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古音韵 什么叫阴阳入对转?

(2007-07-28 11:35:08) 下一个
百度首页

什么叫阴阳入对转?
2007-3-29 20:17

这是我们中文系学的东西,但是老师上课的时候讲的不是很清楚,我就来看看哪位大侠能够帮助我,拜托了!
提问者: 七月七·飘 - 试用期 一级
最佳答案

一、孔广森的阴阳对转说

阴阳对转是指阴声韵在一定时期会变成阳声韵,阳声韵在一定时期也会变成阴声韵。阴阳对转是汉语语音发展演变的一条重要规律,它是由清人孔广森提出,再由章炳麟进一步发展完善的。

阴阳对转,准确地说,应该叫做阴阳入对转,即阴、阳、入三类韵在发展中可以相互转化。

由于孔广森不认为上古有入声韵,他把入声韵看作是阴声韵并与真正的阴声韵归作一类,所以他将这种对转规律叫做阴阳对转。

孔氏认为古韵有本韵、通韵、转韵之分。

所谓本韵,即他据《诗经》押韵所区分的阴、阳十八部。

所谓通韵,是指某些韵部音色接近(收音相同或相近,韵腹相近),可以通押,如丁类(耕)与辰类(真)通用,支类与脂类通用,冬类与侵类、蒸类通用,幽类与之类、宵类通用。

所谓转韵,是指相配的阴、阳两部在某些方言中可以通押。也就是说,某些方言中一些阴声韵被读成了阳声韵,或者一些阳声韵被读成了阴声韵,故阴、阳可以相押(或谐声等)。

孔氏在《诗声类•卷一》中说:“此九部者,各以阴阳相配而可以对转。……分阴分阳,九部之大纲,转阳转阴,五方之殊音。”

孔氏的“阴阳对转说”正确解释了上古韵文中阴(包括入声韵)、阳通押的现象,例如:

无将大车,只自尘兮。
无思百忧,只自疧兮。
《诗•小雅•无将大车》一章

诗中“尘”字属上古阳声真部,“疧”属阴声支部,二者同为韵脚字,说明在作者的方言中“尘”、“疧”同为阳声或同为阴声。

这种阴、阳不分的现象在谐声材料中也很常见。例如:

军——辉、挥
斤——颀、旗

“军”、“斤”为阳声韵,以“军”作为声符的“辉”、“挥”,以“斤”作为声符的“颀”、“旗”都是阴声韵。

除了阴、阳对转外,阳声韵和入声韵也可以对转,不过这种现象较少。例如:

旦——怛 乏——贬

“旦”为阳声韵,“怛”为入声韵;
“乏”为入声韵,“贬”为阳声韵。

阴阳对转说是孔广森为解释阴阳押韵现象而提出的,其阴、阳九部相配的格局反映的正是这种旨趣。

二、章太炎的阴阳对转说

继孔广森之后,章炳麟提出了

近转、
旁转、
正对转、
次对转

之说,这一学说揭示了阴、阳声韵相互转变的种种现象,对孔氏的理论是一个很大的发展。

章氏制了一个“成均图”,用来反映阴阳对转的各种情况(见下页),同时对“成均图”作了这样一个说明:

阴弇与阴弇为同列;
阳弇与阳弇为同列;
阴侈与阴侈为同列;
阳侈与阳侈为同列;

凡同列相比为近旁转;
凡同列相远为次旁转;
凡阴阳相对为正对转;
凡自旁转而成对转为次对转;
凡阴声阳声虽非对转而以比邻相出入者为交纽转;
凡隔轴声者不得转,然有间以轴声隔五相转者为隔越转;
凡近旁转、次旁转、正对转、次对转为正声;
凡交纽转、隔越转为变声。

成 均 图


有许多事实证明章氏的理论是可以成立的,但不可视为绝对,因为章氏的每一个说法未必都能找到典型的例证。下面我们就近旁转、次旁转、正对转、次对转这四种音变现象进行说明。

1.近旁转 近旁转是指一个阴声韵或阳声韵转变成另一个与它读音相近的韵,因转化前后音色很接近,转化的结果没有越出同列,故叫近旁转。在“成均图”中,此两韵同处于阴弇、阴侈或阳弇、阳侈中,并且相比为邻。如支与至、幽与侯、谆与寒、冬与东等。在语音的发展中,近旁转的现象是很普遍的。例如:

