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欢迎大家来坐坐,聊聊
个人资料
悟空孙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谈谈《麦克林》事件

(2014-02-21 12:15:33) 下一个
 

 三年前,加拿大《麦克林》(Macleans)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Too Asian?”的文章,立刻在社会各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尤其在华人社团中,该文被批判成“种族歧视”,多个华裔团体要求该杂志道歉。结果,麦克林不得不将标题改成“The Enrollment Controversy”——Worries that efforts in the U.S. to limit enrollment of Asian students in top universities may migrate to Canada

“Too Asian”究竟是不是种族歧视,我们今天讨论SCA-5的意义究竟在哪里,我建议对这一话题有兴趣的朋友一定认真读读原文,否则,再多的发言除了情绪化的争吵没有任何积极的意义:http://www2.macleans.ca/2010/11/10/too-asian/

加拿大是一个鼓励多元文化的国家,在许多领域一直坚持平权思想,让少数族裔和白人享受对等的权利。可是,随着近年来华裔移民的急剧增加,加拿大人也感到了某种压力。首先,大学校园里的“亚洲化”就是最直接的反映。

我觉得,讨论这个问题将个人的情绪和利益带进来是不能做到公正的,当然公正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觉得,优秀的学生就应该接受最好的教育,但是“优秀”的定义又是什么?“优秀”也是无止尽的,恶性的竞争会将“优秀”的门槛越提越高,最终教育就会沦为中国大陆的应试教育。

一位加拿大学生这样说:

I have personally seen Chinese at the Reference library in their 100's all day Saturdays and all day Sundays. Very strong pressure is put on the Chinese kids to academically produce by the parents and not so much emphasis on socialization, friendship, networking and social skills it seems.

None of that bothers me, but what does bother me is that the student ( white or otherwise) who gets a 80% avg, plays sports, goes to parties, has many friends and personal interests and would be an excellent doctor…will likely never get the chance. Is there going to be resentment when we wake up to the fact that in order to get into professional school these days, you have to be super-human with top notch grades? How fair is that?

换一个角度看“优秀”,在西方人眼里,一个学生能拿到平均80分,体育好,有一大群朋友和广泛的兴趣爱好,热衷爬梯就是好学生,如果名校的位置都让更好的中国学生占了,对这些优秀的白人学生公平吗?

当然,我们不能用偏见的眼光看中国学生,他们也并不都是死读书的书呆子,中国学生也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那么,不管规则怎样改变,这一类优秀学生总会脱颖而出的,而我相信,中国学生中这类真正的优秀生的比例不会和中国人在美、加总人口中的比例相差多少。剩下那些靠赶鸭子上架的书呆子们还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找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吧。

所谓“Too Asian”并不仅仅是指外在的容貌,这还包括了与西方文化相悖的行为模式,在加拿大一所著名的大学里,数学系和计算机系大楼被戏称为“mainland China”和“downtown China”,那里的学生可以连续几天不用说英语。虽然中国学生在大学里占据了近一半的人数,但是各种学生团体如报社、电台里却几乎没有中国人的影子,UBC有40%的华裔学生,但是学生会里竟然没有一个中国人!中国学生热衷于“中国学生联合会”,甚至还有“台湾学生会”“香港学生会”“上海同学会”。一位数学系学生在网上说:有一次一位助教给全班辅导,开始还说英语,后来发急了干脆用汉语回答问题了,奇怪的是全班都明白他说什么。

从民族小感情看,真爽啊!可是细想,这不是什么好事儿。

民族/种族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冲突的主要根源,虽然文明国度里立法禁止歧视,但是人们心理的隔阂是难以消除的。下面这段话值得大家思考,对错另论:

Being a Canadian is not about white or black. It is about having a work ethic, Christian values, law abiding etc. Very few of the immigrants from Asia and Jamaica have any of these ethics. Jamaicans are notorious for violence and producing illegitimate, welfare dependent children; Asians are notorious for producing slums. It is about values, not about skin color. Read the news from Toronto and you will quickly see how these people have reduced a safe, clean city to an unsafe and even a slummy city. Pity really, our reputation in the world has suffered.

