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1959是否饿死人?————————讲历史,只有事实说明问题.

(2007-05-04 11:04:32) 下一个
1959是否饿死人?————————讲历史,只有事实说明问题.

——————

第一贴: 来源: aTouchofZen


[转贴]“大跃进”中是如何饿着肚皮唱赞歌的

来源: aTouchofZen 于 07-04-20 12:10:17

史海钩沉 2006.12.20

  从1958年开始,“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下的灾难已经过去48年了,但至今仍令人难以忘记。本文作者当时是新华社四川分社的一名记者,他觉得那些“瓜菜代”的日子犹能苦熬,而最痛苦的莫过于在强烈意识形态的压力下,不能不说话,又不能说真话。

  泪水挡不住瞎指挥的命令

  1959年初人们已笼罩在一片阴霾气氛中,惊恐觅食求生是许多人唯一的念头。开春,四川农村缺粮,水肿病像瘟疫一样在全省蔓延。简阳县棉丰公社党委书记张泗洲放言,他发明的“蒸汽疗法”可治水肿病,已治愈了四周不少病人。一时仿佛华陀再世,新华社四川分社也有职工和家属曾去试过。怎奈病人排汗出水虽虚肿有减,但辘辘饥肠缺乏食物补充,不久浮肿依旧。

  几个月来病人愈治愈多,“蒸汽疗法”也失灵了。但省里领导依然强调,水肿病原因不是缺粮,是农民不讲卫生。省里派出大批医务人员下乡,在统一口径下医生讳莫如深,只说是“不明病因”。私下里,记者和医生都知道,这是营养不良和长期劳累过度造成的,但在公开场合谁也不敢讲真话。

  那时,尽管城乡经济遭到极大破坏,但中共四川省委主要领导强迫命令瞎指挥丝毫未减,提出全省上下“一条心,一股劲,一个样”的口号,服从命令听指挥,一意孤行想扭转形势。在众多举措中,省里下了一道命令,放干冬水田,实施“以机电提灌为主”的水利方针,改种单季为双季,扩大复种指数,缓减粮荒局面。

  四川省有大小河流1380多条,但如没有强大工业基础做支撑,要把河水抽到扬程高达几十上百米的山丘,遍灌全省冬水田,只是痴人说梦。群众们对这种做法强烈反对,说:“水是农民的命根子,放干老祖宗留下的冬水田,大家只有饿肚皮。”但是上面利用权力,谁也不敢违抗,泪水挡不住上面的命令。

  省委主要领导是真理的化身,指东不能向西,要分社按旨意报道,显扬领导的这项决策方针是正确的。那些年,我和刘宗棠沿沱江、涪江两岸采访,除见个别地方有机泵抽水,大量冬水田放干后,机灌设备没着落,断电缺油,管道设施不配套,成了白天晒太阳、晚上照月亮的“望天田”。结果,当年水放不干,小麦播种积水歉收,次年春天缺水,水稻无法栽插,两头落空,愈发加重了饥荒。

  喝着稀粥堆砌美好字眼

  分社记者常年基层采访,对灾情是清楚的,然而大家宁做“闭口道士”,也不口吐真言。新华社四川分社老记者多,采访作风深入踏实,过去凡事都要问个明白,时有报道与省委领导看法不同,屡批屡犯。因此,1957年“反右”运动一开始就成了重点,宣传部长来坐镇,在全体职工大会上指着社长邵挺军说:“四川分社没有‘右派’,你邵挺军就是‘右派’。”分社17名记者,上级领导指名道姓就划了5个“右派”分子,邵挺军也背上个“邵老右”的恶名。

  1959年庐山会议批判彭德怀,省委派人到分社用“指鹿为马”的方式,要大家对《李仲云的意见书》和《彭德怀的信》表态,对“大跃进”是“赞成”还是“反对”。社长纪希晨担心我们忘记吸取教训,说话没遮拦,重蹈1957年覆辙,就把刘宗棠、王焕斗和我三人派到新繁县新民公社去蹲点调查,也有暂避风头保护的意思。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的蹲点任务是完成一篇《人民公社好》的调查报告。庐山会议下山前,毛主席给吴冷西、陈伯达、胡乔木写了一封信,宣称“要向全世界宣战”,用这本书表明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和坚持“三面红旗”的决心。指定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社派记者到全国各地调查,“至迟三个月交卷。”“文字要既扎实又生动,引人入胜。”书成后,老人家“准备写一篇万言长序,痛驳全世界反对派。”

  时间紧迫,纪希晨接到指示把任务落实到我们三人身上。我们看着空空如也的粮仓顿顿喝稀粥,饿着肚皮挖空心思做文章,堆砌美好字眼,想尽量放出奇光异彩,文章三易其稿终于脱手。

  没想到12月回到分社,纪希晨和采编主任李策都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行政降级,不再过问业务。后来稿件送省委宣传部定夺发出,他们两人也随即发配农村劳动改造。

  撕心裂肺在灾区

  连遭二次“反右”运动的打击,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成了惊弓之鸟,人人自危。1960年初,我到隆昌县蹲点,所见是“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一片惨象。这个县素以出产“三白”———白猪、白兔、白夏布而著称,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我蹲点的胡家公社供销社,主任陈舜尧是党的“八大”代表。往年腊月正是农家忙碌杀年猪、做腊肉的欢乐时候,但此刻见到的是断垣残壁,路断人稀,新坟还比旧坟多。

  陈舜尧带我看望了蜷缩在庙宇、祠堂和大院里的群众,他们一无所有,“大跃进”砸锅拆灶,原来的土坯茅舍早已化作肥料和炉渣。口粮由公共食堂控制,每天老秤原粮四至五两,打出米折合新秤只有二两,群众就靠这点粮食活命。

  与省内其他县相比,隆昌县死人算是比较少的,但情景依然令人惊怖。长期缺粮的群众先是浮肿,渐渐地形销骨立状如骷髅,乡干部每天的头等大事,是入夜给社员烧一把柴草御寒,次晨一早赶紧熬一锅菜叶稀粥施救。有的老弱社员见到端来热粥,兴奋过度心脏骤受刺激突然倒毙,断气时惨带笑容。

