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灭亡以后的蒙古大军 大明永乐北伐 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对世界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除去我们已经熟知的中亚和欧洲的故事,印度最后一个王朝莫卧儿王朝也是蒙古人建立的,举世闻名的印度国宝--泰姬陵,就是这个王朝的一个皇帝为纪念他的爱妃而修建的。莫卧儿王朝的掘墓人,也是中国人都熟知的,著名鸦片走私集团,“英国东印度公司”,印度最终沦为英国殖民地。 在一般中国人的印象当中,自元朝灭亡以后,强大的蒙古大军似乎消失了,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历史的原因,元灭亡以后,一直到大清帝国,蒙古王公们大部分时间在自相残杀,基本无法组织大规模南征,对中国内陆的影响不大,唯一比较有影响的就是“土木堡之变”,50万明军被2万蒙古铁骑杀的片甲不留。二是政治原因,清代领土疆域很多是基于元代的历史而来的,满族统治者,照着元代的疆界,依葫芦画瓢,大致画出自己疆界的轮廓,而这个疆界大部分被我们所继承,当然当年与这个征服过程随之而来的不是鲜花和美酒,而是刀光剑影和累累白骨。 元顺帝在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逃出中都城,将都城迁往上都开平,史称北元,此时北元的军事实力尚存,与朱元璋展开了一场复国大战,而朱元璋也想征服蒙古,结果两败俱伤,两家休战议和,朱元璋将北部的进攻策略,修改为防御。将进攻重点放到南方的元朝残存势力,1381年,平定云南,元云南梁王自杀。1378年,顺帝的接班人元昭宗去世,新元帝脱古思铁木儿对蒙古各部控制力减弱, 1387年,朱和尚认为时机成熟,大举进攻,首先平定辽东,元朝太尉纳哈楚20万大军灰飞烟灭,第二年,15万明朝大军趁元帝脱古思铁木儿疏忽大意,进攻蒙古腹地,在贝加尔湖附近,突袭元帝大营,脱古思铁木儿惨败,仓皇而逃,在土拉河流域(今蒙古境内)被亲戚也速迭儿击杀,也速迭儿随后自称蒙古大汗,这个也速迭儿是谁呢?他是阿里布哥的后代,阿里布哥是忽必烈弟弟,为争夺王位两人兵戎相见,阿里布哥战败,幽禁而死,所以也速迭儿杀忽必烈系的子孙,也不是毫无缘由的,自此蒙古各部开始分崩离析,进入群雄并起的时代。 从1388年到1403年,短短15年间,蒙古先后出现了四位汗王,其中,忽必烈系在中间将王位夺回一次,但时间不长又被阿里布哥系夺了回去。1403年窝阔台系贵利赤汗通过战争登上了王位,窝阔台是忽必烈的叔叔,托雷的兄弟,王位争夺上升了一个辈分,使得问题更加复杂化。就在这3系人马杀的不可开交之际。1426年合撒儿系阿岱夺取汗位,粉墨登场,合撒儿是成吉思汗的兄弟,王位的争夺又上升了一个辈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第一次出现了非成吉思汗直系的汗王。 成吉思汗的子孙互相仇杀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了蒙古帝国的封建割据,相互征伐,而此时大明朝的永乐帝朱棣在靖难内战之后,花了八年时间巩固政权和休养生息,决定利用蒙古各王公内乱不止的有利时机,北伐蒙古一统江山。 