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毛泽东管家吴连登:我替主席管家12年 (图)

(2007-06-16 04:24:32) 下一个



毛泽东管家吴连登:我替主席管家12年(实录)
时间:2006年09月08日12:13

第1页:第一次见到主席非常紧张
第2页:毛主席说把家交给小吴我放心
第3页:毛主席和江青工资实行AA制
第4页:他晚年喜欢看野史

访谈现场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搜狐嘉宾聊天室。

  主持人: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吴连登老师,吴老是毛主席最后的管家,跟随毛主席在身边将近12个春秋,直到1976年将毛主席遗体护送到人民大会堂。江青叫他“管家的”,毛泽东笑称他为“我身边不灭的‘灯’”。他要负责毛泽东和江青的工资及其日常支出;要负责主席的衣食住行、保证安全;要随主席巡视大江南北不离左右,还要管孩子们的家庭杂务……他小李讷一岁,但李讷至今见面都叫他“叔叔”。

吴老先跟大家打声招呼。

  吴连登: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来到搜狐,跟大家见面,我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12年,我想把一些真实的毛泽东生活方面有关的故事跟大家聊一下,大家需要什么可以提问,我跟大家讲的这些事情,都是真实的,应该说很多事情都是我亲身体验的。因为我每天都跟随毛泽东在他家里,不管他到哪里都是我负责他的生活,我管毛主席的工资,甚至包括江青的。主席家里的成员包括,主席、江青,李敏、李钠,还有江青的一个姐姐在他们家,还有一个主席的侄子。主席的工资我领回来,花每分钱都得从我手上过。买回来的东西,都是我买回来以后,再送到主席那,比如主席吃饭,每天菜单看好以后,我就去买菜,菜买以后,在厨师做的时候我就在厨房,第一口菜我得尝尝,第一是安全,第二是毛主席的口味要掌握,什么时候吃咸一些,什么时候吃淡一些。

  另外,就是管主席家里的财产,再一个要管主席家的礼品,对这个月的工资怎么节约,看起来是小事,但是很重要。我到主席家里的时候,我才23岁,那个时候是64年,一直到以后12年期间,我就觉得自己的担子很重,这是党和人民交给我的任务,保证毛主席的健康和长寿。

  主持人:陈焱是《新世纪周刊》的编辑,她之前刚刚策划并采访了毛主席报道的专题,这个专题在我们搜狐网挂出以后很受好评。陈焱也跟网友打个招呼。

  陈焱:各位网友好,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刻,能够来到搜狐网的嘉宾聊天室,我非常高兴!我是新世纪周刊的编辑,因为我们这期的策划引来了一些网友的好评,所以今天在这里来参加这样一个聊天我非常高兴,因为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能做这样特殊的访谈,我觉得意义非常特别。因为明天就是我们敬爱的毛泽东主席离开我们整整30周年的一个特殊时刻,所以今天有幸来跟毛主席的管家吴连登老人一同讲述回忆毛主席的往事,作为年轻一代,我觉得我可能会扮演这样的角色,跟网友分享这样一个纪念时刻,希望网友多多提问,谢谢大家。

  主持人:吴老师您是什么时候第一次见到主席的?

  吴连登:我第一次见到主席是1961年进入中南海的时候,毛主席活动的场地就是中南海,每天接见外宾开会和一些民族人士接见外宾都是在这个地方。

  主持人:当时您多大?

  吴连登:那个时候我不到20岁,19岁多一点,见到毛主席时心里紧张,非常的紧张。像我们这样家在农村的,那个时候到北京来都不容易,我到了北京,进了中南海我能见到毛主席,这个心情很激动。第一次给毛主席送水的时候,我的手都在颤抖,心在跳,当时特紧张,后来这个水端到主席面前都撒了很多。敬畏!我像做梦一样见到毛主席,当时这个水滴了以后,主席朝我看了,因为毛主席有一个习惯,只要见到生人就要问清楚你姓什么叫什么什么地方人,他想问的都问清楚了,他以后再也就不问了,会永远记住。后来我到主席家里的时候,1964年毛主席在天安门检阅,毛主席叫服务处的一个处长,说要找我,那时候我就在天安门上服务。中间又见了很多次,因为主席记住我了。

  主持人:您第一回见主席什么感觉?