  抗战八年我几次从日寇轰炸扫射的死人堆里逃出,但眼下的惨状仍让我撕心裂肺颤栗不已。这个50万左右人口的县,一年多时间就减少了四分之一人口。

  在隆昌先后蹲点三年,正是全省灾情最严重的时候,我身在灾区不敢言灾,没有写过一篇反映这方面情况的通稿和内参,我尽量避重就轻,就虚避实,绕开矛盾做文章。我针对当时国家对农民竭泽而渔、强制农产品收购、封闭城乡流通渠道、严禁“五匠”离乡谋生以及无视价值规律、扼杀商品生产和流通等一系列极“左”政策,采写了《要学会与农民做生意》、《在茶馆里》、《纵与横——隆昌夏布生产调查》等一批稿件,大都被《人民日报》登在显著位置,有的还被转载。但这一切无济于改变灾区的现状。

  一场“赔粮”风波

  那些年,我分工采访财经,对全省的灾情是清楚的。四川是个粮食调出大省,1950年代中期平均每年调出32.24亿斤,三年“大跃进”放卫星、创高产,大话说过了头,又连续三年减产,比1949年还少30亿斤,但粮食外调任务有增无减,1960年外调粮增到68.4亿斤,比过去增长一倍以上。我们把这说成是发扬“四川风格”,把农民的口粮叫余粮,仿佛取之不竭。从1959年起,三年内全省农村人均留粮包括种子、饲料和口粮,从原来的512斤猛降到260斤。由于强迫命令征了过头粮,国家粮库告罄,春荒没有返销粮,农民只好饿以待毙。三年灾难期间,四川的一千多万人就是这样活活饿死的。

  民以食为天,群众对眼下的饥荒似乎看不到尽头,传出“中央宁肯四川死人,也不让京津沪死人”的小道消息。面对赤地千里,哀鸿遍野,省里为粮食而焦虑,搞得焦头烂额,不再宣扬“四川风格”,而是要求尽量不事声张。那时分社对粮食的报道,既要服从全国大局,又要考虑地方饥荒实情,处在一个两难境地,凡是涉及一个“粮”字的报道都格外慎重,严格把关惟恐有个闪失,宁肯少发或不发,尽管这样仍常受到省委领导的批评和责难。

  1960年底,新华总社国内部财经组章海蓝来电话,从粮食部得悉四川已完成全年粮食征购任务,要求尽快发一条消息。稿件很简单,我写好送审及时发出,赫然辟栏登在《人民日报》头版中间,谁知这条普通的消息,触动了省委领导的紧张神经,见报即令宣传部负责人打电话到分社责问:“为什么要发这条消息,是谁写的?”最后丢下一句话:“省里还没有完成统购任务,差欠的一千万斤粮食由分社和记者赔出来。”一时大家都慌了神,惊得不知所措。采编主任翟静之清楚此稿来龙去脉,承担了责任,没有错也认了错。她先向省委领导作了检讨以平怒息气,稍后再解释此稿原委,一场风波暂时平息。

  事后打听方知,当时全国粮食形势越来越严重,京津沪等大城市和辽宁存粮只能供应几天,许多粮食调入省要求增加调入,调出省又要求减少调出,中央下了一道死命令,要求四川必须如期完成外调任务。发这条消息,中央有“借东风”的用意,对一些强调困难、拖延观望的省份起个施压推动作用;而省里虽然任务已经完成,但怕“枪打出头鸟”,“鞭打快牛”追加任务,于是分社被夹在中间,发生了这场“赔粮”风波。

  记者稍不慎就“触雷”—波未平又起一波。1961年开春,刘宗棠去万县采访,发回一条《川东喜降春雨》的简讯,登在《人民日报》不显眼的角落,又遭省委领导斥责,认为分社哪壶水不开提哪壶,似乎专与省委唱反调对着干。一时大家不知所措,晕头转向。

  分社派我到粮食厅去打听,一问才知道又是因粮食问题而引发。此刻,中央正在召开全国粮食工作会议,落实各省当年征购上调任务,讨价还价争得不可开交,听说李先念几乎到了“乞求”地步。恰在这时,传来这条四川发来的消息,一场春雨意味着丰收有望,于是顺势借雨落实任务,四川代表顿失发言权,不容再有讨价余地。情况传到省里,省委领导大为恼怒,对分社劈头盖脑一顿批评。

  这时远在川东大山里的刘宗棠,怎么也想不到,这条平常的气象简讯,竟会引起中央和地方的如此关注,成了双方在会上争执的焦点。灾难临头,四川每多调出一亿斤粮食,就会增加几十万人的缺粮面,导致水肿病死人大大增加的后果。

  那时分社记者采访如同走进地雷阵,步步都是陷阱,报道稍有不慎就会触雷引爆,触发一场不小的震动。邓拓赠诗留绝笔抗战期间我曾在四川呆过,那时群众生活艰苦,负担可谓不轻。1945年10月5日,重庆《新华日报》在题为《感谢四川人民》的社论指出,在抗战八年中,四川是大后方的主要基地,负担了当时国家财政总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最高时超过了一半,供应的粮食占全国征解粮的38.6%。直到抗战终止,四川的征兵额达302.5万人,还有350万人服工役,完成了川陕、川黔、川滇、川湘四条公路大动脉,修筑了33个军用飞机场。这些工程都是打着灯笼火把、挑灯夜战,不分昼夜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的。当时,四川人口不过四千多万,以不到全国十分之一的人口,支撑半壁江山,承受的人力、物力、财力负担,时间之长、劳役之重,都是历史上罕见的。那时也有天灾人祸,但没有发生过成千上万人饿死的事件。

