于是,定居政策的推广既是环境的要求,也是人心所向。

游牧的确损坏了大地。可是,定居将毁灭性地损坏大地。然而定居势不可免,因为草畜已严重失衡。可“控制草畜平衡”对牧人们来说,千百年来一直是最起码的常识,是什么引起了失控?……羊群向大地勒索,我们向羊群勒索。是贪婪又冷漠的我们在破坏大地,绝不是游牧行为。

眼下除了定居,似乎再无权益之计。大地需要喘息,牧人需要公平地受用现代文明。游牧风景必然消失,与之对应的游牧传统也必然瓦解。

说起来这一切是悲观的,但我心里仍有奇异的希望。我也在以自己的方式,以文学,留存美好,努力沟通和进步,并耐心期待……命运是深渊,但人心不是深渊。哪怕什么也不能逆转,先付出努力再说吧。”

这已经是不一样的李娟,这个李娟让我感动。让我敬佩。她显然已经爬上了另一座高山,在那里看到了更为不同寻常的风景。 我非常期待她未来的作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也猫 回复 悄悄话 我也非常非常喜爱李娟的作品,你在评论中提到的作品都读过,羊道读过2遍,还会再读同时期待着她的新作。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