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11)
2008 (219)
2009 (121)
2010 (101)
2011 (161)
2012 (183)
2013 (99)
2023 (1)
2024 (1)
最近破天荒地连续看了两场电影:“Skyfall”和“Life of Pi”。
看前者,纯粹是因为这么多年延续下来的习惯,当年学习英语的启蒙教材之一就是007系列,每集必看,且一看再看,终于有了007成瘾综合症,007成了鸦片。
然而30多年看下来,这鸦片也如同嚼蜡,尤其是这部Skyfall,情节雷同人物单调,噱头设计的再好,你也知道,神勇的007死不了,因为每次片尾的字幕都是:007 will be back!
当然,无论是Roger Moore 还是Timothy Dalton或是Pierce Brosnan 以及当今陪女王跳伞的Daniel Craig,都是白马王子师奶杀手,这是太太的看点,自然也是我的“陪看”点。
我想,007到此已无任何新意,何不与时俱进拍成3D呢?那种打斗火拼刀光剑影用高科技表现出来不让人眼前一亮吗?否则,007再拍下去,终究一部烂片。
终于把007扔到了脑后,去看了3D的“Life of Pi”。
一句话,李安眼光独到,选择了一个并不被人看好的小说,甚至是被认为不可能被拍成电影的小说:少年和动物,几乎没有台词对话,怎么拍?
但是李安的与众不同就是在于挑战自己,尝试自己不擅长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李安说:拍电影不像婚姻,不需要忠诚,没有做过的才有意思,越刺激的越好)。
“Life of Pi”这部小说的确很新鲜,也很刺激,感官上的刺激,灵魂上的刺激。李安除了非常忠于小说原作,更是利用电影语言给观众带来了深层的思考。
为不影响尚未看过电影的朋友,故事情节就不转述了。简单地说,故事主要叙述的是一个只是为了热爱“God”而信仰三、四种宗教的的17岁的印度男孩,在一次海难中与一个受伤的斑马、一头猩猩、一只鬣狗和一只凶猛的孟加拉虎置身于一个小小的救生艇中,漂泊在茫茫大海之上。
电影开头借助采访Pi的作家之口说,你看了这个故事,就会信神。但是我不认为这是一部关于宗教的电影,而是一个阐述人、神、兽三者共存,相互依赖,继而探索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
你看,孩子的心灵总是纯洁无瑕的,少年Pi曾经幻想过和一切生命沟通,和所有“神”沟通,曾尝试亲手给老虎喂食带血的肉块,可是无神论的父亲及时制止了他,并用血淋淋的事实教育儿子:猛兽永远是猛兽!
然而,当自身的生命面对威胁的时候,人类原本的一切规则都打乱了,生存是第一位的。
虽然平日温文尔雅的父亲为了素食的母亲与船上的厨子拳脚相加,而信佛的船员却认为gravy只是味道好,与肉类无关,这样自己给自己一个台阶,为的是生存。只有当Pi只身一人面对死亡,绝望地对神发出“I surrender!” 的呼喊时,回应他的也只是野兽的咆哮和大海的怒吼。食素的他本能地用斧头砍死一条刚刚捕获的大鱼,像野兽一样生吞那血淋淋的鱼肉块。
“仓廪实而知礼节”,所以人在极度饥饿的时候将自身的兽性暴露无遗,人也只有在饥饿的时候才能最充分地认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
野兽不懂得伪装,鬣狗饿了,就咬死斑马、攻击猩猩,然而最后还是Richard Parker一个猛虎扑食将不可一世的鬣狗变成果腹的美味。
救生艇上只剩下猛虎和少年了。少年本能地意识到,自己要生存下去就离不开老虎,老虎的存在让他时刻保持警觉,保持身体的运动,同时避免了死一般的孤寂。他明白,要避免老虎饥饿之后来攻击自己,那就要设法为老虎寻找食物和淡水,并驯服老虎使得人虎井水不犯河水。
老虎似乎也明白,眼前这个瘦弱的素食少年,正是自己生存的希望,昔日的猎物此时成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人虎成为一个对立统一体。
终于,他们都“弹尽粮绝”了,在人虎都奄奄一息的时刻,少年把老虎的头轻轻地放在自己的大腿上,眼含热泪准备迎接“神”的召唤。
人世间的一切,就像那个神秘的圆周率Pi一样,每向前走一步都会有一个新的结果,但谁都无法预知它的终点究竟在哪里。
当Pi再次睁开双眼的时候,救生艇漂到了一个神秘的小岛上,他们得以暂时补充给养,然而又是处于某种本能,让他们发现这个小岛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鬼,于是少年再次回到救生艇,驶入茫茫大海。
经历了九死一生,少年和虎终于抵达墨西哥海岸,当小船在海滩上一停稳,少年已精疲力尽,一头栽倒在沙滩上。老虎,却一纵身跳下船来,径直朝远处的密林走去。它在密林边缘停留了片刻,按照“人性”的理解,它似乎应该回过头来对自己的相依为命二百多天的少年回眸一望,或是再狂奔回来在少年沧桑的脸颊上深情一吻,再奔向丛林——这,也许是一个颇赚取眼泪的人兽共存,自然和谐的大团圆。
然而事实不是,老虎竟然头也不回地一个健步消失在密林之中,留下奄奄一息绝望的少年。
父亲的话看来是对的,野兽毕竟是野兽,现实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不是所有的结局都是花好月圆。有时我们付出再多,情感投入再多,现实毕竟是残酷的。你别无选择,一厢情愿的你,只能图增痛苦。人连自己的情感都无法控制,又如何掌控他人(野兽)的情感?