提到永乐帝朱棣北伐,就必须要先明确几个概念,兀良哈三卫,东蒙古,和西蒙古,北元时期,蒙古按照地域大致分裂为以上3块,兀良哈三卫是指辽东和内蒙附近,最早接受明朝册封的蒙古部落,这部分蒙古人实际上对明朝也不是死心塌地投靠,他们同时和东西蒙古都有联系。东西蒙古,如果换成"鞑靼"和“瓦刺”,这样两个词,大家就应当似曾相识了,其中东蒙古,也就是"鞑靼"属于蒙古本部,占据蒙古高原,蒙古的黄金家族(成吉思汗的后裔)都属于这个集团,西蒙古即“瓦刺”,占据着蒙古西侧,俄罗斯和现在新疆的一部分,是由四个大部落组成的,统称卫拉特部 。 北元中期和后期,尤其是后期,汗王的权力其实都是相当有限的,真正的权力实际上都集中在太师手中。蒙古各部都认为只有黄金家族才是蒙古真正的主人。所以无论这个部落如何强大,部落的头领也始终无法等上汗王的宝座,只好扶持个傀儡汗王,自己弄个太师当,来个胁天子以令诸侯。 朱棣北伐前夕,形势总体来说对明朝是有利的,兀良哈三卫和西蒙古(”瓦刺”)都接受明朝的册封,不论真假,起码还不至于马上撕破脸。只有蒙古本部始终没有臣服,而此时新任大汗忽必烈系的本雅史里与太师阿鲁台却大展抱负,东征兀良哈,西面控制着”瓦刺”的势力范围河西、哈密等地,大有重新一统蒙古之势,让永乐帝颇有些不安,1409年他派遣淇国公丘福领兵十万北征。在胪朐河(今克鲁伦河,位于今中蒙边境),丘福中计,被蒙古军包围,全军覆没,包括丘福在内的五员大将,无一生还。蒙古声威大振,全面出击袭扰明朝边境。 朱棣得知丘福败亡,大为镇怒,决定御驾亲征,揭开了五次北伐的序幕。出征前,永乐帝先安抚兀良哈三卫和西蒙古,使其不能成为蒙古本部后援,而这两部蒙古,也由于前一段被本雅史里和阿鲁台欺负的够呛,决定作壁上观。 1410年,永乐帝集兵50万,粮20万石,自领大队人马杀气腾腾直奔蒙古本部而来。此时的本雅史里和阿鲁台在得知永乐帝发兵50万征讨自己之后,遂开始争吵,当然不是为是战是和而争吵,而是为向哪个方向逃跑而争吵。本雅史里认为向西跑比较合适,阿鲁台认为向西跑是”瓦刺”的地盘,自己刚跟”瓦刺”交战过,往西会腹背受敌,而兀良哈蒙古和蒙古本部血缘相近,不会太为难自己的。大汗和太师话不投机,最后决定分兵突围。 朱棣得知蒙古本部分兵,认定追杀蒙古可汗为第一要务,挑选精兵良将星夜追赶,最终赶上本雅史里,本雅史里率领7骑拼死突围,亡入”瓦刺”,最后被”瓦刺”首领马哈木所杀。 朱棣在战胜本雅史里后,回师东进,征讨太师阿鲁台。与阿鲁台会战于今内蒙古哈拉哈河流域,朱棣亲自督战,大败阿鲁台,阿鲁台率残部逃之夭夭,而此时明军兵粮已尽,决定招降阿鲁台,阿鲁台也来个顺坡骑驴,接受明朝和宁王称号,待将来重整旗鼓。 不久阿鲁台得知自己的大汗被”瓦刺”害死,同时”瓦刺”立阿里布哥系(忽必烈的兄弟后裔)答里巴为汗,夜夜咬碎钢牙要为主人报仇。而明朝为了自身的利益,两头挑拨离间的事情也做了不少。更加剧了蒙古本部和”瓦刺”之间的仇恨。 终于阿鲁台苦苦等待的机会来了,”瓦刺”的首领马哈木,胁天子以令诸侯,利用蒙古本部新败,开始蚕食“鞑靼”,对明朝也越来越傲慢,明朝命令他退回”瓦刺”,他视而不见,并且开始对明朝边境进行袭扰,而阿鲁台也会来事,把自己的部落直接带到长城边上放牧,要求明军保护,一副已经被”瓦刺”逼的走投无路的可怜相。 明朝对蒙古统一是抱有相当大的戒心的,当”瓦刺”透露出要统一蒙古的野心后,朱棣决定第二次北伐蒙古,不过这次的敌人换成了”瓦刺”。 公元1414年,朱棣起兵30万,讨伐”瓦刺”,双方会战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附近,朱棣采用先将”瓦刺”骑兵诱出本阵,用埋伏的"神机铳炮"轰击,然后用明军自己的铁骑反突,一举击破”瓦刺”大军。