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哲远:安徽“大跃进”时期的狂热者

(2007-05-08 11:25:42) 下一个

安徽“大跃进”时期的狂热者

飞扬军事 -> 春华秋实 -> [原创]安徽
“大跃进”时期的狂热者
哲远 2006-09-10 14:28
作者:哲远 KRf8v!=[ 

一段江淮大地的痛苦历史,一位安徽人民无法宽恕的政客,一首留给后人的哀怨凄凉的乐曲…… }'9 w "X 
E o}0FzND? 
六十岁左右的、生活在安徽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对曾希圣这个名字是不会陌生的。如果将曾希圣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的话,那么建国前,此人可敬;建国后主政安徽期间,此人可恨;离开安徽后,此人可怜。 M>-zE\^[M 
战争时期,曾希圣颇有贡献。一定要给曾希圣授予军衔的话,授个大将应该没有异议。鉴于与本文的主题关系不大,用两个字表述:可敬。
 
哲远 2006-09-10 14:33
[原创]安徽“大跃进”时期的狂热者 LTDzL) | 
作者:哲远 cn$fu])o 
一段江淮大地的痛苦历史,一位安徽人民无法宽恕的政客,一首留给后人的哀怨凄凉的乐曲…… >zax4u 
dtef 
一,狂热的举动 SzbdGY>E 
1951年起,曾希圣长期担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第一书记,在社会主义改造期间及“大跃进”之前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8.U/GKYV 
在一点成绩面前,曾希圣却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对人民的疾苦自然也就不那么敏感了。 f =3nHg 
众所周知,1958-1961 年的大跃进,是中国历史、甚至是人类历史上一场人命损失最惨重的灾难。 HKe( g[CA_ 
1957年9月,中共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农业发展纲要十四条(修正草案)》,这实际是农业“大跃进”的纲领。11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提出了“大跃进”的口号。1958年5月召开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是发动“大跃进”运动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出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任务和指标。 x;_!BcQ 
曾希圣在“大跃进”中是疯狂的。他紧跟毛泽东的步伐,不恤民力,推波助澜,把个安徽省整个变成了“共产主义乌托邦”的试验场。他执掌下的安徽同样在农业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荒诞口号,大放特放虚假的“高产卫星”,并不顾实际情况强制发动“大办人民公社”运动,只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就在全省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在1958年的抗旱工作中,曾希圣提出的口号更是过了头,《安徽日报》刊出的通栏标题写道:“端起巢湖当水瓢,哪方干旱哪方浇”(连当时极左的毛泽东看后都说:“搞经济事业跟作诗是两回事。什么‘端起巢湖当水瓢,哪方干旱哪方浇!’,我就没有端过。大概你们安徽人是端过的,那个巢湖怎么端得起?”)。生产上的瞎指挥、虚报浮夸和“一平二调”的“共产风”极大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在水利建设方面,提出了“三年实现淮北河网化、全省水利化”的口号,一窝蜂地上马许多大型水利工程,施工中违反自然规律,盲目抢工期,造成极大的浪费,而巨大的土方任务更使农民苦不堪言;在“大办钢铁”运动中追求“高指标、高速度”,冶金系统盲目建设“小高炉”1260座,产品质量低,经济效益差,同时在城乡掀起“群众性大炼钢铁”的“热潮”,白白耗费了大量资源、材料和人力、财力;最为严重的是,安徽省1958年至1960年三年实际粮食总产量仅为452.02亿斤,却“估产”为820.91亿斤。“高估产”带来“高征购、高销售、高调拨”,把农村余粮征收殆尽,导致1959年和1960年安徽农村出现了大饥荒。   YY^Q;M- 
在曾希圣急于求成的思想指导下,安徽许多地方都发生了严重的强迫命令,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另外,在曾希圣错误的影响下,安徽省在继“反右派”严重扩大化之后,又进行了反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党内民主生活和社会政治生活受到严重损害,助长了“左”倾错误的发展。 .P;h*,_,_q 
1958年9月9日广西环江县放出亩产水稻13万斤的特大“卫星”,轰动神州,震惊世界!创下了世界吉尼斯“吹牛”最高纪录。 )u>A}`oe 
安徽也不甘落后,也不能落后!一颗颗“万字号”高产“卫星”相继放出。一时间,“卫星上天,饿殍遍地”。吹出了高产,上面自然要下达高征购任务,粮食征缴后,饥荒出现了。安徽人民将这段痛苦时期称为刮“五风”,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发生的“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风和对生产瞎指挥风。 ;w'P.S}Ui 
刮“五风”时,安徽老百姓说:“解放前受难,吃饭;解放后享福,吃粥。”说“吃粥”还是客气了,安徽的很多地方连树皮都吃光了!凌志军在《历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在中国兴起和失败》一书中介绍:凤阳县一年里发生人吃人事件六十三起! n\~(*t|b 
安徽风阳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乡。这个县的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合作化前有34户175人,30头牲畜,1100亩耕地,每年生产粮食18至19万斤。1956年入了高级社,头一年收了16.5万斤粮食,卖给国家4万多斤。之后23年再也没卖过。到了1960年,小岗生产队只剩下10户39人,一头牛,100余亩耕地。在三年中非正常死亡60人,76人背景离乡,寻找活路。1962年“责任田”收回,只收粮食965斤,除留了900斤种子外,每人仅分到了一斤半小麦。 4Js r`cd 
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曾希圣是把实事求是优良传统抛弃地最彻底的领导人之一。当然,在那个全党上下都不实事求是的时代,我们很难要求曾希圣比最高领导人还要高明。问题是曾希圣在安徽大搞浮夸风是全国有名的,是创造性地发展了“左”的错误,其直接后果就是安徽在1959-1961年饿死人的绝对总数(439万)列全国第二(仅次于人口总数比安徽省多一倍以上的四川省),而饿死人的比例列全国第一。据《中国人口年鉴·1985》提供的数据,安徽省1959-1961年间总人口净减439万人,相当于该省1960年人口的14.427%,而在1951-1957年间,安徽人口每年平均增加65万以上。按全国平均比例看,安徽多饿死了200多万人。1959至1961年安徽省因饥饿而死的人数到底有多少,这点已很难说清了。《安徽省志-人口志》承认有407万;《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显示:1958年底安徽人口为3394万(其中农业人口2908万,非农业人口486万),1961年底为2988万(其中农业人口2550万,非农业人口438万),净减406万。对此,曾希圣难辞其咎,他后来不得不承认自己“对人民犯了罪”! (QkCy+ 
1960年3月,周恩来接到一封署名“一位不愿署名的政协委员”的来信。信中反映:安徽和县和无为县粮荒严重,曾发生饿死人事情,有些农民逃亡在外,有的抛弃儿女,干部作风恶劣。 Vj|{]/(cj 
曾希圣在安徽为极左路线的推波助澜还导致了不少安徽人背井离乡,流离失所。“乞丐之乡”在安徽的“曾希圣时代”得到了最大的诠释。 Cj]oFY 
严重缺粮和饿死人,这种事对于一个党、一个国家及其领导人来说,非同小可。接到信的周恩来立即批给曾希圣(周恩来的手稿如图),请他阅后派人前往两县一查,他强调说:“这类个别现象各省都有,尤其去年遭灾省份,更值得注意。”无法证实曾希圣是否答复了周恩来,但安徽的严重饥荒问题在七千人大会上才被揭露。 t3xCPzZ 
《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427页: O0 .fl 
年份     粮食产量(万吨) n\qLffjP~ 
1949       639.2 :aPm~|LEH 
1950       675.0 /kY/Mx8Y 
1951       877.5 vFvx_LIcB 
1952       891.5 Q4R}L3z3 
1953       908.4 1954       777.3 /NW>vwcG& 
1955       1152.9 `=];PAWz 
1956       908.8 lJts%~H$ 
1957       1027.0 Pjg yUm 
1958       884.5 r;!_}u 
1959       701.0 rm{%|X{_ 
1960       674.6 tdL()2  
1961       629.0 t(R>Fe/#E 
1962       670.7 @+j_3x ! 
1963       697.7 stfNYe 
1964       812.1 c-VF3\W 
1965       966.6 4a#O#q?# 
曾希圣在安徽工作的最后四年(1958-1961),安徽省粮食产量逐年下滑。1961年降到最低点,比1949年的639万吨还要少10万吨!难怪最后三年安徽饿死那么多人,而此时安徽的人口比1949年(2787万)增长了五分之一。安徽粮食生产的复苏,恰恰是在曾希圣调离安徽以后(1962年2月,李葆华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 {\G]&( 
曾希圣还算是有良心的。面对饥荒遍野的惨状,他翻然转变。1961年4月提出在农村实行“按劳动力分包耕地,按实产粮食记工分”的联产责任制办法。这实质上就是搞“包产到户”,也就是对“人民公社”的否定。7月,毛泽东路过蚌埠,曾希圣在火车上汇报了推行“责任制”的情况。当时已了解到饥荒情况的毛泽东听后同意他“试验”,于是他就放开胆子在全省各地大力推行责任田。安徽搞责任田的成功很快在全国引起连锁反应,这使对“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情有独钟的毛泽东如芒刺在背。12月,农村形势略有好转,毛泽东要曾希圣把责任田变回去,曾希圣说:“群众刚刚尝到甜头,再让群众搞一段时间吧?” 曾希圣的良心发现,应该予以肯定,但是他永远无法弥补他对安徽人民犯下的严重错误。
 
