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一段飘逸的历史——漫谈桑蚕丝绸史话

(2007-06-16 00:25:02) 下一个






一段飘逸的历史——漫谈桑蚕丝绸史话
 
  中国是养蚕织帛的发源地,这项发明,比人们熟知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和印刷术,要古老得多,而它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又绝不稍逊于后起的这四项科技发明。我国传统的、高水平的蚕织技术,不仅对世界纺织技术的进步曾产生过相当深远的影响,与西方国家的丝绸贸易,还铺就了沟通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大通道——丝绸之路。

   流传至今的传说和神话很多,诸如伏羲、神农,黄帝、帝喾、嫘祖等等,都曾被作为养蚕的创始者来供奉
  
   在远古时期,先人即已开始养蚕取丝,然而这一奥秘是怎样被人发现的?其说不一。流传至今的传说和神话很多,诸如伏羲、神农,黄帝、帝喾、嫘祖等等,都曾被作为养蚕的创始者来供奉。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两种传说是:伏羲氏化蚕桑为绵帛;黄帝元妃嫘祖,始教民育蚕治丝以供衣服。我们知道传说是伴随着历史而存在的。在原始社会,人们崇拜自然,常常把一些有益于人类的创造发明,与神的恩赐联系在一起。而领导部落的首领,又被看作神的化身。中国的蚕丝生产起源很早,对人民生活影响极大,把它的创造发明权推溯到中华民族神话中的祖先身上,是很自然的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用科学的眼光来看,这些动人的传说当然是没有充分科学依据的。处于史前文明的人类,当然不可能先知先觉地了解蚕丝所具有的纺织性能,从而有意识地将它作为纺织原料。实际上人类对蚕的利用,是经历了一个由“吃”到“穿”的变化。其过程,大概是这样:原始社会,生产力不发达,食物极度匮乏,凡是可以充饥的东西都是人类觅集的目标。蚕蛹含有高蛋白,自然成了先民的采集对象。蚕蛹被蚕茧包裹着,取食蚕蛹需将蚕茧剥开。最初是利用利器剥取,后来发现将蚕茧放在水中浸煮,蚕茧自然松散,可以较为容易地一次就得到大量蚕蛹,而煮熟后的蚕蛹又易于消化。茧煮过后,蚕丝呈松散状态。最初,人们吃过蚕蛹后即将蚕丝丢弃,当丢弃的蚕丝聚集多了后,觉得可惜,尝试着加以利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蚕丝的纤维纤长、光滑,其韧性和光泽,是其他任何天然纤维无法比拟的,具有良好纺织性能,遂开始大量利用。

   尽管传说不能作为依据,可是我国养蚕织帛的历史的确在距今5000年以前就已开始。其证据来自大量的考古发现。1921年,在辽宁省砂锅屯仰韶文化遗址(距今约5500年),曾发掘到一个长数厘米的大理石制作的蚕形饰。其上的蚕形被学者确认为蚕。1958年,在浙江省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4700年左右)中,出土过一些纺织品。经鉴定,这些纺织品中有丝绸片、丝线和丝带。经鉴定,丝纤维截面呈三角形。系出于家蚕蛾科的蚕。这是长江流域迄今发现最早、最完整的丝织品。1960年,在山西省芮城西王村仰韶文化晚期遣址中,出土过一个长1.8厘米,宽0.8厘米,由6个节体组成的陶制蚕蛹形装饰。1963年,在江苏省吴江梅堰良渚文化遗址(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300年)中,出土过一个绘有2个蚕形纹的黑陶。1977年,在浙江省余姚河姆渡遗址中(距今约7000 年),出土过一个骨蛊。此盅上面刻有4个蠕动的虫形纹,虫纹的身节数与蚕相同,结合同时出土的大量蝶蛾形器物,学者认为虫形纹是蚕纹。1984年,在河南省荥阳县青台村一处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过一些丝织的平纹织物,和组织十分稀疏的丝织罗织物。这是黄河流域迄今发现最早、最确切的实物。

