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辽宁抗日义勇军总司令黄显声 (图)

(2007-03-20 22:45:05) 下一个



黄显声戎装头像



辽宁抗日义勇军总司令黄显声



黄显声头戴皮帽身穿大衣全身像


————————————

黄显声 
 
东北新闻网
 
  黄显声,字警钟,1896年生于辽宁省凤城市。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1921年入东北三省讲武堂第三期。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时任沈阳市公安局局长的黄显声指挥沈阳市公安局奋起抵抗,成为当时沈阳唯一没有执行“不抵抗”命令的武装队伍。沈阳沦陷后,黄显声主持锦州军政两署工作。这期间,他与各地爱国人士取得联络,大力发展民众,组织各种形式的抗日武装。在黄显声的倡导和支持下,辽宁的抗日义勇军迅速发展,成为抗击日军的重要力量,黄显声也因此被誉为“血肉长城第一人”。
  东北军入关后,黄显声对蒋介石丧权辱国的不抵抗政策有了深刻认识。为寻求积极抗日途径,黄显声逐渐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他聘请共产党员刘澜波为秘书,并安排17名共产党员公开对部队进行教育改造工作。1936年,黄显声被中国共产党北方局吸收为中共特别党员。抗战时期,黄显声多次为八路军运送武器和物资,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了大量工作,对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产生了积极影响。
  1938年2月,黄显声在准备去延安时,被国民党特务机关逮捕。在狱中,他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和酷刑毫不动摇,与之展开了坚决的斗争。1949年11月27日,黄显声在重庆白公馆被秘密杀害。
( 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编辑: 孙鹏] 

————————————

首页>>综合频道>>国内>>历史上的今天>>正文
 
1931年12月15日黄显声组建“辽宁抗日义勇军” 
  1931年12月下旬,黄显声和熊飞组织了“辽宁抗日义勇军”。这支抗日武装,是在他们带领由沈阳撤出的部分警察和公安队,向锦州且战且退途中,黄以原辽宁省警务处长名义发布命令,组织各县民团、警察队,收编胡匪,消灭张学成、凌印清汉奸武装,统一改编而成的。总指挥部设于北票,下辖22路义勇军,每路人数不等,多者万余,少者一二千,共6万余人。
  在此期间,黄即和东北民众救国会联合行动,以后郑桂林、赵大中、于百恩、耿继周、赵殿良各部在绥中、北镇、黑山、新民、沈阳沿北宁路左右各树一帜,纷纷抗敌,四处主动出击,使日本侵略军昼夜不安,终日疲于奔命。

————————————
 
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系列报道之二十
辽沈警察,辽西义勇军奋勇抗战
  
作者:刘玉田 本报首席记者 杨清林 (2005年7月18日)

黄显声

                  辽西义勇军奋勇抗战

  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应该铭记这样一段历史:在东北的武装抵抗中,首举武装抵抗义旗的是辽沈警察。事实上,正是这支警察武装在1931年9月18日晚上打响了中国武装抗战第一枪;又是这支警察武装,在“九一八”之后的中国抗日战争中,续写了光彩的篇章。

  应时而动
  对日本侵华野心早有戒备

  1927年7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奏呈《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狂妄宣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此后日本的一系列行径充分表明,他们正式按照“田中奏折”所规划的侵略路线,步步加紧了在中国东北的侵华准备。
  1931年,驻扎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周围大搞军事演习,并蓄意挑起“万宝山事件”、“中村事件”等事端为发动侵略战争制造借口。面对日本人的种种挑衅,时任辽宁省政府委员、辽宁省警务处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局长的黄显声十分警惕。
  7月,受“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影响,沈阳形势骤然紧张。黄显声汇集各方面情报,向辽宁省主席臧式毅(后投降日本)和代理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公署荣臻参谋长作了报告,臧、荣二人等都指示黄显声直接呈报张学良。于是,黄显声亲赴北平向当时主政东北的张学良汇报,提出应变建议。
  张学良时刻关注东北政局的变化,但他坚信南京国民政府会妥善解决东北问题。张学良指示:“你们地方武装可加紧训练,严加戒备。”黄显声回到沈阳,立足备战,扩充各县公安队编制,建立地区公安联防区,又把所属的公安部队和各县警察编为12个总队(三至五县为一个总队),以利调动,并拟请更换武器。8月中旬,沈阳形势日趋险恶,有识之士莫不感到日军对我东北的武装侵略已箭在弦上。黄显声向臧式毅、荣臻请示:万一日军进攻,如何对待。臧、荣声称:“中央一再指示,避免冲突,不可扩大事件。”
  9月初,日本关东军当局向在辽沈一带的日本人发枪。经向张学良请示同意后,黄显声立即以警务处的名义紧急通知全省58个县公安队到沈阳领枪。10天之内,沈阳库存的东北军历次入关作战所获旧枪约20万支(每支枪配给50发子弹)尽数发到各县,领枪者犹以辽西、辽南、辽东最为踊跃。这批枪支为后来这些地区迅速组织民众抗日武装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迎头痛击
  事变之夜与日军打巷战