哲远 2006-09-10 14:34
[原创]安徽“大跃进”时期的狂热者 oV~=!A 
作者:哲远 %Wv(o7 
一段江淮大地的痛苦历史,一位安徽人民无法宽恕的政客,一首留给后人的哀怨凄凉的乐曲…… n'qVf52- 
zkz 7(: 
二,专制 KYNKsf\X 
建国后,战争年代人称“曾胡子”的曾希圣渐渐“发福”,被称为“曾胖子”。曾希圣个性很强,老虎屁股摸不得。在安徽,有人称他为“曾霸王”。可见工作作风强硬,比较霸气。曾希圣在安徽期间大搞“一言堂”。在安徽,差不多一切要依曾希圣说的办,不管正确的或是错误的。 jB\{_hRG 
“大跃进”中安徽的中心问题是省委的问题,省委问题的中心问题则是曾希圣的问题。 H)cbp,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曾希圣和三个臭皮匠也不能合在一起,合在一起,也是别人做老鼠、他做猫,这是非正常的党内关系。 V_Zwgb! 
曾希圣是按照自己的面貌来改造安徽的党,改造安徽的社会。他改造党的方法,不是无产阶级的方法,无产阶级改造社会,要团结社会上90%以上的人,曾希圣采取的方法是团结少数,压制多数。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达到了他的目的。看他的眼色办事,看他的语气办事,看他的态度办事,不是实事求是的,这就违反了马列主义。 1$t9,> ^r 
1957年“反右运动”时,中共中央曾下发文件列出“划右派的六条标准”,曾希圣又另加了反对强制推行他的农业“三改”政策和反对所在单位主要领导的两条“右派标准”,结果当时安徽省打出的“右派”的人数在全国名列前茅,至于平时工作中他伤害的干部应当更多。 ;gC9X? 
1959年1月24日,中共安徽省一届三次会议在合肥召开,通过决议:继续反对右倾保守思想,继续鼓足干劲,为实现比1958年更大、更好、更全面的“跃进”而奋斗。2月7日省委批转《关于<桐城县闹粮问题的真相>的报告》,严厉指出:叫喊粮食紧张,实质上是否定“大跃进”、人民公社和总路线。省委号召进行“反瞒产斗争”,同时,提出了更高的农业生产指标。会后,安徽省委书记处书记、付省长张凯帆到含山、和县农村调查。看到农村已经饿死了人,他忧心如焚,赶回合肥,要求向省委常委会议汇报。曾希圣对他说:“你不要汇报了,你为什么总看阴暗面,不看好的呢?好的是主流。老张(曾与张是老战友),我看你是有点右,要注意。” HcLW/ M7L 
1959年7月3日张凯帆前往家乡安徽无为,行前严令不准提前通知,以防作假。一路揭开公共食堂的锅盖查看,哪里有粮食!全是白水清汤,里面仅漂浮着几片菜叶!夜宿巢县,遇到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陆学斌和杨杰。陆、杨告诉张凯帆:“无为情况比巢县还要严重!” 4日,张凯帆一行进入无为。无为是安徽沿江富庶县份之一,但眼前情景却令张凯帆怵目惊心!农村公共食堂基本上断粮停炊。路上行人大都面有菜色,走路不稳,拄着拐棍;孩子们更是饿得不成人形;因为劳力锐减,许多农田尚未插秧。很多群众认识张凯帆,纷纷诉说:“我们现在还不如以前的鸡,鸡一天还有两把米。”、“听说上头规定每人每天发二两粮食,发到我们手里才好。如果发到公共食堂,层层克扣,我们连一点也见不到了。”、“把自留地还给我们吧,我们种点瓜菜也好度命。”……有的甚至下跪哭诉:“张省长,救命!”…… j@he$_ 
可是曾希圣这位省委第一书记做了什么呢? o$'~`Hha 
8月1日,省委常委开会,批判张凯帆。列席庐山会议的一位安徽省委书记处书记赶回合肥,组织发动对张凯帆的批判。 5_g %$+ 
8月4日,中共安徽省委给中共中央写了《安徽省委书记处书记张凯帆下令解散无为县食堂》的报告,派专人急送庐山。 ^hz3O^o{ 
8月10日,毛泽东批示安徽省委关于省委书记处书记张凯帆问题的报告:“我怀疑这些人是混入党内的投机分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中央委员会里有,省级也有。他们有的是‘高岗集团’的漏网残余,现在又在兴风作浪,迫不及待,急于发难。” J  bg -r? 
9月19日,中共安徽省委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张凯帆、陆学斌反党联盟的决议》。张被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指责的罪过有:房屋还原,自留地还原,伙食还原(解散食堂),市场开放、鱼塘开放 (可以让农民养鱼虾)等。宣布“将张凯帆开除党籍,撤消副省长等职务,并责令其彻底交待包庇反革命分子及其他重要问题。” K p*+A 
12月12日,安徽省检察院同意了当天省公安厅提请的“依法批准逮捕张凯帆”的报告。张恺帆被囚禁207天,经批斗后送淮北某矿山劳动。其妻及亲友受到了株连,有6人惨死,全家被赶出省府大院。直到1962年 7月20日,中共安徽省委才宣布:撤销《关于张恺帆、陆学斌反党联盟的决议》。
 