   这些出土文物告诉人们,在距今6000年之前,蚕即已引起我们祖先的注意和观察(甚至有可能已开始利用),在距今5000年之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已有了蚕业生产,也就是说,我国蚕业丝绸的源头,至少可以定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且是在不同地域相继独立出现。

  元代《农桑辑要》将诸如气候、饲料、蚕忌和人为等影响蚕生长发育的因素,归纳总结为:十体、三光、八宜、防老等多个方面

   要得到精美的丝绸,首先必须要有足够多的蚕丝作原料,而要得到足够多的蚕丝,必须会养蚕、养好蚕。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利用蚕丝纺织后,蚕业生产至迟在殷商时便己发展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产业,并在以后的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积累了丰富的有关养蚕的科学知识。

   对蚕生长过程中的几种形态:蚕种、出蚁、化蛹、结茧、化蛾,人们不仅很早就有了较准确的认识,还曾试图对养蚕经验进行理论上的概括。战国人荀况在《蚕赋》一文中,从哲理和生理角度概括了蚕的特点、习性和化育过程。荀子在文中称颂了蚕的功德,他说:蚕音同残暴的“残”,虽“名号不美,与暴为邻”,但“功立而身废,事成而家败”;对养蚕者所认为的蚕无雌雄,只有蛾才有性别之分的看法提出了质疑,说:“有父母而无牝牡者与?”把蚕的生活习性和化育过程概括为:“冬伏而夏游,食桑而吐丝,前乱而后治,夏生而恶暑,喜湿而恶雨。蛹以为母,蛾以为父。”荀况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蚕有雌雄之分假说的人。幼虫期的蚕有雌雄性腺的科学结论,在20世纪初得到证实。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根据蚕的化性和眠性进行了分类。即先将常见蚕分为“三卧一生蚕,四卧再生蚕”两大类,然后再根据具体品种的特征和习性分类,如以体色和斑纹进行分类,则有:白头蚕、颉石蚕、楚蚕、黑蚕、儿蚕、灰儿蚕等;以饲育或繁殖时间进行分类,则有秋母蚕、秋中蚕、老秋儿蚕、秋未老獬儿蚕等;以茧形进行分类,则有绵儿蚕、同茧蚕等品种,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还注意到桑、火、寒、暑、燥、湿等外界因素对蚕饲育的影响,并总结出适于蚕生长的环境要素。

   元代《农桑辑要》将诸如气候、饲料、蚕忌和人为等影响蚕生长发育的因素,归纳总结为:十体、三光、八宜、防老等多个方面。十体将养蚕要注意的事项概括为:寒、热、讥、饱、稀、密、眠、起、紧、慢,十个方面。其中“寒”指在连宜寒,“热”指下蚁宜热,“饥”指眠后宜饥,“饱”指向食宜饱,“稀”指布之宜稀又不可太稀,“密”指下子宜密又不可太密,“紧”指临眠上簇宜紧饲,“慢”指方起宜大饲;三光则是根据蚕的肌色决定投放饲叶的多少;八宜是根据蚕的不同生长时期,选择不同的明暗光线、冷暖温度、风向风速、饲叶紧慢等八对条件;防老则指蚕的老熟时间直接影响出丝多少,原书注明:蚕25天老熟,一箔可得丝25两。28天老熟,一箔可得丝20两。若月余或40天老熟,一箔只得丝10余两。

   这些对养蚕条件的周密考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有关蚕的杂交育种及某些疾病防治方面的描述,是古籍中最有价值的记载之一。书中卷二《乃服·种类》条云:“凡茧色唯黄白二种,……若将白雄配黄雌,则其嗣变成褐茧”。“今寒家有将早雄配晚雌者,幻出嘉种”。此所谓“早雄”指一化性推蛾,“晚雌”指二化性雌蛾。“幻”即变化。这里谈到了两种杂交法,一是吐白丝的雄蛾与吐黄丝的雌蛾交配育成吐褐丝的新种;二是一化性雄蛾与二化性雌蛾交配育成优良的嘉兴种。这是中国,也是世界关于家蚕杂交的最早记载。欧洲家蚕杂交之事,始见于公元18世纪,与中国相比至少晚100多年。