  9月18日下午,黄显声接公安督察长熊飞报告,称当天早晨日本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由日本回沈见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并闻有密谋,可能采取行动。当晚,黄显声到沈阳市公安局坐镇,22时20分,日军果然发动事变,22时50分,东北军第七旅旅长王以哲找到黄显声会商对策。王以哲表示如被攻击,即服从命令,退出北大营,向东山嘴子东北讲武堂撤退。黄显声慷慨陈辞:“公安局各分局队,将尽力支持,非到不能抵御时,决不放弃驻地。市区不能打,我拉出去打,打到底!”
  七旅官兵撤出北大营,黄显声指挥公安总队及沈阳市各公安局武装力量进行抵抗。在三经路、北市区、南市区等处,与日军展开激烈巷战。但公安武装弹药不足,又无后援,抵挡不住武器精良、火力强大的日军,黄显声命令各部向东关公安总局及公安总部队集中,继续抵抗。

  控制局势
  “按住”两支汉奸队伍

  21日晚,日军坦克攻破沈阳各城门和东关公安总局、公安总队部的大门,黄显声被迫下令以分局为单位,尽量携带武器弹药退出沈阳,经新民向锦州集中待命。而黄显声则留沈以观局势。日军占领沈阳,开始酝酿建立伪自治警察局及地方维持会,黄显声知道大势已去,一面通知潜伏下来的部分警察和公安队员到锦州归队,一面离开沈阳,去北平向张学良请示下一步行动。
  沈阳沦陷后,张学良于9月23日通电全国,声明将东北的军政中心迁到锦州,在那里设立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和辽宁省政府行署。9月25日,已经撤退到北平的原辽宁省部分职员20多人,在黄显声带领下首先返回锦州。此前黄显声就命令在锦州的熊飞着手整编警务处所属警队,9月底,黄显声召集锦西、义县、兴城、绥中、北票、黑山、盘山、台安等县公安局长会议,抽调各县干警补充公安队,重编其所属部队为公安骑兵三个总队。并通令全省各县与驻锦州的省府警务处联系。于是各县公安局长纷纷赶往锦州听候指示。
  黄显声新编的骑兵总队集中驻扎锦州北20里的三屯附近整训。在整编和重新集结警察公安武装时,黄显声又果断镇压了刚刚拼凑起来的两支汉奸队伍。
  日军在进犯辽宁、吉林的过程中,就积极建立伪政权和组织伪军警。10月初,日本关东军采取中国人打中国人的手段,委任汉奸凌印清为东北自卫军总司令,并派老牌特务仓岗繁太郎等5人为顾问。
  凌印清是日本军方在沈阳豢养多年的一个国民党党棍。1924年,张作霖、段祺瑞、孙中山结成反对军阀曹琨、吴佩孚的三角联盟,汪精卫代表孙中山招聘来沈阳,介绍凌印清为上海《民国日报》东三省分销经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就把凌印清捧出来,为其侵略服务。凌印清占据盘山沙岭镇,召集绿林武装天下好(盖中华)、老北风(张海天)、项青山、单庭秀等五万多人,日军企图用这支汉奸队伍为先锋,首先袭扰锦州,进而控制辽西,为日军长驱入关做准备。