哲远 2006-09-10 14:36
[原创]安徽“大跃进”时期的狂热者 [Q ra[-i 
作者:哲远 S0iS/}k 
一段江淮大地的痛苦历史,一位安徽人民无法宽恕的政客,一首留给后人的哀怨凄凉的乐曲…… At Yzbt 
o:ABvw{x 
三,掀翻不可一世的“霸王” zL|eSrY 
七千人大会时,全国被定为重灾省的有河南、山东、甘肃、青海四省,安徽没有包括在内。在1月底中央准备结束会议的时候,中央收到一封来自安徽的匿名信和另外的几封来信。几封信几乎都是同样的内容:话没有讲完,憋着一肚子气。省委压制民主,不让人讲话。 s[ /7\W; 
安徽和全国其它省(区)的一些(匿名)信可能是促使毛泽东做出延长会期、开“出气会”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nGUr5He` 
而曾希圣呢,还想继续隐瞒真相。他居然请彭真捎话给刘少奇,让刘少奇给安徽代表再鼓鼓劲。 d }vy\ E 
1962年1月30日晚上,刘少奇参加安徽代表的全体会议。刘少奇说,他来到安徽组的目的,是想搞清楚安徽到底是个什么性质的问题,问题的严重程度怎么样? R!&W iQ0 
刘少奇对曾希圣说,你不是请彭真让我给大家鼓鼓劲吗?假如相当多的人肚子里还有气没有出完,越鼓,气就越多,不会有干劲的。要鼓干劲,首先是出气的问题,充分发扬民主的问题。 k7A~`Ev 
刘少奇说:安徽这几年出现的非正常死亡、农业减产,工业现在也减产,明年还要减产,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到底是什么原因?天灾是主要的,还是工作中缺点错误是主要的?安徽的盖子还没有彻底揭开。 } ]} q 
1962年2月3日下午,在天怒人怨声中,曾希圣被迫作检讨。他说:一是对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没有认真研究,不求甚解,贯彻不力;二是实际上形成了对中央封锁消息;三是对中央有些部门傲慢、胡乱顶撞,对友邻地区关系没搞好;四是对同级和下级不民主,不以平等态度待人。所有这些,都使党受到了严重损失,使人民受到了严重损失,使工作受到了严重损失,造成了严重非正常死亡,破坏了农村生产力……1959年、1960年安徽农村工作错误是主要的,教训是非常沉痛的…… $fe1t8{t= 
曾希圣的检讨多次被愤怒的代表打断,有人泣不成声、有人怒火万丈,甚至高呼极端口号。如果不是刘少奇极力维持秩序,很难想象当时会发生什么事。这天的会议中曾希圣连个座位都没有,最后还是自己找了把椅子坐到了会场边上。 izgrgv8w 
刘少奇说:饥荒问题严重的有山东、河南、甘肃、青海几个省,安徽本没有算在里面,但安徽问题比河南严重,比河南严重的是把问题一直包到现在,直到这里还不讲老实话。讲假话是不允许的。今后,再讲假话要立即开除党籍,不管是谁,30年党龄也要开除党籍。 ~ed-ryQ! 
2月9日,刘少奇宣布曾希圣调离安徽,专任华东局第二书记,李葆华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 # fiD( 
安徽的“曾希圣时代”就这样过去了。 J2F 
在七千人大会上,曾希圣遭“批判”的罪名应该是两个:在“大跃进”中的错误和搞“包产到户”的“错误”。在当时毛泽东坚持“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所谓“三面红旗”的情况下,“批判”的矛头显然更多地还是指向他推行的“包产到户”的农村政策。 xcaxv v 
我们有理由相信:曾希圣在“大跃进”中的错误太大,激起了天怒人怨,导致了批判他“包产到户”的正确决策的升级。当然这与毛泽东坚持所谓的“三面红旗”有相当大的关系。 Q"<0TM8 
“出气会”后曾希圣乘车去上海赴任。经过安徽时他没有下车,泪流满面。不知是觉得愧疚,委屈,还是害怕?
 