无论我们如何争辩,这就是白人心里的华裔,我们不能说这个言论毫无道理,要改变中国人的形象,不是我们能上街游行抗议能解决的,正像我们看黑人和印度人一样。

无论如何,华裔学生人数的剧增的确在非华裔眼里是一个“问题”,不管这是否算做歧视还是偏见还是妒忌,这成了任何一个中国人聚集的西方国家的实实在在的问题。加拿大虽然没有出台象美国那样基于种族的招生规则,但是加拿大也意识到了这样一个矛盾:

Canadian institutions operate as pure meritocracies when it comes to admissions, and admirably so. Privately, however, many in the education community worry that universities risk becoming too skewed one way, changing campus life—a debate that’s been more or less out in the open in the U.S. for years but remains muted here. And that puts Canadian universities in a quandary. If they openly address the issue of race they expose themselves to criticisms that they are pro?ling and committing an injustice. If they don’t, Canada’s universities, far from the cultural mosaics they’re supposed to be—oases of dialogue,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diversity—risk becoming places of many solitudes, deserts of non-communication. It’s a tough question to have to think about.

当然,解决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任何方案都会产生负面的效果。美国长期以来在许多名校里(包括各藤校)都有心照不宣的内部潜规则:华裔学生的SAT分数要比正常录取标准高出140才有可能被录取。如今,加州更是打算将这种不公平合法化,正如有网友指出的:

如果州大的亚裔与拉丁裔学生比例互换,加大系统马上从世界领先变成美国一般。而拉丁裔的孩子们 也不会受益。

不错,完全的安人口比例分配录取名额确实存在一系列严重的负面效应,所以我说这是一不得已的办法。我虽然不支持这个提案,但是我也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办法,因为,这个问题是要解决的,民主社会里,“政治正确”有时比“公平”更重要,“Too Asian” 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教育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了。无论如何,把解决办法拿到桌面上,总比桌子底下暗箱操作好,美国某些大学对待亚裔的“潜规则”比按比例分配恶劣百倍。

就纯教育层面上,如果这个问题不得到妥善的解决,亚裔学生继续增加,那么,以后的竞争就不是在亚裔和白人/墨西哥人之间进行了,而是亚裔和亚裔,中国人和中国人之间进行,现在2000分是门槛,凭中国孩子和“虎妈”们的干劲,以后就是2100、2200、2300……,中国人的“窝里斗”其实已经开始了,看看北美各大城市华文媒体上遍地开花的各种升大学补习班的广告,这种激烈的场面便一目了然。

据《世界日报》新闻网报道,加州的补习班不仅开设SAT,ACT,AP,GMAT等各种补习班,更为学生包装Portfolio,并为学生申请大学量身定做各种包装,针对某些名校的特征,分析学生特长,“建议”申请学校的方向、策略,指导申请文件的准备,甚至简历自传的写作。此外,补习班还把台湾的“安亲班”移植过来,课后将学生接到补习班由专人监督,辅导功课。

试问,这样辅导出来的优秀学生还有自我吗?还有独立生活,还有创造力吗?他们真的能成为比别人强的工程师吗?

南加州学院的郭培钧更是号召:经济充裕的家長,不妨考虑从小学始为孩子补习,有助日后將学习能力延伸至各学科……。

不输在起跑线上啊!可是这所谓的不输在起跑线上,要是在发令员的枪声还没有响起之前就抢跑了,你说公平吗?更主要的是,在孩子的骨骼,肌肉还没有发育完全的时候你就要他百米冲刺,这对孩子公平吗?对整个社会的未来公平吗??

没想到,以前对中国大陆的教育体制的大声疾呼,那些话要原封不动地拿到海外来了。

我可以肯定的做个预言,华裔学生人数的继续增加,华人特有的教育竞争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不出10年,美国的教育将沦落成中国大陆的应试教育。

当然,身在加州的华裔家长们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的孩子过了考过了2000,但是亚裔名额满了,西裔孩子却只要1800就被录取了,凭什么呀?是不合理,但是你反过来从西裔的角度看,人家也交了税了,难道就是因为人家多花了时间去踢足球考得分数没有你高就要到别的洲上学?难道考2000分的学生就一定比1800分的学生优秀?

我们也不要戴有色眼镜看人,墨西哥人总体并不比别人差多少,且不说盛极一时的玛雅文化,就是当今墨西哥人的科学成就也令人刮目,涌现了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其中José Mario Molina-Pasquel Henríquez于1995年就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中国人目前还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门外徘徊吧?

