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博客

昙花一现又如何,至少曾如此灿烂!
正文

天津大伯 外一篇

(2006-09-01 19:25:11) 下一个

天津大伯

在原来住的学生公寓里,某天,一个天津的大伯千里迢迢地来看儿子。大伯原本计划住三个月,偏让他发现了儿子的恋情,还居然敢同居!好嘛,老头子不走了,来个棒打鸳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小两口硬生生拆了。他还延了呆在
NZ的时间,要呆足9个月,美名其曰:儿子快毕业了,要他冲个次,读上MASTER,帮他做饭。其实大家都心照不宣,他是要看着儿子,以防那个女孩子杀个回马枪。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尊重他,年龄不小了,来照顾自己的儿子不容易,语言又不通,公车也不怎么会坐,去哪都是用走的。可时间一长,大家远远见到他都走避不及,原因是他那张嘴,都说“京片子,卫嘴子”,好象没错呢。大伯原来在上万人的国营单位当党委书记,那张嘴不是盖的,绝对不只是个吃喝的器官。后来他下了海,做点电器的生意,挣了钱,高中就把儿子送出去读书。在国内,他被众星捧月的,习惯了,自我感觉不是一般的好,就总是处于膨胀的状态,总是一付踌躇满志的样子,逢人就会说自己的光荣史,生怕埋没了。一时之间,让人觉得,要不是亏得他,沈阳人这会子还只会摇大蒲扇呢(据他说,沈阳的空调生意是他做的)!来到
NZ,看我们这些人都不顺眼,觉得我们都是不懂事,都是只会糟蹋家长钱的败家子女,只有他的宝贝儿子才是个人物。

有时候躲不过,迎面撞上了,走又不好意思,听又没意思,你就算做出行色勿勿的样子,大伯也一概不理会的。却只能看着他,仍然装作很认真听的样子,大伯的脸会在面前化开去,那胖脸上就只剩那两片薄嘴唇上下翻飞,唾沫飞溅,一时间天地都灰暗起来,好不容易在他话里找了个空隙,不好意思,叔叔,我还要写作业呐,我先走了啊,赶紧走人。

大伯挺有能量的,在大多毕业生忙着找工作,为
job offer苦恼的时候,他居然把国内走关系那套东西很好地运用在NZ,替儿子在一个颇有规模的华人公司里找到工作,并一举移民成功,怎么一个服字了得啊!又为大伯增添了不少的谈资。

老天挺公平的,大伯太能说了,他儿子却是个闷嘴葫芦,而且挺没礼貌的,远远的看到你,也装着不认识,你不跟他打招呼,他是绝对不理你的。一开始,大伯拆散他和女朋友的时候,他还有点怨言,后来大伯把他伺候得好好的,又把将来铺排得繁花似锦,他也就心满意足地去接受,还说,希望父亲给找个女朋友。

...........................................................

外一篇

其实想起天津大伯,是因为突然想说几句有关孩子教育的事,虽然我没有孩子,连家也没有,不知道哪根筋又不对了。然后提笔写啊写啊,结果写成了天津大伯了,真是离题万丈。武侠小说里总有个运气砸脑袋的孩子无意中捡到了“武林秘笈”,然后苦练成了一代武林宗师。嘻嘻,我是不是也运气了一回啊?我也捡到“散文”的精髓了?写什么都会“散”得无形了?哈哈哈
~~

养儿育女,随着时代的变更,意义也在变更,最原始的是繁殖,然后是防老,现在呢?不知道了,那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东西,不是我能了解的。只是觉得,儿女是父母某个层面的延伸,一开始是透过父母的眼睛看世界,然后是自己去闯世界。子女不是父母手里的陶泥,不能让你搓圆按扁。许多父母把自己的期待狠狠地搓进手中那块“陶泥”里,更恨不得放到窑炉里烧了定型。但儿女不是父母的财产,不是可以握在手里想左就左,想右就右的,儿女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放手。

老天是公平的,父母代行子女的事物越多,子女的能力就越低,这就跟能量守恒定理是一样的。看看天津大伯和他的儿子,大伯太能说了,在任何场合都抢占了先机,他的儿子当然就不用去说什么了,因为父亲都说全了。听大伯说,有一次,两父子走去某地,结果走丢了,父亲让儿子去问路因为自己的语言不通,儿子死活不肯,最后是父亲逼着儿子去问的。做父母的说得越多,孩子就会越安静,越不知道表达自己,越不知道如何跟其他的人相处了。

又想起了那个阿姨和她的女儿。阿姨和叔叔是何等精明能干的人物,可她女儿却怎么看怎么让人不舒服。
20岁的人了,说话不正视人眼,眼光闪烁;高兴了跟你说两句,不高兴了就当你是透明的;只要她不喜欢的东西,那就一律是垃圾;个子很小,却偏要弓着背——仔细看她的五官,其实满周正的,可整体一看,居然有点“猥琐”的感觉!阿姨把家务事包圆了,女儿也就乐得个轻松,不要说做饭洗衣服,就是自己的午饭合子,也是拿出来往水池里一扔。太宠了,自然家教就会差些,阿姨做完饭,端上桌,才叫女儿来吃,女儿一上桌,拿起筷子就开始吃,也不理会母亲还在收拾厨房。

当父母的把孩子应该学会说的话说了,把孩子应该学会做的事做了,看起来是疼爱孩子,有些人说,这样可以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有些人是因为不耐烦看到孩子“笨手笨脚”去做事,其实这样是剥夺了孩子们学习缎练的机会。通常孩子也变得自私自利,甚至偏激,会把父母对她的好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不知道感恩。如果有一天,孩子大了,不会跟人相处,没有家教,生活能力低下,不知道他们还会不会感谢如此“疼爱”自己的父母呢?

哎,说什么呐?我没有资格去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Pumpkin Seed I appreciate your writing heartily. Your humour reflects your wisdom. Your pen is good at leading me to the lively scene. Awesome!
Pumpkin Seed I appreciate your writing heartily. Your humour reflects your wisdom . Your pen is good at leading me to the lively scene. Awesome!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