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8博客

以鹰一样的眼睛盯着日本, 让日本帝国主义极其走狗原形毕露
正文

大和之魂与日本精神(2)zt

(2007-04-26 16:53:31) 下一个

这次关于天皇祖先血统的争论再起,是因为关于天皇古坟的公开问题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
    许多年来,日本考古学界一直想对天皇古墓进行考古研究,但却遭日本宫内厅无一例外地拒绝,理由是“皇室古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禁地”。天皇古墓里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据报道,5月9日的台湾日本研究所,5月17日的英国《泰晤士报》和5月18日的新加坡《联合晚报》报道不约而同地对此进行了报道,声称日本天皇的古墓里可能隐藏着三大秘密:

    第一大秘密是丰富的宝藏:天皇古墓里可能隐藏着大量的宝藏——镶嵌着黄金的宝剑、翡翠宝石、精心制作的冠冕,以及用黏土雕塑的人和动物小雕像,也许还有来自中国和朝鲜的神圣镜子,有精美的老虎和龙的壁画,和神化了的天皇遗骸。

    第二大秘密是部分天皇古墓“身份不确定”:据宫内厅最新公开的文件显示,很多在19世纪确认的皇室古墓看来“并非真正皇室古坟”!尽管这些文件没有明确下结论,但却应验了多年来日本考古界的怀疑。

    第三大秘密是古墓里可能有日本天皇的起源证据:天皇古墓非常有可能隐藏着日本天皇的起源证据。早有日本考古专家怀疑,早期的日本天皇非常有可能是中国人或者朝鲜人。

    汤重南介绍,日本天皇是国家的象征,所以一直不允许随便挖掘皇陵。但是越不让挖就越引起人们的猜测。而且焦点集中到日本早期天皇的血统问题,认为一定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那么,继体天皇是不是中国人?或者是日本民族之外的外来人?

    虽然有各种传说,比如说徐福东渡成为日本天皇。但是历史的蛛丝马迹让汤重南研究员倾向认为,继体天皇是朝鲜人的可能性更大。

    据现今的考古证据,古代的日本是由众多的部落国家以及自东北亚迁来的游牧民族融合演变而成。当时处于部落战争时期,由于生产力比较发达,所以来自中国和朝鲜的部落大王可能在战争中占据有力的位置,最终统一其他部落,并进而成为第一个天皇。

    长期以来,日本国民一直以为,日本皇室拥有纯正的血统。事实上,就连日本天皇本人曾经也在公开场合承认自己的祖先来自古代朝鲜皇室的成员,当时明仁天皇68岁生日这天抚今追昔,谈起了自己的先祖。他说,“就我而言,我感觉自己与朝鲜半岛有某种亲切感。据日本编年史记载,(日本)桓武天皇的母亲是古代朝鲜百济王国一位国王的家族中人。”

    史学界对明仁天皇的声明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日本京都一所大学的历史系教授广司田中说,普通日本国民几乎不知,日本和朝鲜的古代皇室有血缘关系。(据人民网2005年6月7日报道)

    事实上,天皇是大和民族的象征,也是日本一千多年来不遗余力神化的对象。因为只有神化了天皇家族,大和民族才能被神化,而大和民族被神化了,日本人的优越感才能升值。而这种大和民族的优越感又是日本人互相认同的线索。

    为了达到神化天皇家族和大和种族的目的,日本人创造了神道教。

    各个民族都有许多特殊的神话,在民族历史演变上是很有价值的。“日本人向来也有一个迷信,以为他们的国体,他们的民族,是世界上哪里也找不到的,是神造的。皇帝就是神的直系子孙,所以能够万世一系天壤无穷。”戴季陶先生在分析日本人时,首先就谈到了日本民族和国体与神道教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从表面上看来,日本最盛的宗教是佛教,其实日本统治者阶级的宗教却是神教(神道教)......日本人迷信他们的国家是世界无比的国家,他们的皇室是世界无比的统治者,他们的民族是世界最优秀的神选民族。这种思想都从神教的信仰中来的。”{5}

