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水晶棺研制者揭密:主席遗容如何恢复生机 大地杂志
只能搞好,不能搞坏。研制工作,不止是生产仗、技术仗,更重要的是政治仗。
30年前的1976年,是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年。它曾带来太多的不幸和伤痛。1月8日,周总理溘然长逝。4月6日,90高龄的朱德委员长突然离去。7月28日,唐山一带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9月9日,毛主席与世长辞。
巨星陨落,伟人长逝。沉重地郁积在人们心头的不仅是无比悲痛,还隐含着对国家前途难以名状的惶惑与担忧……
一号任务
就在毛主席逝世的第二天,六○八厂接到上级领导安排的一项特别紧急的任务。为了长期保存毛主席遗体,让人民群众世世代代能亲眼瞻仰毛主席的遗容,缅怀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中央决定要尽快组织力量研制一个世界一流的水晶棺。棺体要庄重大方,气魄雄伟,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如地震、战争、破坏、损耗等等要有可靠的措施。
北京玻璃总厂领导传达了中央的决定,部署了各所属企业的具体工作。决定首先由北京六○八厂尽快提出设计水晶棺系统,包括棺体造型方案、水晶棺内照明系统、遗体保护相配套的控制系统工作方案。北京六○三厂和北京六○五厂共同研制制造棺体的光学玻璃和水晶板材毛坯;北京六○八厂还要负责水晶棺棺体的光学冷加工(研磨、抛光、成型)和瞻仰厅照明设备光学元件的加工、安装和参加整体调试。
这项被称为“一号任务”的紧急任务,实际是一项涉及领域非常广泛的系统工程,科技含量很高。首先是遗体保护,这是医学界千百年的难题;更要制造一座水晶棺用于安放和保护好毛主席的遗体。涉及光学、温度自动控制、气体成分和转移等若干领域行业的技术。还要建设一座供人们瞻仰的纪念堂。
9月10日下午厂里召开领导干部会议,传达了党中央要求尽快提出水晶棺设计、研制方案的紧急任务。成立了“一号任务”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领导小组组长是当时的党总支书记王著谦同志,副组长是厂长张普亭、蔡登元。领导小组成员基本是当时的各车间书记或主任。要求全厂动员,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大力协作。用最好的质量,最快的速度完成上级交给的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只能搞好,不能搞坏。研制工作,不止是生产仗、技术仗,更重要的是政治仗。同时强调加强保密工作、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加强厂内的安全保卫工作;要立足于自力更生,大力协同互相配合,做到研制水晶棺任务与原生产计划两不误。
六○八厂是一家著名光学产品设计生产企业。产品从日常生活常用的眼镜,到各种摄影、照相镜头,直至国防、科研的高精尖产品均有生产。当时国家领导人配戴的眼镜,包括毛主席生前使用的放大镜和眼镜,都是这里设计生产的,老厂长蔡登元同志是国内著名的验光配镜专家,常被中南海来的车接走,为中央领导验光配镜。所以当时厂里的职工常自豪地说,我们厂是在中央挂了号的企业。当时的全国电影摄影器材会战的镜头专业组就设在厂里。会战结束后,一批工程技术人员留在了厂里,专门成立了光学设计研究室。配有当时在国内一流的光学加工设备和精密测试仪器。一些尖端科研产品多次荣获国家的奖励和表彰。