   《天工开物》还记述了一种叫软化病的常见蚕病。说此蚕“脑上放光”,可使“败群”,应“急择而去之”。“败群”指病的传染性。在各种蚕经中,宋应星最早把“病症”开列专目进行了讨论,在他之前从无人谈及软化病的传染性。这对防止蚕病蔓延,发展蚕业生产是具有很大意义的。

   迄今出土和存世的一些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具的古代丝织品,生动地彰显出这灿着星空的光彩小小蚕儿吐出的蚕丝,是所有天然纤维中最优良、最长、最纤细的纺织纤维。它的广泛利用,导致了许多织物组织和显花方法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纺织工艺和纺织机械的进步。高度发达的丝织技术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生产技术。迄今出土和存世的一些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具的古代丝织品,生动地彰显出这灿若星空的光彩。

   举之若无的纱。纱织物薄而疏,透气性好,是各个朝代夏季服装的流行用料。1972年,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一件素纱禅衣,引起文物界和纺织界的轰动。该衣用极细长丝织成,织物纱空方整,薄而透明似蝉翼,千米长丝仅重1克,每平方米衣料仅重12克,给人以举之若无、真若烟雾的飘渺感觉。

   匹值万钱的绫。绫织物是一种可以与锦缎媲美的丝织物,《西京杂记》载:汉代陈宝光妻所织散花绫,“匹直万钱。”隋唐时期,绫织物盛极一时。据记载,当时除宫营染织署中设有专门生产绫织物的“绫作”,生产供各级官员穿着的不同颜色、不同纹样、不同规格的绫织物官服外,各州还大量生产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绫产品。唐绫之精美,在丝绸之路出土实物和日本正仓院收藏的丝织物珍品中可窥一斑。

   秀色纤华的缎。宋明之间,缎常被称为丝。虽然缎纹组织至迟在唐代就已出现,但直到明清它才发展成为和纱、绫、罗、锦等织物并列的丝织物大类。明清时期缎类织物的生产极为普及,涌现出一些具有不同特点和风格的地方名产。存世的明清缎类织物较多,各地博物馆均有收藏,北京明定陵出土的带有墨书腰封“上用大红织金细龙丝”,就是做工、质地均极为讲究的五枚缎织物。

   其价如金的锦。古人有:“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惟尊者得服之”的说法,意思是织锦工艺复杂,费工费时,其价值相当于黄金,只有地位尊贵的人才穿得起。另外,“锦”字由“金”和“帛”组合而成,也说明它是最贵重的纺织品。1953年新疆阿拉尔出土的宋代灵鹫球纹锦袍,面料织工精细,组织为三枚左向斜纹。锦袍上的纹样,又称“球路双鸟纹”,庄重严谨,色彩明快,富有意趣。

   金碧辉煌的云锦。云锦是南京生产的特色织锦,它始于元代,成熟于明代,发展于清代。云锦的特点在于它大量采用金线勾边或金银线装饰花纹,以白色相间或色晕过渡,以纬管小梭挖花装彩。云锦结构严谨、风格庄重、色彩丰富多变,而且纹样多用表示尊贵或祥瑞的禽兽、花卉、草虫作为主体,各式变化云纹作陪衬。云锦的代表产品是库缎、库锦、妆花。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清代折枝花卉蝴蝶妆花缎,纹样构图之大胆,色彩之分明,织工之精细,使其成为妆花缎中的精巧之作。