这位José正是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而按照他当年的经历,放到今天是无法与我们中国孩子竞争的。如果加州的名校都给中国孩子占领了,José们的一席之地在哪里?未来的科学大师在哪里?希望中国试的教育能在未来为人类培养出几个真正的人才来。

好了,总结一下:

“读书”不是唯一的成才之路,看看人家老印在商界和政坛的力量,也看看如今微软的掌门人,找找我们的差距,思考一下我们培养孩子的误区究竟在哪里。

亚裔孩子充斥西方校园的现象无论如何是一个事实更是一个不会让非亚裔人群听之任之的问题,怎么解决,也不是用一个种族歧视的大帽子就能把其它族裔吓跑的简单策略,这更不是一个华裔和西裔之间的矛盾,如今就算SCA5通不过,总有一天白人也会意识到他们的利益受到侵害而起来反抗,华裔那时就彻底被动了。

华裔家长们要用平常心看待子女升学,你的孩子真的优秀,无论规则怎么变,只要不规定华人与女人不得上大学,你的孩子就一定能进最好的学校,如果你的孩子自己并不想做工程师进名校,也不要硬推,孩子的成长和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一样,有高有低,有粗有细,拔苗助长是毁了孩子。

华人要把眼光放远一点,我们来到新世界,不但是来享受舒适的生活,更要接受这里的文化和价值观,崇尚自然,尊重他人,遵守法律。这不单是被动的接受,更要主动地融入社会,积极参政,关心国家大事,否则等到“人家欺负到家门口”了才大呼小叫,一切都晚了。

写到这里,获悉加拿大男女冰球队在冬奥会上双双击败美国队,心里高兴。人口比上海市多一点点的加拿大,能够在冰雪运动上和美国抗衡,真了不起。这些姑娘小伙们,如果当年也一心进名校而埋头读书的话,加拿大不可能有世界一流的冰雪运动。当然,我希望加拿大的运动员队伍里有和华人人口比例相称的华裔运动员,问题是华人孩子从小要向加拿大孩子那样放学后,节假日里也和去各种补习班才艺班那样打破头似地争着抢着去打球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中共历史 回复 悄悄话 大学‘按照学习成绩招生’有缺陷,不证明‘按照种族比例招生’有理。
支持‘按照种族比例招生’的人的一个理由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不都比‘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更成才。这里,支持‘按照种族比例招生’的人以‘成才’为合理标准进行判断,首先就否定了以‘种族比例’标准合理。
‘按照学习成绩招生’有极大的优点,也有一些缺陷。为了让招生标准更合理,或是找到其他更合理的单一标准,或是加入其它有合理性的标准。以‘种族比例招生’的标准,以‘种族比例挑选国家队运动员’的标准,......无合理性。
中共历史 回复 悄悄话 /中国人目前还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门外徘徊吧?/
姓名 出生年份 出生地 奖项 获奖年份
高锟 1933年 中国上海 江苏金山县 物理学 2009年
钱永健 1952年 美国纽约 化学 2008年
崔琦 1939年 中国河南宝丰 物理学 1998年
朱棣文 1948年 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 物理学 1997年
李远哲 1936年 日治台湾新竹 化学 1986年
丁肇中 1936年 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 物理学 1976年
杨振宁 1922年 中国安徽合肥 物理学 1957年
李政道 1926年 中国上海 物理学 1957年
“中国人目前还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门外徘徊”是胡说八道!只可能是悟空孙民族的人目前还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门外徘徊。以中国人面目出现的悟空孙是哪个民族的?

/但是你反过来从西裔的角度看,人家也交了税了,难道就是因为人家多花了时间去踢足球考得分数没有你高就要到别的洲上学?/
按悟空孙的观点:华人也交了税了,加拿大冰雪运动国家队就应该有和华人人口比例吻合的华人运动员。否则,难道就是因为华人多花了时间去学习,冰雪运动成绩没有你高,就不能参加国家队?
/人口比上海市多一点点的加拿大,能够在冰雪运动上和美国抗衡,真了不起。这些姑娘小伙们,如果当年也一心进名校而埋头读书的话,加拿大不可能有世界一流的冰雪运动。/
加拿大如果不按冰雪运动成绩选拔国家队,例如加拿大冰雪运动国家队如果按照各民族人口比例选拔(一心进名校而埋头读书的)各民族运动员,加拿大不可能有世界一流的冰雪运动。

/如果加州的名校都给中国孩子占领了,/
加州的名校都给中国孩子占领了吗?
/José们的一席之地在哪里?/
有许多(和中国学生)成绩(一样)优秀的墨西哥人进入加州的名校,加州的名校有成绩优秀的墨西哥人千百席之地。
/未来的科学大师在哪里?/
未来的科学大师主要在成绩优秀的学生中,包括成绩优秀的华人学生中,成绩优秀的墨西哥人学生中。
tournier 回复 悄悄话 好文!

如果不会从他人的眼光中审视自己,看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永远都谈不上真正的融入。没有融入没有平台,怎么谈得上有真正的影响力?

保持自己母文化上的优秀的东西,但要别人欣赏仰视是一定要有平台表现出来的。要拥有这个平台,就要懂所在国的文化和游戏规则。
ahniu 回复 悄悄话 well done.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