哲远 2006-09-10 14:38
[原创]安徽“大跃进”时期的狂热者  W0_L{Y= 
作者:哲远 \Se#50 
一段江淮大地的痛苦历史,一位安徽人民无法宽恕的政客,一首留给后人的哀怨凄凉的乐曲…… glKRG*Q 
lF!` bUz7 
四,最后的可怜岁月 U~ :z 63 
曾希圣被免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后,无疑是很痛苦的。虽然专任华东局第二书记,但基本上是赋闲在家。曾经雄踞一方、叱咤风云的人物,突然闲得无事可做,他会想些什么呢?对安徽死了那么多人,他是否有过深刻的反思? D@Lb+# n2' 
两年前出版的《曾希圣传》描述:他曾表示“非常内疚,对不起党和毛主席,对不起安徽人民,对不起安徽党组织和广大干部,心里十分沉痛!”。当他赋闲在家时,还一直琢磨如何才能提高粮食产量,为了不误农时,加快农民的插秧速度,还亲自动手研制插秧机,并在家里的花盆、面盆、洗澡盆上做育秧试验。一切的一切都没有离开过粮食的增收问题…… h)cW:L 
“文化大革命”中,“三自一包”和“单干风”受到更猛烈地批判。曾希圣被说成是“安徽的黑手”,日子当然更加艰难了。曾希圣受到点名批判,直至被押到安徽批斗。1968年7月15日曾希圣死于癌症。 i4a# U 
临终前,曾希圣断断续续地说:“出路在于改革农村体制……出路在于改革……”
 
哲远 2006-09-10 14:39
[原创]安徽“大跃进”时期的狂热者 v"-u7bNut 
作者:哲远 Sc^@i6; 
一段江淮大地的痛苦历史,一位安徽人民无法宽恕的政客,一首留给后人的哀怨凄凉的乐曲…… \bw. {x 
'[gv 
“大跃进”是中国人民最痛苦的一段历史,安徽人民更是深受其害。曾希圣是一个对安徽人民犯下严重错误的政客,尽管在下台前做了短暂的补救措施,尽管在最后的日子里有过深深的内疚,但也至多称得上是个后期冷静的狂热者。 {k+97b>* 
曾希圣的严重错误应当永远地被写在安徽历史,甚至中国历史上。 i-(:5TW q 
(全文完)
 
镇南石 2006-09-10 14:41
曾希圣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算得上是红军情报(技术侦察)工作的创始人之一。 [3Gc, 
曾希圣一解放即是安徽省的一把手,直到1962年2月中央召开扩大会议(七千人大会)后倒台,在安徽执政十余年。他的倒台...曾希圣在七千人大会上挨批,主要是因为他在“大跃进”期间积极推行极左路线。
 
镇南石 2006-09-10 14:50
1961年2月6日曾希圣郑重其事地跟各位书记宣布:“各位书记,今天我要向大家宣布一项重大决策!我要在安徽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会场一片沸腾。大多数地、市委书记很兴奋,觉得走这条路有前途。但也有人表示忧虑,怕犯方向路线错误,担心中央不同意。曾希圣决心已下,毫不畏惧,斩钉截铁地说:“只要能使人民渡过难关,我曾希圣就领着全省人民走这条道!” 0T+x* ! G 
他便召集秘书班子制定了《关于包产到队、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试行办法草案》,随后提交省委常委讨论研究,并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批准,准备在全省范围内推广“责任田”。 voU/Pop8WV 
1961年7月12日,毛泽东从南方视察回北京路过蚌埠,通知曾希圣前往汇报。曾希圣接到通知后,感到这是一次说服毛泽东的机会。在汇报中他着重提到了“责任田”的问题,说:“过去生产队只有队长一个人关心产量,社员只关心自己的工分,现在不仅队长关心产量,而且每个社员也关心产量,甚至比队长还急,农民都说‘责任田’好。”毛泽东听后回答道:“你们认为没有毛病就可以普遍推广。”
 
江河 2006-09-10 15:16
哲远先生与镇江军的"侃一侃西南王李井泉"是姊妹贴! q4]v0;M 
说了四川说安徽. #f(sir8 
镇将军: xvcyYtofF 
1961年2月6日年曾希圣就提出包产到队、定产到田、责任到人与刘少奇62年提出的"三自一包"是不是一会事? ~lb 
七千人大会后曾希圣被撤职,毛泽东没表态.
 
哲远 2006-09-10 17:46
Quote:
引用第7楼镇南石于2006-09-10 14:50发表的“”: tFT`1<H 
1961年2月6日曾希圣郑重其事地跟各位书记宣布:“各位书记,今天我要向大家宣布一项重大决策!我要在安徽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会场一片沸腾。大多数地、市委书记很兴奋,觉得走这条路有前途。但也有人表示忧虑,怕犯方向路线错误,担心中央不同意。曾希圣决心已下,毫不畏惧,斩钉截铁地说:“只要能使人民渡过难关,我曾希圣就领着全省人民走这条道!” cMnU^f=WQ 
他便召集秘书班子制定了《关于包产到队、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试行办法草案》,随后提交省委常委讨论研究,并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批准,准备在全省范围内推广“责任田”。 -)mc1bm8J 
1961年7月12日,毛泽东从南方视察回北京路过蚌埠,通知曾希圣前往汇报。曾希圣接到通知后,感到这是一次说服毛泽东的机会。在汇报中他着重提到了“责任田”的问题,说:“过去生产队只有队长一个人关心产量,社员只关心自己的工分,现在不仅队长关心产量,而且每个社员也关心产量,甚至比队长还急,农民都说‘责任田’好。”毛泽东听后回答道:“你们认为没有毛病就可以普遍推广。”
3n1961年2月,在淮北农村蹲点的安徽省委常委张祚荫向时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兼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汇报:1960年,宿县褚兰公社73岁老农民刘庆兰,儿子得了肺病。公社叫他住敬老院,他对公社党委说:“我还能干活,不能依赖公家。”就带着儿子上山开荒种地,当年收了3300斤粮食,交给大队1800斤粮食和60元钱。 +$]qka; 
2月下旬,曾希圣派省委工作组到合肥市蜀山公社井冈山大队南新庄生产队进行“责任制”试点,得到绝大多数群众的拥护。4月23日,曾希圣在全省地市县干部会议上,肯定刘老汉搞的是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支持他的创造,并毅然提出“按劳动力分包耕地,按实产粮食记工分”的联产责任制办法,实质上就是搞包产到户。 v._K?Z4w 
这次事件让曾希圣180度转弯了。怀着对安徽人民的深重愧疚,摄于安徽大地的天怒人怨,曾希圣终于“冒天下之大不帏”推行“责任田”制度。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予以肯定。
 
哲远 2006-09-10 18:06
Quote:
引用第8楼江河于2006-09-10 15:16发表的“”: \kw\2a%Zj 
哲远先生与镇江军的"侃一侃西南王李井泉"是姊妹贴! G#/I]H\ 
说了四川说安徽. dit>@T @f 
镇将军: `w**gbGp 
1961年2月6日年曾希圣就提出包产到队、定产到田、责任到人与刘少奇62年提出的"三自一包"是不是一会事? H NiS|1+! 
七千人大会后曾希圣被撤职,毛泽东没表态.
]( iEpC 
对,是“姊妹贴”!我这只能算是妹贴。 [s:1] Q%I@Z{o3 
三自一包:“三自”是“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一包”是“包产到户”。 "yC5i 
1961年3月,安徽省委制定了《关于包产到队、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试行办法草案(第一次修改稿)》。《试行办法草案》的出台,使安徽的“责任田”从试点进入到推广阶段,即:推广“包产到户”责任制。 8/ix2Q#: 
“三自一包”来源于安徽“大跃进”后期的“责任田”制度,但更加深化了!
 