《春秋事语》:“齐亘公与蔡夫人乘周(舟)。”齐亘公即齐桓公。亘,文(谆)部;桓,元(寒)部。
《管子•君臣上》:“百姓之力也,胥令而动者也。”胥,借字,本字为须。胥,鱼部;须,侯部。
《诗•大雅•江汉》:“矢其文德,洽此四国。”矢为借字,本字为施。矢,脂部;施,歌部。

上古的一个韵部分化为中古的几个韵部,其中音色与上古韵部接近者均可视为近旁转。例如上古耕部分化为中古的清、青二部,此二部均与上古耕部接近,属近旁转:

清开三[]
耕[]
青开四[]

2.次旁转 次旁转是指一个阴声韵或阳声韵转变为另一个与它音色差别较大的同类韵,因转化前后的音色(指韵腹)有较大差别,在“成均图”中两韵不相比邻,但没有越出同列,故叫做次旁转。

次旁转的音变现象比近旁转更为普遍,凡一种韵转化为另一种同类韵,两者音值差别较大的都可视为次旁转。

例如:《诗•大雅•假乐》一章:“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其中“假”为借字,本字为“嘉”。假,鱼部;嘉,歌部。

上古一个韵部分化成中古的几个韵,凡音值与上古韵部差别较大者都可以视为次旁转。

例如“哀”字在上古属“之”部,到中古时“哀”的声符“衣”属“之”韵,“哀”字本身属“咍”韵,都与上古时的音值差别较大,属于次旁转。

又如帛书《相马经》:“艮欲盈,盈坚久。” 其中“艮”为借字,本字为“眼”。

艮、眼二字在上古同属文部。到了中古,“艮”归入“恨”韵,“眼”归入“产”韵。

其中“眼”的读音与上古文部差别较大,也属于次旁转。

再看方言之间的比较:

北京[] 北京[] 北京 []

白 百 街

关中[] 关中[] 关中 []

从北京话的角度看关中话或从关中话的角度看北京话,“白”、“百”、“街”三字的读音都算是发生了次旁转。

3.正对转 正对转指阴声韵(包括入声韵)转为阳声韵或阳声韵转为阴声韵(包括入声韵),因对转后的韵腹仍保持与对转前相同,故叫做正对转。

在“成均图”中,正对转的阴、阳两部直接相对。正对转是语音发展中一种常见的音变现象。例如:

谷旦于差,(歌部) 南方之原。(寒部,即元部)
不绩其麻,(歌部) 市也婆娑。(歌部)
《诗•陈风•东门之枌》二章

可以设想,在本诗作者的方言里,阳声韵“原”被读成了阴声韵(或者将阴声韵“差”、麻”、“娑”三字读成了阳声韵),故“原”可与差、麻、娑”三字押韵。

又如:

一戎衣,天下大定。
《尚书•周书•武成》
“衣”属借字,本字为“殷”。衣,脂(微)部;殷,谆(文)部。

此例说明,在作者的方言中,衣、殷二字读音相同,故可通借。

从《诗经》归部的情况来看,其中一字仍保持原来的读音,另一字则发生了正对转。

又如: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

“亡”属借字,本字为“无”。亡,阳部;无,鱼部。亡、无在作者的方言中读音相同,故“亡”可借作“无”。

从《诗经》的韵部来看,其中一字发生了正对转。

这种 对转现象在今天某些方言中也是大量存在的,例如:

例字 中古拟音 太原音 绥德音
(义合镇) 韩城音
仙 心仙开三[] []
山 生山开二[] []
党 端荡开一[] []
张 知阳开三[] []
钢 见唐开一[] []
狼 来唐开一[] []
咸 匣咸开二[] []
杏 匣梗开二[] []

4.次对转 次对转是指阳声韵转化为阴声韵或阴声韵转化为阳声韵;因对转后的韵腹与对转前不同,故叫做次对转。

在“成均图”中,对转前后的两个韵部成折射式斜对。辅音韵尾对韵腹有一定的固定作用,当辅音韵尾失落后,韵腹常常会因韵尾的失落发生音变,所谓次对转多数都是辅音韵尾失落后所引起的韵腹音变现象。

请看以下例证:

习习谷风,维山崔嵬[]。(微部)
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微部)
忘我大德,思我小怨[]。(元部)
《诗•小雅•谷风》三章