   风格古朴的蜀锦。四川桑丝织业历史悠久,古称“蚕丛”。文字学家认为蜀是蚕的象形。清代段玉裁编《荣县志》云:“蚕以蜀为胜,故蜀曰蚕丛,蜀亦蚕也。”蜀锦产于成都,因成都古称蜀,故名。蜀锦风格古朴,纹样多用龙、凤、福、禄、寿、喜、竹、梅、兰、菊等。西汉扬雄在《蜀都赋》中曾用“阿丽纤靡”四字来形容蜀锦的精美。日本法隆寺所藏格子花纹蜀红锦,是唐代蜀锦的代表性产品。该锦面图案由等形的方格、莲花、蔓藤花组成,经条采用三色经线,既表现在纹底又表现在纹样。

   巧夺天工的缂丝。缂丝因其表面花纹与色地、色与色之间呈现出一些小孔和断痕,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又叫刻丝、克丝。缂丝的风格特点与它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有关。缂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晋以后,缂丝织作技术有了较大进步,织品日臻精细,它在织物中的地位,也随着皇帝的衮服逐渐改用缂丝而大大提高。宋元以来,缂丝在织作技术方面达到了完全成熟的程度,并发展成为兼作专供欣赏的纯艺术品。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南宋沈子蕃缂丝山水轴,缂织方法十分复杂,既保留了原作青绿山水之笔意,也显示出缂丝作品独特的艺术风貌,是传世缂丝中的精品。

   公主出嫁时将一些蚕茧藏于帽絮中,途中通过边境关卡,哨兵不敢检查,公主顺利地将蚕茧带到于阗国

    虽然现代考古发现证明,公元前五六世纪中国的丝织品就已向外传播,并辗转到达欧洲,但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传播要晚得多。蚕桑丝织技艺较早传入的地区是我国新疆的高昌(今吐鲁番)和于阗(今和阗),传至时间大约在公元五六世纪之际。唐代玄奘在他的西行见闻《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一个于阗国得蚕种的故事(此故事还见于《新唐书·西域传》和藏文经典《于阗国史》)。
  
  内容大意是:西域小国于阗(和阗),起初没有蚕桑,向中国要,中国不给。于阗国王心生一计,向中国公主求婚,得到准许,迎娶公主前,于阗国王派使者告诉公主:“于阗国无丝绸,你来时带一些蚕种”。于是公主出嫁时将一些蚕茧藏于帽絮中,途中通过边境关卡,哨兵不敢检查,公主顺利地将蚕茧带到于阗国。从此当地有了自产的丝绸。

  20世纪初,探险家斯坦因在和阗附近发现一块画版,在这画版中画有一头戴高冕的盛装女子、几个侍女以及一个装满果品的篮子,其中一个侍女用手指着贵妇人的冕。无疑这个女子就是故事中所载把蚕种藏在帽子里偷运到和阗去的中国公主,此版画是当地人为纪念她的功绩而刻绘的。新疆是我国通向西方的门户,新疆有了蚕桑丝织技艺就为以后传向西方奠定了基础。

   中国蚕桑丝织技术传人新疆后,进一步外传就到了波斯(今伊朗)。波斯古书上称之为安息,在古代时与中国的经济关系非常密切。由于波斯地理位置处于中国和罗马的交通要道上,所以从公元前1世纪起,很长时间里一直控制着中国与罗马的丝绸贸易,直到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兴起时为止。尽管如此,波斯人大约在公元6世纪初才获取桑蚕丝织技术。公元7世纪中叶,波斯被阿拉伯人征服,但波斯的原丝绸重镇大马世革和巴格达的丝绸生产没有受到影响,仍然是除中国之外世界上最重要的丝织中心。在许多国家的博物馆中,均保藏有属于9至10世纪其地生产的丝织物。

   中国的丝绸未传入欧洲以前,欧洲 洲的纺织原料只有羊毛和亚麻。丝绸轻暖光亮,华丽美观,一进入欧洲,即引起轰动。当地人对这种精美的织物,充满了好奇,不知道蚕丝由来,并由此推测臆想出长丝树和金羊毛等神奇故事。

