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采访金钟谈《开放》07年4月号内容——介绍吴法宪的回忆录

(2007-04-11 22:40:41) 下一个

转贴声明:此贴内容不代表本人立场

采访金钟谈《开放》0七年四月号内容
2007.04.05

——————

一。

香港政论杂志《开放》四月号出版后,本台记者就杂志内容采访了该刊总编辑金钟。在访谈的第一部分,他们谈到,中共十七大政治局常委人数可能从九人改为七人制,以及北京两会后温家宝记者会上被问到《赵紫阳软禁中的谈话》一书的情况。

记者:这一期内容,我们先从十七大人事可能的布局说起。你们提到,常委可能改为七人制,一种名单是: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曾庆红,刘延东,周永康,李克强,四老三新。有分析认为这有妥协的因素。

金钟:留下的四人我们以前也提过,似乎在一次次的名单中没有改变,问题是新进的三人。十六大时原先也是七人,最后摆不平。听说开会前临时加两人,变成九人。为何不多一点人?我想,他们还是想权力比较集中,还是毛所谓“大权独揽,小权分散”,也如邓所说:毛在,毛说了算;我在,我说了算。就是要独裁,越集中越好,人越多,权力就分散了。这就是为何要回到七人常委制。那新进的三人很明显是平衡。刘是团派,年轻,又是太子党,又是女性,所以江胡都能接受。然后两边各提一个,周永康明显是江的人,而胡提了李,是团派,这也说明江还有影响力。

记者:今年两会后温家宝记者会上最引人关注的是,法国记者提到《赵紫阳软禁中的谈话》那本书

金钟:中外记者会当然是他们的一场大秀。

记者:听说提的问题都要事先审查。

金钟:但没想到那个法国记者在送审的问题外,夹了“私货”,就涉及赵紫阳,借我们出的这本书提问,当然温有点意外,他当时说,没看过这本书,他的观点也跟书没关系。但直播让千家万户电视观众都知道这本书,现在书供不应求。

记者:你们的报道也提到,温的回答有矛盾之处,如果根本没看过,怎么知道两者没关系呢?

金钟:我个人分析,的确他不可能没看过,至少秘书也会汇报。。

记者:这书中赵紫阳对现任领导人评价如何?

金钟:这期报道,该书作者宗凤鸣再次对香港记者说,温这个人很谨慎,是改革开放后培养的干部。赵还说,胡是党按政治干部的方式培养的。他的意思,要他们有承担,有创意去制定政策,也是没有希望的。

——————

二。

香港政论杂志《开放》四月号出版后,本台记者就杂志内容采访了该刊总编辑金钟。在访谈的第二部分,他们谈到,在文革的高层决策中起过重要作用的吴法宪回忆录的内容,特别是关于毛泽东打倒刘少奇及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戚本禹的背景。

记者:这一期上您本人也写了文章,介绍吴法宪的回忆录,他在文革中是个很重要的人物,协助周恩来,参与重大决策;而且您也认为吴是少数几个作了深层反省的例子。

金钟:吴法宪是在林彪集团跟江青集团两伙人中间,在文革中的角色相当重要(的人物)。他经常在周恩来身边,协助处理问题,因为他代表军方。整个文革初期天下大乱,党的机构和国务院全部瘫痪。毛就是依靠军队来维持局面,来收拾残局。而在军队里面,当时重用的,当然第一个是林彪。而林彪重用的,就是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其中就是吴法宪的作用最大。他当时目睹了文革的重要决策,他有的参与,有的见证。

他讲到,从刘少奇到贺龙,彭德怀等元老级的大干部的被打倒(的责任),现在按倒林彪集团江青集团的头上,他认为是不公正的。这完全是毛和周两个人决定的。吴举例说,要把刘少奇打倒,最后定的罪名是叛徒内奸工贼。这罪名怎末定?没有证据末。到最后,说从一个武汉的什么外国领事馆里弄到一份材料,马上就定罪了,把国家主席,党的第二号人物打倒,就是这么可笑的做法来定的。我相信吴讲的是事实。

记者:据说,当时打倒戚本禹的细节也蛮有意思。

金钟:吴讲,那时江青发现戚本禹对毛和她的女儿李纳有 “非份之想”,实例是戚专门送了一套红楼梦给李纳。江青很敏感,好像觉得戚本禹太贪心。那就一句话,也要“拿掉” 戚本禹。就通知周恩来,周就先到了会场,安排军头立刻抓戚,戚一进会场,马上被手铐铐起来。戚根本不知何事,还说,你们是否搞错?开什么玩笑?