全厂立即行动起来,光学设计研究室负责水晶棺的方案论证和设计、水晶棺内外照明论证,并相应地成立了水晶棺体设计组、照明组、光学整容组。生产科、工艺科、质量科等各车间进行研究加工制造,提出质量检验方案。从各科室、车间抽调最优秀的工程师和最有经验的技术工人为骨干组成了加工组。
最完美的水晶棺
用水晶棺保存遗体,1976年前我国还没有先例。苏联的列宁、斯大林和越南的胡志明用了水晶棺,都是苏联制造。当时的国际环境不可能前去考察。仅仅靠驻外使馆的同志和曾经到过这两个国家的有关人员提供的印象作参考,没有任何技术资料可供使用和借鉴。
孙中山先生1925年逝世时,苏联政府曾经赠送过一个水晶棺,当时没有用上,一直放在香山供人参观。设计人员跑到香山公园,在一个隐蔽的仓库里找到了这个水晶棺(文革期间,碧云寺公园管理人员出于保护的目的把它藏到临近的香山公园里)。这个水晶棺体长仅1.75米左右,看上去显得很小。棺体的外层均系镀镍的钢质。仅有内棺盖是玻璃,可以透视内部。玻璃比较薄,容易破碎。密封性、隔热性都难以保证,称不上是真正的水晶棺。时隔40多年,我国的科学技术和工业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很多国防和科研产品达到了国际一流的水平。大家都希望能够制作一个更好的、名符其实的水晶棺,以表达对革命领袖的真挚感情。
从10日开始,设计室里夜夜灯火通明。专家们有的在图板上画草图,有的拉着计算尺,有的用手摇计算机默默地进行着运算,还有的在进行着激烈讨论。大家憋着一股劲,一定要为毛主席设计一个世界一流的水晶棺。
首先要定下来的是棺体的造型和尺寸。棺体造型要庄重大方。要与伟人形象相配,由于毛主席身材高大,遗体上还要覆盖党旗,所以棺体要有足够的空间。其次,棺体造型要方便人们瞻仰,让人们看得最真实、最清楚。为此分析了各种造型,一边分析,一边做实验反复检验实际效果。根据使馆同志提供的情况,分析了当时列宁、胡志明的水晶棺造型,我们发现这些水晶棺在光学方面均有缺陷,容易产生反射像,影响瞻仰效果。
最后确定,棺体造型以正梯形为主,以一定厚度的五块水晶板胶合成正梯形体,可以达到所需要的结构强度,而且不需要金属框架支撑。也区别于列宁和胡志明的棺体带金属框架和带金属的造型,使水晶棺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
由于水晶棺内需要有若干系统与外界连接,因此水晶棺的底面是底座大理石。底座上有若干管道以供实现板内的温度自动控制、填充惰性气体、保证光路通达等。因此水晶棺体为五面,底边与大理石底座密封。
经过一昼夜的苦战,初步设计方案确定以后,为了验证设计效果,做到万无一失,设计人员先用有机玻璃做了一个非常精致的1∶4模型,在晶莹剔透的棺体下面配上了黑色大理石底座,周围鲜花簇拥。送到国家计委受到了领导们的好评。认为这个方案较为完整,构思简洁明快,庄重朴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为以后水晶棺的研制提供了一个初步样板。
原设计室主任任夫广同志在回忆这段历程时说:我们提交的初步设计方案是以五块平面光学玻璃组合成正梯形体,外形稳重,抗冲击强度高,同时又符合我国传统棺体型状的特征。又从艺术审美观点出发,确定了水晶棺的长、宽、高,符合美学比例的要求。这一方案最终在全国各地众多的方形、圆形等方案中被中央领导和专家审定选中。
瞻仰者在正常的瞻仰距离内,不应看到遗体的反射像,瞻仰者自身的反射像和大厅内的眩光。由“几何光学”特性可知,水晶棺的四周用平面透镜胶合而成,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当人们的视线和棺体垂直或成负角时,就可能看到自身的反射像,而影响瞻仰效果。由于水晶棺板有一定的厚度,如果棺板与水平面垂直,人们观察棺内遗体将产生折射现象。这种折射现象使人们缓慢走动中瞻仰遗容时,会感到棺内遗体在移动,这是必须避免的。考虑到瞻仰大厅顶部的照明灯光通过棺体反射会产生眩光影响瞻仰效果,因此棺体侧板的倾角也不宜过小。且这一角度过小,也会影响棺体内的空间。