  “灭凌除张”
  张学良为功臣赐名

  为打击凌印清“认贼作父”的气焰,黄显声派熊飞率两个骑兵总队前往剿办。
  熊飞化装到盘山,找到他的学生、时任凌印清伪军第一师第一旅旅长单庭秀,说之以大义,动之以利害。单庭秀向第一师师长项青山等转达熊飞的意见,项青山等人激于民族大义,将凌印清及日本顾问擒获。黄显声命令只留仓岗繁太郎一人,其余就地枪毙。同时将搜缴的日本关东军参谋部的委任状、司令印鉴以及伪军编制表等附逆证物呈报张学良。
  随后,黄显声以警务处的名义委任项青山为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一路军司令,驻盘山;老北风为东北民众义勇军第二路军司令,驻辽中;盖中华为东北民众义勇军第三路军司令,驻台安。这是东北义勇军之始。
  凌印清被消灭后,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又于11月委任张学成为东北自卫军司令,设司令部于黑山县高山子。张学成是张作霖的亲侄子,当初张作霖挺看中他,但他总认为自己比张学良有才干,抱怨张作霖不给他施展的机会。“九一八”事变之时局势混乱,张学成跑到黑山、北镇,拉拢匪帮收缴警军武器,发表宣言,要清出东北旧政权,建立与日本合作的新政府。张学成急于成事,乱发委任状,大肆收编胡匪,聘日本人为顾问,以壮声威。
  张学成的汉奸队伍的声势稍逊于凌印清,但张学成是张学良的堂弟,日本人正是利用这种特殊身份在东北产生影响,他本人不仅具有继承“东北王”的野心,而且熟悉东北情况,一旦与日军勾结成势,其破坏作用不可忽视。黄显声亲赴北平面见张学良,建议及早进剿张学成。张学良接受黄显声建议,命令公安总队出击。高山子一战,击毙张学成及日本顾问,生擒多人。
  灭凌除张之举,粉碎了日军在辽西组织伪军的阴谋,张学良深为感动,表扬熊飞“又正义,又公平”,赐名正平。此后熊飞就改名熊正平。

  英雄辈出
  “血肉长城第一人”

  黄显声大力组建义勇军,到1931年11月末,仅辽西、辽南通过警务处所委各路义勇军就达22路之多。同时还对留在沈阳的旧部前沈阳县公安局局长张凤岐布置潜伏任务,为配合义勇军收复沈阳做准备工作(本报对张凤岐的事迹曾作报道)。
  在辽东,邓铁梅受黄显声委派,由锦州到凤城在尖山窑、小汤沟一带组织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邓铁梅任司令。
  邓铁梅原任凤城县公安局长,“九一八”事变时邓铁梅正在锦州,面对即将破碎的东北河山和日军侵略的凶焰,他拜会了黄显声,陈述了自己要回辽东组织民众武装抗日的意见,当即得到黄显声的赞同和支持。10月,邓铁梅到达凤城县,召集朋友、部下,宣传抗日。
  邓铁梅在凤城、岫岩一带素有声望,响应者络绎不绝,不到两个月时间,就发展了1500多人。12月26日,邓铁梅率500人夜袭凤凰城,冲进凤城县维持会院内,烧毁日本人开的药房,打死日军10人,缴获机枪2挺,手枪1支,放出狱中“犯人”50多人。这一战邓铁梅声威大震。以后邓铁梅夜袭龙王庙、黄土坎,智取三义庙,攻打大孤山,血战黄花岭,屡创日军,战功显赫。
  1932年夏天,邓铁梅在龙王庙(今辽宁省东港市境内)建立政权组织,除设立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司令部直属各处外,还设立税务局、警察局、饷捐局和石印局,石印局下设印刷厂和被服厂。印制发行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通用钞票,发行“抗日救国基本金流通券”。1936年6月,由于叛徒出卖,邓铁梅不幸入狱,9月遇害。
  第56路抗日救国军司令刘景文在1927年被辽宁省政府任命为警察第27大队(番号是全省排列的)大队长,该大队辖两个中队,一个骑兵队,一个炮兵队(迫击炮两门),驻守岫岩。刘景文还兼任安东、宽甸、桓仁、凤城、本溪、海城、辽阳、庄河、岫岩九县联防大队长。1931年10月,黄显声委派刘景文为岫岩县公安局长,1932年3月,伪满洲国辽宁省政府又委任刘景文为岫岩县长兼警察局长。刘景文毅然决然率部抗日,接受唐聚五抗日救国军收编,参加了岫岩保卫战、大偏岭之战、关门山大战、黄花甸战斗等著名战役,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在东北抗战过程中,辽沈的公安、警察队伍率先抵抗,他们的抗争虽然未能阻止日军的侵略,却在中国的抗战历史上写下了首举抵抗义旗的光辉篇章。特别是黄显声,继组织指挥沈阳警察打响抗日第一枪之后,又带领义勇军转战辽西及长城古北口阻击日寇,被誉为“血肉长城第一人”。

