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两大王牌幕僚 成陈水扁祭品 (图)

(2006-08-22 16:28:36) 下一个

两大王牌幕僚马永成林锦昌成陈水扁祭品 2006-06-01 19:42:44 转寄 列印      马永成   据香港媒体报道,很少人像马永成这样三十多岁就成为“造王者”,更少人像马永成这样,刚过四十岁就要背负“幕僚宿命”。“小马”在陈水扁团队的重要性无可替代,却必须在关键时刻为“老板”中箭落马。   任何了解陈水扁与马永成、林锦昌如父如兄深厚关系的人,都会明白扁挥别两大核心幕僚的痛苦。民进党人士形容,“失去小马、锦昌的阿扁如同断掉双臂”,在扁团队的实际运作上诚非虚言。   十五年来世故与时俱进   罗文嘉、马永成、林锦昌当年如何协助陈水扁“打天下”的过程,外界早已耳熟能详;罗文嘉选择单飞后,马永成、林锦昌变成“童子军治台”的象征。追随陈水扁长达十五年的马永成,则是陈水扁从在野到执政所有重要故事的最大交集。   与学运世代同侪相较,十五年来马永成的变化太大、也太明显了。虽然早在陈水扁担任立委时期,马永成就是负责处理大小疑难杂症的组织与谋略高手;但大概连陈水扁本人都没有想到,马永成的世故与老成能够与时俱进到这种程度。   尽管马永成一心避免走上“苏志诚第二”后尘,但随着马永成的权力愈大,他所陷入的争议就愈多,以致最后成为在野党立委锁定“马永成周”的揭弊焦点。   压力太大辛酸无处倾诉   然而,在外界看不见的政商互动背后,马永成也有着属于自己的辛酸故事。据了解,马水成在衔命结交民进党过去陌生疏离的政商人脉时,由于其中往往牵涉庞大政商利益,分寸稍有拿捏不慎就会深陷其中无法全身而退,马永成身上背负的压力大到外界难以想象,导致他曾在夜阑人静时打电话给好友痛哭失声,藉此宣洩难以言说的巨大苦闷。   马永成人生的剧变,其实是陈水扁快速崛起、民进党提早执政下的产物。陈水扁从立委到台北市长只花了短短数年时间,四年市长任内更像是没有明天似的卖力施政,这种快速压缩的成长过程,换成任何人都会迅速苍老;市政问题已是如此,复杂万端的国政问题与政商关系,更逼迫马永成以超龄成熟心智协助“老板”解决问题,久而久之,他就成了对扁爱之者“爱乌及屋”、恨之者期盼“清君侧”、多数人逢迎拍马的“第一秘书”。   这就是政治领袖核心幕僚的荣耀与悲哀。无论走到任何地方,他的头上都有着“陈水扁分身”的光环与影响力;但也因为是“自己人”,陈水扁生气时可以对他大声斥喝痛骂三字经,陈水扁的小大争议也都会算他一份,让他和扁嫂同样成为陈水扁最无法切割的人。   荣辱与共陈水扁切割太痛心   据透露,陈水扁此次痛下决心割舍左右手,实在是因为“形势比人强”,即使个性坚决、意志刚强如陈水扁,也不得不以马永成、林锦昌双双去职来展现革新气象。   在这种思维考量下,陈水扁于5月31日晚党政高层会议中,特别感性说出“过去以来,我身边有若干共患难、同甘苦的工作伙伴,长期肩负着外界难以体会的压力和重担,也一直默默承受诸多莫名的责难,我对他们只有衷心的感激”,已是陈水扁在水深火热困境中对这两位核心幕僚所能做的最大肯定与谢意。   争议理清才能海阔天空   曾经为陈水扁打理所有事务、联系所有重要人事的马永成,以及曾经为陈水扁撰写五二○就职演说等无数重要文稿的林锦昌,都才刚过四十岁而已,就已经结束他们的政治幕僚与公职生涯。他们曾经为台湾年轻人从政留下重要模式,现在则为台湾政治幕僚的宿命做出最新注脚。   文学界出身的林锦昌,未来在艺文领域与民间部门应该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政治味浓得化不开的马永成,未来如何发展则已备受瞩目。只是马永成身上还有许多与陈水扁剪不断、理还乱的争议传闻,如果能够跨越这些争议传闻而全身而退,马永成的未来才能拨云见日、海阔天空。(文/何荣幸)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