  抗战期间,宽厚包容的四川人民容纳了大批内迁工厂和几十万入川难民,有48所高校从战区迁川,开办了一批专门安置辍学流亡学生的国立中学。那时物价飞涨,很多人吃的是霉变掺杂的所谓“平价米”。我在昆明西南联大附中和成都光华大学附中读书期间,食堂吃的都是这种米,里面稗子、沙子、老鼠屎都有,粗糙难咽,但敞开肚子能吃饱,没听说过水肿病,只有营养不良症。许多国立学校的流亡学生免交学费,吃饭不要钱。分社一些老记者当年流亡入川,就是这样靠公费刻苦完成学业的。

  那时,老百姓大骂国民党腐败,一些大小贪官污吏乘民族危亡之际,大发国难财,但人们仍是爱国的。1943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紧张的阶段,为了配合盟军对日作战,全省一个月内有4.5万名知识青年投笔从戎。回顾四川这段历史,天灾大都出于人祸,离开四川七年我重返故地,没想到在太平盛世会有千百万冤魂坠入深渊,“大跃进”的教训不能忘记。

  在分社会议室,“文革”前挂着一幅邓拓写的一首“七绝”:“身居天府写文章,瀚墨清新立意强,记者生涯当自励,一言一动慎思量。”1958年3月,中央召开酝酿总路线的成都会议,吹响了“大跃进”的号角,邓拓在与会期间抽暇到分社和记者站看望大家,临别挥毫留下这幅墨宝。作为久经磨练,具有高度政治警觉的人民日报社领导人,邓拓当时似乎已预感到一场政治风暴即将来临。全诗满含愁虑悲悯委婉,没有激情昂扬的豪语。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大都比较年轻不明世事,但每当笔底疮痍心潮起伏的时候,都会想到这首“七绝”以自勉。对邓拓这首诗的含义,分社记者各有不同理解,但有一点看法是一致的,那就是对极“左”思潮的提醒。邓拓直抒胸臆勉励记者,但在那政治风云多变、莫测高深的非常年代,他自己却不断遭受到“书生办报”、“死人办报”和“占着茅坑不拉屎”的辱骂和责难。士可杀、不可辱。他终于含冤含恨离开人间,为分社留下了“身居天府写文章”的绝笔。

——————

第二贴: 来源: 68112


作者完全是在用大跃进时代的精神,反大跃进。

来源: 68112 于 07-04-20 13:39:32

回答: [转贴]“大跃进”中是如何饿着肚皮唱赞歌的 由 aTouchofZen 于 2007-04-20 12:10:17

作者完全是在用大跃进时代的精神,反大跃进。

你看,文章一开始就说假话:【1959年初人们已笼罩在一片阴霾气氛中,惊恐觅食求生是许多人唯一的念头。……】

1958年是公认的丰收年,即使不丰收,次年初,哪朝哪代不是吃前一年收成的粮食?58年初吃57年收成、57年初吃56年收成……“1959年初人们已笼罩在一片阴霾气氛中”,这气氛是哪儿来的?……连最基本的生活常识都不顾了,就为了反对GCD?

既然“本文作者当时是新华社四川分社的一名记者,他觉得那些“瓜菜代”的日子犹能苦熬,而最痛苦的莫过于在强烈意识形态的压力下,不能不说话,又不能说真话”。那么就说1959年的真事,起码要说58年的收成比57年或历年平均“少了”多
少多少,作铺垫。然后说59年初人们“惊恐觅食求生”成了唯一念头云云,才说得通吧?当时说假话,怪GCD,现在还在说假话,怪谁呢?


再来看一段原文:【那些年,我分工采访财经,对全省的灾情是清楚的。四川是个粮食调出大省,1950年代中期平均每年调出32.24亿斤,三年“大跃进”放卫星、创高产,大话说过了头,又连续三年减产,比1949年还少30亿斤,但粮食外调任务
有增无减,1960年外调粮增到68.4亿斤,比过去增长一倍以上。我们把这说成是发扬“四川风格”,把农民的口粮叫余粮,仿佛取之不竭。从1959年起,三年内全省农村人均留粮包括种子、饲料和口粮,从原来的512斤猛降到260斤。由于强迫命令征了过头粮,国家粮库告罄,春荒没有返销粮,农民只好饿以待毙。三年灾难期间,四川的一千多万人就是这样活活饿死的。】

四川当时总人口,6千多万,是全国人口的10%左右。四川的城镇人口比例比东部大部分省市低,所以征购粮食水平不高,而且有粮食调出,对“天府之国”来说,并不困难,灾荒的基本原因一个字都不谈:遭到了灾减产了,却大谈粮食调出,混淆
视听、颠倒是非。粮食调出最高年份是59年,不是60年,60年粮食征购就比59年少了59年,当然仍旧偏高,碰到灾年,最好一斤不交,反而得到外援。

什么“从1959年起,三年内全省农村人均留粮包括种子、饲料和口粮,从原来的512斤猛降到260斤”?纯属编出来的。灾荒最严重的地区、最艰难时期,“人均留粮包括种子、饲料和口
粮”,都超过360斤!看这谣造的,还“不能讲实话,难受呢”?笑话!

粮食征购是按“产量”来的吗?这是一个最容易“忽悠”读者的地方,尤其是谈到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问题时,胡说八道的文字,太多了。如果真是一个当时的“新华社记者”,不会不知道:粮食征购指标(任务),是根据土地面积、人口、所在地
区的自然条件……决定的,这是综合考虑的结果,决不是报了多,就多征购那么简单。

另外,“余粮”的概念一直有,自从53~54年确立粮食征购系统以来,公粮(相当于地赋、或地税,也按土地面积计算,每亩大约几斤稻谷、或麦子,无偿提供,2003年,国家正式取消了在中国实行2600多年的地税。)、种子粮(顾名思义)、口粮(顾名思义)、余粮(卖一斤得一斤的钱,除了钱,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实物或非实物“奖励”,例如化肥指标……。)

好一个说假话,张口就来的“记者”。顺便想起一件“趣事”,当时四川的宣传部长是不是“张戎的父亲”?