如果小说写到这里,也可以结束了:一个回肠荡气的,生存和死亡,坚持和放弃,信念和理想,神迹于奇迹,人性与自然……。
但是,平庸的作品和伟大的作品的区别就在于,前者你看过之后要么没啥感觉,要么马上就有一大堆的感叹;后者,让你突然有一种震撼,让你陷入深深的思考却一时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也弄不清作者的意图究竟在哪里,留下的,只是一串串问号。
“Life of Pi”的高明之处就在最后看似不经意的一段:日本轮船公司代表来医院里看望Pi并借机了解失事原因,Pi讲述了自己的一段海上奇遇之后,两个日本人无论如何不相信,于是Pi就讲述了另一个更接近生活的现实版:
pi和他母亲,还有船上的厨子和一个中国水手一起上了救生船。水手摔断了一条腿,腿不断发炎。厨子整天担忧食物和淡水,而自己晚上却偷吃食物。有一天厨子说锯掉水手的腿才能让他活下去,于是大家就帮着锯掉了他的腿。然而水手痛苦了几天还是死了,厨子把他的肉切成了一片一片晒干,说要拿来钓鱼。母亲却发现他在偷吃那些肉,于是愤怒地和厨子对打起来,厨子最终杀了母亲,吃了她的肉,还把她的人头扔进水里喂鲨鱼。Pi忍无可忍拿起厨子故意放在一边的刀把他杀了,就像他杀了母亲一样。他知道厨子自己也不想活了,因为他自感罪恶深重。(这段内容,李安选择了Pi一个人平白的叙述,没有一丁点画面的再现)
故事的结尾,Pi问作家:你相信哪个版本?作家回答:老虎的哪个。Pi说,"And so it goes with God." 作家在日本人的调查记录上发现,日本人最终也接受了老虎的版本。
我非常怀疑老虎的版本真的被接受了,面对人性的黑暗和现实的残酷,面对公众的眼光我们都可能选择用虚幻和神秘来掩饰内心——并以神的名义。虽然现实的残酷和黑暗不是常人愿意面对和接受的,但是我内心深处相信,人的版本才是现实。正像作家后来解释的那样,斑马代表水手,鬣狗代表厨子,猩猩是母亲,而老虎就是Pi自己。
我甚至感到,小说作者自己也隐喻了人的版本的真实性,否则他不会将一场堪比泰坦尼克的灾难一带而过,又极度戏剧梦幻般地让关在轮船舱底笼子里的动物逃脱,除了Pi却没有任何其他人幸免。
至于究竟哪个版本更真实,作者还是高明地留给了读者。同时作者也把故事要表达的宗教和哲学的思考留给了读者,甚至连眼下Pi的生活,只是简单交待了他有了家庭,至于是否幸福,Pi说,这个结果就由你(作家)来决定了。
看完电影,又匆匆浏览了原著,我的感受是,人是神性、人性和兽性的三位一体,人在极度困惑绝望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把自己交付给“神”,哪怕你只是信仰科学,这个信仰本身也让你把“科学”看成了“神”,但是当神也无能为力的时候,人性中求生的本能,兽性就表现出来了。饥饿是兽性表现的最淋漓尽致的最完美时机,当人类历史上当极度的灾荒来临,当草根和树皮都被吃光的时候,一切的违背人类道德伦理的丑恶和残忍都不算什么稀奇的事儿了。
由此我又想到了另一部电影——《1942》。有评论说那时中国人丧失了两条道德底线:帮侵略者打击自己同胞,人吃人。可是单纯的谴责道德或鞭打人性是不管用的,别把人性逼入死胡同,无路可走的时候,道德和人性都是很丑恶的。
在风调雨顺的时候,人类往往想当然地接受世间美好的符合人性的一面,忽略“神“的存在,或是站在道德的高度鞭打兽性的丑恶,却忘记了自己内心的那只“老虎”只要时机一到便会窜出来作恶。
其实,善与恶在人类社会里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没有恶,就体现不出善,没有了善也就看不到恶。人性的善良是将“恶”隐藏、转化、升华之,而不是完全消灭了恶。 “恶”(兽性、欲望和本能)从来无法被消灭,它一直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部分。如果彻底完全消灭了恶,人类也就丧失了生命的活力,正像Pi如果没有猛虎相伴,也不可能保持警觉,早就被大海的波涛掩埋了。
正视“恶”并与之共存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信仰,当然,正视自身并建立信仰并不容易,正像李安自己说的:“每个人心中都卧虎藏龙,都有恐惧、不安、挣扎、欲望和不安。我觉得我对信仰,还是有一种向往,可是心里面还是有那头老虎,还是搞不定。 ”