这样,通过反复充分地理论分析和计算,求得水晶棺侧板和端板与水平夹角的最佳角度为60°~65°的范围。这一造型正好从任何方位观察都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光线的反射像。同时底大顶小的金字塔形给人以稳重的感觉,稳重、大方、气魄伟岸,也比较容易达到良好的防震性能。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了使亿万人民群众得到最好的瞻仰效果,保证水晶棺整体结构的牢固、可靠。我们又对设计结果进行了力学分析,考虑到水晶棺是由五块平面水晶板用光学树脂胶合组成的。一共有八条胶缝,上顶板的重量会对四个侧板的八条接缝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和切向力,会使胶缝造成脱胶的潜在风险。因此,每块棺板之间的夹角角度就必须使剪切力达到最小或零。才不会造成一但胶合的光学树脂胶开裂或失效,造成棺体损坏。全国著名光学专家王大珩同志的亲自来厂指导。根据力学虚功原理,又对每块棺板的力学平衡进行了反复验证和计算,选择了一个最佳平衡点角度,重新修改了棺体的实际设计数据,其结构形状达到了最佳技术要求。所以水晶棺的实际的长、宽、高数据,不是整数。而是精确到了百分之一毫米。后来实践证实,几块棺板组合在一起后,即便缝隙之间不使用任何粘合材料,在没有震动(外力)的情况下,也不会坍塌。
精度是关键
构成水晶棺的每块玻璃板的所有面都要以光学棱镜的精度进行加工。都要按光学零件加工程序从粗磨、细磨到抛光,每道工序都极其严格,达到极高的平面度和光洁度。板壁的平行度会形成一个光角,这个角会引起影象的变形和色散,因此,这个角度要小于人眼的分辨角。也就是在1米的长度内,平行度误差不能超过0.1毫米(相当于一张复印纸厚)。由于五块板分别加工之后,再胶合在一起,让人们看上去是完整的一体。所以要求每块板的长度、厚度、角度都要规定严格的公差。如果长度差别很大,则胶合时缝隙就有大有小,胶合不佳。角度差别大,胶合缝隙就有宽有窄,则胶合困难,即使胶合了强度也低。板的厚度差别大的话,胶合之后,厚板则会漏在胶合缝外,形成一个裸露的带子,看上去参差不齐,有碍观瞻。厚度的误差,会引起板重的变化,与力平衡有关,因此不能太大。胶缝的平面度与弥合有关,不能超过胶层厚度,因此定为0.05毫米。在这样超大的尺寸上给出这样的公差,是非常高的精度要求。
优中选优
通常所谓水晶棺,实则是透明的玻璃棺。列宁、斯大林、胡志明的水晶棺,都是航空玻璃压制而成。现实生活中还没有真正的水晶棺。优质的天然水晶体材料一般每块最大的也就30—40公分长,因此,用天然水晶制造水晶棺是不可能的。人造水晶是用石英沙经过高温熔炼而成,熔炼难度大,加工困难。在70年代中期,世界上也仅有少数几个工业发达国家能够生产石英玻璃。两米多长、40毫米厚的石英玻璃板材,当时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生产过,也不可能有现成的经验、资料可供借鉴,我们设计选用的是光学玻璃或人造水晶。其实二者都是透明的石英玻璃,主要原材料都是二氧化硅砂。水晶硬度更高些,更耐磨。但内在质量不均匀,即结晶不均匀,各向不同性。光线透过时,影像有不规则的变形。正因此,现在专家们否定了过去人们以戴水晶眼镜为荣的观点。由于水晶各向不同性,戴了水晶眼镜会把好的眼睛也变坏了。另外,水晶体也做不大,每块最大的也就能做到20—30公分长,一块棺板要若干块小水晶板焊接起来方可。加工困难也较大。古人的技术达不到炼出光学玻璃的能力,炼出的水晶也是稀少的。天然水晶就更小了,也就拳头大小。因此传承下来的观念,水晶是稀珍之物,给伟人用当然是水晶了。