  吴连登:非常慈祥的老人,对我们特别好,几亿人民的领袖对我们特别的亲。

  我说我是盐城人,主席就说你是咸城人,有的人见到主席比我还紧张,想说什么话全没有了。主席呢,当时他会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打消你的一切,距离马上就拉近了,所以见到毛主席就觉得更亲近,毛主席特别慈祥。

  主持人:后来主席让你到他家来做管家心里什么感觉?

  吴连登:那天在天安门城楼上,主席在大厅休息,把我叫来,他坐在沙发上,指着右手的沙发上让我坐下来,我说我不坐下了,他说你坐下来我们慢慢谈,主席说我自己有许多事情,我家里也有许多事情没有做,我想请你帮帮忙行不行,我马上很兴奋,我就说主席,行。但是我就怕我做不好,我当时马上跟主席表态,我一定好好工作,把主席家里的事做好管好,请主席放心。

主席说那好,明天你就过来,从那以后就到主席家了。

  陈焱:主席为什么选中您呢?

  吴连登:觉得我这个人老实,能干能吃苦,在这期间,他打听了很多人,后来又有好几个人都说过,主席打听过我问吴连登这个人怎么样,后来毛主席说我把这个家交给小吴我放心,我踏实,所以把家里所有的事情都交给我管,从工资一直到家里孩子们的事,毛主席后来把我当成家里的一个成员。

  主持人:主席出去买一根冰棍也得你付钱对吧?

  吴连登:对,吃的,用的没有不花钱的,主席这个家好管,我觉得主席对我们的信任,对我们也特别友好,家里的孩子包括家里的人对我们都很友好很尊敬我们,但是我们一定要把我们的工作做好,保证主席的健康和长寿。我觉得别人做不到的,我想只有通过身边的人来做到,我们的任务很重。

  网友:网上有很多臆测的东西,比如在周恩来逝世前后,主席为什么没有参加追悼会呢?

  吴连登:主席是没有参加。因为主席从1971年主席就生病,病了以后,身体逐渐地体质衰弱,行动不方便,一直到了1976年这个时候主席病情就更加恶劣了,因为周恩来去世的时候,他自己已经基本处于卧床状态,起不了了。但是总理的每一次治疗,每一次手术主席都非常关心,当报告了总理去世的消息,主席自己在那里半天不讲话,自己在那流泪。这个我们都知道,但是想去去不了了。71年陈毅同志追悼会,他到八宝山去了,天很冷1月份,他没有穿棉衣服,回来就严重的一场感冒,导致身体体质的下降。所以主席和总理,我们觉得我们对这些都可以理解,他们两位都非常尊敬对方,因为主席病的时候,总理跑到毛主席厨房,主席吃什么,周总理要亲自尝。周总理自己有病了,拿着筷子的时候,手直抖,包括主席到哪,总理都要亲自在椅子上坐一坐,饭要尝一尝,我想弟兄姐妹们做到这一点都很难,而总理有病,主席把自己的沙发送给总理。他们感情很深。

  陈焱:您的这些说法,是不是就推翻了有关晚年的主席和总理在工作感情上的不和的传言呢?

  吴连登:我觉得这个对,他们几十年的合作,我觉得他们非常的默契,都是为了民族。

  主持人:您认识到的主席都是生活中的主席,生活中的主席是平易近人的吗?对你们发过火吗?

  吴连登:我在主席家工作12年,毛主席没有跟我发过一次火,有的说毛主席脾气肯定很大。但是对工作人员从来没有因为家里的事对我们发火,但是主席有时候在有些问题上他是会发一点脾气的,比如当听到一些共产党高级领导不为老百姓做事或者欺压百姓,听到这些主席非常恼火,主席讲我们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主席对身边的工作人员都非常关怀,谁有困难,主席他会帮助的。我1964年第一年去的时候,主席给了我300块钱,我家里的房子着火了,主席后来知道了,当我谢主席的时候,主席说你有困难我应该帮助你。

  主持人:你那个时候工资多少?