那么平日温文尔雅且名成功就的大导演为什么还要不断挑战看似和自己完全不搭界的题材:同性恋,色情,野蛮和暴力呢?为什么李安的作品总有一种挑战人类视觉和思维极限的成分?随和淡定的李安心里的“老虎”又是什么呢?面对记者直白的提问,李安也严肃直白的回答:“ 这个不能讲。”
我们尊重李安个人的情感,与其试图窥视他人的内心秘密,不如我们正视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己内心的“老虎”,认识它,驯服它,与它和平相处,带着它生活,因为它从来就是自己的一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反省自身的兽性,包容别人的兽性,同时对自然和“灵性”保持敬意,尊重生命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神性、人性和兽性的三位一体就是Pi最初的那个“3”,小数点后面数以亿计的数字才是我们每一个肉体,是我们存在的每一天,是生活的点点滴滴。也许,这其中任何一点都可忽略不计,肉体的存在与否,大小轻重以及最后的结果也不是人类能够把握的,没有人能知道结果在何处,也没有人知道终点会是怎样。然而,每一个点串联起来才形成一个完整的Pi,每一个肉体的存在才能保证整体的延续。我们不必在乎Pi如何终结,但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点,以及这些点所连接的过程,就像印度少年Pi认认真真地默写出一个个圆周率的数字那样。
这,就是我理解的Pi的故事。
最后说说李安的电影。
上面的文字,其实不是对Life of Pi的影评,因为我发现李安这次没有对小说原作做出什么改动,而是忠实地用电影语言来诠释了小说的原意。就电影的艺术性和表现性而言,李安做得近乎完美,但是这部电影的哲学内涵和思想性却不能归功于李安。
当然,小说改编成电影且超过原作的不多,我看到的最佳范例是“Benjamin Button”(请参见《如果时间可以倒流》),Life of Pi只能说导演具有好眼光看中了一个好故事并用视觉语言描述了出来。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我感到3D技术似乎不应该运用于这样一部让人思考回味的作品,架在鼻梁上蹩脚的眼镜和那些过于绚丽逼真充满动感的画面常常打断了我的思考,也破坏了故事的深层次的哲学韵味。3D应该属于007这样的纯娱乐片。好在“007 will be back.”
李安赶了回时髦,也期待李安驯服了自己身上的“老虎”后再度归来。
你该挨打!
不过,文章的确很好。你可尝试着搞专业电影或者影视评论了!
你该挨打!
不过,文章的确很好。你可尝试着搞专业电影或者影视评论了!
你该挨打!
不过,文章的确很好。你可尝试着搞专业电影或者影视评论了!
I read the book (well, most of it) and watched the 3D – I did enjoy the author’s hilarious choices of expressions (they cracked me up often :) … The movie filled in some of the pieces that I overlooked during reading while enhanced other parts of the story …
What I fail to connect was the analogy the author was trying to portrait !!
Thanks very much for elevating the story to a higher philosophical level !!
至于Life of Pi则兴致缺缺,觉得太装蒜,可能是一直以来都不太喜欢李安的片子的缘故
写的非常好,谢谢!
一定去电影院看一下3D“Life of 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