现代玻璃熔炼技术的发展可以熔炼出性能优异的光学玻璃。光学玻璃是来制做光学透镜成像或棱镜分离光谱的。材质均匀,内杂质少,光线穿透力强。通过控制所含元素成分,可制造出各种不同折射率,不同光谱需求的几百种玻璃,以供光学设计者选用。当然这样超大型的玻璃毛坯炼制出来也并非易事。
中央决定在毛主席逝世一周年前能让人们瞻仰主席遗容,要求尽快做出第一个水晶棺。为了确保工程进度,做到万无一失,同时为了验证设计、积累经验。基于上述原因,我厂技术人员大胆向领导建议先以性能最好,质量稳定,较硬度相对较高的K9#光学玻璃做毛坯,制作一个样品棺。同时这个样品棺还可以为下一步的照明、密封、抗震等试验提供一个真实的样品。这个建议最终得到了领导小组的批准后,立刻向车间下达了制作任务。
同时,为了最终能让毛主席用上真正的水晶棺,了却全国人民的心愿,考虑到大块水晶板材的研制困难,中央领导小组专门为生产水晶板材的任务组织了全国最优秀的光学玻璃生产厂进行攻关会战,包括上海新沪玻璃厂、北京六○五厂、锦州一五五厂、重庆一五七厂、成都二○八厂等单位。后来,这些厂把他们制造的水晶板材毛坯(按要求的尺寸)陆续地运到北京六○八厂进行光学加工。
绝无仅有的水晶制件
水晶棺设计难,制作更难。它的制作成功,在我国的光学工业史上无疑是创造了一个奇迹。之所以这样讲,其原因是,在此之前,我国根本没有熔炼过这样大的光学玻璃。也没有加工过如此超大尺寸的光学部件。
据当时参加水晶棺加工任务的窦铮、赵素萍、常启年等同志回忆:加工设备是水晶棺能否制造出来的关键。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研制水晶棺就无从谈起,六○八厂的光学冷加工设备当时在国内可以说是首屈一指,即便是PM-1000型号的设备,也只能加工直径1米的光学元件。也就是说,厂里根本就没有能加工长度2米多光学元件的设备。买设备,国内没有,国外谁也不清楚,即便是找到国外厂家,这种专用设备没有现货,订货周期之长也是等不了的。自己制造,可从设计、制造周期没半年,至少也得3-4个月,显而易见,时间根本不允许。这样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去寻找现成的或稍加改造就能满足工艺要求的设备。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走访了很多类型的工厂以后,终于在北京第一机床厂见到了一台进口的2米导轨精密磨床和一台8米龙门铣床,经初步了解,机床的加工能力和磨削精度基本可以满足光学加工工艺的要求。大家喜出望外,立刻将这个情况向领导进行了汇报。一机床领导一听说要用他们的设备制造水晶棺,二话没说,立刻就同意了。
克服了前期重重的困难之后,加工水晶棺的工作逐渐走上了正轨。在近一年的工作中大量感人肺腑的事迹层出不穷。
记得刚进驻一机床时,当时唐山地震的余震时有发生,一天晚上,又突发余震,这时厂房上面啪啪作响,从顶棚上唰唰掉东西,此时操作工人们不顾个人安危,首先想到的是正在机床上加工的水晶棺板,一名工人立刻退刀停机,然后,迅速爬上了机床,用自己的身体趴在玻璃上面,保护着正在加工的工件。