万泉河 2006-09-10 19:53
Quote:
引用第1楼哲远于2006-09-10 14:33发表的“”: +0L3Eok 
[原创]安徽“大跃进”时期的狂热者 e. zWEN0E 
作者:哲远 ']CD!Xy% 
一段江淮大地的痛苦历史,一位安徽人民无法宽恕的政客,一首留给后人的哀怨凄凉的乐曲…… Wk@A3b) JG 
t=L一,狂热的举动 &9=oo>M' 
.......
:CKR ~ 
`u81q=?T 
恐怕不仅是骄傲的问题吧?
 
林苑竹 2006-09-10 21:16
曾经跟某地方教育界一位资深人士谈学生的素质教育问题。 wf ?}\Akz 
在讨论了诸多因素后,他深深叹了口气说:高考就是指挥棒。 U$dp|(. 
如果名牌大学的入学标准是比较谁学狗叫学得像,那我们老师、学生和家长都得去学狗叫。 ec?z3a3@ 
如果高考考的是三级跳,那只好都去练三级跳。
 
哲远 2006-09-10 21:55
Quote:
引用第12楼林苑竹于2006-09-10 21:16发表的“”: U/;+K")S 
曾经跟某地方教育界一位资深人士谈学生的素质教育问题。 ej3'Dg 
在讨论了诸多因素后,他深深叹了口气说:高考就是指挥棒。 K 5n;R?l9 
如果名牌大学的入学标准是比较谁学狗叫学得像,那我们老师、学生和家长都得去学狗叫。 mO:R@M 
如果高考考的是三级跳,那只好都去练三级跳。
af/\c*5 
老兄,你说的这是哪对哪啊?怎么前言不答后语啊?
 
林苑竹 2006-09-10 21:59
Quote:
引用第13楼哲远于2006-09-10 21:55发表的“”: b/"ows 
老兄,你说的这是哪对哪啊?怎么前言不答后语啊?
nLaWa 
呵呵。乱扯而已。 [s:2]
 
哲远 2006-09-10 21:59
Quote:
引用第11楼万泉河于2006-09-10 19:53发表的“”: XQ5| 
恐怕不仅是骄傲的问题吧?
HbHcfWHm`_ 
当然不仅是骄傲的问题!那可是几百万条生命啊! r.'ep1Sz 
老兄是否没读完帖? [s:2]
 
工兵排长 2006-09-10 22:03
正是由于一部分干部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毛主席才发动文革
 
林苑竹 2006-09-10 22:05
Quote:
引用第1楼哲远于2006-09-10 14:33发表的“”: [原创]安徽“大跃进”时期的狂热者 :ZRUgn) i 
作者:哲远 {J3 s%r7Z 
一段江淮大地的痛苦历史,一位安徽人民无法宽恕的政客,一首留给后人的哀怨凄凉的乐曲…… d8.q{Y;7Y 
1]BhD. 
一,狂热的举动 A&1951年起,曾希圣长期担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第一书记,在社会主义改造期间及“大跃进”之前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rC在一点成绩面前,曾希圣却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对人民的疾苦自然也就不那么敏感了。.......
 
林苑竹 2006-09-10 22:06
Quote:
引用第16楼工兵排长于2006-09-10 22:03发表的“”: nOz[6 LJ 
正是由于一部分干部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毛主席才发动文革
R2&\Q^\dP 
哪部分?具体都有些谁? =u(PSfxW 
到最后没平反的典型有哪些?
 
哲远 2006-09-10 22:26
Quote:
引用第12楼林苑竹于2006-09-10 21:16发表的“”: \Jg:x\V 
曾经跟某地方教育界一位资深人士谈学生的素质教育问题。 ~Ej(}LBQ 
在讨论了诸多因素后,他深深叹了口气说:高考就是指挥棒。 Udx%L@0 
如果名牌大学的入学标准是比较谁学狗叫学得像,那我们老师、学生和家长都得去学狗叫。  PY=- 
如果高考考的是三级跳,那只好都去练三级跳。
.d"_?z53" 
你这暗语太隐蔽了![s:2] r2 ks8"T 
最高领导人“左”,部下就有更“左”的理由吗?曾希圣最后还是转变了,虽然迟了。令人嘘嗟不已!
 
万泉河 2006-09-10 22:30
Quote:
引用第15楼哲远于2006-09-10 21:59发表的“”: wg\Cz5D~/g 
[x %9hw 
当然不仅是骄傲的问题!那可是几百万条生命啊! U8 #bK% 
老兄是否没读完帖? [s:2]
dt;PY{l9 
?P ]=D{k 
    哦,是看到第一节:疯狂的凶手中,说到曾有了一点成绩就骄傲起来,对人民的疾苦就不那么敏感
 
林苑竹 2006-09-10 22:43
Quote:
引用第19楼哲远于2006-09-10 22:26发表的“”: 8+0,U1u&Q 
k6;5_,hR 
你这暗语太隐蔽了![s:2] R1Ej最高领导人“左”,部下就有更“左”的理由吗?曾希圣最后还是转变了,虽然迟了。令人嘘嗟不已!
Il q@A) 
偶有这样说过吗? [s:2] [s:2] ~$*r{* 
偶说的是教育问题哟。 [s:12]
 
镇南石 2006-09-10 23:58
Quote:
引用第16楼工兵排长于2006-09-10 22:03发表的“”: JAT0?NXd 
正是由于一部分干部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毛主席才发动文革
^em[Y"( 
应该有这部分因素!
 