  欧洲从知道丝绸,到获取中国蚕桑丝织技术,是花费了相当长时间的。因为不仅中国严禁蚕桑丝织技术外传,连已掌握此项技术的波斯,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也密而不传。

  据记载,公元550年左右,几位印度僧侣来到拜占庭,在觐见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时,称他们曾在一个位于印度之北叫“赛林达”地方看到过蚕丝生产。查士丁尼听后向这几位僧侣许诺,如能搞到蚕种,并带回拜占庭,将给予重赏。僧侣随即返回“赛林达”取得蚕种,并将蚕种藏在竹杖中偷带到拜占庭。于是东罗马便有了蚕丝业。

  13世纪以后,法国、意大利逐渐成为欧洲丝织业中心。
 
编辑:泡泡 载自:中国科普 (时间:2005年8月10日 11:12)

——————

蚕蛹上桌 营养升级
2007年04月30日 07:30:18  来源:金羊网 
 
    说起蚕蛹,应该会存在于许多同龄人的儿时回忆中。不过最近与朋友的一次小聚,尝到了用蚕蛹做成的一道小菜,美味之余,倒是让小记好好讨教了一番蚕蛹作为营养美食的真功夫。

    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把蚕蛹蒸煮入宴成美食佳品。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便有过“以蚕蛹御宴客”的记载。而到了今天,烹制蚕蛹的妙法从煎、炒、炸、卤,到炖、烩、烧、熘、蒸,层出不穷。食蚕蛹,正在成为时下营养饮食文化的一条旋律。

    如今又是“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季节。当上好的蚕茧进行烘干,煮沸,加碱后,送到巧手的蚕妇手里,她们将蚕丝弄好后,那金黄色的,肥漉漉的蚕蛹便随着她们的巧手滚落了出来。究竟有些什么宝贝藏在蚕蛹的身体里呢?营养专家告诉我们,蚕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故民间有“七个蚕蛹一个蛋”的说法,是体弱、病后、老人及妇女产后的高级营养补品。

    不过,心中总会存有这样一个饮食小困扰:“好吃的没营养、有营养的不好吃!”且慢,烹饪专家给出的这一系列简便易行的蚕蛹烹制秘方,一定可以化解你心头的顾虑。炒蚕蛹是最普及的家常做法,蚕蛹加入韭菜花、青椒、红椒、沙葛粒等材料一起炒,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溢满全席。如果想吃得精致,可以将蚕蛹、墨鱼、韭菜花、烧肉等材料均匀切碎,温火炒至焦香,用鱼胶包裹做出蚕茧的形状,又是一道色香味形俱全的佳肴。

    此外,将蚕蛹体中的一些水分榨去,拌入盐像烘青豆那样烘燥,味道很香,是一个不错的下酒小吃。而将蚕蛹用油爆干,再用沙盆磨成酱,加盐、红椒末制成酱,用器皿盛载、食用时取出,可作蒸猪肉、炒菜的佐料,别有风味。 (文/记者 王敏 实习生 康歆 图/曾敏妍)

——————

食用蚕蛹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适量食用蚕蛹,对高血压、高血脂、慢性肝炎及营养不良患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功效。此外,蚕蛹中含有一种广谱免疫物质,对癌症有特殊疗效。据报道,日本等国已经从蚕蛹中生产出了α-干扰素,临床用于抗癌治疗。

  但是,由于蚕蛹成分较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食用后中毒。所以,在食用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蚕蛹未经加工处理不可食用,更不可直接凉拌、盐渍即食。

  2.蚕蛹不新鲜、变色发黑、呈粉红色、有麻味或麻辣感的不可食用。

  3.蚕蛹发生异味、恶臭,不可食用。

  4.蚕蛹放置过久,冷天超过1周,热天超过20小时,即不可食用。

  5.有鱼虾等食物过敏史的人,不可食用。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