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欢迎大家来坐坐,聊聊
个人资料
悟空孙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佛经是写给哲学家的,圣经是写给文盲的

(2020-03-07 17:13:06) 下一个

 

茶馆突然来了个踢馆的,叫人耳目一新。宗教之争伴随着人类历史,不说十字军,哪怕是温和的佛教在进入西藏是也对本土的苯教进行了残酷的清洗。因此这个话题本不是我这个门外汉可以参合的,但是转念一想,作为非宗教信徒,也许能‘中立’的提出一些看法,供双方参考吧。

其实本人自幼接触基督教,但那时早早的被马教和毛教‘破了处’,再后来认清了马教毛教的真面目之后,再也无法接受任何宗教。此乃此生一大遗憾,因为,信仰是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信仰的人生是残缺的。严格的说,年过半百之后,还是一点点建立了一些自身的信仰,当然不属于宗教层面。

本人通读过圣经,佛经也略略翻过几页。闭卷冥思,真心感觉圣贤的思想是相同的,不同的宗教都是人类通向真理通向终极智慧的法门,每一个人的接受系统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选择,好比圣经是FM92.1, 佛经是AM1070,你自己的接受系统在什么频道上,自然会感觉到那个频道更合乎你认为的“道理”,而不是相反,你自己的频道设置在FM92.1,却责怪AM1070 “没有道理”。

就骆驼网友的几条提问,门外汉的看法是:

 

  1. 平等问题。佛教提倡的“众生平等”完全不能由此推导出“抹杀人的独特性”,人有精神追求也不能推导出动物没有精神追求,我们目前甚至无法证明植物没有精神。众生平等的积极意义在于,尊重自然,让自然与人类和平共处,不滥杀动物,不乱砍乱伐。你何以证明蝼蚁没有灵魂?任何没有灵魂的东西都是可以在实验室里人工合成的,你能不借用蝼蚁的胚胎或DNA复制一个有生命的蝼蚁来吗? 当然,中国人在保护自然,保护动物上做得很不好很不够,这点的原因在哪里?是众生平等的要求太高了,人做不到就虚伪,还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某些糟粕在作怪?这是可以另外讨论的。当然,佛教的“众生平等”也不要机械的对待,佛教在家修行的居士或一般信徒完全可以吃肉(三净肉)。佛教徒看见市场上买卖野生动物,花钱买下后放生岂不是功德无量?(我反对大规模的组织订购鸟类,鱼类放生)。这总比基督徒做完祷告后去trophy hunting好吧?你说:“评价两个宗教,要看哪一个能让更多的人享有更好的精神与物质生活、更好地促进个人与社会的进步。”我原则上是同意的,但不能泛泛而谈。的确,西方现代社会的精神物质都与基督教有着密不可分关系,言论自由,一人一票,法制,这些都来源与“人人平等”的观念,但是,每一个民族对各自精神的追求是有差异的,几千年来,包括当代的中国,一人一票,言论自由都不是大多数国人的最高精神追求。我更觉得,基督教对近代社会的贡献在于现代的教育体系(大学),现代的医疗体系(医院),慈善和公益(红十字会,救世军)等,这点上,佛教相对弱一些(尤其是小乘)。
  2. “善恶因果”。我冒昧的猜测,您大概没有读过任何一部佛经,您所引用的“善恶因果”,“冥冥之中有因果报应”,“吝啬鬼被偷窃”、“拾金不昧者躲过天灾”之类的文字都来自民间的解读,并不是佛法的真谛。普通人,如果没有读过佛经,没有高人的指点,而自身有没有哲学家的潜质,那是断不能自诩为佛教徒的。这就是我标题的意思。的确,善恶因果并不是在当下就能立马显现的,但是你也无法否则它的合理性,如果你接受轮回说的话---我们的生命绝不是短短的几十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如果你质疑这个,我也完全可以质疑“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同样看不见摸不着,为什么神的永能无可推诿,而因果轮回就没有道理呢?至少,因果有一部分在现世里是看得到的。至于“事在人为,就是把自己看成神的代表”, 这太可怕了,如果谁都可以把自己看成神的代表,是不是谁都可以再来一次十字军东征,或找个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他国大开杀戒?美军在伊拉克所造成的‘恶’你如何以神的代表来彰显正义?再者,你说:“有道理的事,就与我投缘。讲不通道理的事,大家都不应该与它投缘。”我觉得你说反了,其实是与你投缘了你就觉得有道理了,你觉得讲不通道理的事,‘大家’能讲的很通。情人眼里出那啥也是一样的道理。
  3.  
  4.  “轮回问题”。严格的说,轮回和因果是一体的,分开来无法讨论。前面已说过,因果不一定是在今世才得到验证,而轮回也绝不仅仅是你所体会的“轮回就是人死后还会重生,既可能还是人、也可能变成猪狗等动物。”如果基督教追求精神的永生,我个人觉得佛教在这点上正是通过轮回与基督教殊路同归。轮回不是我今生在来世重复一遍,轮回恰恰是灵魂(神识)的延续,张三的灵魂在来世很能在李四的肉体上存在,没有前世丝毫的记忆,从这点上,重生不但不自私,反而是利他,每一世的人都注重自身的修行,为来世之人创造美好的未来。科学在当代还是一个幼儿,它无法证明轮回,但也无法否定轮回,我个人无法肯定轮回之说,但我可以开放的接受这个理论。你说,“不符合现代科学”就是“不符合事实”,这个太武断,更不科学。而“佛教徒把生命的希望建立在自己一人的重生,相对自私”,更是对佛法的误解。
  5. “万事皆空,万念皆空”。 这一段不想多说了,因为您对“空性”的认知完全不在佛法的层面,您充其量知道了一点点“色即是空”,您完全不明白为什么同时“空即是色”。建议您把心经看懂了在来讨论“空”。
  6. “业力”。 我觉得,业力和原罪很相似,也是两种宗教殊路同归的又一例证。不能简单的说佛教更重视人的行为,而基督教专注人的精神。基督徒的赎罪也是切切实实的通过行为实现的,我非常欣赏基督教所创立的慈善,当今美国人能去别的国家收养孤儿甚至残疾儿童,这既是赎罪,也是体现基督的爱,非常崇高的行为。佛教中的确有的人只念阿弥陀佛就希望进入西方极乐世界的,这不是整个佛教的代表。当然,在行为层面,哪个宗教对现代社会的贡献大,这也是可以讨论的。佛教强调度己度人,但慈善层面做得并不够(台湾的慈济不错),这是佛教本身的问题还是中国社会其它干扰造成的?如果就专注人的精神,佛教对于中国人的精神塑造和贡献绝不可小觑。
  7. 出世和入世。“逃离世事”,“遁入空门”本质上与把一切困苦卸下,吧自己交托给神有区别吗?其实,逃离世事和把自己交付给神都是对佛教和基督教过于简单的解读。遁入空门后绝不是整天有口无心的敲敲木鱼,交付给神也不是就此高枕无忧,我行我素。就对个人的要求,我反而觉得佛教徒不亚于基督徒,单单不近女色,不沾荤腥就够很多基督徒喝一大壶的了。说到底,出世和入世也不是绝对的,想起张中行先生比较过佛教和儒学,他说:“常人,以及代表常人的儒家,人生之道是率性,就是求欲的合情合理的满足。这条路,用佛家的眼光看,是不只无所得,而且必致永沉苦海。这样,就对欲的态度而言,儒佛就正好相反,儒家是“顺”之,佛家是“逆”之。可是照佛家的看法,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真值得获得的,才是“顺”。我们,如果站在常人的立场,就无妨说佛家是“以逆为 顺”。这逆,佛家也并非视而不见,因为他们承认自己的人生之道是“出世间法”。出世间,设想能够求得无欲的人生,至少由常人看,困难一定不少。这一点,佛家也清楚地认识到,因而就不能不讲般若真空之类的理,坚持戒定慧之类的行,以及发展到禅宗,坐蒲团,参机锋,由棒喝直到烧木佛,面貌虽然怪,用心却是苦的。还不只用心苦,由常人看,这条路也是苦的,因为逆,就是行舟,也太难了。有不少人进一步,不只说难,而且说背人之性,虚妄不实。不过谈人生之道,说实虚要有个前提,而设想一个前提,理论上并能获得人人承认,恐怕比佛家的背人之性更难。因此,对于佛家的逆,作为一种人生之道,我们最好还是虚心地看一看,想一想,先分析而后评价。”看到这里,理解了以逆为顺,是不是对“空”又有了一点新的认知?在这层意义上看,佛教徒其实更是自己的主宰,他们不靠佛主,不靠神(佛教没有神),而是靠自身的修行,从精神上提升自我。这点或许也是我对佛教敬而远之的原因之一,我觉得一个人怎么可以拉着自己的头发将自己拉离地面呢?自己修行不够啊!