一机床厂一位参加联合研制的车间主任,他身体平时就虚弱,在研制过程中,由于工作压力,再就是加班加点得不到休息,不到一年他就两次晕倒,被送到医务室躺了个把小时,就又回到研制组,继续工作。他从没有要求任何照顾,反而是事事走在前面。六○八厂参加联合研制组的窦铮同志,负责光学加工的工艺技术工作,除了设计出图,生产工艺安排,还具体进行加工元件的检测,加工过程中的很多具体工作都要亲自动手。进驻一机床厂后加班加点时间最多的是他,为解决随时出现的问题,他困了就靠在墙角上睡一小觉,有事起来就解决。有一次,他已经快一个星期没回家了,同志们说,让他回去换件衣服,好好睡一个踏实觉,他把该注意的事交待清楚,就回家去了,回家途中,骑在自行车上打起盹来,结果和一辆吉普车来个正面接触,鲜血从头上流下来,染红了工作服,被送到医院头顶缝了十七针,透视诊断尾椎骨折。医生开了单子要他住院,但他想到研制任务正在关键时刻,就让肇事者把他送回家去,回家后换下的工作服用水洗了四盆,还是红的(血)。这样重伤,也只在家休息了几天,这几天他还把联合小组的同志们叫家来,每天一拨,询问情况。
此时,高纯石英砂制造的水晶棺毛坯在全国会战的基础上,通过选择适当的工艺路线进行攻关,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功。中国工人的智慧真是无穷的,就在大家为熔炼大块水晶玻璃发怵的时候,北京六○五厂的一位老师傅提出建议以小拼大,将熔炼好的20公分见方的小块水晶毛坯加工成一定规格的“水晶砖”,再通过高温焊接的手段,逐块熔焊拼接起来,然后再对焊接面进行加工,形成比较大规格的毛坯,然后再焊接,再加工,逐渐达到设计要求的2米多长的规格。
这样加工水晶砖的工作首先在我们厂的光学车间展开了,从玻璃厂来的胚料,表面粗糙,形状也不规则,首先要用金刚砂将其上下两个面磨平,再磨四边,为了焊接,还要将焊接面磨出斜角,以使融化的水晶填充在里面。最难加工的就是焊接后的接口,接口冷凝后凸出的部分形成一个支点,稍不小心,就会使其受力,整块原料就会断裂。在研磨的时候,压力的大小、研磨的速度、磨料的粗细,全靠有经验的工人手工控制。光学车间的工人加班加点,精心加工。力争质量达到最优,损耗降到最低。
石英玻璃板毛坯冶炼的困难,防震、防破坏、密封的设计要求,都要求必须严格控制角度。而板体的尺寸的巨大,不可能像通常光学测量那样,把板材从工作台上频繁地搬下来,再搬上去,何况就是搬下来也没有那样的光学平台,实现1(角)秒以下的测量,更何况角度一旦磨偏,就等于报废,是绝对不能发生的。所有这些,集中到一点就是必须拿出一个在生产线上简便的可随时进行的高精度的测量方案。在测量方案中,还要考虑到,在从粗磨到细磨到抛光的不同阶段,胶合面有时不反光,有时需要保护的特点。
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经过了反复研究、试验,终于找到了一种非常理想的办法——光学比较法,需要时,用六○八厂已有的石英片进行保护,实现了在线、随时、简便、高精度的测量要求。在加工过程中,可随时停车检验。在加工初期,大约每20分钟就要测量一次。一个水晶棺,顶板有四个斜面,4块测板每块有3个斜面,从粗磨到抛光,巨大的工作量,数千次的测量,实现了万无一失。
当五块石英板经粗磨、细磨、抛光加工成图纸要求的尺寸、公差后,组装成完整的棺体时,居然严丝合缝、分毫不差,如同光胶一般(由于结合面极度吻合,致使结合面中间没有空气,而形成真空,这样外面的气压致使两接合面如同粘上了胶水一般,难以分开,在光学冷加工行业,称光胶)。
1976年10月14日,六○三厂第一炉K9光学玻璃毛坯在经过精密退火(退火是为了消除材料内部的应力)后,终于出炉了四块,长2.5米,宽1米,厚0.08米的棺板毛坯,经检验,符合制造水晶棺的设计要求。
有人认为炼出了大块光学玻璃板就是水晶棺了,实际上还差的远呢,从熔炉里熔炼出来的水晶材料,行话叫毛坯。其光学性能远远达不到制作水晶棺的要求,就好像造汽车刚刚有了钢板。从几家玻璃厂运来的毛坯属于玻璃热加工阶段,就像从钢厂拉来的钢板,还要进行冷加工,就是还要经过切割、研磨、抛光、胶合及镀膜等多道工序,才能成为产品。
