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夜堂

夜晦而淫,吾以玄谈扫灭之,彼得堡乎! 吾本青鹤身,落影履凡尘,不与众色语,果成登西灵。
正文

渤海国族源考

(2006-08-22 20:36:28) 下一个
日 本 研 究 一九九八年第四期 渤 海 国 族 源 考 ——以中国、日本、朝鲜史料为据 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 刘 毅   七世纪末, 大祚荣“渡辽水, 保太白山之东北, 阻奥娄河, 树壁自固”①, 在今中国东北地 区, 建渤海国。后经略二百余年, 遂以“海东盛国”之名, 称誉东亚。   近年, 有关渤海国之研究, 颇热于日本、韩国、朝鲜及俄罗斯诸国。然论及渤海国族源问 题却多有异议。择其要者, 大致有二: 一是以大祚荣系“高丽别种”而论之“高句丽说”②; 与之 相反, 则是以大祚荣“本粟末革末革曷”为椐的“革末革曷说”③。   本文拟以中国、日本、朝鲜的现存史料为据, 对渤海国族源问题进行一番考察, 并就教于 学者同仁。 (一)   持“高句丽说”的学者的主要依据是《旧唐书》有关渤海国的文字。《旧唐书·北狄·渤海 传》云:“渤海革末革曷大祚荣者, 本高丽别种也。”文中“高丽别种”一句, 颇易理解为“高丽之种”, 此即“高句丽说”之滥角易。   主张“革末革曷说”的学者则更注意《新唐书》的有关记载。《新唐书·北狄·渤海传》首句明 言:“渤海本粟末革末革曷, 附高丽者、姓大氏”, 文中认定创建渤海国的民族是“粟末革末革曷”, 其首 领大祚荣曾有过“归附”高句丽的一段历史。这便是“革末革曷说”的主要论点。   以上不难看出, 两说的论椐, 抑或两说的对立皆源自中国史料《旧唐书》和《新唐书》迥然 有别的文字记载。为此, 我们有必要考察一下两唐书的成书过程。   《旧唐书》始修于后晋天福五年(940 年) , 初由张昭远、贾纬、赵熙、郑受益、李为光等为 编修, 宰相赵莹为监修, 后吕土奇、尹拙等亦参与编撰。开运二年(945 年) 全书编撰完成, 因赵 莹已迁任昌军节度使, 遂以时任宰相刘日句之名刊行。   该书前半多采用官修实录, 国史旧本, 宜有史料价值。但后半, 如《本纪》杂采各书、冗长 失当;《列传》事实不详、多有疏漏, 此为历代史家之定评。究其原因, 一是修史时间尚短(前后 仅5 年) , 难以广集钩沉, 疏于辨证考据; 二是编撰时正值五代战乱, 众多史料散佚, 难以收 录。因之, 该书从北宋至明代, 约五百年间为史家所左, 难为信史。至明代嘉靖年间(1552— — 52 — 1556) , 闻人铨集得两种宋绍兴残本, 以之补修校刻,《旧唐书》始见流传。清乾隆年间正式列 入“二十四史”。   《新唐书》始修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宋仁宗以“刘日句等所撰唐书卑弱浅陋”, 诏端明 学士宋祁等重修唐书。因工程冗繁, 又令斡林院学士欧阳修为监修, 并执笔修定本记。至嘉 礻右五年(1060) , 前后费时十七年, 最终成书。   该书广泛采用宋代重新收集的各种史料、文档及笔记、小说、碑记、家谱、杂史等, 对旧书 进行校正补遗, 首创《兵》、《仪卫》、《选举》三志, 并增撰各表, 又专立《藩镇传》记述沿革。其列 传、天文历志、地理、食货、艺文志等为史家所称道, 以为信史。但因欧阳修、宋祁等系文坛名 士, 其文亦有“仿春秋之笔法”,“事于褒贬笔削”的缺点。   从两唐书的编撰过程看,《新唐书》可称为《旧唐书》的改定版。