——————

第三贴:来源: 司马荒原


59年是否已饿死人?“三年困难”包括59年吗?请看——

来源: 司马荒原 于 07-04-21 22:39:11

回答: 作者完全是在用大跃进时代的精神,反大跃进。 由 68112 于 2007-04-20 13:39:32

祭一九五九年饿死的父亲和同胞---- (四川)长 虹

我曾经有一个弟,名叫一平,父亲给他命名时,可能是讨吉利,希望他一生平安。
弟弟的长像我回忆不起了,我大他仅仅两岁。他是五岁时,过“粮食关”死的。每当我的五岁女儿,带着稚气而又懂事的神情向我问东问西,缠着要我讲故事的时候,我就禁不住要想起我的弟弟,我的五岁的弟弟饿死时的惨状,一九五九年那些哀伤的往事又浮现在我眼前。
一九五八年,老毛总导了一场闹剧。虽然这一场闹剧仅是他许多作品中的一个小品,却让中国大地因此“万户萧疏鬼唱歌”。这场闹剧的场次是“大办钢铁”、“大办农业”、“大跃进”,剧情是“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舞台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一时间,“空中要粮”、“亩产万斤”的“天方夜谭”竟在报刊杂志的头版头条变成了事实。谎言被一千次、一万次地反复宣传,人们都信真了。老毛及其同党,把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度,变成了训练机器人的操练场。老毛魔杖指处,幕僚、臣子都中邪,全国人民齐发疯。
“人祸”蔓延,饿殍遍地。我的家乡荥经县,三年饥荒中,饿死三万四千多人(官方县志所记),几乎占全县人口的半数。五八年荥经总人口是六万三千七百一十七人(荥经县志:“人口变动”)一九六二年,总人口降至二万九千六百五十人(同上)。
五九年下半年,村里每天都在饿死人。有的走着,突然坐下地,就再也站不起来了;有的靠着土坎,像是小息;有的扶着木棍,像是站着,其实已经死了。野狗把无人认领的尸体拖来拖去,活着的人,像行尸走肉,除了饥饿的眼光渴求着食物,都已经死了。