    所以日本人的民族认同感不是来源于科学考证的结论,而是他们自己的宗教——神道教。

    日本文化是外来文化的一个杂糅体,但神道教可以说是日本的国粹。虽然神道教的传教手段、教义乃至组织手段都借鉴了中国的道教、儒教和印度佛教乃至基督教,但仍然可以看作是日本人的一个专利,是日本民族在民族融合中发展起来的一个核心的道具。

    神道教(Shinto)简称神教,是日本的传统民族宗教,最初以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天皇崇拜等为主,属于泛灵多神信仰(精灵崇拜),视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祇,也赋予各代日本天皇神性。公元5至8世纪吸收中国儒家与佛教学说后,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明治维新(公元1868年)前因佛教盛行,神道教在日本社会处于依附地位,但作为皇家宗教的地位从来没有动摇过。

    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为了巩固王权,将神道教尊为国教,是为国家神道,成为明治政府教导百姓忠贞爱国﹑誓死效忠天皇的工具,二次大战日本神风特攻队的“英勇表现”就是最佳证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后,1946年元旦,裕仁天皇发表宣言否认自己的神格地位,盟军总司令也要求日本废除国家神道,神道教遂成为民间宗教,虽然如此,神道教至今仍是日本人民最崇信的宗教,基本信奉神道教的日本人仍然占总人口的80%以上。

    “神道”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书记》,书中记载“天皇信佛法,尊神道”。“神道”二字虽然源自中国汉字,但实际上中国与日本对此词的概念不同,我们中国人若按字面来解释神道教,必会被其名称所误导。

    日本人称一切神明为Kami,汉字传入日本后,“神”字被用来表示Kami。日本人称皇室﹑氏族的祖先与已逝的伟人英雄之灵魂为Kami,亦将认为值得敬拜的山岳﹑树木﹑狐狸等动植物与大自然的灵称为Kami。

    《古事传记》一书对Kami作了以下的注释:凡称迦微者(Kami),皆为神。从古典中所见的诸神为始,鸟兽草木山海等等,凡不平凡者均称为迦微。不仅单称优秀者﹑善良者﹑有功者。凡凶恶者﹑奇怪者﹑极可怕者亦都称为神。也就是说:神道教所祭拜的“神”,不仅是中国人所谓的神祇,亦包括一些令人骇闻的凶神恶煞,还包括自然界的各种灵异现象。

    神道教徒不像基督徒有每周的固定礼拜,信徒可在每月1日和15日或是祭日至神社参拜,也可按照个人需要随时到神社膜拜,虔诚的神道教徒则每日早晨前往神社敬拜。

    日本新生儿出生后30至100天内需参拜保护神,3﹑5﹑7岁的儿童则于11月15日七五三节参拜神社,感谢神祇保佑之恩,并祈祝儿童能健康成长。日本人多同时信奉神﹑佛两教,婚礼多从神道教习俗,而丧殡则多从佛教葬仪。传统日宅兼有神道神龛与佛教祀位,神道神龛多是供奉保护神与天照大神,佛教祀位则是敬拜祖先亡灵。

    神道教的重要祭典有新年祭、神尝祭、新尝祭、月次祭。新年祭又称春祭,每年2月4日举行,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为主;神尝祭与新尝祭于每年新谷成熟时举行,每年11月23日由天皇亲自向神明贡献新谷;月次祭则于每年的6月与12月的11日举行。

    祭祀主要内容有三部分:行禊祓﹑奏神乐﹑向神祈祷。禊祓乃指在某一时期内要洁净身心与各种饮食器皿,是为斋戒;神乐又称神游,是一种祭神的宗教音乐;祈祷则和一般宗教祈祷相似,祈求国泰民安与个人蒙福。神道教特别注重战争胜利的祈求,因此每逢战事,便有大批的神道教徒为了战胜至神社膜拜祈求。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