且从修史时间、史料搜集 等角度看,《新唐书》均优于《旧唐书》。因之, 自1060 年《新唐书》正式刊行以降, 其作为新版 的官修唐史而广泛流传, 并受到史家的好评。   文征明在《重修唐书序》中说:“以宋景文、欧阳文忠皆当代大手笔, 故朝野尊信而旧书遂 废不行。”以简洁明了的语言, 说明了两唐书兴废之原因, 令人信服。   清代学者赵翼是著名的史学史专家, 以毕生之精力研究正史, 习如考证补遗。其在《二十 二史艹合刂记》中有如下之精论:   “宋仁宗以刘日句等所撰唐书卑弱浅陋, 令斡林学士欧阳修、端明殿学士宋祁刊修。曾公 亮提举其事。十七年而成二百二十五卷。修撰纪志表, 祁撰列传故事。⋯⋯祁奉诏修唐书十 余年, 出入卧内尝以稿, 自随为列传百五十卷。论者新书事增于前, 文省于旧⋯⋯至宋时文治 大兴, 残编故册次第出见。观新唐书芸文志所载, 唐代史实无虑数十百种, 皆五代修唐书时, 所未尝见者。据以参考, 自得精详。⋯⋯是刊修新书时, 又得诸名手似助, 宜其称良史也”。④ 详尽考证了《新唐书》增补之据由, 对其作为“良史”之范, 亦给予极高之评价。   金毓黻先生是现代中国研究渤海史的权威学者。众所周知, 在其名著《渤海国志长编》 中, 所撰“世纪”(卷三)、“年表”(卷五)、“大事表”(卷七)、“职官考”(卷十五)、“地理考”(卷十 四)、“族俗考”(卷十六)、“食货考”(卷十七) 等, 均依《新唐书》之史料逐一考证而成。新中国 成立后, 金毓黻先生功业不辍, 在《关于渤海国的三个问题》一文中, 进一步指出“新唐书谓 ‘渤海本粟末革末革曷, 附高丽者、姓大氏’, 其论万确”。⑤再次肯定《新唐书·渤海传》的权威性。   新中国成立后, 渤海国史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迄今为止, 已公开出版渤海国 研究专著、资料汇编十数部, 发表学术论文数千篇, 并取得重大考古发现多处。纵观以上成 果, 其显著特点之一便是首肯《新唐书·渤海传》的史料价值。这也是大多数中国学者持渤海 国族源“革末革曷说”的原因之所在。 (二)   新·旧两《唐书》不仅在成书特点及史家评价方面存在颇大差异, 倘以具体内容而论, 两相比较, 择其要者如次:   第一,《旧唐书》有关“夷”、“狄”(中国历代官修正史对异族之称谓) 及羁縻诸藩所列之 “传”, 因史料阙如, 乃至内容多有疏漏, 甚至讹错相生者, 史家早有定评。其中尤可罗雀者, 当 推将日本记事分为“倭国传”与“日本传”, 乃成其错之典例。   查《旧唐书》卷一九九上·东夷传中, 先立“倭国传”, 开篇云“倭国者, 古倭奴国也”; 继之 又列“日本传”, 云“日本国者, 倭国之别种也。”表明撰史者于日本历史沿革事颇为不详, 致成 混乱。何以如此? 欲简言论之。   众所周知, 唐代以前的中国官修正史从《魏志·倭人传》至《隋书·东夷传》, 有关日本的 记载颇多且详, 均以“倭”谓之。及至唐代, 由于日本遣唐使团之派遣, 中日两国关系发展到前 所未有之水平。与此同时,“日本”之国名亦开始出现于中国史料中。成书于宝龟至建中年间 (780 年前后) 唐人柳芳所撰《唐历》一书, 尽管年久失佚, 然于日本史书《释日本纪》中尚存部 分内容。其中有关日本之称谓, 乃明言“日本国者、倭国之别名也”⑥, 此为一例。杜佑(735— 812) 系唐代著名史家, 其历时36 年所撰《通典》为后世人奉为史论之精典。该书卷帙浩繁, 几 达二百余卷, 所叙所论之事始自黄帝、唐虞之代, 迄于唐天宝年间。该书有关唐代典章制度及 社会风俗之论述尤为详实, 为后代史家所称道。