————————————

1931年12月15日黄显声组建“辽宁抗日义勇军” 
 
东北新闻网

  1931年12月下旬,黄显声和熊飞组织了“辽宁抗日义勇军”。这支抗日武装,是在他们带领由沈阳撤出的部分警察和公安队,向锦州且战且退途中,黄以原辽宁省警务处长名义发布命令,组织各县民团、警察队,收编胡匪,消灭张学成、凌印清汉奸武装,统一改编而成的。总指挥部设于北票,下辖22路义勇军,每路人数不等,多者万余,少者一二千,共6万余人。

  在此期间,黄即和东北民众救国会联合行动,以后郑桂林、赵大中、于百恩、耿继周、赵殿良各部在绥中、北镇、黑山、新民、沈阳沿北宁路左右各树一帜,纷纷抗敌,四处主动出击,使日本侵略军昼夜不安,终日疲于奔命。

————————————

血肉长成第一人:黄显声将军传

【评  价】  [参与评论] [查看评论] (共0条)
【作  者】 黄丽敏 [同作者作品] 
【出 版 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书 号】 7-5321-2551-3
【开 本】 32开
【页 码】 0
【出版日期】 2003年8月
【版 次】 1-1 
【所属类别】 
  
【内容简介】
  传主黄显声是张学良身边最亲信的将领之一,深受张学良的器重和信任,亲身参与了“西安事变”等中国现代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
他也是小说《红岩》中“小萝卜头”的老师——那个儒雅大气的黄将军原型,“狱中《挺进报》”办人之一。
他是周恩来亲自发展的中共特别党员,被反动政府残酷囚禁了半生,辗转关押于息烽集中营、渣滓洞、白公馆……血雨腥风中依然不改英雄本色;
他也是小说《红岩》中“小萝卜头”的老师—那个儒雅大气的黄将军的原型,“狱中《挺进报》的创办人之一”……
作品以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描述了黄显声将军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生,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再现了中国历史的百年风雨历程。
<
【目录信息】
引言
第一章
人间魔窟
少年有志
生不带兵死不休
第二章
刀下留人
化险为夷
铁肩担重任
查禁鸦片
第三章 寸土不让
血与火的考验
重振旗鼓
为民锄奸
日这之劲敌
血肉长城第一人
第四章
尝试联共
桀骜不驯
抵制“剿共”
批驳“领袖”
第五章
秘密入党
西安事变
重创日军
营救汉卿
第六章
身陷囹圄
“屠夫”统治
反对“连坐”
“狱政改革”
生产组长
第七章
赌中缘
虎入笼中威不倒
家在何方
青春不在
第八章
“义斋难友”
正义之舌
第九章
中国的命运
毛皮大衣
无声人检讨
祸福同当
第十章 终生之盟
相约九点钟
人心无价
特殊照顾
纸烟秘密
争权斗智
拒绝出狱
和你在一起
第十一章
女谍
七月的榴花
“念咪咪”
《满江红》
相见时难别亦难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尾声
本书参阅书刊杂志资料目录