  王建国:33块钱,等于给了我一年的工资。我说谢谢主席,主席说你不要谢我,这个钱是人民的,你们年轻人要好好学习,学点本事,将来更好地为人民做事。

  主持人:他对他的家庭成员,江青、子女有没有发过火?

  吴连登:因为主席每天工作很长,一天平均下来要工作20个小时左右。一个礼拜全家只能在一起吃一次饭,当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主席就问她们社会上有什么反映,包括自己最近读了什么书,谈的范围比较广了。完了以后,主席说这次吃饭当中可能找几本书,让她下一个礼拜回来吃饭的时候,还得讲这些东西,我觉得主席对自己的孩子还是很好的。至于对江青这一块,有时候可能有一些批评,但是不是说全是批评,毕竟江青和主席在一起三十五六年了,但是可能有这样那样的家庭问题。

  陈焱:吴老,我们对您的采访发表出来以后,网友针对主席生活俭朴这一点,反映非常强烈,这一点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吴连登:这一点我觉得问得很好,毛主席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他没有休息过一天,生活上没有享受,他就是一心扑在为中华民族发展和国防建设以及其他方面,经济建设方面。他的生活上就是严格要求自己,毛主席从来山珍海味见不得,每天菜是我安排的,如果菜安排好了,主席就会讲了,这个菜是我吃的吗?现在有多少人能吃得起,我现在有四菜一汤,我就很好了,什么时候中国老百姓都能吃上,这个我就高兴。毛主席的四菜一汤,毛主席的红烧肉好是好,最多的时候,他吃了一斤二两。但是一个月吃这么一两次就可以了,脂肪太多了不好,毛主席牛羊肉也吃,另外毛主席餐桌上每顿都有蔬菜。毛主席的生活,毛主席有一句名言,他就讲过遇事不怒,基本吃素,坚持散步,劳逸适度。我觉得主席在劳逸适度上做的根本不够。

主席的生活俭朴,教育了全党,毛主席说过,我们生活上要提倡艰苦朴素,努力做到,因为毛主席讲了,我们国家现在需要搞建设,方方面面用钱都很多,我们要提倡这种精神。

  毛主席有一次吃饭,我给他端饭上去,吃饭的时候饭粒掉在桌子上,他拣起来又把它吃了,我说主席不要吃,主席很严肃的跟我讲,你知道农民有多艰难吗?要提倡节约这种精神,他家里穿的衣服也是大小补丁的。

  网友:80年代初的时候,毛主席的一切都不太提了,那个时候主席在您心中的形象有没有受到影响,心理上难受不难受?

  吴连登:我始终如一地认为,毛主席在我心中是最伟大的,最高尚的,对全党全国人民做出巨大贡献,我觉得也没有人能与之相比的,他是我们共产党的开天辟地的领导人。

毛主席他领导我们全国人民,领导我们的党从胜利走向胜利。

  主持人:您给毛主席管家,日常开支都是您管,他家一个月花费多少钱?

  吴连登:毛主席的工资和江青的工资,他们两个人实行AA制,当时在我们国家来讲,那应该说就是比较早的,那个时候恐怕年轻人还没有实行,毛主席的工资原来是579块钱,是一级工资,当时主席、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副总理都是这个钱,后来毛主席因为三年自然灾害把自己工资降下来,降到404.8元,一直到毛主席76年9月拿的最后一个月的工资。

  江青的工资原来122块钱,因为他职务上去了,后来涨到243块钱一直到最后。但是花的每一分钱,包括油烟酱醋茶以及牙膏手纸这些东西都必须花钱,难就难在比如你不要钱有人送他东西的时候,我不能要,因为主席讲了,我们家里家庭用的东西,生活用的东西必须得花钱,因为有一个什么问题呢?因为毛主席是我们党内最高领导人,主席曾经讲过这样的话,他说我们国家不缺我毛泽东一人吃一人喝一人花一人用,但是如果说我要随便的花了吃了拿了,他就说部长们、省长们,县长们,村长们都可以,我们这个国家就无法治理了,毛主席在外面喝杯茶我得结帐,我们要维护毛主席的形象,主席交代了我到人民大会堂钓鱼台我一个月结一次帐,包括吃饭多少钱,喝茶多少钱,因为主席讲了,所有的政策制度都是从这里出去的,我如果我违反了,就没有办法教育别人,没有办法执行这个东西了。

  网友:您怎么看待江青?

