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說臘(请注意:臘字不是腊字,腊字音"昔,惜",入声字.)
(2007-02-19 23:40:03)
下一个
歲末說臘
作者:李仙
臘,原是中國古代的一個祭祀名稱。夏朝稱「清祀」,殷商稱「嘉平」,周朝時才改稱為「臘」。「臘」在古時是種祭名。臘,也寫作獵。《風俗通》上說:「臘者,獵也。」
據宋《夢梁錄》載,臘在「季冬之月,正居小寒、大寒之時。」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秦始皇統一全國,下令制定曆法,將十二月定為一年中的最後一個月,故從那時起,稱農曆十二月為「臘月」。
人們在臘月裡醃製豬肉羊肉等,稱之為臘肉、臘味。農民在田間施放過冬肥,稱之為臘肥,用以增加作物養分,提高土溫。
東漢初期,傳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削髮為僧,在極其饑餓困境中修行而暈倒,得一位牧羊女用大米奶粥將他救醒。他便坐在菩提樹下沉思,終於在「十二月八日」成道。為記頌此事,借助該日舉行僧尼聚會,誦經演法,以示紀念。
唐朝時,開始把臘日定在十二月初八。詩人杜甫《臘日》詩中,就有「臘日常年暖尚遠,今日臘日凍全消」之句。
臘八日把獵獲的禽獸祀拜天地祖先,祈求老天爺保佑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外,也有用以悼念亡國,寄託哀思的。
臘八粥,除了是佛寺效法前面所說牧羊女獻粥供於佛像前外,還有傳說臘月初五為「五豆節」,當天每家都用綠豆、黃豆、紅豆、蠶豆、碗豆等做一鍋粥,大家都要吃。據說此俗起先為歐陽修所為,後傳至民間。
也有說岳飛在杭州遇害的日子是臘八,煮臘八粥是為了紀念岳飛。漸漸地,臘八粥成為千家萬戶、盡人皆食的節日佳品,不僅有著紀念和敬神的作用,還象徵吉祥、福壽、喜慶、豐收。同時,臘八粥也曾成為皇親國戚的祝福佳品,李福《臘八粥》曾作生動的描述。
隨著時代的變遷推進,今天的臘八粥品種繁多,益氣生津,清香可口,已成為健康食品,在市場上有一席地位。
2007-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