上面指示,不准说饿,只能说病;不准报饿死,只能报病死。医院里挤满了浮泡脸胖的“病人”,“病人”们进了医院,就很少有再走出医院。医院里有种特效良药“红发丸”,用发酵的麦皮米糠加红糖制成。无论病情多麽严重的“病人”,只要吃上几粒,病情立刻缓转,此“药”胜过仙丹。当然,能够享用这种特效良药的“病人”,就得同上面攀上关系,没有关系的贫下中农,地富反坏右,“病”死在医院就算了;是没有资格接受“红发丸”治疗的。
公共食堂——共产主义的“天堂”承诺,兑现每天给行步危艰的人们两勺稀饭。人们捧着形形色色的餐具,有沙锅、铁锅、木桶、木盒;有瓷盆、瓷缸、竹筒。在食堂门口排起长龙;眼睛整齐地望着窗口,喉结有节律地随厨管师上下飞舞的勺子不停滑动。心里还惦着家人的家长,小心地捧着盛了全家稀饭的器皿,慢慢移回家,珍放起来,切碎草根,野菜,放进已经加了很多清水,看不见米粒的稀饭里。这样搅拌家长就能给每一个饿鬼掏心的成员多分一点食物了。五九年底,公共食堂断了炊烟,饥民们吃光了树皮、草根,就用观音土(一种白泥巴)填胃。家乡七百多人的“建设队”饿死了一大半後,除了民兵连长、队长、会计家外,每家每户都有饿死的人。
我家同院住着一户张姓,张姓原是七口人的大家,五九年下半年,张家只剩母子二人了。一天,我和弟弟偶然进了张家屋子,看见张么哥嘴里嚼着什麽东西。弟弟饿得真向他靠拢“给我____么哥____我要吃____”,弟弟伸着枯柴丫一样的小手,嘴里发出的声音,只有“要吃”很清楚。我看见张么哥将一团黑色东西穿在火钳上,把钳伸入火塘,在火塘里不断转动着火钳,火钳上的黑团冒着黑烟,那团黑东西发出咝、咝、咝的声音。黑烟弥漫在屋子里,屋子里充满了说不清楚的香味。弟弟和我围着张么哥,盯着他把火钳上的黑团往嘴里塞。起初,他不理睬我们,似乎感觉不到我和弟弟的存在。弟弟拉着他的裤角,爬在地上“要吃____要吃____”地叫个不停。终於,那么哥转过头去贼一样地把半掩着的房门瞟了一眼,飞快地从为钳上撕下一黑团给了弟弟。弟弟接过,一口吞进肚里,又飞快地朝张么哥伸小手。“我呢!么哥!”我大声地喊叫,双手抱住他紧握火钳的手臂摇晃。正在这个时候,门突然大开,姐姐蹿了进来,她朝弟弟摊开的手心恨恨打了一把掌,跟着,抱着弟弟,一手揪着我的耳朵跑出了张家屋子。弟弟在姐姐怀里挣扎着,嘶叫着“我____要____吃”,扭头望着张家房门。
人是高级动物,人却常常用智慧去遮掩动物的一面。只有当灾难来临,那本性是无法掩饰的。长期遭受饥饿折磨的人性,首先想到的并非是道德、真、善、美,甚至生存,直接面对的就是解决饥饿,智者的生存寻食。
父亲柱着一根竹杆,艰难地移动着“两肿两消”的身躯,颤颤巍巍朝我们走来,因面部浮肿而半睁半眯着眼睛疑惑地望着姐姐。姐姐流着眼泪,声音哽咽:“他们在老么哥那里吃____”,“吃什麽?”父亲顿时显得很紧张。“是不是张么哥的娘也去了?”姐姐无声地匆匆地点了点头。
父亲抬头望着天空,双掌紧握成拳,一行清泪涌出浮肿的眼眶。他突然丢了竹杆,快步进了么哥家的房门。过了一会儿,父亲喘着粗气,从张家里屋抱出一个裹席筒,沉沉地放在屋檐下。他站起身体,双腿抖动,抬手向姐姐示意,姐姐拾起父亲刚才甩了的竹杆,递送到他的手里。父亲走出大门,找人帮忙料理张大娘的後事去了,姐姐紧紧地搂着弟弟和我。屋檐下,破席边露出张大娘的一只细腿,腿肚子被刀割得零零落落,血红的骨头就裸露在外面。弟弟抬头望着姐姐,像是不明白姐姐为什麽流泪,我偷偷地看了一眼张大娘的裹席筒和张老么的房门,害怕得浑身打抖。
张大娘死後,弟弟每天都跟着张老么的屁股转,不肯和我在一起耍了。父亲也没有给我们叮咛几句有关弟弟的话语,偶尔,张老么那胆怯兮兮目光与父亲无可奈何的神情相遇,父亲还会给他挤一个苦涩的微笑。张老么那时就已经十七岁了,与我姐姐同年出生。他的长像尖嘴猴腮,豆鼓眼珠很吓人,腰背前弓有时也伸直,乍一看,就像一根畸形的被烧焦了的老树桩。听别人讲,只要吃过人肉,都会变成张老么那个样子。我看见张老么就害怕也不自觉地疏远了弟弟,因为他们俩天天都在吃死人肉,是死人维系着他们的生命。
一九五九年的“国庆节”,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那一天,我随父亲、姐姐在地名“乱葬岗”的坟包间寻杨雀草,把阳雀草搅和在粗糠里进食,大便时用手指去抠肛门的堵塞就要容易一些。地里田间,凡是能入口的草根,树皮都被人们吃光了,只有这乱葬坟还有一点绿色,相信鬼神的人,轻易是不敢到这个地方来的。父亲和姐姐脸贴着地面,专心地采摘每一朵小花,每一根可以进口的野草。我幻想着东一根西一根的古老的死人骨里,都藏着一个鬼,一到晚上,它们就亮着灯笼,燃着火把,在乱坟岗开会,看鬼的电影。突然,我看见张老么蹿蹿跌跌地朝我们这边跑来,他平时从来就不答理谁,见人就弓腰而过,更难得谈上一句话。
“一平____一平____”,张老么声音沙哑,上气不接下气地说着话,栽倒在父亲面前,父亲跪在地上,双手托起他的头,张老么尽力抬起右手,遥指着我们家的院子,声音从牙缝里挤出:“屋里……一平……快……”,话未说完,就死在父亲怀里。
我和姐姐最先进了么哥家屋子,弟弟卷缩在火炉边,眼睛睁得大大的,口角流着白沫,左手仍紧握着一团腐了的死人肉……
审视过去的悲惨世界,我始终感到纳闷,“备战”粮多的是,为什麽没有人敢去抢,为什麽就那麽相信上面那些白白胖胖的家伙天天都在“瓜、草代”,不去偷他们,却宁肯乖乖地饿死,现在,我终於明白了,在长期的愚民政策和恐怖主义的高压下,我们这群动物已经失去原始野性,只能在巴甫洛夫的栅栏里乱撞。
弟弟吃腐人肉中毒死後,父亲说话更少了。他默默地将弟弟尸体抱进祖母那间阴森可怖的老屋的景象随时涌出我幼弱的心灵,在我眼前重现:父亲面对祖母的尸体,跪在地上,不断地叩头,微弱的灯光下,祖母的脸上,枕头边,一团团蛆在蠕动,已经面目全非了____ 父亲每天照旧领取弟弟的一份口粮,我和姐姐饭碗里就能看见许多米粒了。可是,这段日子还没有过上半月,我家却由此遭到了灭顶的灾难。队长、会计、民兵连长发现父亲冒领死人口粮,纠集起全队那几个吃饱饭的人,捆缚着父亲的双手,把他吊在我们家堂屋的屋檐下,用枪托捅,用锄把打,父亲仰着头,嘴口流血,望着远方任其毒打和凌辱。父亲紧咬牙关,不回答,不讨饶,这样就更加激怒了层层皇帝制下的最小的皇帝____生产队长,他逼父亲背着弟弟的尸体,站在保管室的晒坝中央示众。生产队长周卫兵,四九年前曾是东区最大的恶霸匪朱家兄弟的走狗,参加过四川军阀刘文辉的“双枪”队。刘文辉舞“双枪”(国、共)得道後,周这个小恶棍沾祖宗好吃懒做的灵佑。四九年後,以赤贫、光棍为荣,周跨过鸭绿江,打过国际战争,回乡後,增加了几分荣耀,更多了许多霸气。我看见他用粪水从父亲头上淋下,父亲高大身体,全身糊满了污秽,顿时,我幼小的心灵,像被一把尖刀刺中,碧血长流。姐姐紧紧握着我的小手,眼泪掉在我的耳朵上,冰凉、冰凉的。周队长当众宣布,扣我父亲一月口粮。
姐姐用全身力量搀扶着父亲,拉着我的手,我走过那不到五百米的路程,肯定是一生中最长的路了。父亲躺在床上,一反寡言少语的常态:“强盗呀!土匪呀!你整死千千万万无辜的小民,你还要多少好人死在你的魔掌下,土匪啊____强盗啊____”。父亲把我和姐姐的手攒在一起,乾枯的眼窝含着泪水,泪眼望着姐姐:“带着三娃,带着三娃,逃命去吧,能不能活出来,尽人力吃天命吧!”整整一夜,父亲处在半昏迷中,一直说梦话和胡话。我不知道姐姐为什麽总用手去堵他的嘴,可父亲挣脱姐姐的阻拦,声音提得更高了:“匪啊,强盗啊!”他哪悲切的咒语一样的话语,我虽然听不懂,却像精灵一样地溶入了我的身心。黎明前,他平静了,即永远地离我而去了,父亲逝世,年仅三十四岁。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和周卫兵的仇恨已消,听说他的全家在文革中死绝,我居然也为他感慨一番。这一类小皇帝,仅仅是大中国皇帝的小卒。无论他们如何可恶,如何放刀,没有恐怖主义和愚民政策的威逼,或许周卫兵的所为早就得到惩治了。我相信,讨伐罪魁的号角已经吹响,天上的,地下的,人间的各种各样怨鬼冤魂,都要向老毛们讨个公道!□