  吴连登:江青,因为她的工资也是我管的,她的开支也是我管的。江青这个人生活上来看,我觉得她花的钱也就在她的工资里面来支出,因为她这个人,一个是喜欢摄影,她宁可吃饭的钱少吃一些,但是这个钱要花去搞一些照片,爱好摄影,另外一个,女同志总需要打扮一些,当时我就觉得她可能要做一些衣服需要购置一些什么东西,都是由我来办,因为她没有那么多钱做衣服,就经常把白色的衣服染成灰色,后来又染成黑色。她生活上还是艰苦的。

  有人说江青拿牛奶洗澡,这个都没有,家里身边工作人员都非常清楚,我觉得避开政治问题不谈,生活上,江青还是没有什么更多特殊的东西。因为后来又有人讲四人帮是以江青为首的,后来东西拿出来大家一看,江青真拿不出多少东西,江青一个戒指耳环都没有。

  中国最好的人是谁呢?就是毛泽东,最坏的女人就是江青,我觉得这个说法不成立。政治上的事我们不谈,生活上我很清楚,她每天喝什么,吃什么需要什么都由我来办,江青当年用过最高级的就是喷发的发胶。那是在友谊商店买的,后来江青因为钱不够,欠新华社8千块钱。

  网友:林彪跟主席是什么样的关系?有没有到主席家里拜访过?

  吴连登:没有。第一次文化大革命出来以后,那个时候中南海的人,其他人都见过,就是没有见过林彪,那个时候林彪常年在苏州,他到毛主席家里是不来的,主席也不会去看他的。

  网友:现在的生活比过去的好多了,所以现在的人应该更记得主席的好处。

  陈焱:我想每一代人审视毛泽东的起点都是不一样的,我觉得以我个人经历来看,我76年8月底出生,主席是9月9号去世,在这样特殊时期出生,我觉得从小到大,大概在我的家庭环境中,我父亲也是非常热爱主席诗词的一个老人,我从小就是受到家庭受到这样大的社会影响,对主席有这样一种敬仰,但是事实上对主席是不了解的,作为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对主席不了解的,但是这个不了解并不妨碍我们这一代人对主席的一种热爱。

  我觉得每一代人对主席审视的起点都不一样。我觉得就像这一期作为编辑作为具体一些稿件的写作者,让我比较吃惊和没有想到的一些意外就是,稿件发出来以后,在搜狐网网友的反映这么强烈,一篇文章后面的跟贴就长达数千人在那里发表评论,我点击这些评论,看到的更多是年轻网友对失去这样的主席的怀念,我想大多数网友没有经历主席的那个年代,这些年轻的网友为什么还在呼唤主席,我想这可能是民间的一种诉求,是一种真挚感情背后体现的一种情绪,而这种情绪就是我们现在年轻人对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现实表达一种需要。

  我记得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副主任萧延中老师的稿子里也讲过,他说国民之所以还对毛泽东怀有特殊的感情,这是对社会一种公平的基本诉求。我想毛泽东的现实意义在年轻一代这里还有热度的话,应该基于此。

  另外一个,就是毛泽东本人的人格和他的魅力,因为毛泽东这样的一个人物他的个性特征,本身主席是个性反抗非常强的这样一个人,而他的这种反抗精神个人魅力,我觉得这一点特征非常容易被下一代所接受,我觉得年轻人特别喜欢毛泽东的一个性格特征,就是这个人很具反抗性,这个反抗性可能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很喜欢的。

  网友:江青生活中为人刻薄吗?

