じ☆ve CRAZY GIRLじ☆ve

爱可以让好人变坏,坏人变好!
正文

耀眼光环的背后 巨星最凄惨潦倒的时光

(2006-09-02 16:10:28) 下一个
 1 黎明——差点进不了演艺圈

黎明长得高大帅气,当年有意进演艺圈,本以为会一帆风顺,谁知却连遭打击。先是参加亚视艺员训练班,却因故中途退出。之后报考香港演艺学院,希望先打好演艺基础,结果未被录取。黎明无奈之下,又报考无线艺员训练班,谁知那年无线当局却突然宣报暂取消艺员训练班计划。所幸好事多磨,1986年黎明参加新秀歌唱大赛,获得铜奖,签约华星,总算撞开了演艺圈的大门。

不过,令黎明没想到的是,华星并不认为他会红,也没打算力捧他。那就只好拍电视剧,结果还是受够了气。去台湾拍戏,身高一米八的他要和身高一米六的某“玉女红星”演爱情戏,结果这名女星居然当场要求黎明“蹲马步”,把自己变矮一截以屈就她的身高。虽然被人如此看扁,黎明也只能咽下这口气,谁叫自己不红呢?还好,时隔不久,黎明就凭借电视剧《今生无悔》红遍港台,从此步入天王巨星行列。

13584159_2006083010334042770200.jpg

2 周星驰——曾被郑裕玲泼冷水

2001年,正是无线的《一笔OUT消》和亚视的《百万富翁》两大节目(类似于内地的《开心词典》)斗得最白热化之时。但在此期间,周星驰却率领《少林足球》剧组,免费上亚视的《百万富翁》,明显跟无线对着干。为什么行事低调的周星驰敢于如此冒犯无线?据悉,星爷针对的其实是《一笔OUT消》的主持郑裕玲!
事情缘起于1987年,那时周星驰已经比在《射雕》中跑龙套强多了,至少能在万梓良、郑裕玲主演的《生命之旅》中演个大配角了。据说,在拍剧休息时,周星驰和郑裕玲闲谈,谈及自己的前途,周星驰曾问对方自己会否走红,结果郑裕玲说了一句:“你不会红”。由于当时周星驰已经被很多人看扁,但这回被人亲口说出来,实在伤心。后来周星驰走红后,与圈内擅演喜剧的女星都有过合作,唯独没和郑裕玲飙过戏(周星驰客串的《赌霸》和《豪门夜宴》,虽然女主角是郑裕玲,但两人从未在一个画面上出现)。虽然后来周星驰一度否认此事,但相信也不会是空穴来风。

13584159_2006083010334046677400.jpg
 
 成龙——不配演古龙武侠剧?

(《剑花烟雨江南》中的成龙)

30年前,成龙已经在香港电影圈混了好几年了,从武师、替身,到动作指导,再到干爹罗维捧他做男主角,他觉得自己应该红。罗维确实也费尽心思,当时古龙的武侠片最火,谁拍谁赚,谁演谁红,他就找古龙买下版权,想让成龙出演男主角。
罗维当年是大导演,古龙自然乐意卖版权,但与成龙一见面,这位武侠名家就十分不悦,因为他觉得成龙大鼻子,长得又不帅。之后一起喝酒,古龙醉意上涌,终于忍不住:“我小说的男主角是给狄龙、尔冬升拍的。”成龙被古龙如此看扁,却也只能忍气吞声,借故去洗手间大哭一场,出来后又满脸笑容。不过,事实证明古龙的眼光是对的,成龙拍古龙武侠片确实没人看,到时后来演诙谐功夫喜剧闯出一条生路……
13584159_2006083010334050484900.jpg
 
4 张卫健——“连自己都养不活”

1984年,张卫健参加新秀歌唱大赛并勇夺冠军,自此晋身演艺圈。可惜入行之后,唱片公司对他不重视;在无线拍戏,又因为身材不高难受重用。为了生活,张卫健只有到歌厅、酒廊驻唱。有一段时间,他每天早上9点开始拍戏,晚上7点收工后再搭末班车到深圳作秀,可忙来忙去,他得到的酬劳还不及其他歌星的十分之一。
对于当时的张卫健而言,最大的打击来自初恋女友江欣燕。同是无线女星的她觉得张卫健永远不会红,按照江欣燕的话讲“你连自己都养不活,怎么养我?”就这样,两人最终分手。对于此事,张卫健始终没有怪罪江欣燕,因为他从那时已经明白,想争气就只有红,于是他拼命努力,寻找机会……
13584159_2006083010334052343700.jpg
 
5王家卫——屡屡误工 被炒鱿鱼

上世纪80年代,王家卫还只是个编剧,但已经养成不按时交工的习惯。话说某次王家卫为新艺城电影公司写剧本,搞了数月不见动静。这下气坏了老板黄百鸣,当即把他找来。面对老板质问,王家卫的解释是,他要什么事都不做、什么人都不见,独自冷静地想出一个伟大的剧本。

谁知王家卫的这套说词,根本无法打动同样也是编剧出身的黄百鸣,只是严令他两个星期交稿。结果王家卫拖到一个月才交剧本,而黄百鸣和导演一看,觉得根本是“废纸一堆”,于是毫不迟疑将他炒掉。事隔多年之后,黄百鸣回忆此事,虽然承认自己走眼,但对于大导演王家卫这套“磨洋工”的作风却依旧不以为然。
13584159_2006083010334056394600.jpg
 
6李安——有辱门风 只懂烧菜?

说到导演李安,很多人只看到他目前的辉煌显耀,却未必了解他成功之前所受的磨难。思想传统的父亲认为他从事演艺事业有辱门风,更看扁他不会有所作为。李安果然“不负父望”,在美国学完电影后,在家一呆六年,经济来源全靠身为药物研究员的妻子工作,自己则做居家男人,煮饭烧菜。

更让李安哭笑不得的是,岳父岳母尝了他的手艺赞不绝口,还提出干脆投资给李安开馆子得了,搞什么电影啊!对此李安曾一度自嘲,他要是有大男人的气节,早就切腹自杀了。还好,这六年的“居家男人”没白做,《推手》、《喜宴》的剧本就在这一期间写成,《饮食男女》的菜式设计也多亏李安那几年的烧菜经验。
13584159_2006083010334058469300.jpg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