然后分3路进兵,将”瓦刺”赶出蒙古本部的地盘。但是对于明朝来说,对”瓦刺”斩尽杀绝肯定是不符合自己利益的。所以当”瓦刺”遣使谢罪之后,永乐帝班师回朝。 “瓦刺”战败,实力大损,为阿鲁台重新提供了活动的舞台,经过几年的生息和活动,阿鲁台联合兀良哈蒙古,发动了对”瓦刺”的战争,2次大败”瓦刺”大军,”瓦刺”首领马哈木在郁闷中病逝,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大概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阿鲁台竟然犯了上次”瓦刺”同样的错误,在没有统一蒙古各部之前,忽然开始入侵明朝边境,并且在1421年进攻明朝北方重镇兴和,击杀明都指挥王祥。朱棣大怒,决定第三次御驾亲征,阿鲁台这回吸取教训,不及明成祖近身,从兴和撤退,跑了个无影无踪。 朱棣一直追到呼伦湖,除了捡了些牛羊,一无所获,决定班师,但是朱棣决定顺带脚教训一下兀良哈蒙古,和明朝一向友好的兀良哈蒙古怎么反明了呢?实际上问题的根子出在朱棣自己身上,靖难之役时,他向兀良哈蒙古借3000铁骑,胜利之后,永乐帝一高兴,把永宁卫(地域名称)赏赐兀良哈三卫蒙古人,但是后来又后悔了,迟迟不兑现承诺,最终到导致兀良哈三卫倒向阿鲁台,当然里面的宗族血缘关系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由于朱棣是从蒙古高原回军杀入兀良哈,等同于切断了兀良哈的退路,兀良哈最终走投无路,重新臣服明朝。第三次北伐就此结束。 第四次和第五次北伐,明军的目的都是寻找阿鲁台的主力决战,但都被已经深谙游击战术的阿鲁台的跑的不见踪影,这两回远征甚至连阿鲁台的营地都没有发现,明成祖在第五次远征班师途中病逝。 明成祖朱棣,五次北伐,目标都是忽必烈系正统蒙古汗王,但是由于怕重蹈丘福兵败的教训,过于谨慎,始终不敢将部队展开,造成大队明军跟着蒙古骑兵到处跑的局面,最终粮草耗尽而退兵,可收效甚微,阿鲁台的有生力量始终没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但是蒙古本部实力被极大的削弱了却是不争的事实,而明朝自己由于消耗过大,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战役,被迫改为防守。永乐北伐的最大获益者是蒙古旁系卫拉特部(”瓦刺”),由于明朝对其采取的温和的抑制策略,使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永乐帝第二次东征,”瓦刺”遭到极大的损失,紧接着"鞑靼"部的阿鲁台又来趁火打劫,”瓦刺”战败,首领马哈木在愤懑中病逝,之后其子脱欢继承父位,大明朝的噩梦就要开始了。 |
| ||
主要人物: 忽都合毕齐:成吉思汗时期,“林中百姓”首领,属斡亦剌特部,简称“忽首领” 脱欢:北元“瓦刺”太师,属卫拉特绰罗斯部 也先:北元“瓦刺”太师,脱欢之子,属卫拉特绰罗斯部 阿鲁台:北元“鞑靼”太师,属阿苏特部,蒙古化的伊朗人 崴思汗:蒙兀儿斯坦国王,与脱欢太师的儿子也先见仗60余场,侥幸胜一场,其余皆败,后臣服“瓦刺” 脱脱布花:“瓦刺”立的傀儡汗王,忽必烈后裔 脱欢的即位在历史上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他标志着卫拉特蒙古的崛起,也标志着非黄金家族的蒙古旁系贵族开始挑战汗位。 