  吴连登:一般来讲,我觉得还是可以的。有的时候可能有一点,但是作为这种特殊家庭,可能大家就比较在意这些事情。有时候对身边工作人员可能有一些要求可能有一些严了,有时候发一些无明火。因为江青和毛主席他们工作时间不一样,生活上两个人也生活不到一起。

  为什么?主席是通宵达旦工作,到天亮这个时候吃晚饭,睡觉睡到中午12点左右起床,作为江青是晚上9点钟左右就开始准备,到10点以前就肯定要休息,生活上有一些不一样,但是江青她的生活上对自己我觉得要求的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她跟主席的年龄正好差20岁,这个年龄的差距也是这样,过去人不知道,我们那个时候知道,江青怕风,因为她有肩周炎。先把门窗弄好了,如果不弄好就要发脾气。

  主持人:据说她睡觉喜欢开窗户?

  吴连登:那是主席。两个人完全不同的,主席睡觉不能关窗,嫌憋气,江青不能开窗。现在知道了,江青她也有更年期,那个时候没有这个说法,现在人慢慢研究透了,有的时候她就这样,当时我就讲,江青身边有一个厨师叫做程儒林(音),给江青做家常便饭做了17年,但是有的时候看江青这个人,有些地方,人在这种环境和地位下,可能有一些大家都比较注意,特别到后来,作为四人帮定性了以后,人们更多的传说了,我觉得有些东西不是真实的。

 网友:主席在晚年的时候,有没有提起过被自己当年冤枉的人?

  吴连登:有过,而且主席这个人对一些老的,经常他在那里想,有些谈话经常涉及到童年参加革命,在不同时期的这些人这是常有的。

另外一个,他晚年的时候,他经常讲到生活方面的事,家庭方面的事,毛主席是个非常重感情的人。后来因为身体不是很好,他想看看电影,最后我给他放电影,我们过去不知道,要想看什么电影掌握不了,开始给他放战斗片。好多包括北大的有一些老师,清华的,当时跟主席报了以后,主席是非常重感情的人,他一旦知道,他马上会讲。

  主席讲文化大革命要三七开,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要保证政权保证我们这个党的民主。

  我亲自听见主席跟我们讲58年吃大锅饭,经济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主席有时候看的非常深的,我就觉得大家应该这么理解。

  毛主席没有个人的利益,他从来没有想给子女留点什么,自己想达到什么目的,他就是做的不对的或者有些问题现在来看,我觉得他就是出发点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我觉得人民应该要在这个问题上有所正确的理解。

  主持人:陈昌浩和毛主席的关系怎样?

  吴连登:因为陈昌浩跟着张国焘到四川,以后主席后来也见过他,但是他们还是很有感情的。至于他们互相之间谈什么我不知道,因为主席对他的这些同期参加革命的人是经常回忆,他想包括年轻的时候,见过的那些朋友,在一起上学的到了晚年,他特别怀旧,有一些往事他想了很多。

  主持人:最近我看了一个专家的研究,说毛泽东这个人他其实没有太多亲情的,对自己的子女、孙子其实是比较冷漠的,刚一个网友也问到这一点,他爱他的子孙们吗?怎么教育的?

  吴连登:我觉得不能说主席没有亲情,我觉得亲情像任何社会家庭组成一样,是有亲情的。其实主席非常爱他的子女,你比如说毛岸英经过多少次到农村,一直到朝鲜战场,包括李敏李钠时间长了不见,主席还想见见她们,谈谈怎么工作,怎么生活的。

  主席跟李钠李敏讲了,在我身边工作的这些人都是你们的叔叔阿姨,就是比你们小,也是你们的叔叔阿姨,所以现在主席家里最小的就是李钠,她什么时候见到我都叫我叔叔。所以主席对他的孩子们要求很严,要求他们自食其力,要学为人民服务的本事,要求多读书,多了解社会,不要搞特殊,不要打着主席的旗号。包括李钠上学的时候,很多人不知道家长是谁。

  网友:主席一生很喜欢看书,他晚年喜欢看什么书?

