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我爷爷生活在安徽利辛的一个村,就是大饥荒饿死的! 由 henry13auckland 于 2007-05-05 00:03:35 【我爷爷奶奶生活在安徽利辛的一个村,我爷爷就是大饥荒饿死的!一个村人死近一半,以前听她断断续续说过那时的事. 老爸没办法仗著年轻,坐火车几天几夜到了东北才吃到饭.因为没粮票,路上有钱也买不到吃的.老爸几次提到在郑州转车时饥饿到死的那种感觉,50多年了还记忆尤新!】
哦,那种感觉50多年了?现在2007年,50年前是1957年,50多年,就是比57年更早。大跃进还没来得及开始,大饥荒还没赶上啊……。你自己让俺不相信的呀,编,使劲地编啊,呵呵。
我是安徽农村出生的,我挨过饿,当时周围人一样或比我家更差。我认真调查过周围,从多处听闻60年那会子更严重,可是至少我家乡的周围100、200里,是没有发生饿死人这样的事。农村,我所知道的农村,并不那么容易饿死人的。最艰难的年 头,口粮(包括救济粮,实际上可以看作“交的公粮+卖的余粮”的一部分,也称返销粮),差不多只有8个月,名义上是踏了“八个月”的线了,国家就不管了……人们知道这八个月的口粮,要吃到明年收割,这可是世世代代都清楚的事,爹妈脸上愁云密布,但他们也会“看菜吃饭”,除了瓜菜半年粮、野菜粥……硬是坚持细水长流,来度过难关。不知有多少人家会选择前面照常吃不节制,后面断粮饿死?
再举个国际例子,日本在二次大战末期和战败时期(1944年~1946年),限量供给粮食,全国每人每月10kg大米(面粉等同大米),这个量(20市斤)正好相当于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最严重情况--八个月的口粮。日本全国基本上没有发生饿死人,中国的情况却“似乎”严重得多,但是我认为大规模饿死人,却是后来夸大的,不是事实。
人并不那么容易饿死。我还知道一些被家人或后人认为饿死的,其实绝大多数是病死的,至于饥饿状态下,是否容易得病,那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