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28)
2009 (57)
2011 (75)
2021 (1)
从华盛顿州西雅图搬到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已近几个月了,加州冬日的阳光和星罗棋布的华人超市,餐馆,让我庆幸离开了西雅图连绵的冬雨和大大满足我的中国胃。
要说我对西雅图有什么不舍的话。 那绝对是怀念在西雅图每个周末排练唱歌。 每个周日的晚上七点,来自西雅图地区的一群喜欢唱歌的老中们就在崔老师的指挥下排练。排练不是为了固定的演出,就是每人交几块钱,唱一晚上过瘾。 歌唱团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老少参差。 其中有水平很高的,也有实在是五音不全的。 无论如何,能引吭高歌是每一个成员盼了一周的享受。
合唱团分成男女,第一高声部,第二高声部,女中音部和男低音部。 一首歌里,每个声部要分开练。 我是第一男高声部的。 这个声部经常就是唱主旋律,练的时候看乐谱舒服点。
我们唱过的歌有” Nabucco: Va Pensiero”- 威尔蒂的奴隶之歌,我们用意大利文唱的。俄文的“KalinKa”,日文的“邮递马车”。中国歌曲有“长江之歌”,“乌素里船歌”,“同一首歌”等等。
比起卡拉OK, 合唱要好玩得多。 卡拉OK也就是模访,几乎都是独唱。合唱要所有成员通力合作,演译好一个作品真的很不容易。
唱歌是把情感通过合理的发声,随着璇律表达出来。 光就是吼两嗓子,过一把瘾也成。 谁说不可以“讲别人的故事,舒自己的情”。 然而,要把歌唱好的确要有老师指教, 吐字,换气,转调有许多的细节要处理好。 当把一个有难度的歌曲断落唱好之后,也是颇有臭美般的成就感。 我最过瘾的是 唱高音《Nabucco》 中哪句的“Arpa d'or dei fatidici vati ”和《乌素里船歌》第一句起音和第二句假声“啊朗赫赫呢哪,啊朗赫赫呢哪” 。
歌唱团里的人中年的居多, 有几对是夫妻都来,还有老外和日本人。看他们好多都开着档次很高的车子。还有一位四川来的大叔,干泥水装修的他,每次都下了工就来唱。 他对歌唱的投入会感动所有的人。
我想人的内心都有参与制造美和表达美的愿望。不是每个人都有金嗓子担得起独唱,而合唱恰好给人群体认同感。自己是一位合唱队的成员,在飞扬动人的歌声里有自己的付出,也有自己的受用。 我观察了合唱队的成员,好多成员都还另外请老师上声乐课,从乐理的基础学起。我在猜想是不是到了不惑和知天命的年纪,人们在渴望生活中有新的认同,找新的突破。出人投地,风花雪月的想法留给了过往青春的日子。 在艺术这片天地里再一次播种,再一次耕耘未尝不是一件新的人生乐事。 艺术的确能把美好凝固,让年轻在人的心里常驻。
可惜我在新地方里还没有找到类似的团体。 无论如何,哪些荡气回肠的璇律,还有浓浓的人情味已经和西雅图的绿水青山永久地镶嵌在我人生的记忆里。
相信旧金山也有她独特的魅力, 希望她也能给你一份独特的美好享受.
好文. 歌声美妙 ....
很不错的博客阿. 记得以前来过, 信仰的东西是比那时多了许多.
谢谢今日讨论.
祝你一切好. 也问好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