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欢迎大家来坐坐,聊聊
个人资料
悟空孙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爱情的自由与不自由——读《因为女人》有感

(2012-10-11 09:00:45) 下一个




《因为女人》是在国内引起广泛争议的一部小说,作者是写过《白雪红尘》(曾在天涯)和《沧浪之水》的阎真。

《因为女人》的情节也许有些俗套:纯情女大学生成为“小三”,最后虽然也为人妻,为人母但逃不出悲剧的结局。

故事并不新鲜,新鲜的是作者在小说中运用大量的心理描写并借小说人物表达的观点:女性,之所以成为女性而承受世间的不公和牺牲,首先是生理因素,其次才是社会因素,女人的遭遇,就 “因为(你是)女人”。

小说的开头引用了女权主义先锋西蒙•波伏娃《第二性》中的一段话:

“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在生理、心理或经济上,没有任何命运能决定人类女性在社会的表现形象。决定这种介于男性与阉人之间的、所谓具有女性气质的人的,是整个文明。”

紧接着,阎真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女性的气质和心理首先是一个生理性事实,然后才是一个文明的存在;也就是说,其首先是文明的前提,然后才是文明的结果。生理事实在最大程度上决定了女性的文化和心理状态,而不是相反。把女性的性别气质和心理特征仅仅描述为文明的结果,就无法理解她们生存的真实状态。在这里,文明不仅仅是由传统和习俗形成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性别就是文化。”

阎真说得还是有些含蓄,性别就是文化,而由不同染色体造就的性别差异如何使得女性在生理和心理上与男性有着不同的感受和经历呢?

借助故事人物,作者告诉我们,男人是“狼人”,男人看重的就是年青美貌,女人要一份情和爱,一个安全感。但是什么是情?爱与安全感来自何方?

女一号柳依依的第一任男友这样说:“爱是自由的,没有自由就没有爱。自由给爱插上了翅膀,让爱飞翔。可以说没有真正的自由就没有爱。”

问题是,将自由赋予了男人,男人的爱就会泛滥了,因为年青和美貌是瞬间即逝的。而女性希望给男性的自由加上一个限制,独自占有这份爱,以此获得安全感。所以男女就自身的利益出发,总希望爱情是自由的,但是自身的自由往往会建立在对方的不自由之上。所以爱情又是不自由的,甚至和孤独紧密相连的——爱,却爱不着,单相思着,或许是爱的最高境界。

但是,柳依依自己也意识到:“在这个欲望的世界上,一个女人,如果她已经不再年轻漂亮,她又有什么理由什么权利要求男人爱她、疼她、忠于她?如果他说这种要求太高、太残酷、太不近人情也不人道,因为他是一个男人。”

毕竟,“自由不是谁想咬就咬一口的大苹果”。这句话,作者看似是在批判男性,其实阎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两性关系问题上,我个人对自由没有特别大的好感。这不是说男女不应自由恋爱,而是说,太多的男人在自由的旗帜下去实现妻妾成群的梦想,像小说中的夏伟凯一样,对女主人公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这种自由对女性来说简直就是恐怖主义。在小说中我说,自由不是谁想咬就咬一口的大苹果,这是对女性说的,也是我希望她们慎用自由的权利。”

看似有些矛盾,怎么从鞭挞男性恐怖主义一下子就跳到了“希望(女性)慎用自由的权利”?女性在两性上的自由是什么?作者没有明说,读者只能自己去体会了。

在一个以物质为基础的欲望社会,自由成了一个奢侈。要想在一个“自由”人那里得到爱,也就越来越困难。因为,“有了男人自由表达欲望的权利,女人就丧失了爱的权利,因为,她不可能去爱一个自由表达欲望的人,那是一条绝路。”

“越是得不到爱就越是要怨,越是怨就越是得不到爱,恶性循环,再也分不清哪是结果,哪是原因。”

柳依依在结婚后和丈夫的一段对话颇值得玩味:

——“女人吧,有些事情,不可以太执着了,太执着了伤身体,还伤心。”

——“这点执着都没有,女人还要不要在这人间做人?”