  吴连登:野史!他认为对待国家和社会,他当时想了解得更多,野史往往对照起来探讨,最后可能得到一个比较真实的这些东西。他读大量的野史。

  陈焱:这些野史的渠道哪里来的?

  吴连登:这些东西是当年我和毛远新找的,所以毛主席这一生读的书非常多,后来说毛主席读的起码十几万本,后来查有九万本。藏书多少我不知道。但是读过的有九万多本。

  主持人:主席的稿费也是很多的,去世以后稿费怎么处理?

  吴连登:主席的稿费有多少,那个时候有124万多一点,因为毛主席曾经讲过,我这个稿费不是我的,是人民的,我要把这个钱用到为人民和祖国的建设上。所以江青也好,都无权动用主席的稿费。

  毛主席的稿费在中央特别会计师,一个姓郑,郑常秋(音)同志管的,我是不能动用的。这个稿费真正动的时候,比如有时候家庭生活实在不够了,我找主席拿着帐,就说最近家庭开支情况,主席说了,那个帐我不看你管的,你是不是今天又来要钱了,你要多少,主席亲自写上同意以后才能批这个钱,所以这个钱包括后来加上利率大概130万左右。

  毛主席的稿费他送了章士钊一些,每年给他两千,还有一些其他的民主人士,包括好多的民主人士,这些人有的好日子过惯了,后来共产党管的时候,就觉得苦,主席问生活怎么样,谈到这个时候,就从稿费里给他们拨点钱,主席非常器重民主人士。

  主持人:主席去世的时候,几乎没有给子女留下遗产,这个稿费有没有给子女分一点?

  吴连登:没有。曾经有一笔稿费,是李钠生孩子,自己工资很低,几十块钱,要找一个保姆,最后跟主席要了八千块钱,当时我就没有全给李钠,只给了三千,剩下的五千我把它存在银行。他没有把这个稿费留给子女,全部给了国家。

  因为毛主席去世的时候,毛主席家里银行存款没有一分钱私人存款,所以没有给子女留下来,在去世的时候,只有700多块钱,这是全家唯一的财产,但是这个700多块钱还交公了,没有给子女。

  所以古今中外,在全世界包括哪一个总统也好,首相也好,共产党的领袖也好,谁没有给子女留下很多遗产,他没有留下多少钱,没有房子,没有地,没有什么值钱的古董宝贝都没有。

  陈焱:而且他的一生中,还牺牲了七位他的亲属,也不留下遗产,这个就是主席的难能可贵。

  网友:主席有什么鲜为人知的长生秘诀?

  吴连登:毛主席这个人非常注重锻炼,因为在年轻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年轻的毛泽东,下雨的时候,可以在雨地里或者是在江河湖海里游泳,毛主席游泳一直游到75年的年底,那个时候身体走路走不动了,但是下了水,毛主席又是另外一个样子,非常自如,如鱼得水。一个是运动,另外一个运动当中包括很多方面,还有打球,爬山,最起码最简单的,毛主席他的头有一个箅子,每天用箅子箅头。

  主席的头发很好,80多岁头发还是黑头发。还经常跳舞,就是跳三步,四步。饮食上我觉得很平常,吃的老百姓的家常便饭,主席吃饭不会提意见也不会讲,我们作为身边工作人员我们可以注意,保证营养搭配,营养均衡,保证他摄入的热量。

  因为每天主席吃饭,不是说到中午12点就吃饭,他没有点,他有时候十几个小时不吃饭,如果不吃饭我们中间就给他加一点麦片和牛奶,如果时间太长了,再加一点黄油那就是最好得了。

  主席这个养生,我觉得有些东西就是家常便饭,我觉得这一点将来有机会我写一点东西,要把毛主席的养生推向社会,使中国人都向毛主席一样健康长寿,实际上毛主席每天正常工作20个小时。咱们平常人一般工作八小时,生活上很简单很俭朴。

  主持人:据说他抽烟很厉害,喝茶也喝的很多。

  吴连登:战争年代,毛主席抽过旱烟袋,卷大炮,国民党的纸烟都抽过,后来就抽过雪茄烟,每天抽三包是正常的,我觉得主席抽了烟以后,他的思维产生了很大变化,他考虑问题多的时候,做决策的时候,烟就更勤,几乎不离手,主席抽了一辈子烟,一直到75年年底才不抽烟的。