此章诗中,元部字“怨”与微部字“嵬”、“萎”押韵,说明在该诗作者的方言中,“怨”的韵尾[n]已经脱落(或变成了鼻化元音)。由于受[n]尾失落的影响,致使“怨”的韵腹变得近似于“嵬”、“萎”的韵腹,整个韵母读成了“微”部音。

再看谐声的例子:

昷——媪

“媪”以“昷”为声符,说明“昷”、“媪”在谐声时代属于同部。到了《诗经》时代“昷”属文部,“媪”属幽部,又说明从谐声时代到《诗经》时代,“昷”发生了次对转。

次对转的现象从中古音与今方言的对照中也能看到,例如:

例字 中古音 长沙音 温州音 苏州音
天 透先开四[] [] [] []
甜 定添开四[] [] [] []

根据以上介绍可以看出,章氏的阴阳对转说与孔氏有一定的差异。

孔氏的对转说旨在解释阴、阳押韵的现象,阴、阳押韵则韵腹相同,由此可以揭示出上古韵母阴、阳相配的局面。

章氏的对转说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它不仅包括了孔氏对转说的全部内容,同时还指出了押韵、谐声、通假、声训等现象中发生对转或旁转后韵腹所产生的不同变化。

如果说孔氏的对转说主要是从共时的角度看阴阳对转的结果,章氏的对转说则主要是从历时的角度看阴阳对转的结果。

第二节 因声求义

因声求义就是透过字形的外表根据字音去探求词义。古代典籍尤其是先秦两汉典籍中的借字很多,而且这些典籍在传抄、刻印过程中又出现了为数不少的伪字。

面对这些情况,如果根据字形解释词义,势必不能达到目的,就好比是缘木求鱼。

要想真正了解古籍中一些字的确切含义,只能另辟蹊径,这种新的途径就是“因声求义”。“因声求义”这种方法之所以能够成立,原因是古籍中通假、声训、错字等现象的出现主要都是由于读音相同或相近所造成的。

一、因声求义例举

1.通过古音加强对声训及其体例的理解

声训是古人解释词义的一种方法,其目的在于探求事物得名的由来。声训最重要的特点是,释词与被释词的读音是相同的或相近的。由于语音的变化,有些声训与被释词的读音在今天看来已不相同,我们只有通过古音才能正确理解这些声训。

例如:

(1) 《释名•宫室》:“房,旁也。室之两旁也。”毕沅疏:“今本作在堂两旁也。按:古者宫室之制,前堂后室,堂之两旁曰夹室,室之尔旁乃谓之房。房不在堂两旁也。”

今按:房、旁二字古音同为并母、阳部,故以“旁”训“房”。

(2) 《释名•长幼》:“兄,荒也。荒,大也。故青、徐人谓兄为荒也。”

今按:兄、荒二字古音同为晓母、阳部。

(3) 《释名•姿容》:“负,背也。置项背也。”

今按:负,并母、之部;背,帮母、之部。负、背二字同在之部,均为唇音,准双声迭韵,故以“背”训“负”。

(4) 《释名•形体》:“膝,伸也。可屈伸也。”

今按:膝,心母、质部;伸,书母、真部。古音心、书二母音近,同为擦音;“质”、“真”二部入、阳相配,发生了对转。膝、伸二字准双声迭韵,故以“伸”训“膝”。

(5) 《释名•释天》:“雾,冒也。气蒙乱覆冒物也。”

今按:雾,明母(古无轻唇音)、侯部;冒,明母、幽部。侯、幽二部音近,发生了旁转,故以“冒”训“雾”。

除了通过古音正确理解声训外,还可以根据古音揭示古人声训的体例。

例如,《说文解字》是一部以形探义的字书,许慎对每个字的解说有没有采用声训这一方法,段玉裁以前从来没有人进行过研究。

在上古音的系统未确立之前,也不可能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段玉裁根据古音的知识首先发现在许慎的解释中存在着声训这一体例。许氏虽未明言声训,而声训通贯于全书。

例如:

《说文•一部》:“天,颠也。”段注:“此以同部迭韵为训也。凡‘门,闻也’;‘户,护也’;‘尾,微也’;‘发,拔也’,皆此例。”

今按:

天,透母、真部;颠,端母、真部。

天、颠二字均属舌头音,同在真部,准双声迭韵。

门、闻二字同为明母、文部。

户,匣母、鱼部;护,匣母、铎部。

鱼、铎二部阴、入相配。

户、护二字声母相同,韵部相配,准双声迭韵。

尾、微二字均为明母、微部。

发,帮母、月部;拔,并母、月部。发、拔二字声母均为重唇音,且属同部,准双声迭韵。

2.根据古音推原

根据古音探求事物得名的原由,这在训诂学中叫做推原或推因,上面提到的声训就是推原的一种。

《荀子•正名篇》中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

事物和它的名称之间虽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人们给新事物命名时,往往会根据其特点,性质、用途等找一个相应的旧词来表示这种事物,这样一来,一些词的读音和意义之间就有了联系。

例如车,在上古所以读音近于“居”,根据汉刘熙的解释,就是因为车是居人的,所以用“车”这种读音为之命名。既然一些词的读音和意义之间有联系,那么探求某种事物得名的原由,就可以依据声音的线索。

请看章太炎对“鹿台”一词得名的考证 :

《管子•山至数》篇:“鹿台之布,散诸济阴。”麟按:《逸周书•克殷解》、《吕氏春秋•慎大览》、《史记•殷本纪》、《齐世家》、《留侯世家》、《淮南•主术训》、《道应训》皆云鹿台之钱。《说苑•指武篇》则言鹿台之金钱,皆指纣之钱府也。齐之钱府,必非袭亡国之名,然则鹿台本为钱府之通名,非纣所创立可知。鹿当借为录。《尚书大传》:“致天下于大麓之野。”《注》:“麓者,录也。”《魏受禅表》及《公卿上尊号奏》皆作大鹿,是录鹿通之证。《说文》:“录,金色也。”古谓铜曰金。《荀子•性恶》篇:“文王之录。”《注》:“剑以色名,古剑亦以铜为之也。”是铜有录色者,录台则取铜钱之色为名。

鹿台故址在今河南汤阴县朝歌镇南,相传为商纣王所筑。根据章氏的考证,“鹿”通“录”,鹿台即录台。鹿、录二字上古同属来母、屋部。章氏所以会断定“鹿”通“录”,是由于他首先看到了此二字在上古的读音是相同的。

3.通过古音考古

古音与考古的关系十分密切,许多出土文物中难词难句的破译都离不开古音这一重要工具。下面举一实例对此问题进行说明。

1957年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了十三枚编钟,其中最大的一枚上有铭文十二字,即“隹(惟)? 屈?晋人救戎於楚竞(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人知道“? 屈?”这四个字的意思,1979年朱德熙先生著文对此四字进行了破译 。该文雄辩地证明“屈?”就是与秦十一月相当的楚月名“屈夕”。“? ”二字应读为荆历,亦即楚历。

该文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

1978年江陵天星观一号楚墓所出竹简说:

齐客□雘 (问)王於□郢之岁、屈?之月、己卯之日(下略)。由此可知“屈?”是月名。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日书》有秦、楚月名对照的材料,今归纳排比如次:

秦月 楚月
十月 冬(中)月
十一 月屈夕
十二 月援夕
正月 夷(尸、?)
二月 夏?(夷、尸)
……

信阳钟铭和天星观简文的“屈?”显然就是与秦月十一月相当的楚月名“屈夕”。?,从示亦声。《广韵》昔韵:亦,羊益切,喻母四等;夕,祥易切,邪母。古音“亦、夕”都在鱼部,喻母四等与邪母谐声、假借均有密切关系。二字古音相近,古籍常互为异文。《晏子•内篇杂上》第二章作“吾亦无死矣”,银雀山竹简本《晏子》作“吾夕无死已”。又《内篇杂下》第四章“晏子曰嘻亦善……”,银雀山竹简本作“晏子□诶夕善矣”,并假夕为亦。

屈?既然是楚月名,钟铭“? ”二字自当读为“荆歴(=暦)”。荆歴犹言楚歴。《广韵》“鬲、歴(暦)”同音,锡韵,郎击切,古音同在支部,可以通用。《史记•滑稽列传》“铜歴为棺”,假歴为鬲,钟铭则假 为歴。?字从田 声,上引云梦秦简楚月名有“ 夷”,又有“夏夷”, 、夏对举, 读为荆,犹钟铭?读为荆,两者可以互证。

这篇文章的考释在引用文献材料的基础上,又成功地进行了语音方面的证明,所以结论信实可靠,无可辩驳。

4.通过古音破通假字

假借有两种,

一种是本无其字的假借,这是一种以不造字为造字的造字法;