林苑竹 2006-09-11 00:00
Quote:
引用第22楼镇南石于2006-09-10 23:58发表的“”: mGR,^g=}x 
应该有这部分因素!
s"A(T@c~ 
“部分因素”的讲法是比较客观的。 Woz$L 
但楼上原话说的可不是“部分”而是“正是”啊。 [s:2]
 
镇南石 2006-09-11 00:07
Quote:
引用第23楼林苑竹于2006-09-11 00:00发表的“”: 7b$yufqz 
!z\!UKA} 
“部分因素”的讲法是比较客观的。 fs*g~.jx 
但楼上原话说的可不是“部分”而是“正是”啊。 [s:2]
QO$@-!chT 
0%wN5' 
正是的前题是"一部分"
 
别问我是谁 2006-09-11 12:21
读完哲远先生的帖子, 才发觉自己流泪了! 安徽老百姓当年遭罪太大了! =iH^@9O 
一段江淮大地的痛苦历史,一位安徽人民无法宽恕的政客,一首留给后人的哀怨凄凉的乐曲……
 
林苑竹 2006-09-11 17:46
有人说我们中国人活得真累,想起历史流泪,面对现实憋气。 WiNx 
其实西方也有个几百年的黑暗“中世纪”,现在看着繁荣开明,当时也是不堪回首。 oS6Vzm* 
世间惨痛事,既有天灾,亦有人祸。所以有哲者说:人从一生下来就是痛苦的。
 
镇南石 2006-09-12 12:58
Quote:
引用第7楼镇南石于2006-09-10 14:50发表的“”: 1961年2月6日曾希圣郑重其事地跟各位书记宣布:“各位书记,今天我要向大家宣布一项重大决策!我要在安徽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会场一片沸腾。大多数地、市委书记很兴奋,觉得走这条路有前途。但也有人表示忧虑,怕犯方向路线错误,担心中央不同意。曾希圣决心已下,毫不畏惧,斩钉截铁地说:“只要能使人民渡过难关,我曾希圣就领着全省人民走这条道!” kEv< 4!=} 
他便召集秘书班子制定了《关于包产到队、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试行办法草案》,随后提交省委常委讨论研究,并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批准,准备在全省范围内推广“责任田”。 W=l5Nvlc 
1961年7月12日,毛泽东从南方视察回北京路过蚌埠,通知曾希圣前往汇报。曾希圣接到通知后,感到这是一次说服毛泽东的机会。在汇报中他着重提到了“责任田”的问题,说:“过去生产队只有队长一个人关心产量,社员只关心自己的工分,现在不仅队长关心产量,而且每个社员也关心产量,甚至比队长还急,农民都说‘责任田’好。”毛泽东听后回答道:“你们认为没有毛病就可以普遍推广。”
Jr7+i(UZ[ 
1961年3月7日,曾希圣赴广州参加中央工作会议。会上,他就安徽实行“责任田”的问题在华东小组作了发言。对他的发言,与会者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是“组织起来的单干”;有的说,这是“农民向国家交地租”;有的说,这是“回到土改分田的时候了”。在此情况下,曾希圣不得不“通天”了。3月14日上午,他把试行“责任田”的好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向毛泽东作了详细汇报。毛泽东明确答复说:“你们试验嘛!搞坏了检讨就是了。如果搞好了,能增产10亿斤粮食,那就是一件大事。”曾希圣不由欣喜万分,他立即给安徽省委打电话,兴奋地说:“现在已经‘通天’了,可以搞!”
 
林苑竹 2006-09-12 13:43
Quote:
引用第24楼镇南石于2006-09-11 00:07发表的“”: ~=8E*P"&UA 
正是的前题是"一部分"
rwbPTQbV 

Quote:
引用第18楼林苑竹于2006-09-10 22:06发表的“”: 9GPY_T$\p 
哪部分?具体都有些谁? :am t到最后没平反的典型有哪些?
oq>);C+0 
我不刻意崇毛,也不刻意反毛。 +K'U tZ 
功就是功,过就是过。 o"3]3k ) 
文革的发动是错误的,我坚持自己的观点。这个问题,与建国后毛泽东的系列思想变化分不开。
 
哲远 2006-09-12 18:35
Quote:
引用第6楼镇南石于2006-09-10 14:41发表的“”: (2juR^xgl 
曾希圣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算得上是红军情报(技术侦察)工作的创始人之一。 :C1~)*c 
......
2h68 +P 
镇将军所说是实事求是的. s,.RjuC 
军委二局是一个极机密、极重要的单位,总共只有几十个人。就是这几十个人,凭着小功率的电台收报机,在长征中一路走一路收听敌人的电报。一次次破译成功,摸清了蒋介石的部署乃至意图,及时给军委提供决策情报,立下大功。 +/| IogA4M 
说到军委二局,离不了局长曾希圣。曾希圣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算得上是红军情报(技术侦察)工作的创始人之一。 ACS{{ Nsa 
1931年的一天,他忽然产生了一个通过破译敌人密码来攫取其核心机密的大胆设想,得到朱德、周恩来的鼓励和支持,由此开始了他卓有成效的实践。一次,在缴获的敌人电报底稿中,曾希圣发现了一份国民党某师致另一师的密码电报,其中有20多组密码附有汉字译文。他犹如发现了新大陆,立即满怀兴奋地和报务员研究翻译,把破译的字填上去作据点,前后连句。红军总司令朱德和总政委周恩来也亲自参加分析推敲。夜以继日,终于把这份密码电报全文破译了出来。 }@7jc 71 
原来,这是敌人的一份作战命令,内容十分重要,军情十分紧急。因为对译文是否完全准确可靠没有绝对把握,曾希圣立即请示方面军领导,注明:“不知确否,仅供参考。”分别发往鄂豫皖和湘赣根据地。两个根据地的领导人根据这份情报,部署部队出击迎敌,奏响了胜利的凯歌。此后,中国共产党人机智地和国民党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密码战。 D_GF*Z"@ 
从1931年至1933年8月1日,曾希圣领导的军委二局破译敌人的机密电报累计100份。到1934年7月,累计破译敌人密码本400多本,其中有一部分是特别密码本。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敌人的一举一动,都在曾希圣领导的二局的掌握之中。可以说,不管是在中央苏区反“围剿”中,还是在长征路上,曾希圣领导的军委二局充分发挥了“千里眼”、“顺风耳”的巨大作用。 /bg_/Q"80 
四渡赤水时,在龙里、贵定之间,不过30公里的地方红军进进出出,来回穿插,把蒋介石的军队调来调去,局外人看来非常神奇。除了毛泽东指挥英明外,很重要的一条,是靠二局军事情报的准确及时,如果没有绝对准确的情报,也许毛泽东就不容易坚定决心。叶剑英后来曾由衷地说:“毛主席用兵如神,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曾希圣等同志提供的准确情报。”他还说:“曾希圣不简单,是个可以认识‘天书’的人。”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对曾希圣领导的军委二局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评价。毛泽东曾言:“没有曾希圣,长征是很难想象的;没有军委二局,就没有红军长征的胜利。”他还把曾希圣比喻作“玻璃杯”。说长征时和蒋介石打仗,我们是隔着“玻璃杯”押宝,看得见,赢得了。
 
哲远 2006-09-12 18:46
Quote:
引用第25楼别问我是谁于2006-09-11 12:21发表的“”: 3[hjA/ pH 
读完哲远先生的帖子, 才发觉自己流泪了! U"nV%aTH(8 
安徽老百姓当年遭罪太大了! PwjMgV-Fc 
一段江淮大地的痛苦历史,一位安徽人民无法宽恕的政客,一首留给后人的哀怨凄凉的乐曲……
v\BmrzHEM 
当年我们那里有人去田间找草根吃,走着,走着就倒下了,再也没有起来......
 