在经历了79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努力,在全国各参战企业的共同协作下,1976年11月27日,第一个棺体造型为65度的K9光学玻璃样棺终于研制成功。并通过了8级地震、密封、充气、降温等方面的试验。未出现任何异常现象。这个光学玻璃样棺清晰透明,符合设计要求。连同升降装置的模型,一起陈列在历史博物馆临时搭建的模拟瞻仰大厅里。同时被陈列的还有全国各地送来的二十几个样式各异的水晶棺模型。
1976年12月9日下午3时,中央领导同志来到历史博物馆,审查纪念堂瞻仰厅的设计效果及水晶样棺、棺床升降机构。中央领导同志对北京研制的这个光学玻璃水晶棺,一致表示满意。并作了重要指示,要求瞻仰大厅要庄严肃穆,对水晶棺棺壁上隐约出现遗体的反射映像,要求解决这个问题,要做得更好一些。
12月10日,厂里就把中央领导同志审查水晶棺的指示传达到全体干部,从众多的水晶棺样品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极大地鼓舞了全体研制人员的干劲,大家一鼓作气,连续奋战,并对水晶棺的设计又进行了改进,于1977年4月,将第二个棺体造型为倾角60度K9光学玻璃棺研制成功。这个水晶棺使内部反射效果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不论在任何光照条件下,既看不到瞻仰人员自身的反射像,也看不到遗体在内棺壁上的反射像,而且还在这第二个样棺内作了光学整容等方面的试验。
1977年8月1日,第三个造型为60度的K9光学玻璃正式棺(3#棺)通过验收,正式送交毛主席纪念堂。此时,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工程也接近尾声。
在此期间,全国水晶玻璃会战组,对石英玻璃毛坯制造工艺进行攻关,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由于选择了以小拼大的工艺路线,人造高纯度水晶板材经过熔炼、焊接、研磨、再焊接、再研磨,逐渐加大,经过最后的精细加工、抛光,其间克服了重重困难,靠着中国工人精湛的技艺和顽强的拼搏斗志,无私的奉献精神,终于在1977年5月,制造出了几块合格的水晶玻璃板材。
1977年8月,用高纯水晶材料加工的棺板。在一机床厂加工完成,看着晶莹剔透、光洁照人的产品,工人们流下了热泪,这热泪中包含着多少心血、情感、智慧、是难以用语言表述的。
1977年7月15日下午在首都体育馆举行了毛主席纪念堂总结工作庆功大会。我厂花永先、窦铮等同志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1977年8月18日凌晨,由64名从各厂选出的优秀工人代表,肩抬水晶棺,正式把这一代表全国人民心愿的水晶棺,庄严地安放在毛主席纪念堂瞻仰大厅。当时的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的摄影记者,用电影胶片记录了这一场面。
光学整容
伟人的形象应是伟岸、丰满,光辉照人。当人们步入瞻仰厅时,应把所有的眼光、注意力吸引和集中在伟人身上。因此,如何突现毛主席的光辉形象,如何让伟人的形象栩栩如生,是设计时最具挑战性的问题。
仅靠堂内的顶灯、吊灯照明显然不亮,形象不突出。在棺体上安装日光管灯,可以解决亮度问题。但会破坏水晶棺的总体形象。由于日光管灯的光线有方向性,平行于灯管方向的光弱,垂直于灯管方向的光强,照在面部让人觉得变了形,在下巴等部位还会有阴影,更谈不上整个光照柔和丰满。因此设计时决定不能用管状的照明灯。
如何让伟人的形象栩栩如生,让人们看到的不是无机的肤色,必须整容,要让人民看到栩栩如生的形象,对遗体面部必须整容。但是,任何化妆品都会损坏机体,因此参加全国电影镜头会战的专家考虑运电影光学技术,不用涂料化妆,而用布光配色的方式整容——即非接触式的光整容。