大饥荒系列--回忆一九五九年粮食关(附死者名单)(ZT)

送交者: 大陆人 于 北京时间 7/27/2005 (831 reads) [大陆人累积15375分]
主题:大饥荒系列--回忆一九五九年粮食关(附死者名单)(ZT)


[史海钩沉]   吴永宽:回忆一九五九年粮食关


  编者按:吴晔先生最近给本刊来信说:
  “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听到1959年发生在家乡(河南信
  阳光山县)我们村子的很多故事,我不明白当时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被饿死
  ,直到现在家乡的大多数人都认为,那是当时的一个坏人,县长马龙山造
  的孽,直到我读了丁抒写的那本《人祸》, 才发现自己被骗了三十几年。

  “我的良心驱使我花了一些钱,委托村里的人,在今年清明节为那些怨死的人
(包括我的爷爷)立下两块纪念碑。我也请求父亲回忆并写下当时的情况。我想为
这段最黑暗、最苦难的历史,做一点点见证。

  “能否发表这份关于中国1959年历史的第一手材料的证词?”

  本文作者吴永宽即吴晔先生的父亲。文后附录吴晔搜集整理的一份死亡者名册
,读者可以看到当时那个小村子里有58%的人被饿死,其中又有63%绝了户。

吴晔为家乡死难者所立两块碑的照片,附在文尾。


  一九五九年我刚满十五岁,回忆起那段日子真是让我悲伤、恐惧,让我叙不完
的苦,那个时期中央提出三面红旗,总路线,人民公社大跃进,来建设社会主义,
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不仅没有建设好社会主义,而是让浮夸风把形势搞得一团糟,
从上而下都空喊口号,让喊得厉害,是全说大话,浮夸风刮的越来越大,成了大红
人了,那时还搞反右斗争,反瞒产、反私分,如果你只要说实话就给你戴上大帽子
,说你是右派分子,右倾机会主义份子、那就斗你,打你,架飞机,甚至把你用绳
子吊起来,直到让你低头认罪,否则活活打死你;例如:我队里的吴德荣说:“粮
食这么多,为什么不给社员吃”。就这一句话,被斗、被打几天几夜,直到斗死为
止,还有吴德桐骂了一句,队长吴永寿就找几个人把他活活的打死,副队长吴永冠
说了句大跃进把人害得厉害,当时大队开会将他打死在离大队办公室不远的地方,
我父亲吴德金是生产队会计,他为人朴实,善良,他说打这么多粮食不给社员吃,
真有点亏良心,后来遭到队长吴永寿批斗,直到连气带饿于十一月三日下午五时离
开人世,我那时很需要父母养护,可失去了亲爱的父亲,让我无法上学,连病无法
治疗,让我痛苦一生。

  一九五九年我们生产队同历年比,算是个丰收年,夏季小麦就收一万二千斤,
豆类三千五百斤,上述这些油料,棉花全部上交到国库,其中夏季小麦每人提留三
十斤,秋季水稻提留三十斤,说把国家任务完成后再提留,可是后来搞起了反瞒产
,把收的粮食全部交到国库还不罢休,说还有好多的粮食交出来,实际上一点粮食
也没有了。那个时候就开始,天天开会斗人,不交粮,就要交人,整天大队办公室
成了打人的办公室了,那个时间人人都恐慌起来了,没有粮食吃,都到外边找野菜
野草和刮树皮吃,到了最后野菜也没有了,树皮也刮光了,后来都磨起糠渣子度日
子吃,之后还拉不出大便来,就这样把人连饿带折磨,每天都死去几个人,有的小
孩死了,被大人把小孩的肉煮着吃,吃了小孩的肉人又得黄肿病,就这样不到半个
月的时间,由一百二十人的小村庄,就死去了七十多人,这些惨剧现在回想起来确
实是中共中央批斗右派太过头了,从上而下,治理国家不是实实在在从源头做起,
而是利用反右派,浮夸风这样一些方式,给人扣帽子,压得人们抬不起头来,让部
分坏人占了上风,使很多人失去了生命,以上这些惨剧是我的亲生所见,望天下人
记住这段历史,让历史不再重演。
  
2004•4
  
  1959年河南省光山县十里(原城郊)公社高大店大队吴围子小队120人
中共有72人饿死
  死者姓名 性别 现家属姓名  死者与家属关系 备注
  1 李兴奎  男  李传如
  祖父
  2 吴德勤  男  吴永富吴永炳 父亲
  3 吴永厚  男  吴向发
  父亲
  4 吴根林  男  吴向发
  弟弟
  5 吴二毛  女  吴向发
  妹妹
  6 吴德荣  男  吴向能
  祖父
  7 吴德金  男  吴永宽
  父亲
  8 吴德才  男  吴永宽
  三叔
  9 吴老友  男  吴永金
  三弟
  10余才运  男  余思礼
  祖父
  11余黄氏  女  余思礼
  祖母
  12余敦山  男  余思礼
  父亲
  13余思义  男  余思礼
  二哥
  14余思信  男  余思礼
  弟弟
  15吴冯氏  女  吴向明
  祖母
  16吴永应  男  吴向明
  父亲
  17吴小油  女  吴向明
  妹妹
  18吴二孩  男  吴向明
  弟弟
  19吴三孩  男  吴向明
  弟弟
  20李成奎  男  李福寿
  父亲
  21李王氏  女  李福寿
  母亲
  22吴德润  男  吴永明
  父亲
  23吴德桐  男  吴永明
  二叔
  24吴永冠  男  吴永明
  大哥
  25吴少山  男  吴桂霞
  祖父
  26吴德炳  男  吴向军
  祖父
  27冯长友  男
  
  
  
    绝户
  28冯小二  女
  
  
  
    绝户
  29冯云毛  女
  
  
  
    绝户
  30杨世英  女
  
  
  