《通典》卷一八五·边防上载:“倭, 一名日 本”, 亦对日本历史之沿革有明晰而准确之记录。   以上两书均系早于《旧唐书》而刊行之史料, 且出于同时代唐人之手, 颇具史料价值。反 观《旧唐书》将倭与日本分而立传, 视为异类, 当知刘日句等修《旧唐书》时恐未得参考两书。其 因略如前述, 一是《旧唐书》成书于五代, 时值战乱, 大量史料散佚; 二是该书撰写时间仅五 年, 于中国历代正史所费之功难以企及, 急功近利, 必致粗漏。   两相比照,《新唐书》却将《旧唐书》分立“倭国传”和“日本传”之误予以纠正, 而以“日本 传”专而述之。日本学者增村宏论及此事时认为“《新唐书·日本传》之记述, 系参考了当时的 新史料, 即日本僧侣大 周 然所撰《日本年代记》之故”⑦。此论似可证明,《新唐书》有关异族之 “传”, 乃参考、补遗了大量有价值之资料。因之, 其内容、史料价值远比《旧唐书》为高, 并具有 准确性和权威性。   第二,《新唐书·渤海传》收录、补充了《旧唐书·渤海传》中许多未见之资料, 亦为史家 所认同。金毓黻在《渤海国志长编》中指出“新唐书·艺文志、乙部史录、地理类张建章渤海国 志三卷, 为旧书经籍志所不载。盖其书晚出, 为刘日句等所未见也。⋯⋯取材视旧书为多、盖多 取材于张氏。”⑧认为《新唐书》关于渤海国的记载乃取材于张建章所撰《渤海国记》。   1956 年, 北京市德胜门外出土了《张建章墓志铭》。据该志所载, 张建章(806—866) 字会 主, 中山北平人(今河北省完县东北)。曾任幽州卢龙节度押奚、契丹两蕃副史, 摄蓟州刺史、 正议大夫兼御史大夫等职。唐文宗太和六年、渤海国咸和三年(832) , 渤海国王大彝震遣司宾 卿贺守谦出使幽州。翌年(833) , 作为回礼, 张建章访渤海。“癸丑秋, 方舟而东, 海涛万里。明 年秋杪, 达忽汗州。”即张建章于唐太和八年(834) 抵达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张氏在渤海受到 很高的礼遇,“彝震重礼留之, 岁换而返。”张氏返唐幽州复命时, 渤海国王大彝震举行盛大宴 会,“以丰货宝器、名马、文革以饯之”。   此次出使渤海国, 给张建章留下了深刻印象。返唐后, 将滞留渤海时“凡所笺、启、赋、 诗”整理成稿,“又著《渤海记》, 备尽岛夷风俗、宫殿、官品, 当代传之。”可见《渤海国记》的大 体内容, 及其在唐太和年间广为传播的情况。   关于张建章其人其事,《北梦琐言》一书亦有记载。北宋人孙光庭所撰《北梦琐言》卷十 三:“张建章为幽州行军司马, 后历郡守, 尤好经史, 聚书至万卷, 所居有书楼, 但以披阅清静 为事。经涉之地, 无不理焉。”北宋人钱易《南部新书》丙:“张建章, 四镇之行军司马也。曾赍 戌命往渤海”。南宋人王应麟所撰《玉海》, 系一部颇受史家推崇之史书。《玉海》十六地理类、 异域图书条载“张建章《渤海国记》三卷”, 言其书成于“太和中”。官修正史《宋史》之王溥传、 艺文志中亦有张建章及其所著《渤海国记》的记载。   《张建章墓讠志铭》与有关史料相印证, 足信《新唐书·渤海传》之内容为《旧唐书·渤海 传》所无。其有关渤海国族源、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的记录皆源自张建章出使渤海国的 亲历记, 是为对《旧唐书·渤海传》的补遗与订正, 并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   第三,《新唐书》有关渤海记事就内容而言, 无论是典章制度, 还是地理、风俗, 均比《旧唐 书》详而且新。   