——“那就没有办法了。你说窗前有那么好的风景,却不让探头去观赏一下,那不是很痛苦吗?一块口香糖,就算它真的很甜,又怎么经得起几年的咀嚼?你们不能理解男人的痛苦。没办法,实在是没办法,从古到今都没办法。”

——“就算是没办法,就不能为孩子做点牺牲吗?”

——“这个牺牲几千年来都是女人做的,这个局面总是有道理的,现在突然要男人做?” “唉,真的是没办法。”

——“女人她不那么精彩了,那不是她的错,如果还是那么执着,那就是她的错了。……有些事情,对男人来说,古时候是一种生活方式,后来是一种罪行,现在还得看成一种生活方式,这样想就想通了。现在是个宽容的社会了。”

——“你不觉得这样说太不道德了吗?”

——“道德太道德了就不道德了。”

婚姻到了这一步,就是“两个圆,相交的部分只剩下孩子了。”

女人的出路在哪里呢?女人如何解脱?女人能不能像小说中的二号人物苗小惠那样现实:“女人要把自己捆起来,又要怨天尤人,那就只能怨自己了”,和男人一样去放纵去找没有情的性?

女人的生理性决定了她不能——因为女人。女人的“情”来自何方?“女人的情绪,无论如何,首先是要看对方的身份的,就像男人首先要看女人的身材长相。”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女人的情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情”也一定和某种物质化的东西连在一起,卡西莫多再高尚再纯净,没有女人会真的嫁给他的。

那女人是不是也和男人一样独立,一样强大,拥有一样的权利从而不用依附男人了呢?作者也给了否定的答案——“爱,这个在女人一生中占有绝对主导地位的价值,会越来越难以实现,这是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副产品?有女权倾向的女人,在感情上几乎无一例外是失败者。我觉得女权主义在理念上不符合和谐社会的理想。我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具有女权主义倾向的女性大多生活状态不好。因此,从理念到实践,我对女权主义不敢恭维。太强大的女人往往很难经营好家庭和婚姻。”

毕竟,残酷的现实是,这个世界还是男人的世界,男人操纵这大多数的资源、权利和财富,而男人又都是“狼人”。现实虽然残酷,但是谁也没有能力逃避,更不必对现实绝望,也不要对男人绝望,因为“对男人的绝望其实就是对世界的绝望。 ”

其实这就是男女两性交往中的真相,虽然“真相都揭出来,那将是怎样的震撼啊!”

欲望社会里的“真相”是可怕的,也是悲剧的根源。所以“欲望的时代是一个悲剧性的时代,她们在人道的旗帜下默默地承受着不人道的命运。有人说过,母系社会的解体是女性具有历史意义的失败。也许,欲望化社会的出现是女性又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失败吧!”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不得不承认“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是有道理的,至少贪婪是人性的本欲——“人性就是欲望,欲望就是人性”,我们灭不了人欲,至少应该有所抑制。 

男人要抑制自己的欲望,女人也应如此。不但对于“爱情”强烈执着的追求是一种欲望,波伏娃那种“我绝不让我的生命屈从于他人的意志” 也是一种欲望——“太执着了伤身体,还伤心”。

波伏娃得到她想要的了吗?她一生跟随萨特,可萨特身边的女人不断,到死波伏娃也没有名分更没有得到一分财产,这是女权主义者心目中的自由和平等吗?

无论如何,这不符合中国文化中女人对于两性关系和幸福的诠释。

也许,波伏娃内心的确是平和的,她和萨特之间根本没有必要一张纸来约束对方,他们是肉体和心灵的伴侣,都给与对方应有的宽容和平等。但是,这样的两性关系没有普遍的意义,绝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那么我们高喊“独立”、“平等”、“自由”等口号有什么意义呢?