黄显声故居重现昔日风采
 
http://anshan.nen.com.cn   2005-10-09 08:45:06   鞍山新闻网

   斥资200万元的岫岩黄显声将军故居修缮工程昨日举行竣工仪式。

  经过82天的修缮,黄显声故居恢复了往日的面貌。昨天上午10时,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及黄显声将军家族亲友和当地群众为故居举行了竣工仪式。
十里八村乡亲闻讯赶来
  从岫岩县城出发,经过1个小时的车程来到黄显声故居所在地——石庙子镇蓝家村。
  听到黄显声故居工程竣工的消息,十里八村的村民都赶过来参加,因此故居门前的街道上聚满了人。这个村里“黄”姓是个大家族,村里人都管黄显声故居叫“黄家大院”。
  岫岩宣传部徐贵权副部长说,黄家大院已经有160年的历史了,由于年久失修,老宅子已经变得非常破旧。今年4月,省里将其列为省级红色旅游基地并拨专项资金。鞍山市也将其列为重点项目出资修缮,目前已经投资200万元。为了保持黄家大院的原貌,县里特意将大院的每一个角落用摄像机记录下来,作为修复工作的依据。
修缮一新的“黄家大院”
  蓝家村里的建筑几乎都是瓦房。在这样建筑群里,修缮后的黄家大院显得高大威猛、格外抢眼。黄家大院主要由围墙、正门、3座正房、2座厢房、黄显声雕像几部分组成,占地5600平方米,建筑面积720平方米。
  黄家大院的正门与高2米、长358米的围墙组成一个长方形封闭式院落,正门左右各半间门房。据蓝家村的老人回忆,黄家大院原来的正门要比现在多两间马房,门前左右是上马石和下马石。现在,两座记载黄显声故居修缮历史的石碑代替了上、下马石。推开大门,可以看到黄显声的石像,下面是个圆形花坛。岫岩宣传部李甲增部长介绍,黄显声的石像是用岫岩特产白云石雕成的,用了25.8吨石料,石像重15.8吨,高2.98米,石像下的基座高1.1米,象征着黄显声在狱中被囚禁11年。而花坛的周长为9.18米,寓意“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进入了抗击日寇的历史。
  黄家大院里的房屋共有32间,包括3座正房和2座厢房。黄显声父亲黄恒太的房子居于正房中间的位置,东西分别为二叔黄恒得、三叔黄恒浩的房子。黄恒太的房子有3大间,东边是自己的卧室,而西边就是黄显声的居住地。现在黄显声房间里陈列的是黄氏家谱,还有黄显声小时用过的书桌,桌上的笔墨纸砚和上房的油灯,令人想到黄显声将军儿时秉烛夜读的情景。两旁的厢房原来是存粮的仓库,现在改作“黄显声生平陈列管”和“岫岩人民抗日斗争陈列管”,将来要陈列一些关于黄显声和岫岩抗战方面的珍贵资料。
曾经显赫的“黄家大院”
  “几乎整个黄家大院都做了翻修,但只有一个地方保持原样。”在徐贵权的带领下,记者转到正房后面的围墙边。这段长40米的围墙颜色要比其他围墙浅很多,也旧一些。徐贵权说,黄家大院中就这段围墙保持得最好,考虑再三,决定将其作为历史的见证留下来。
  大院围墙的四角有4个炮楼,上面有许多长方形的枪眼。“一般人家根本不需要炮楼,也养不起家丁和炮手,但黄家大院里养了许多炮手,专门对付抢劫的土匪。”一辈子在蓝家村居住、现年82岁的祖元福大爷回忆起了小时候的情景。祖大爷说,当时的黄家大院可是显赫一时,每年收的租有3000石,凤城有条商业街,几乎有一半的店铺都是黄家大院的,黄显声的叔叔中有一个还是原热河省的主席呢,因此家里养得家丁、炮手有上百人。
  谈起对黄显声的印象,祖大爷说,十来岁时见过一次,但没说过话,就记得他是个大个子,长得可气派了。
子孙回忆黄显声将军
  昨天出席黄显声故居竣工仪式的除了省、市、县的各级领导外,还有黄显声将军的堂妹、大儿媳、孙子、孙女等亲属。大儿媳赵玉云女士回忆父亲黄显声时说:“记忆中的父亲很高大、很亲切,对我们要求很严格。父亲总是乐于帮助别人。记得12岁那年,见了父亲最后一面,以后就没了他的消息。”
  记者了解到,黄显声的大儿子比赵玉云大7岁,已经过世。现在赵玉云与女儿一起生活在北京,这是她第一次来到黄家大院。
背景资料:
  黄显声(1896—1949),1896年12月16日生于岫岩石庙,历任辽宁省警务处兼公安局长、东北陆军骑兵第2师师长,53军副军长。“九·一八”事变后,他组织义勇军狙击日寇。他主张打消党派成见,联合红军抗日,积极协助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1936年8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特别党员。1938年2月在汉口被捕。辗转关押于贵州息烽监狱,重庆白公馆看守所。狱中自编教材教“小萝卜头”学习。把从国民党报纸上看到的消息传给陈然。1949年11月27日大屠杀时,与李英毅一起被枪杀于步云桥。
                           
(北方晨报:杨勇 张文武 )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