《新唐书·渤海传》云:“初, 其王数遣诸生诣京师太学, 习识古今制度, 至是遂为海东盛 国。地有五京、十五府, 六十二州。以肃慎故地为上京, 曰龙泉府⋯⋯”记录了渤海仿唐“习识 古今制度”及地方建治的详细情况。而这些, 都是《旧唐书》所不及者。   渤海国“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的建治, 在《辽史、地理志》中有明确记载可考。金毓黻 在《渤海国志长编》中说“渤海传既列举其京·府·州之名甚晰, 辽史地理志更将诸州所属县 名采摭差备, 依此求此, 固可得十之七八。然辽灭渤海之后, 改建东丹, 悉将其民迁徒他地, 或 仍其旧称, 或易以新名, 核其性质, 实同侨置。”并详细考证出“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的地 理方位。此外, 日本学者津田左右吉《渤海考》、乌山喜一《渤海史考》、和田清《渤海国地理 考》、白鸟库吉《关于渤海国》、原田淑人、驹井和爱《东京城》, 及近代朝鲜学者丁镛《大韩疆域 考》等, 均就“五京”及渤海地理进行了详细考证, 并与考古发掘相印证, 确认了《新唐书·渤 海传》所录之渤海地理准确无误。   第四,《旧唐书·渤海传》首句云:“渤海革末革曷大祚荣者, 本高丽别种也。”有关“别种”一 词, 曾引起各种歧见。日本学者增村宏在考证大量唐以前中国史籍的基础上, 指出:“检证各 史籍‘别种’之用语, 可得出如下之结论: ①该词多用于唐代史书, 在此基础上成书之《旧唐 书》亦多用, 颇为引人注目。②多用‘别种’一词系唐代史书之特点。③‘别种’非该民族或国 人之自称, 而是中国方面(包括编撰史书者) 之判断。”此论明矣。刘日句等人撰《旧唐书》因袭唐 人习惯于称“别种”之例, 仅系撰史者之“判断”, 而非渤海人之“自称”。与之相反,《新唐书· 渤海传》取材于张建章聘渤而撰之《渤海国记》, 而张氏滞留渤海一年有余, 有关渤海之族源、 历史之沿革必得渤海人之自言、“自称”。因此, 言“渤海本粟末革末革曷”。该说可视为对《旧唐 书》编撰者主观“判断”的重要订正, 它不仅符合重修《新唐书》的宗旨, 而且亦与史实相符。   《新唐书·渤海传》云:“睿宗先天中, 遣使拜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 以所统为 忽汗州, 领忽汗州都督, 自是去革末革曷号、专称渤海”。这则资料透露了二条信息: 一是渤海国初 期(先天中为公元713 年左右》曾自号“革末革曷”; 二是此次册封后, 渤海国名方有专称。   当时的唐人亦是只知革末革曷, 不称渤海。上述册封之事, 因1906 年在旅顺口黄金山发现 “鸿胪井栏题记”而得以证实。册封使崔讠斤(《旧唐书》称崔祈) 返唐途经辽东半岛后, 为纪念此 事, 凿井纪存。其碑文为“敕侍节宣劳革末革曷使鸿胪卿崔忻井两口永为记验”。现该碑文存于日 本。   以上史料与文物之吻合, 证明“革末革曷”即是渤海,“渤海”亦是革末革曷。《新唐书·渤海传》言 “渤海本粟末革末革曷”之定评无误。 (三)   现存渤海史料除两唐书外, 大多存留于日本史籍中。且由于日本史料大量记载渤海骋日 之详情, 有关渤海之典章、官制、社会风俗、经济文化的资料就显得弥足珍贵。以日本史料与 两唐书有关渤海记事相验, 可证《新唐书·渤海传》的信凭度及权威性远在《旧唐书·渤海 传》之上。亦可印证渤海族源之辩, 当以《新唐书》为准。   众所周知, 渤海立国二百余年间, 国王谱系计15 代而终。然《旧唐书·渤海传》无第四代 王大元义和第五代王大华王与的记载, 且自第十一代王大彝震而后, 谱系阙如, 杳无文字。