你在结尾说:“佛教在中国大规模流传了两千年,但并没有帮助中国走出文明长期停滞的窘境,也没有帮助中国融入新的世界文明大潮。”为什么?这一点我也一直在思考,可以说,中国如果没有基督教的传入,恐怕现代文明的步伐会晚很久,但这是不是就一定说明佛教的落后呢?你说佛教还不如儒学,我的看法正相反,儒学如果勉强算宗教的话,在这个层面还不够给佛法提鞋,尤其是儒学在废黜百家后成了‘一尊’更是成了文明的绊脚石。现代文明不应该是让哪门子学说或教派成为一尊,而是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如果说佛教没有带给这个世界强大的物质文明是个遗憾,那么这个世界如果只有基督教的话,那也是不可想象的。

最后,解释一下我的标题,我绝没有厚此薄彼的意思,老实说,我没有完整的看过一部原版的佛经,太难了,即便是白话文看的都很吃力,如果事先不恶补一些基础的哲学理论的话。不怕各位笑话,有限当一段时期,我都认为色即是空的‘色’是女色。佛经你为什么那么难?这可能与释迦摩尼王子的身份有关,也与佛教最初流行的范围有关。至于基督教,我非常喜欢读圣经里的小故事和寓言,有趣有智慧,至于我能理解到什么地步我不在意,至少我觉得我看懂了。这也与圣经产生的年代有关,当年绝大多数人都是文盲,你来一部希伯来文的之乎者也,耶稣怎么传道呀?再者,如果把圣经(尤其是旧约)看成是一部寓言的话,也就没有神创论和进化论的矛盾了:进化论说人是猴子变的,那猴子又是什么变的?最后追踪到卵细胞,微生物,那这些玩意儿又是哪儿来的呢?大爆炸理论的创始人,罗马天主教神父乔治·勒梅特是不是感觉到了神在说“要有光”的时候就是一声大爆炸?此后才有了各种物质有了各星球的第一推力?圣经不可能对一群文盲谈什么原子,黑洞,暗物质,大爆炸,万有引力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