镇南石 2006-09-13 16:03
Quote:
引用第30楼哲远于2006-09-12 18:46发表的“”: /3 ze|HnW 
WtTN;?li 
当年我们那里有人去田间找草根吃,走着,走着就倒下了,再也没有起来......
J+ 1K("TgV 
CQs5uFR2 
这安徽问题如此严重与下面有冲突: -5Vp(+P%6 
  六十年代初期,他农村率先倡导实行以包产到户为核心的“责任田”,表现了他具有一个改革先行者的胆识,是一次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经济发展道路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实践。但是,由于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对阶级斗争作了错误的估计,突出了强调反对“单干风”和“翻案风”,致使“责任田”被视为犯了方向路线性错误而遭到扼杀取缔,曾希圣同志因此受到指责和极不公正的对待,还牵连到下面一大批干部。对此,他多次向中央表示:“‘责任田’是我提出推行的,责任由我个人承担,不要涉及其他干部。”。这也可见他勇于承担责任和爱护干部的高贵品质。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又在安徽率先起步,迅速推开,这与曾希圣同志当年所倡导的“责任田’’的实践也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农村改革的深化发展,已经为“责任田”的是非曲直作了公正的评价,实践已经证明,它在当时和今天都有重大意义。.............哲远兄诠释一下个中原因! [s:5]
 
哲远 2006-09-13 18:39
Quote:
引用第31楼镇南石于2006-09-13 16:03发表的“”: ,OOqvh^ 
"Fj|1>h:4 
Geg^?Gvkg 
这安徽问题如此严重与下面有冲突: ^M$[cN> 
  六十年代初期,他农村率先倡导实行以包产到户为核心的“责任田”,表现了他具有一个改革先行者的胆识,是一次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经济发展道路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实践。但是,由于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对阶级斗争作了错误的估计,突出了强调反对“单干风”和“翻案风”,致使“责任田”被视为犯了方向路线性错误而遭到扼杀取缔,曾希圣同志因此受到指责和极不公正的对待,还牵连到下面一大批干部。对此,他多次向中央表示:“‘责任田’是我提出推行的,责任由我个人承担,不要涉及其他干部。”。这也可见他勇于承担责任和爱护干部的高贵品质。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又在安徽率先起步,迅速推开,这与曾希圣同志当年所倡导的“责任田’’的实践也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农村改革的深化发展,已经为“责任田”的是非曲直作了公正的评价,实践已经证明,它在当时和今天都有重大意义。.............哲远兄诠释一下个中原因! [s:5]
fWo3OP[90 
1961年4月23日,曾希圣才在全省地市县干部会议上提出“按劳动力分包耕地,按实产粮食记工分”的联产责任制办法,实质上就是搞包产到户。 v(=Y{u|6 
实际上只是在安徽部分地区试点,没有扭转安徽饥荒的局面。安徽1961年的粮食产量比1949年还少10万吨,创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饿死人现象没有太多减少。 FYp/ 
镇将军所说的应该是引用了某些人为曾希圣的歌功颂德。当然我不否认曾希圣下台前做了一些好事。 9(.0.0c 
稍后补充材料。
 