  毛主席喝浓茶,一个月平均在两斤左右,有时候多一些,他喝茶的时候,喝完茶以后,把茶叶经常是吃掉,他跟别人不同,因为抽烟跟喝茶,他烟抽多了,茶是对健康消化系统都有好处的。

  陈焱:吴老您再讲一下主席最后一个生日的故事。

吴连登:因为毛主席的生日,从来没有大的操办过,他每次过生日非常平淡,有时候全家人在一起吃个饭就是过生日,加两个菜。吃点面条,有时候跟工作人员,有时候请民主人士就是这样。但是这个生日无论怎么过,有一条这个面条是不能少的,中国传统的长寿面。

在1975年过生日的时候就发生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事,就是因为毛主席的一个厨师是浙江人叫杭安富,他不会做面条,做面条都是中南海专门的面点师,每年过生日我就打电话,到主席这不打电话是来不了的,那天主席生日,他在戏楼,我一打电话,田师傅拿起电话,他说我一直坐在电话跟前等你电话,我说主席今天生日,你过来吧。

  到了游泳池来了以后,田师傅就开始把围裙带好了,手洗的干干净净,然后就开始手擀面,做的跟往年一样,一边做一边跟我聊天。最后面条弄好了以后,当时没有煮,过了一会儿那边通知主席要吃饭,今天过生日,又上了几个菜以后,水烧开,把面条下下去,意外情况发生,这一锅面条全碎,没有一个整根的。

  这个老师傅眼泪就下来了,他说不得了,我对不起毛主席,长寿面出现这个情况,我说田师傅今天是毛主席生日我们应该高兴,全国人民也可能都在吃面条,但是不管怎么说,毛主席这个面条要再擀来不及,最后怎么办,把杭师傅平时吃的挂面拿过来煮了一小碗,主席生日就吃的挂面。

这个情况我也说不清楚,因为到1976年毛主席再也没有过生日,这个对我来说是一个谜,你说巧合也好,居然发生这种情况,田师傅说这一辈子做面食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我们身边工作人员全傻了,这个事其他人不知道。

陈焱:这个主席不知道内情。

吴连登:不知道。

陈焱:当时的场景也比较凄凉。

  吴连登:是的,晚年非常凄凉。

  网友:您见过主席流泪吗?因为亲人的逝去。

  主持人:时间关系,很多网友的问题也来不及回答。最后两位嘉宾总结一下,您30年过去了,现在再看毛主席是什么样的感觉。

  吴连登:我觉得虽然时间的推移,但是我对毛主席的感情一点没有淡化,越看越想就觉得毛主席很伟大,中国人民有今天,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今天,我觉得毛主席给我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毛主席常讲,我们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所以你看看,大家都看毛主席纪念堂,每天有多少人等着去瞻仰毛主席,人们走到天安门前,就是久久凝视着毛主席,现在有钱的老板,年轻人对主席也有感情,我觉得主席他永远值得我们缅怀,毛泽东我觉得他没有过时,他永远会照亮着中国革命和社会前进。

  因为他的思想他的著作将与日月同辉,与世长存,你现在再看看毛主席的巨作和他讲的这些东西,因为我们是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好多东西都是外面报纸上没有的,书上没有的,他是这么做的,毛主席教我们怎么工作,怎么学习,怎么做人,怎么去为人民服务。所以我这个人,不是该我得的东西,我不会去做的。如果我这么干,肯定对不起毛主席,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这么些年,所以毛主席对我们党对我们国家,我觉得他是做出了贡献,任何常人任何委员都难以跟他相比。

  主持人:陈焱正好跟吴老是两代人,作为年轻的一代,你怎么看待毛主席?

  陈焱:我觉得在年轻人心中,毛主席这样一座丰碑它也会永远的树立。

  主持人:今天我们的访谈到此结束,感谢两位嘉宾,感谢网友的参与。

(责任编辑:王永超)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