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部下发指导文件 解放军战法成了样板——美军无奈学习打游击战
(2006-08-22 20:29:29)
下一个
国防部下发指导文件 解放军战法成了样板——美军无奈学习打游击战
美军在伊拉克陷入了游击战的“泥潭”,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现在,伊拉克不见好转的安全形势已经迫使五角大楼开始日益重视如何打游击战这个问题了。据美《防务内参》报道,日前,美国防部向全军下发了指导部队应对游击战的纲要性文件草案——《非正规作战执行路线图》,以期提升美军进行游击战和反游击战的能力和技战术水平。
美军在对付游击战上多次遭到挫败
游击战对于美军而言,是一个可怕的字眼,这种对游击战的畏惧也许来自美军历史上几次著名的败仗。
1968年1月,美国在越南战场上发动了著名的顺化战役,美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向由北越军队占领的顺化城发起攻击。但城内所有砖砌的物体都成了北越士兵的火力点,他们利用灵活、分散的游击战战法,对美军形成有效的杀伤力。战斗持续了3周,在付出142条人命后,美军被迫撤军。
1993年10月,美国陆军突击队员和一支“三角洲”特种小分队乘4架“黑鹰” 直升机,前往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执行任务。可是就在他们立足未稳之际,艾迪德武装的火箭弹和机枪子弹迎面扑来。这些武装分子利用各种城市建筑作为掩护,在美军行进过程中不断对其袭扰,经过一夜的激战,美军丢下18具尸体撤退。这起事件直接导致了美国政府决定从索马里撤军。
正是由于这些前车之鉴,加上一些政治因素的考虑,在伊拉克战争大规模战斗结束之后,尽管美军的伤亡数字在反美武装发动游击战的枪口下节节攀升,美国防部始终不承认美军在伊境内遭受的是游击战,谈论游击战成为五角大楼内十分忌讳的事情。后来,美中央总部司令阿比扎伊德上将迫于现实的无奈,公开承认反美武装的战法就是游击战,这才打破了美军中这一禁忌。
对付游击战有劣势
虽然兵力和装备占绝对优势,但对付游击战驻伊美军还存在诸多劣势:
一方面,情报搜集能力有限。反美武装具有很强的民众基础,他们的眼线遍布各大城市,密切关注着美军的一举一动。只要美军的小股力量出动,反美武装就会在其行进的路线上预设地雷、汽车炸弹等爆炸装置,现在路边炸弹已成为对美军杀伤力最强的“夺命杀手”。
另一方面,城市地形环境对美军的联合火力打击效能的限制较大。美军虽然在机动、通信、火力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但这些优势在低强度的城市作战中无法发挥。城市地形不但使联合火力打击的指挥控制变得十分困难,而且降低了装甲火力、炮兵火力的使用效能,近距离航空火力几乎无法使用。伊武装人员经常乘美军士兵离开装甲车之机,从后方、侧面进行火力突袭;特别是美军后勤补给车辆迷路或出现故障时,反美武装会立即主动出击,在美支援部队和攻击直升机赶到前迅速撤出战斗,并乘敌稍有懈怠再次伏击其援军。伊武装人员还经常派出少数人引诱美军追赶,使其陷入伏击圈。
采取措施对抗游击战
面对伊拉克反美武装发动的游击战,美军不得不正视现实,开始采取措施加强反游击战手段。
首先,提升对游击战的重视程度。此次出台的《非正规作战执行路线图》,具体规划了美军进行游击战的行动程序、任务模式等重要内容,主要面向地面部队。据悉,文件的草案已经下发给美军各大战区司令部和职能司令部,要求他们就文件草案中有关作战原则、训练方法、作战装备等内容进行审议,并提出修改性意见。意见将于明年2月汇总到国防部,然后对文件进行最后修改和定稿。
其次,为驻伊美军配备专门的对抗性装备。美军已经向伊拉克运送了大批高科技装备,包括能确定敌方狙击手位置的“虚拟扩音器”、能侦测出“路边炸弹”和“陷阱炸弹”的探测器等。“虚拟扩音器” 可以在方圆数十公里的范围内通过侦测空气中微粒的运动来确定子弹的发射位置。
第三,就反游击战展开适应性训练。南卡罗来纳州杰克逊基地的美国陆军已经开始训练士兵们如何应付巡逻时遭伏击的突发状况,如何和善打游击战的武装分子作战。在这些新训练项目中,美国大兵们要坐在5吨重的敞篷装甲车中向路边随时跳出的“敌人”进行实弹扫射。路易斯安那州的伯尔克基地开始进行模拟伊拉克战场的训练。基地的训练点全部被改装为类似中东的小镇和村落。军方聘请了几个名美籍伊拉克人模拟武装分子、警察、宗教领袖,配合训练。
此外,美军还向其他军队学习如何进行游击战。美国防部智库兰德公司早已向五角大楼递交报告,建议美军一如既往地汲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术素养,特别是强化学习解放军革命战争年代的灵活有效的歼敌战法,使驻伊美军最终摆脱游击战泥潭的被动局面。
来源: 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