为保护遗体,棺内温度必须保持在摄氏1-4度之间。温度高了则细菌会生殖繁衍,损坏机体。因此照明必须采用冷光源,还要避免或减少红外光、紫外光直接照射造成对机体的损害。
为此,北京六○八厂专门成立了照明和光整容两个课题组,集中研究解决照明和整容问题。
为了使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形象突出,依据艺术舞台的实践,瞻仰厅里棺内外的照度应有所区别,而且必须棺内照度高于棺外的照度。通过控制棺内外照度的比例来获得最佳瞻仰效果。经过反复实验和征求各方意见得出棺内外的照度比例为3.5∶1时效果最佳,即瞻仰大厅的照度以40勒克斯为宜,而棺内总照度则应为140勒克斯。
为了解决照明和整容问题,各地纷纷提出了方案。经中央领导小组从全国各地调来的医学、物理、摄影、照明、光学等各方面的专家,对各单位提出的多种方案进行考核、评议,最后筛选出了两套方案。这两套方案均被称为光学整容方案。分别是由中科院物理所提出的外投光系统和我们北京六○八厂提出的内投光系统。
外投光系统要在纪念堂大厅天花板或侧墙上开若干孔安置灯具,这些光源从各个不同方向用投影物镜聚向棺内的遗体,要对无机的遗容布光加色整容,则要在投光物镜处对希望瞻仰的遗容模型进行拍照,然后把彩色片通过投影物镜反投到棺内的遗容上。这一方案可能破坏瞻仰大厅的造型;由于瞻仰的人很多,大厅内难免有灰尘,从天花板投下的光束透过这些灰尘就形成若干可见的不同方向的光束,给人以零散杂乱之感;这些光束照在水晶棺上又形成反射光和眩光,影响瞻仰厅庄严肃穆的气氛。另外,由于彩色片吃光严重(极易吸收光能),要保证棺内总照度,就要加大光线瓦数,而且要滤去紫外光和红外光,实现起来难度较大。
我们提出的内投光方案采取的是“冷光源”。为了不增加棺内的温度,将光源放在棺外几米远,用光导纤维制成的导光管将光导到棺板下方,再通过投光物镜将光穿过整个端板投射到棺盖上方的全反射球镜上,再把光线反射到遗体上。根据面部光能分布需要,投光物镜和反射球镜可以任意组合,而且投影物镜设计得高低、左右、俯仰都能任意调整。投影物镜的投光方向都不一样,投到球面反光镜后又散射成多方向的光照至遗容上,从而达到使遗体面部光照充足而且均匀、丰满、柔和,效果很好。
这套照明系统同时又将光整容系统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就在同一套光学系统上实现布光调色整容,布在遗容上的各种颜色的光是通过投影物镜处的各种调色正片实现的。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光学系统的效率,又节省了空间,缩短了研制进度,收到了一举两得、事半功倍之效。
这一系统把棺内的照明和遗体整容巧妙地结合起来,既使棺内照度达到棺内外照度比例的要求,突出了遗容,又避免用化妆品涂抹于遗容上造成对遗体的腐蚀,而对遗体有害的红外光、紫外光也在光源处就过滤掉了。从而很好地保护了遗体。充分显示了非接触式整容——我们称之为光整容的无与伦比的优点。
为了保证瞻仰的绝对安全可靠,在灯具上安装了自动切换口,一旦有灯泡发生故障,继电器就自动启动,切换器反光镜自动落下,转入另一灯泡工作。
我们这一棺内照明和光整容系统,既集中了光学的电影的自动控制和新材料等各方面的高新技术,又有所创新和突破,从而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它使整容的色彩鲜艳、丰富、饱满、柔和,让广大瞻仰群众觉得伟大领袖像是活着的,在那安睡。整个照明系统隐蔽性极好,谁也不知道系统在那里,从而给群众以极其真实的感觉。以光导纤维导入光源,实现了“冷光源”的要求,保证棺内温度不受光线的影响,有利于遗体的保护,同时安全可靠,任何时候都不影响瞻仰,自然也就受到领导和群众的赞誉。