这些军头看来还没有那些文人,官僚狡猾,彭德怀的例子可看出来。他们对政治阴谋,连林彪都讲“我们玩不过他们(指四人帮)”。吴法宪在高层,对毛的翻手为云复手为雨的政策,看得不是滋味

记者:那些人在毛的翻手为云复手为雨的政策下,一个个都成了棋子。过去一向认为吴是一介军人,看来他在高层中,对毛的批评蛮深入的,而有些人还在为毛作掩饰。

金钟:这些军头看来还没有那些文人,官僚狡猾,彭德怀的例子可看出来。他们对政治阴谋,连林彪都讲“我们玩不过他们(指四人帮)”。吴法宪在高层,对毛的翻手为云复手为雨的政策,看得不是滋味。

他举例,在毛要打倒陈伯达时,就公然说,我们几十年从来没配合过。吴法宪听来当然不满意。陈是毛的四大秘书之首,几十年来为毛起草过多少文件,讲稿!怎么说几十年从来没配合?毛要搞你时,就说你一无是处。他们对这点非常反感,吴说,毛的形象在我心里真是瓦解了。我相信吴讲的是真话。

——————

三。

香港政论杂志《开放》四月号出版后,本台记者就杂志内容采访了该刊总编辑金钟。在访谈的第三部分,他们谈到,邓小平和彭真在反右运动中所起的特殊作用,以及北大法学教授贺卫方最近在台湾演讲时再次呼吁中共开放党禁,实行两党制;另外,反映当年东德特务统治的影片《窃听风暴》在大陆地下流行。

记者:今年0七年是反右斗争50周年,这期上有文章专门提到了邓小平和彭真在反右运动中所起的特殊作用,而只有了解那段历史,才能了解邓小平和彭真后来的表现。

金钟:邓是反右领导小组组长,反右结束时的总结报告,也是他作的,他地位重要。我们这篇文章提到,他作为总书记,怎样利用中央书记处,控制全国各方面,实行毛的“阳谋”,抓右派。他一步步去迎合毛的需要。而那时毛对邓信任到说:我是统帅,他(邓)就是副统帅;还说,邓是领导班子中最有希望的。邓和毛关系很早,在江西苏区时毛的问题就牵连到他,毛就一直拉邓在自己底下。邓不仅是毛反右政策最得力的执行人,他还有发挥,有主动的一面。

记者: 彭真在反右的作用一般人了解不多,这次你们也提了

金钟:彭真是反右领导小组副组长,(当年北大学生)陈奉孝最近对我说,北大最初反右不来劲,彭真就来北大秘密蹲点,发动。后来把江隆基换成陆平,北大就大打出手,最后共抓了百分之十几,超过一千的极右,中右,内控等。后来在文革初陆平也被抛出来,成了走资派。

我们不知具体做法,但清楚的是共产党执政时如何统治陷害正直善良的民众,包括党员。他们利用特务手段招募各色人等给他们当奸细,线民...

记者: 我还看到,贺卫方最近在台湾演讲时,再次呼吁中共开放党禁,

金钟:北大法学教授贺卫方,言论非常大胆,如说共产党也要登记注册,你要大家登记,你也要登记,如不登记注册,你就是非法的。他还主张共产党分两派,而且要公布党产,这些对共产党都是致命的,他们当然不会正面回应。贺卫方从台湾回去后有什么事,不知道。

记者: 贺在去年西山会议上就提到,共产党应该登记注册,这次在台湾讲又有层意思

金钟:台湾的多党政治,有些人看不惯,其实给中国政治树立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中国未来社会政治开放,可以组党,有言论出版自由,那时,现在台湾出现的现象,很可能在大陆都会出现。所以今天研究关注台湾的政治状况,非常有价值。

记者:对中国也有借鉴意义的,是最近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窃听风暴》, 这期也有介绍。

金钟:东欧在九零九一前后倒台,其罪行现在开始清算。捷克九十年代初就立法,凡担任捷共县委以上官员都可判2到5年徒刑。我们不知具体做法,但清楚的是共产党执政时如何统治陷害正直善良的民众,包括党员。他们利用特务手段招募各色人等给他们当奸细,线民。这就让人想到今天大陆太多的公安国安。这种做法老百姓是厌恶痛恨的。现在德国这套电影就是写这类故事的但在大陆不让放映,但民间把DVD录制,传播非常广。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