卫拉特在蒙文中是“林中百姓”的意思,原指生活在八河流域(贝加尔湖、库苏泊及叶尼塞河上游)的蒙古各部族,那里树深林密,所以生活在那里的蒙古各部统称“林中百姓”,斡亦剌特部是其中最强大的部落,在成吉思汗年代,其部落首领忽都合毕齐为“林中百姓”首领, 起先“忽首领”比较糊涂的和成吉思汗的敌人扎木合混到了一起,好在迷途知返,为成吉思汗平定“林中百姓”各部落立下汗马功劳,成吉思汗将一个女儿嫁给了“忽首领”的儿子,揭开了斡亦剌特部与黄金家族世代姻亲的序幕。这门亲事延续到忽必烈年代,出现了一点点小问题,就是“忽首领”的孙女嫁给了忽必烈的弟弟阿里布哥,而阿里布哥是忽必烈成为蒙古大汗的绊脚石。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斡亦剌特部自然站在阿里布哥一边。阿里布哥战败以后,斡亦剌特部臣服于忽必烈。在北元时代,卫拉特(瓦刺)屡次支持阿里布哥系后裔称汗,根子就在这里。 斡亦剌特部随后迁往今蒙古西部和苏联境内的萨彦岭、唐努山一带,从渔猎彻底变成靠放牧为生的牧民,直至最终形成了卫拉特蒙古四大部落,斡亦剌特部和其他“林中百姓”各部逐渐演变成绰罗斯和杜尔伯特两部,而这两部就是跟大清朝纠缠了近百年的准噶尔的前身;另外两部“和硕部”和“土尔扈特部”,都是脱欢太师时期,投奔过来的部落, “和硕部”为“科尔沁部”中的一部分,“土尔扈特部”是“王罕” 的后裔(克烈部首领,成吉思汗的干爹,先与成吉思汗亲如一家,后来又和成吉思汗大打出手的那个糊涂老头),这两个部族始终处于从属地位,过得都不太如意,“和硕部”曾入主西藏75年,直到准噶尔入侵而亡国,“土尔扈特部”最终远走伏尔加河流域,乾隆年间演绎了一出悲壮的东归祖国的故事,记得有个电影就是专门讲这个故事的。 脱欢太师是绰罗斯部首领,他继承王位的时候,形势对自己并不是太有利。“瓦刺”在永乐帝第二次北伐中,实力大损,而“鞑靼”太师阿鲁台,趁火打劫,战败脱欢的父亲马哈木,马哈木一气之下与世长辞,阿鲁台闻风而动,再次大举进犯“瓦刺”,这回“瓦刺”输的更彻底,连脱欢自己都被抓走了。但是阿鲁台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将脱欢放回,安抚“瓦刺”各个部落。不久阿鲁台就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后悔了。 永乐帝第三次北伐,阿鲁台远遁,光顾着身后的明朝大军,不想脱欢率领“瓦刺”大军斜刺忽然出现在他面前,连抢带拿,使阿鲁台遭受了极大的损失,更为雪上加霜的是,永乐帝本来已经班师回朝了,听说阿鲁台战败,不顾第三次北伐刚刚结束,立刻又起兵再次北伐,阿鲁台没办法,只能马不停蹄向北疾驰,永乐帝眼看追赶无望,班师回朝。阿鲁台刚想歇歇脚,永乐帝来个回马枪—第五次北伐。阿鲁台无奈,只得接着逃窜。 就在阿鲁台在草原上带着明朝大军瞎逛悠的时候,脱欢利用有利时机,整肃卫拉特内部,清除异己,稳稳把持住“瓦刺”的军政大权,派儿子也先稳定西部边境,而自己历兵秣马,准备与阿鲁台决一死战,凑巧忽必烈系后裔脱脱布花投奔,使脱欢找到了最佳的傀儡木偶,与此同时利用明朝对自己的友好态度,大力发展贸易,使国力大增。终于他花了4年时间,击毙“鞑靼”太师阿鲁台,并其部众,又花费4年剿灭“鞑靼”立的蒙古大汗阿岱汗。其间兀良哈和女真先后遣使表示投靠。