还有一种是本有其字的假借,这是一种用字法,即在写字时不用已有的本字,而借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别字,一般把这种别字叫做通假字。

通假字在较早的古籍中触目皆是,给今人阅读古文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训诂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破通假,还本字的面目。

清代训诂大师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中指出:“盖无本字而后假借他字,此谓造作文字之始也。至于经典古字声近而通,则有不限于无字之假借者。往往本字见存而古本则不用本字而用同声之字,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见《经义述闻》卷三十二《通说下》“经文假借”条。)

要想破通假必须提出两个证据:一是古音的证明,一是文献的证明。二者互为表里,缺一不可。关于古音与通假的关系我们在第一章“音韵学的功用”一节中已经涉及到,这里再举出一些前人破通假的实例以进一步说明古音在训诂中的重要作用。

1.蹈雍之河

“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负石入海。”(语出《汉书•贾邹枚路传•邹阳》)。

服虔曰:“雍之河,雍州之河也。”师古曰:“雍者,河水溢出为小流也。言狄初因蹈雍,遂入大河也。《尔雅》曰‘水自河出为雍’,……雍音於龙反。”念孙按:雍渎为瓮,谓蹈瓮而自沈于河也。《井•九二》:“瓮敝漏。”《释文》“瓮”作“雍”。《北山经》“县雍之山”,郭璞曰:“音汲瓮。”《水经•晋水篇》作“县瓮”,是“瓮”与“雍”古字通也。《史记》作“申徒狄自沈於河”,《索隐》曰:“《新序》作‘抱瓮自沈于河’。”彼言抱瓮,此言蹈瓮,义相近也。蹈瓮之河,负石入海,皆欲其速沈于水耳。《庄子》谓申徒狄负石自投于河,意与此同。《汉纪•孝成纪》荀悦曰:“虽死犹惧形骸之不深,魂神之不远,故徐衍负石入海,申徒狄蹈瓮之河。”此尤其明证也。服虔以为蹈雍州之河,师古以为初蹈雍,遂入河,皆失之远矣。
王念孙《读书杂志•五•汉书第九》

今按:雍、瓮二字古音同为影母、东部。

2.农犹努也

《广雅》:“薄、怒、文、农,勉也。”
农,犹努也。语之转耳。《洪范》云“农用八政”,谓勉用八政也。《吕刑》云:“稷降播种,农殖嘉谷”,谓勉殖嘉谷也。《五帝德》篇云“使后稷播种,务勤嘉谷”,义本《吕刑》也。襄十三年《左传》云“君子尚能而让其下,小人农力以事其上”,《管子•大匡》篇云“耕者用力不农,有罪无赦”,此皆古人谓勉为农之证,解者多失之。
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三上

今按:农、努二字古音同为泥母;农属冬部,努属鱼部,发生对转。

3.榜辅一声之转

《广雅》:“拔、拂、榜、挟、押、翼,辅也。”

榜者,《说文》“榜,所以辅弓弩”也。《楚辞•九章》:“有志极而无旁。”王逸注云:“旁,辅也。”“旁”与“榜”通,榜、辅一声之转。“榜”之转为“辅”,犹“方”之转为“甫”、“旁”之转为“溥”矣。
王念孙《广雅疏证》卷四下

今按:榜,古音帮母、阳部;辅,古音并母、鱼部。二字均属唇音,韵腹相同,发生对转。

4.维鸠方之

《召南•鹊巢》篇:“维鹊有巢,维鸠方之。”《毛传》曰:“方,有之也。”戴氏东原《诗考正》读“方”为“房”,云“房之,犹居之也。”引之谨案:鸟巢不得言房。方当读为放,分网切。《天官•食医》:“凡君子之食恒放焉。”《论语•里仁》篇:“放于利而行”。郑、孔注并曰:“放,依也。”《墨子•法仪》篇:“放依以从事。”放,亦依也。放依之“放”通作“方”,犹放命之“放”通作“方”也。字或作“旁”。《庄子•齐物论》篇:“旁日月,挟宇宙。”《释文》引司马彪注曰:“旁,依也。”“维鹊有巢,维鸠方之”者,唯鹊有巢,维鸠依之也。古字多假借,后人失其读耳。
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五•毛诗上》