专用设备领导小组为了考核我们的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先提供了一个模拟石膏像做内投光配色试验,由于石膏头像反光,配色后面部质感较差,后又由北京医科大学解剖组提供了一个保存了近10年以上的人头标本。该标本面部黑灰,皱纹很多,很深。在这个标本上,我们进行了投光配色,模拟按规定瞻仰路线观察。其结果,面部红光满面红润丰满,皱纹明显减少,仿佛刚刚逝世一样。至此,我们所提出的内投光配色整容方案最终获一致通过。
经过我厂全体设计人员和参战工人的昼夜奋战,精心设计,精心加工,终于在1977年5月底前,按计划全部完成了水晶棺光学整容内投光系统的部件加工,6月份进入纪念堂安装调试阶段,当时纪念堂内的空调系统还没有运行,调试工人在棺床两侧加入遮光板,拦去不必要的光束,工人冒着盛夏酷热钻进棺床内,通过反复的调试,最终取得了成功。
毛主席遗体移入水晶棺内,启动光学整容投光系统,去世已近一年的毛主席遗容顿时恢复了勃勃生机。经中央办公厅及毛主席生前身边工作人员鉴定,一致认为,效果很好。
光学整容,堪称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首创技术。它的奇妙之处在于:它绝不触动和损坏遗体,完全是按照电影光学的原理,对遗体面部各个部位的外观(颜色、质感等)以极柔和、极淡的光加以全方位的调理、修饰。例如,毛主席的眉毛比较稀、淡,就用淡黑色眉形的反射光加以修补,毛主席的双颊已略有凹陷,就用配色光的浓淡加以弥补和调节。哪怕是极细微的地方,也都用投光配色加以精心地修饰调理,使毛主席的遗容永远显得安详、丰满,栩栩如生,就像是在熟睡一样。
1977年7月15日下午在首都体育馆举行了毛主席纪念堂总结工作庆功大会。花永先、窦铮等同志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1978年3月,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水晶棺研制和内照明系统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荣获重大贡献奖。
自1977年9月9日毛主席纪念堂开放至今(2003年12月26日),接待瞻仰人数早已过亿。经历了近30年的考验,水晶棺至今仍然晶莹剔透,光洁如新,人们瞻仰到的毛主席遗容依然栩栩如生。这是最使我们感到骄傲和欣慰的。
永恒的怀念
我们所做的这些工作,只是整个“一号任务”中很小的一部分,就是这小小的一部分,也离不开全国各条战线的大力协作和支持。
据统计,自1977年9月9日至今(2003年12月26日),毛主席纪念堂已接待瞻仰人数超过1.38亿人次。水晶棺经历了30年的考验,充分达到了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瞻仰毛主席遗容的整体效果。
30年来,一些曾经参与毛主席水晶棺研制的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老工人,有几位已经相继辞世了。当年的小年轻,如今也鬓发斑白,很多人也已经退休了。由于历史原因,当年参与设计和研制水晶棺的专家、技术人员、知识分子的地位低下。一些工程技术人员,甚至在图纸上也没留下自己的名字。他们默默无闻地走过了这段历史。在最近北京六○八厂组织的回顾当年研制水晶棺的座谈会上,当年的老领导、工程技术人员相聚一堂,谈起当年那段经历,依然历历在目,感慨万分,那实在是岁月无法磨灭的珍贵记忆。
【文载《大地》杂志,2006年第17期;作者为当年水晶棺设计研制者王著谦、任夫广、花永先。实际上参与写作的还有:窦铮、赵素萍、常启年、李家英、张树有、张英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