哲远 2006-09-13 18:46
Quote:
引用第31楼镇南石于2006-09-13 16:03发表的“”: =qYYpRuOV 
这安徽问题如此严重与下面有冲突: #.wDvpp 
  六十年代初期,他农村率先倡导实行以包产到户为核心的“责任田”,表现了他具有一个改革先行者的胆识,是一次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经济发展道路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实践。但是,由于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对阶级斗争作了错误的估计,突出了强调反对“单干风”和“翻案风”,致使“责任田”被视为犯了方向路线性错误而遭到扼杀取缔,曾希圣同志因此受到指责和极不公正的对待,还牵连到下面一大批干部。对此,他多次向中央表示:“‘责任田’是我提出推行的,责任由我个人承担,不要涉及其他干部。”。这也可见他勇于承担责任和爱护干部的高贵品质。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又在安徽率先起步,迅速推开,这与曾希圣同志当年所倡导的“责任田’’的实践也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农村改革的深化发展,已经为“责任田”的是非曲直作了公正的评价,实践已经证明,它在当时和今天都有重大意义。.............哲远兄诠释一下个中原因! [s:5]
[qV= s 
再回镇将军: 1yf#G\ 
当打人凶手被表彰为救人英雄 ;.#i7}{@ 
——对《曾希圣传》序言的几点质疑 vs 4 U`Sc 
罗集人 } wFY[YKk 
  一个心狠手辣的打人凶手在被害者奄奄一息即将毙命之际,“善心大发”停止了行凶,把伤者送进了医院而使对方免于一死。这个凶手在法庭上可以凭其最后的“善举”要求免除或减轻处罚。但是如果他以此申请“见义勇为的英雄”或“恩泽弱者的善人”的荣誉称号,则定会遭到断然拒绝。不幸的是,一个人人皆知的凶手在其本人没有申请的情况下,已经被后人戴上了“救人英雄”的桂冠。 P3$Gbgr 
最近(笔者注:2004年10月)出版的《曾希圣传》(中共党史出版社)的“序言”称赞曾希圣“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倾听广大农民的呼声,与群众息息相通,第一个站出来大胆揭示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的弊端”、“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先驱”、“曾希圣同志的革命精神、优良作风和高尚品质,应当作为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TS JKIaz 
对上述评价我想提出几点质疑。 1kby)mjG 
第一,曾希圣“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吗?曾希圣在别的时段的情况我们不熟悉,至少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曾希圣是把实事求是优良传统抛弃得最彻底的领导人。当然,那个时代全党上下都不实事求是,我们很难要求曾希圣比最高领导人还要高明。问题是曾希圣在安徽大搞浮夸风是全国有名的,是创造性的发展了左的错误,其直接后果就是安徽在1959-1961年饿死人的绝对总数(439万)列全国第二(仅次于人口总数多一倍以上的四川省),而饿死人的比例列全国第一。(据《中国人口年鉴·1985》提供的数据,安徽省1959-1961年间总人口净减439万人,相当于该省1960年人口的144.27‰,而在1951-1957年间,安徽人口每年平均增加65万以上。)按全国平均比例看,安徽多饿死200多万人。曾希圣作为省委书记难辞其咎。 ?=2}ST67 
第二,曾希圣能“倾听广大农民的呼声,与群众息息相通”吗?安徽省大量饿死人的现象在1959年就已经普遍存在,可是善于“倾听广大农民的呼声”的曾希圣却不知道(是装佯还是被蒙在鼓里?)1959年7月,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处书记、副省长张恺帆,不断得悉其家乡无为县大量饿死人的消息后,来到无为作实地考察发现已有不少人饿死,气得斥骂县委书记:“你把人还给我!”他应农民的要求,下令解散了无为县的几千个食堂,并下令开仓赈粮。这一“张老K大闹无为县”的事件被当作传奇故事在安徽广为流传。对这一事件细节是否真实和作何评价姑且不论,但它至少告诉我们,安徽农村大量饿死人的现象在省级领导中是不难知道的,而且是早已知道的。可是曾希圣这位省委书记做了什么呢?他(省委)把张凯帆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大约要报请中央批准?),并开除党籍,撤销副省长职务,关押二百多天,批斗后送淮北煤矿劳动。此后安徽饿死人现象更加严重,无为县在三年中饿死的人据说居全省之首。 j f\Vb_/ 
第三,曾希圣是“第一个站出来大胆揭示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的弊端”的吗?揭露人民公社弊端的第一个人一定是深受其害的农民,但是农民的声音写不进历史。但我知道 “第一个站出来”的高官肯定不是曾希圣——彭德怀在1959年7月就在庐山会议上给毛泽东上了“万言书”(实际上只有3000多字),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提出批评,而“毛泽东认为,彭德怀等……实际上是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表示怀疑和反对,是向他和党中央的领导‘下战书’”(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彭德怀被错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的首领,免去国防部长职务。以上是党内外人人皆知的事实,无论是正统的中共党史还是海内外专家的的个人专著,都没有人对此提出怀疑。《曾希圣传》“序言”硬将“第一个”桂冠送给曾希圣,不是在公然篡改历史吗? 1-U[7 
第四,曾希圣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先驱”吗?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1961年2月他率先提出‘包产到队、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责任田’办法……作为一种联产责任制形式,迅速解放了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1961年,安徽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89亿斤,比1960年增产54亿斤,增产幅度达40%,农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曾希圣传》编纂委员会:《忠诚的战士 光辉的一生》,人民日报2004年10月18日第8版)。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责任田”确有其事,但是效果并非如上文所言,下面是《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P427页记载的1957-1965年安徽省粮食产量: Z>@0fH 
年份 粮食产量(万吨) kPoGY[q8 
1957 1027.0 UGG \ng= 
1958 884.5 5gW`3KK 
1959 701.0 /c$6?B(0~- 
1960 674.6 !sr{ I , 
1961 629.0 bZ6T!5jV0Z 
1962 670.7 9:bTYM? 
1963 697.7 0 ?JxOx = 
1964 812.1 DJw8BAu 
1965 966.6 q|Q$istq 
资料显示,在曾希圣在安徽工作的最后四年(1958-1961),安徽省粮食产量逐年下滑,1961年降到最低点,比1949年的639万吨还要少10万吨,难怪最后三年安徽饿死那么多人(此时安徽的人口比1949年增长了三分之二)。而安徽粮食生产复苏,恰恰是在曾希圣调离安徽以后(1962年初,李葆华调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 baRqlZR& 
《忠诚的战士 光辉的一生》一文说,“到1962年2月中央七千人大会批评“责任田”犯了“方向性的错误”,给人的暗示是曾希圣因“责任田”错误被调离安徽。这也是对史实的公然篡改。《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中共党史读本都说七千人大会主要是纠正左的错误,是否批过“责任田”不敢断言,但曾希圣在七千人大会上挨批,主要是因为他在“大跃进”期间积极推行极左路线,导致数以百万计的农民被饿死。人民网《刘少奇年谱1962》有下面的记载:“1月30日、2月3日、2月9日 参加扩大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安徽大组的讨论并讲话。在此期间,还分别听取安徽省各地委的情况汇报,同中共安徽省委负责人个别谈话,调查了解和解决安徽省在过去几年中犯“共产风”、“浮夸风”等错误以及至今仍然 “捂盖子”、不如实反映情况的问题。在大组讲话中,代表中共中央对安徽省过去几年发生的问题承担了责任,同时严肃批评了省委主要负责人的错误,要求安徽省参加会议的同志,充分发扬民主,实事求是地总结产生错误的原因,吸取教训,回去把工作做好。”这一记载应该是比较可靠的。 J -8jh W 
在处理安徽问题的会议上,刘少奇说:“(一九)五九年调(安徽的)粮食是中央叫调的,死人同调粮食有关系,但不完全是粮食问题,其他政策不当也有关系,例如:收回自留地、干部作风不好,水利搞那么多。” >Qeeb 
请注意这里的“收回自留地”,这是剥夺农民最后一点活命本钱的残忍之举。 tNgALb> 
曾希圣1961年2月开始搞的“责任田”从理论上说是能调动农民积极性的,但为什么在《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安徽省1961年的粮食产量是建国以来的最低点(629万吨)呢?只有两种解释:第一,这个材料的数字本身有误;第二,由于1959、1960两年农村已经大伤元气,恢复必然需要一段时间,难以很快见效。不管如何,1961年安徽大量饿死人的现象仍在继续(大约死人总数比1960年有所减少)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50岁以上安徽老乡的心目中,曾希圣这位“曾魔王”没有留下一点好印象,而1962年调到安徽任省委书记的李葆华,后来被安徽老百姓称为“李青天”。 L.E/ 3IfO 
1962-1965年安徽和全国一样,是经济发展比较平稳的几年。这几年粮食产量也逐年上升。如果按照《忠诚的战士 光辉的一生》的逻辑,既然七千人大会批了曾希圣的“责任田”,安徽的农业生产应该是再度遭殃,那么何以解释随后几年粮食产量的逐年增长呢?我们不能完全排除李葆华这几年对中央“阳奉阴违”,在安徽继续保持了曾希圣的责任田制度(有待历史学家们去考证,这里仅仅是假定)。即使按照这种最有利于曾希圣的假定,他也仅仅相当于一个在实施重大犯罪以后做出了一个防止恶果蔓延的补救行为的罪犯。
 
镇南石 2006-09-13 18:46
对了,按劳动力分包耕地,按实产粮食记工分前后是两码事!
 
哲远 2006-09-13 19:06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