今按:房、放、旁三字均属阳部;其中房、旁二字为并母,“放”为帮母,均属重唇音。

5.亡党

《管子•法禁》:“故举国之士以为亡党。”亡党即盟党,不歃血为誓,歃血为盟。凡结为死党者,必歃血而盟,故曰盟党。“亡”借为“盟”,《左昭四年传》“以盟其大夫”,《吕览•慎行》作“以亡其大夫”,是其证也。《管子》以“亡”为“明”者,《七法》篇“亡君则不然”,王怀祖谓“亡君”即“明君”,亦犹此以“亡”为“盟”矣。《注》云“为叛亡之党”,殊属牵强。
《章太炎全集》(一)《膏兰室札记》

今按:亡、盟二字古音同属明母、阳部。

6.草木繁动

《吕氏春秋•孟春纪》:“是月(指孟春之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繁动。”

高注:“是月也,泰卦用事,乾下坤上,天地和同,繁众动挺而生也。”毕沅曰:“‘繁动’《月令》作‘萌动’。”范耕研曰:“繁、萌,轻重唇之异,古双声也。”奇猷案:范说是。凡轻唇音,古皆为重唇(详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五“古无轻唇音”条)。故繁、萌同音,则繁假为萌也。本书《音律》云“太蔟之月,阳气始生,草木繁动,令农发土,无或失时”,可明此节之义,亦以繁为萌。高诱以繁为众,是顺文为解,失之。
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14页注?[三二]?

今按:繁,并母、元部;萌,明母、阳部。繁、萌二字同为唇音,韵腹相同而韵尾稍异,发生旁转。

二、因声求义的流弊及其限制

因声求义是清人对训诂学的重大发展,由于这一方法的出现,使古籍中的许多千年疑窦涣然冰释,文通理顺。清代学者王念孙父子及章炳麟运用这一方法在训诂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但是,随着这一方法的推广,也出现了一些流弊,一些考据家把因声求义看成是万能的法宝,离开文献根据不加限制地使用“一声之转”,甚而至于只用双声或迭韵破假借,致使因声求义这一正确的方法误入歧途,为穿凿附会开辟了天地。

例如诸葛亮《出师表》中的“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一语,四十年代竟有人说“不毛”就是缅甸的“八莫”,从而认为诸葛亮已经打到了缅甸,其主要根据就是“八莫”与“不毛”的读音比较接近,这显然是一种谬说。

又如曾有人认为杨朱就是庄周,因为“杨”、“庄”迭韵,“朱”、“周”双声。王力先生指出:“这样滥用古音通假,不难把鸡说成狗,把红说成黄,因为“鸡”“狗”双声,“红”“黄”双声;又不难把松说成桐,把旦说成晚,因为“松”“桐”迭韵,“旦”“晚”迭韵。这好象是笑话,其实古音通假的误解和滥用害处很大,如果变本加厉,非到这个地步不止。”

由以上这些笑话可以看出,缺乏有力的材料根据,单凭“双声迭韵”、“一声之转”作证据是软弱无力的。只有在材料根据很充分的条件下,语音的根据才会助成其说,锦上添花。

为了正确使用“因声求义”这一方法,使新训诂学得到健康的发展,应该对“因声求义”的使用进行限制。

首先,必须有确凿的文献材料作证据。这是各种证明材料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

其次,本字与借字的声韵都应相同或相近。所谓相同,是指声、韵全同;所谓相近,是指声、韵都比较接近,即声母的发音部位相同,如同为唇音或同为牙音等,韵母符合旁转或对转的条件。

王力在《同源字典•同源字论》中指出:“值得反复强调的是,同源字必须是同音或音近的字。这就是说,必须韵部、声母都相同或相近。” 王力的这一观点对于“因声求义”中各个方面的声、韵限制都是适用的。

————————————————————————

哈,比较多喔
回答者:汨江百晓生 - 试用期 一级 3-19 11:00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谢谢哈,你确实用心了,也真的很长,看来我还是得去问问老师了,不过还是很谢谢的~~~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0 个人评价

50% (0) 不好
50% (0)

其他回答共 3 条
怎么不问老师呢。
回答者:メ駴盜メ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3-19 10:57

嗯 去问老师啊
回答者:QQ247149180 - 江湖新秀 四级 3-19 10:59

阴阳入对转?我怎么觉得像是太极里面的东东哦
没听过,呵呵!
回答者:两寂寞 - 试用期 一级 3-19 11:08

对最佳答案的评论:
评论字数200字以内

©2007 Baidu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