    绝户
  31吴永昌  男
  
  
  
    绝户
  32潘秀英  女
  
  
  
    绝户
  33吴小成  男
  
  
  
    绝户
  34吴二毛  女
  
  
  
    绝户
  35吴德立  男
  
  
  
    绝户
  36吴永恩  男
  
  
  
    绝户
  37吴德刚  男
  
  
  
    绝户
  38徐乃兴  男
  
  
  
    绝户
  39徐乃韶  男
  
  
  
    绝户
  40徐之太  男
  
  
  
    绝户
  41余敦海  男
  
  
  
    绝户
  42余陈氏  女
  
  
  
    绝户
  43余小富  男
  
  
  
    绝户
  44余自明  男
  
  
  
    绝户
  45王福汉  男
  
  
  
    绝户
  46李明奎  男
  
  
  
    绝户
  47李福喜  男
  
  
  
    绝户
  48李刘氏  女
  
  
  
    绝户
  49李小毛  男
  
  
  
    绝户
  50徐安义  男
  
  
  
    绝户
  51徐小照  男
  
  
  
    绝户
  52吴永清  男
  
  
  
    绝户
  53吴小成  男
  
  
  
    绝户
  54吴二娌  女
  
  
  
    绝户
  55吴大孩  男
  
  
  
    绝户
  56吴云毛  女
  
  
  
    绝户
  57陈友来  男
  
  
  
    绝户
  58陈刘氏  女
  
  
  
    绝户
  59吴松山  男
  
  
  
    绝户
  60吴华厚  男
  
  
  
    绝户
  61吴王氏  女
  
  
  
    绝户
  62徐乃珍  女
  
  
  
    绝户
  63吴小油  女
  
  
  
    绝户
  64吴舍毛  女
  
  
  
    绝户
  65吴四毛  女
  
  
  
    绝户
  66吴向山  男
  
  
  
    绝户
  67吴桂氏  女
  
  
  
    绝户
  68吴永才  男
  
  
  
    绝户
  69吴王氏  女
  
  
  
    绝户
  70吴永堂  男
  
  
  
    绝户
  71吴马氏  女
  
  
  
    绝户
  72吴向成  男
  
  
  
    绝户
 
  合计   72人
  分别在1959年农历十月、十一月死去。



周恩来在一九五九年

公元一九五八年.中国大陆的“反右”己经取得决定性勝利.曾血氣方刚,欲指点江山的上上下下黨内黨外的大小右派们,终于明白了,共产黨的天下是容不得他们指手划脚的.什么善意好意,什么意也不行.然而,一切都晚了.
共产黨不行,共产黨毛病多多,谁说得?你一小撮右派说得不算.人民群众没说,亿萬贫下中农没说.你说我们不行?还想轮流坐莊,真把你美的!我们用血换来的江山,和你轮流坐!什么民主,共产黨不给你右派民主.你不听话给你什么民主.
一九五八年,反右还没彻底结束.毛又開始了另一件令世人震驚的大举措——“大跃进”.你说我不行?我要让全世界看看我行不行.在诗人浪漫恢弘的想像里,他一挥手,亿萬愚公式的老百姓,就会跟着他搬掉贫穷和落后两座大山.美英算什么?老大哥算什么?“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干.“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干.“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干.“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出萬难,去争取勝利.”------可是老百姓再愚公,天天饿着肚子挖山,时间长了他也不干了.当然,就不可能军民团结如一人了.你“民”不好好干活,“军”就要管你了.
“大跃进”的过程和结局,不用说了.至今,经曆过的有良知的中国人对它仍记忆猶新.大话、谎话、疯话、狂话后,农村開始饿死人了.(今天,仍有人在当年究竟饿死多少人上胡搅.难道没饿死几千萬,饿死几百萬,“大跃进”就没错吗?出发点好?瞿秋白、李立三、王明的出发点不好吗?为何清算?)老百姓不敢怒亦不敢言.中共上层敢言者甚少,敢怒者更寥若晨星.彭大将军庐山又想“横刀立马”,刚跳上去就一头栽了下来,摔得头破血流.
全黨沉默.毛泽东引经據典.大跃进没错.共产黨没错.实质上是他没错.大跃进灾难性的后果,在任何民主国家,是要有人辞职谢罪下台的.
毛泽东拒不认错,黨内高干们真得心服口服吗?真得还死心塌地帮他吗?别看这些昔日的战友们在毛面前点头哈腰,但谁知道这些人心里怎么想的.十年了,他们看透了也摸透了毛建国后的秉性.在这些人里,有一个人不动声色的,又一次虎爪般走近他的身边,開始了他们之间新的一轮看不见刀光剑影的政冶搏杀.这个人就是对毛一向谦恭的周恩来.
一九五九年,周不动声色地做了一篇文章.可能至今人们也没看清它的真正动機.
这一年,各地開始饿死人的消息己经断断续续传进西花厅.然而,周仍下令继续出口粮食.没有吃得找吃得,道理多简单.但没吃得让你找不到吃得,事情就復杂了.不论昨天还是今天,当年出口粮食都会找出很充足的理由.但当时的情况是:一九五九年比一九五七年,全国粮食减产500亿斤,可稂食出口却增加了45亿斤.这些粮食够3000萬人吃半年的.这一减一增的结果是,饿死得人更多了.同饿死老百姓相比,什么充足的理由也不该再是理由.
一九六零年,全国形势更加严峻.周还是下令,继续从国外大量购买黄金.当时工业落后的中国用什么买黄金?还是粮食.
“大跃进”后的三年大灾荒,己不必细诉.总之,毛泽东在黨内黨外背负了沉重的责任.至今仍担骂名.作为毛的老战友,精明一世的周恩来,顺水推舟,借势发力,让毛死了都还不清这笔曆史旧账.因为你是当家的.
然而,周就能干干净净地躲在一边吗?
2006.6.6