而 《新唐书·渤海传》却多有补遗, 不仅有大元义与大华王与谱系相继之录, 更有第十二代王大虔 晃与第十三代王大玄锡相续之文。《新唐书·渤海传》载:“彝震死, 弟虔晃立, 死。玄锡立。咸 通时, 三朝献。”   《日本三代实录》卷二·贞观元年五月十日乙丑条录有“虔晃启、孟冬渐寒。伏惟⋯⋯”之 上表文。另,《类聚国史》卷一九四全文收录了渤海国第十二代王大虔晃的国书。   《日本三代实录》卷二十一·《类聚国史》卷一九四, 均录有贞观十四年五月十日渤海国 中台省之牒状, 其文曰“玄锡敬。季秋极冷。伏惟。天皇起居万福。此即玄锡蒙恩⋯⋯ (后 略) ”对第十三代王玄锡遣使骋日之事亦有明确记载。   上引日本史料似可印证,《新唐书·渤海传》补《旧唐书》所遗之例, 均为信史。   尤可提及者,《新唐书》所录渤海官制颇详, 而《旧唐书》则片字皆无, 兹录如次:“官有宣 诏省, 左相、左平章事、侍中、左常侍、谏议居之。中台省, 右相、右平章事、内史、诏诰舍人居 之。政堂省, 大内相一、居左右相上、左·右司政各一, 居左右平章事之下, 以比伏射、左·右 允比二丞。左六司, 忠·仁·义部各一卿, 居司政下, 支司爵·仓·膳部, 部有郎中、员外。右 六司、智·礼·信部, 支司戌·计·水部、卿·郎准左, 以比六官。中正台, 大中正一, 比御史 大夫, 居司政下。少正一。又有殿中寺宗属寺, 有大令。文籍院有监。令·监皆有少。太常 ·司宝·大农寺, 寺有卿。司藏、司膳寺, 寺有令·丞。胃子监有监长。巷伯局有常侍等官。 其武员有左右猛贲·熊卫·罴卫·南左右卫·北左右卫, 各大将军、将军一。大抵现象中国 制度如此。”   查日本诸史料, 似可一一与之印证。综而记之, 如下:   1、中台省(渤海国三省之一, 相当于唐中书省, 系主要行政机关) 实录:《续日本纪》卷二 十二·天平宝字三年十二月丙辰(二十四日) 条载渤海使高南申呈渤海国“中台省牒状”;《续 日本后纪》卷十一、《类聚国史》卷一九四承合九年三月乙丑(六日) 条有渤海使贺福延呈“中 台省牒状”;《续日本后纪》卷十九、《类聚国史》卷一九四嘉祥元年三月戌辰(十四日) 条载渤 海使王文炬呈渤海国“中台省牒状”;《日本三代实录》卷二、《类聚国史》卷一九四贞观元年五 月十五日乙丑条有渤海使乌孝慎呈“中台省牒状”;《日本三代实录》卷二十一、《类聚国史》卷 一九四贞观十四年五月十八日丁亥条载渤海史杨成规进“中台省牒状”’《日本三代实录》卷 三十一、《类聚国史》卷一九四元庆四月十八日己丑条记渤海使杨中远呈“中台省牒状”。上述 日本史籍中不仅记载渤海使所呈“中台省牒状”之事, 而且详录了部分“牒状”之全文, 为研究 渤海国公文之体例、格式留下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2、政堂省左允、孔目之职:《续日本纪》卷二十四、天平宝字七年一月丙午(三日) 条录存 渤海国大使王新福聘日之事, 王的官职为“行政堂左允”。日本学者大多认为“行政堂”即政堂 省之前身;《类聚国史》卷一九四、《日本逸史》卷二十九弘仁十二年十一月乙已(十三日) 条记 渤海国使王文炬职称“政堂省左允”;《续日本后纪》卷十一、《类聚国史》卷一九四承和九年三 月乙丑条录有渤海使贺福延之职为“政堂省左允”;《日本三代实录》卷二十一、《类聚国史》卷 一九四贞观十四年五月十八日丁亥条载渤海国使杨成规之职“政堂省左允”;《日本三代实 录》卷三十一、《类聚国史》卷一九四元庆元年四月十八日已丑条中渤海国史杨中远职称“政 堂省孔目”。   