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的中秋诗
千里江山望眼宽。
未与嫦娥通醉语,
敢呼屈宋作衙官。
斩云苦乏青龙剑,
斗韵甘降白社坛。
剪烛且排长夜烛,
商量痛饮到更残。
此诗的来历与背景是这样的:一九一六年九月十二日,郁达夫参加了日本偑兰吟社在桑名阿谁儿楼举行的中秋赏月雅集。到会者十六人。众人饮酒待月多时,可是月亮总不出来。各人抽签分韵,然后分头作诗。
郁达夫分得「寒」字,他思索片刻,便写就此诗。名曰:《丙春中秋集九华呵谁儿楼分韵此夜无月,情见于词》。
主持人服部先生一看诗笺,情不自禁地「啊!」大声赞叹!其它诗人停笔聚观,纷纷向郁达夫投以钦敬的目光。
此诗将无月的中秋的幽静清寥和天涯孤旅的惆怅寂寞联系起来,情景交融,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当时服部先生介绍评价此诗时说:「郁达夫不愧捷才,首成七律,一座皆惊。」
郁达夫另有一首中秋诗:
社鼓村讴处处同,
旗亭歌板舞衣风。
薄寒天气秋刚半,
病酒情怀月正中。
废圃而今鸣蟋蟀,
虚堂自昔产英雄。
由来吊古多余慨,
赋到沧桑句自工。
──《中秋夜中村公园赏月兼吊丰臣氏》
这是郁达夫一九一五年在日本东京读书时,所写的一首中秋诗。
这首诗首先写节日情景,景真情深,「社鼓村讴」,是写老百姓欢喜过节,「旗亭歌板」,是写酒楼舞馆的热闹,此两景,密切诗题。
随之,「薄寒天气」紧跟著把「秋刚半」有情地烘托出来,进一步以「病酒情怀」把作者自己带到节日中去。
再者,转入新的境界,出现中村公园,作者施展深入,「废圃」、「蟋蟀」、「虚堂」、「英雄」奇妙对比,把人带到另一种气氛。
丰臣秀吉是英雄人物,为日本战国末期统一全国的武将,如今,其纪念英雄祠庙已成虚堂,有的是「废圃蟋蟀」,把读者升举到触景吊古的感怀。
「愁苦之辞易工」是句老话。明代《诗薮》书中说:「姹悲起自六朝,唐人沿袭,虽穷形极态,而独造未闻。」郁达夫先生一变而为「赋到沧桑句自工」,这妙笔正是诗人的才华。
这首诗,评价颇高,人们称道它「姿致摇曳,风华竞爽」、「自开堂奥,尽削前规」,诚可信也。(李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