五九年至六二年的档案解封
罗冰

今年,中央政治局经两次讨论,对五九年至六二年的档案,下令解封。但又严禁公开,只准有限的高干接触这些档案。

五九年至六二年的档案解封


有关建国以来若干时期的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档案的解封,可谓波折多矣。

今年二月、七月,中央政治局二次讨论,对五九年至六二年的档案,下达命令解封。但迟至九月中旬才正式执行解封命令,这是因为中共中央保密委员会虽然收到解封命令,但有诸多清规戒律的限制手续,如规定要专业部门对口,经省委宣传部核准,省政府新闻办、人事部门核准;并规定解封档案材料一律不作新闻、政论、宣传用途;还规定获准审阅解封档案部门、人员要登记备案,还严格限制在厅局级或以上干部,等等。


过往通称“三年自然灾害”的档案资料,县经过整理编辑后,已改为《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二年全国各地非正常死亡情况》、《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二年全国粮食、钢年度实际产量情况》。


以下是摘自该档案的原始资料。


一九五九年粮食、钢产量

一九五九年四月、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建议提出的一九五九年国民经济计划,该计划规定:钢产量为一千八百万吨、粮食产量为一万零五百亿斤。同年六月三十日,降低钢计划指标为一千三百万吨。一九六O年一月十二日、四月二日、九月十日,三次统计:一九五九年实际钢产量为一千一百二十二万吨。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一九六O年七月三日,三次统计:一九五九年粮食的实际产量为五千一百三十亿斤。

一九六O年粮食、钢产量

一九六O年一月,中共中央在上海举行政治局会议,确定一九六O年国民经济计划,提出三年和八年设想,规定年度钢产量为一千八百四十万吨、粮食产量为六千亿斤。同年五月,中共中央转批国家计划、经济、基本建设三个委员会党组《关于一九六O年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基本建设计划第二本帐的安排报告》,把钢产量提升到两千两百万吨。一九六一年四月一日、七月五日二次统计,一九六O年钢产量为一千三百五十一万吨。一九六一年一月二日、四月、六月二十九日、九月,四次统计,一九六O年粮食实际产量为二千七百三十亿斤。

一九六一年粮食、钢产量

一九六一年一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通过,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规定年度钢产量为一千八百万吨、粮食实际产量为四千五百亿斤;五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把钢产量调低为一千一百万吨。一九六二年一月三日统计,一九六一年钢产量为九百三十二万吨。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统计,一九六一年粮食产量为四千二百亿斤。一九六二年三月十日、七月、九月,三次统计,一九六一年粮食实际产量为三千三百亿斤。

五九年至六二年全国非正常死亡人数

一九五九年全国十七个省级地区,有五百二十二万人因饥饿及非正常死亡,其中城市有九十五万八千多人。

一九六O年,全国二十八个省级地区,有一千一百五十五万人因饥饿及非正常死亡,其中城市有二百七十二万多人。

一九六一年,全国各地区有一千三百二十七万人因饥饿及非正常死亡,其中城市有二百十一万七千多人。

一九六二,全国各地区有七百五十一万八千多人因饥饿及非正常死亡,其中城市有一百零七万八千多人。

五九年至六二年的人口增长率

一九五九年人口增长率为负百分之二点四;一九六O年为负百分之四点七;一九六一年为负百分之五点二;一九六二年为负百分之三点八。

全国十二个县在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二年间因饥饿及非正常死亡人口超过一百万人以上。
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甘肃省、贵州省、安徽省、青海省等七个省,在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二年,因饥饿及非正常死亡人口,使人口下降了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二点五。

编后语

艰难的一步

虽然还有诸多限制,但那藏污纳垢的秘密档案毕竟有一小部分解密了。让当权者揭自己的伤疤和隐私,其艰难可想而知。但自己揭总比别人揭要好,因为这是老实的态度,并表示要记取教训,因而是值得欢迎的。步子缓慢,可以理解,但不能不揭,尤其不许窜改或毁灭档案,那是犯罪!

已经开始揭了,这一点就是中共第四代超过前三代的地方,希望趁势走下去,不但揭一九五九到一九六二的档案,而且首先应把更早的档案解密。比如:


土改的档案:杀了多少地主、富农?

镇反的档案:杀了多少“反革命份子”?关了多少?

三反五反档案:共打了多少“老虎”?自杀者多少?

“抗美援朝”档案:俄国早就把档案公开了,中国自己还羞羞答答。这场战争牺牲了多少中国人?为“买”“抗美援朝”的武器还送给苏联多少钱?没有钱给了多少实物去抵债?

支援“兄弟国家”档案:白给朝鲜、越南、古巴、阿尔巴尼亚等国多少钱?多少实物?这可都是中国人的血汗啊!

“反胡风”和五五年“肃反”档案:“清查”出多少“历史反革命”?这次清查死了多少人?

“反右派”和“反右倾机会主义”档案:胡耀邦时期都已平反,但细节及其恶果,并未见天日。

“大跃进”档案:全国为大炼钢铁动员了多少人,修了多少土高炉,砸了多少铁锅,砍了多少亩森林,炼出多少废铁……

以上是五九年----六二年以前的档案。既然五九年----六二年的档案都解密了,那更老的档案自然应该解密。现在先不说文革和以后的档案,至少,那些更老的档案应该把封条打开了吧?沿着这种老实的路子往前走,绝不会有损现在当权者的威信,而只能有助于改善其形象。

精明的领导人会懂得这个道理的。

—— 2005年11月争鸣杂志

——————


后续贴:


• 59年是否已饿死人?“三年困难”包括59年吗?请看—— [几曾回首] - 司马荒原(23456 bytes ) (19 reads)2007-04-21
• 59年是否已饿死人?“三年困难”包括59年吗?请看—— [几曾回首] - 司马荒原(1294 bytes ) (5 reads)2007-04-21
• 59年是否已饿死人?“三年困难”包括59年吗?请看—— [几曾回首] - 司马荒原(23456 bytes ) (5 reads)2007-04-21
• 59年是否已饿死人?“三年困难”包括59年吗?请看—— [几曾回首] - 司马荒原(23456 bytes ) (10 reads)2007-04-21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