3、信部(工部) 郎中、少卿等:《类聚国史》卷一九三·殊俗部渤海上·延历十五年四月戌 子(二十七日) 条录渤海使吕定琳之职为“工部郎中”。如所周知, 渤海之信部乃仿唐之工部所 设, 此处称“工部”, 恐系早期涉外之称;《类聚国史》卷一九四、《日本逸史》卷三十四天长三年 五月戌寅条载渤海使高承祖之职为“信部少卿”。   4、文籍院少监:《日本三代实录》卷四十三、《类聚国史》卷一九四元庆七年五月二日丁卯 条录渤海使裴廷页之职为“文籍院少监”;《日本纪略》卷二十、宽平四年正月甲寅条载渤海使王 龟谋之职为“文籍院少监”。   5、司宾少令:《续日本纪》卷三十四·宝龟七年十二月乙已条录渤海使史都蒙聘日, 其职 “司宾少令”;《续日本纪》卷三十五、宝龟九年九月癸亥条载渤海使张仙寿之职“司宾小令”。 按, 此处“小”字疑为“少”字之误。   6、左熊卫都将、右猛贲卫少将等:《类聚国史》卷一九三、殊俗部渤海上·延历十七年十 二月壬寅条载渤海使大昌泰之职为“左熊卫都将”;《日本三代实录》卷二十一、《类聚国史》卷 一九四贞观十四年五月十五日甲申条记渤海副使李兴晟之职为“右猛贲卫少将”。   《新唐书·渤海传》是中国正史中最早、亦是最为详细记载渤海国官制的史料。从以上统 计中不难看出, 其所载之官制大都能与日本史料相印证, 足以说明《新唐书》堪称信史。以此 推论,《新唐书》明言渤海族源“本粟末革末革曷”是无可置疑的。   在日本有关渤海的记事中, 最有名者, 当举《类聚国史》卷一九三·殊俗部渤海上·延历 十五年四月戌子(二十五日) 条:“渤海遣使献方物, 其王启曰, (中略) 又传奉在唐学问僧永忠 等所附书。渤海国者, 高丽之故地也, 天命开别天皇七年, 高丽王高氏, 为唐所灭也, 后以天之 真宗丰祖父天皇二年, 大祚荣始建渤海国, 和铜六年, 受唐册立其国, 延袤二千里, 无州县馆 驿, 处处有村里, 皆革末革曷部落。其百姓革末革曷多土人少, 皆以土人为村长。大村曰都督, 次曰刺 史, 其下百姓皆曰首领。土地极寒, 不宜水田, 众颇知书, 自高氏以来朝贡不阙。”   这段被日本学者称为日本史料中最为详细记载渤海“沿革记事”之资料, 因其明确载有 渤海建国年代、居民构成及社会关系、地理风俗等事, 历来为中外学者所重视。   延历十五年即公元七九八年, 当为唐德宗贞元十二年、渤海康王正历三年, 此时距渤海 大祚荣建国整整百年。从“无州县驿馆”看,《新唐书·渤海传》所言“地有五京、十五府、六十 二州”应为公元九世纪以后的情况。即渤海建国百年时, 政治、社会、经济仍不发达, 国家形态 尚有明显的部落联盟特点。“处处有村里, 皆革末革曷部落, 其百姓者革末革曷多土人少”, 勿庸讳言, 就辞意而言系指渤海地方村落及主要居民均为革末革曷。也就是说, 直至八世纪末, 日本人亲眼 所见的渤海国社会结构系由“皆革末革曷部落”所构成。同证, 直至九世纪初, 渤海国的原住民仍 以革末革曷人为主, 也就是说, 渤海国族源非革末革曷莫属。 (四)   遍查朝鲜有关史料, 特别是18 世纪以前之古籍, 难觅任何渤海与高句丽有族缘关系的 记载。相反, 渤海即革末革曷之记载却明晰可见。   早在高句丽末期, 百济、革末革曷与高句丽在今东北地区与朝鲜半岛北部便成三方鼎立, 竞 争雄长之势。朝鲜著名史籍《三国史记》卷二十二、高丽本纪十·宝臧王十四年(655) 春正月 条载“先是我与百济、革末革曷侵新罗北境⋯⋯”。同书仪凤二年(677) 丁丑春二月条记“以降王为 辽东州都督, (中略) 王至辽东, 谋叛, 潜与革末革曷通。(中略) 开耀元年(681) , 召还邛州, (中略) 散徙其人于河南, 陇右诸州, 贫者留安东城傍, 旧城往往灭于新罗, 余众散入革末革曷及突厥, 高 氏君长遂绝”。   