蒙古再次统一,起码是名义上的统一,脱欢太师志得意满,于1438年在成吉思汗陵墓前举行登基大典,宣布自己成为蒙古大汗。不料此举遭到大部分蒙古王公贵族的反对,认为脱欢没有黄金家族的血统,他们不承认他的大汗地位,脱欢恼羞成怒,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将脱脱布花立为蒙古大汗,脱脱布花的弟弟为济农(副汗)自认太师,把女儿许配给脱脱布花,加强联系。 此时脱欢太师的长子也先,也降服了西面的蒙兀儿斯坦,这个王国由察合台系(成吉思汗的儿子)后裔控制,主要占据现在的新疆,这个王国爆发的战争主要局限于内乱,以及和卫拉特蒙古之间的宗教战争,内乱主要和王位的继承有关,从始至终可以看到强大的伊斯兰帖木儿帝国的身影(帖木儿帝国,蒙古贵族建立,帝国崩溃后,其后裔进军印度,建立印度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莫卧儿王朝),这个已经超出本文的范畴,有机会再作讨论。与卫拉特蒙古的战争起于蒙兀儿斯坦国王崴思汗,他是个虔诚的穆斯林,他认为信奉藏传佛教的卫拉特蒙古是异教徒,狂热的发动了清除异教徒的圣战,但被也先打的落花流水,本人最后也被俘虏,也先因为他具有黄金家族的血统而没有苦苦相逼,提出要崴思汗的妹妹嫁给了自己的儿子,两家罢兵作了亲家。其后蒙兀儿斯坦基本陷于军阀割据状态,16世纪初,大部分地区被卫拉特吞并。 这个王国和明朝也一直保持着较友好的关系,接受明朝的册封,只是后期由于明朝干涉其内政,爆发了一些小规模冲突,对内陆影响不大,所以也就不做详细的论述,只是简单介绍一下。 也先征服蒙兀儿斯坦,不仅为父亲扫平的西方的隐患,同时其优秀的军事才能和大度的胸怀,为所有卫拉特蒙古王公所钦佩。在脱欢去世之后,也先自然而然继承太师位,执掌“瓦刺”大权。 也先较其父更加深谋远虑,他吸取父亲急于求成的教训,和忽必烈系脱脱布花汗王紧密合作,利用他的正统身份,控制兀良哈和鞑靼诸部落,与兀良哈中的大部落泰宁卫结亲,同时勾结女真,刺探大明的情报,以及利用他们和明朝的友好关系,购买中原手工艺品,布匹丝绸等货物,当然重点还是走私冶炼武器用的金属,以及现成兵器。 贸易是明朝遏制蒙古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也先的手段渐渐使这个政策失去作用,终于引起明朝的警觉,开始人为的设置障碍限制贸易,严厉管治边境,限制对蒙古开放集市的时间,这样还不算,明朝还暗中指示压低马价,货品缺斤短两和以次充好的现象层出不穷,使蒙古普通百姓的利益受损。 也先曾为其子向明朝王室求婚,据说明朝答应了,但是明朝的史料记载根本不承认这么回事情,只承认提婚是有,但是明朝一开始就严词拒绝。总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后来明朝又说蒙古使团吃空饷,妄图占明朝的便宜,骗取招待费,也是一笔糊涂官司。但是如此种种,蒙古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无不把明朝恨得咬牙切齿。1449年也先太师认为时机已经成熟,起兵伐明。 时年22岁的明英宗听说蒙古大军来袭,不禁想起曾祖父朱棣的丰功伟绩,意气风发,跃跃欲试,太监王振在旁边的“小喇叭”也吹得震天响,吹捧得明英宗飘飘然,忘乎所以,最终决定御驾亲征,完成永乐帝没有完成的事业,一举消灭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