以上二则史料记载着高句丽灭亡前后其旧部与革末革曷之关系, 知颇多高句丽余众“散入革末 革曷”。如以此断言, 则散入“突厥”者尚不知何解? 断不能因高句丽灭国后大批旧部投奔突厥 而言高句丽与突厥有族源关系。   渤海建国后(698 年) , 朝鲜史料仍有渤海、革末革曷的记载。《三国史记》卷八·圣德王三十 三年(734) 春正月条有:“教百官亲入北门奏对。入唐宿卫左领军卫员外将军金忠信上表曰, 臣所进止, 令臣持节本国, 发兵马讨除革末革曷, 有事叙奏者⋯⋯。”记叙了唐廷欲令新罗发兵攻 渤海革末革曷之事。   《三国史记》卷三十七·杂志六中有:“(高句丽) 其地多入渤海革末革曷, 新罗亦得其南境。” 可见当时的新罗人亦是将革末革曷称为渤海的。   渤海第14 代王大玮王皆四年(唐乾宁四年, 897 年) , 渤海与新罗使节因席次之上下尊卑, 而在长安发生有名的“争长事件”。椐史料记载: 渤海王子大封裔赴唐朝贡, 适逢新罗使者亦 至长安。依旧例, 唐廷接见诸藩使节时, 新罗位于渤海之上。然此次大封裔言渤海强盛、新罗 势弱之由, 要求列席位于新罗之上。新罗使者椐理力争, 言新罗为唐之旧藩, 例来保持良好之 关系, 断然不能居渤海之次。双方唇枪舌战, 互不相让。唐廷诸臣朝议未定, 遂上奏唐昭宗定 — 58 — 夺。唐昭宗钦定, 依例不变, 新罗仍居上位。新罗孝恭王闻讯, 命崔致远上表, 称颂唐昭宗之 圣明。此文名《谢不许北国居上表》, 收录于庐国慎、徐居正所编之《东文选》中。现节录于兹:   “臣某言。臣得当蕃宿卫院状报。去乾宁四年七月内。渤海贺正王子大封裔进状。请许 渤海居新罗之上。伏奉敕旨。国名先后。比不因强弱而称朝制等威。今岂以盛衰而改。宜 仍旧贯。准此宣示者。(中略) 臣谨按渤海之源流。句丽未灭之时。本为疣赘部落。革末革曷之属。 宀是 繁有徒。是名粟末小蕃。曾遂句丽内徒。其首领乞四比羽及大祚荣等。至武后之际。自 营州作孽。始称振国。⋯⋯后至先天二年。方受大朝宠命。封为渤海郡王。(后略) ”⑨。   此表文对渤海虽用辞不恭, 且多有轻侮之意, 然确以极简明之语, 详述了“渤海之源流”、 族源之沿历、建国之始祚及与高句丽之关系。文中明确指陈渤海之族属“是名粟末小藩”, “( 高) 句丽末灭之时, 本为疣赘部落”, 大氏之祖“曾遂(高) 句丽内徒”。倘将此文字与《新唐 书、渤海传》比照, 与“渤海本粟末革末革曷, 附高丽者, 姓大氏”之说如同出一辄。该表文表明, 新 罗从未视渤海与高句丽同族。反之, 却明示粟末革末革曷即为渤海之族属。   综上, 本文依中国、日本及朝鲜诸史料, 并结合考古资料, 对渤海国族源问题进行考证。 简言之,《新唐书·渤海传》当视为研究渤海史之可信资料。其所言“渤海本粟末革末革曷”, 系研 究渤海国族源问题之凭证。大量史料表明, 革末革曷即渤海, 渤海即革末革曷。渤海国族源“革末革曷说” 足资首肯。   注释:   ①《新唐书·北狄·渤海传》   ②持该说者多为朝鲜、韩国学者。   ③中国学者大多持“革末革曷说”。   ④清·赵翼《二十二史艹合刂记》, 中华书局点校本。   ⑤金毓黻《关于渤海国的三个问题》,《历史教学》1956 年4 月号。   ⑥引自《释日本纪》卷一、题解。   ⑦增村宏《新旧两唐书之日本传之探讨》, 载于《内田吟风博士颂寿纪念·东洋史论集》同朋舍1978 年 出版。   ⑧金毓黻《渤海国志长编》, 卷十九、丛考。   ⑨庐思慎、徐居正《东文选》学习院大学影印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