“精神自由”对于女性(也包括男性)是最困难的,经济的独立并不能带来精神的独立和自由。

所以,阎真认为:“女权主义意味着把男性当作潜在对手,这不符合和谐社会的理想。还有,在现实中我也看到,有女权倾向的女人,在感情上几乎无一例外是失败者。我因此对女权主义抱有警惕,它不会给女性带来幸福。我根本不欣赏波伏娃和萨特的关系,更不认为他们的关系在中国的实践中会有任何积极意义。我觉得女权主义在理念上不符合和谐社会的理想。我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具有女权主义倾向的女性大多生活状态不好。因此,从理念到实践,我对女权主义不敢恭维。”

对于由生理和社会决定的“女人”,阎真认为,智慧者应该学会向现实做适当的妥协,“妥协是生存智慧”,比如柳依依如果结婚后,忘掉过去,好好经营婚姻,或是另一个结局。

那么,女性除了在家庭中经营好婚姻还有别的出路吗?女性的自我解放是否要回到起点?男性的欲望化必然是女性的悲剧?不可能平等的男女是否还有寻求和谐的可能性?一如女主人公柳依依在小说最后的追问:“还有没有一条路让女人走呢?

阎真给女性两条建议:一是认真对待爱情,乘着青春正当时好好把握爱情,二是,当女人嫁为人妻后,将亲情当作事业去经营。

如果亲情是一条出路的话,那究竟什么是亲情?维护亲情和维护爱情又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看来一个问题有了答案,而答案又带来更多的问题。

许多女性读者在阅读了这部小说后理所当然地对阎真的观点进行了抨击,但阎真说,我可以修改我的语言,但决不改变我的思想和观点,事实你不去揭露并不代表它就不存在。

也有理性的女性读者作出了反思。金鹰网记者何玉娟在采访了阎真后写道:女人的出路是当好女人。

《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认为,虽然阎真的描写有些片面,但是片面的深刻好过全面的肤浅,况且小说中也有相貌平平的吴安安 “没资本折腾,找了个男朋友也没资本折腾”,日子却过得最顺心。伊帆研究生毕业留校与被柳依依否决的郭博士也过得不错。“同样是知识女性,她们的女性自我认知并没有把男性当作潜在对手,她们身上比柳依依们多了张爱玲所指的“妇人性”,她们比柳依依们多了个人价值和伦理道德上的生命尊严。”

 至于说如果波伏娃真的走上了一条自由之路,那么中国也不可能有波伏娃,“因为在中国几千年男权的肥沃土壤难以成长这样的自由之花。”

片面的深刻好过全面的肤浅,要求一位作家全面且深刻过于苛刻了,我们期待有其他的作家从女性的角度“片面”地分析男性在两性中的地位和角色,从而让这个话题全面起来。

我期待写过《蜗居》的六六在经历了最近的情感风暴后能从城市小资情调中蜕变成熟,写一部《因为男人》,让我们看看男人的无奈和悲哀。因为无论两性的冲突如何演变,男人女人毕竟还是要在这个星球上长远地相处下去的,女人的不幸也是男人的不幸,“还有没有一条路让女人走呢”?这个问题的另一面其实就是:“还有没有一条路让男人走呢”?

希望六六能给我们一些答案,严重期待中……。

*********************

以上内容,基本上是复述小说作者的观点,引号中的文字更是照搬原文,不完全代表本人观点。

下面我谈谈自己对波伏娃的一点看法:

作为一个极端的女权主义者,波伏娃在《第二性》中不仅控诉男人对于女人的歧视、卑鄙甚至有时残忍的所作所为,同时也指出了女人对于自己弱势地位的造成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波伏娃认为她们被动、屈服、缺乏雄心。在波伏娃看来,女性获得解放必须依靠以下两个途径:对于生育与否的自我决定权以及工作。波伏娃还认为,在生物学构成上来看,男性和女性是同等,对称的。只是在分娩和哺乳时,女性回归到了兽性、向内性,而男性,没有这些不可避免的牵绊,可以追逐、创造卓越和发展,即摆脱兽性。

本人不敢苟同。

男女的差异首先是生理的,先天的,其次才是社会的。两性的生理构造决定了女性的快乐必须通过男性获得,这是自然的缺陷和悲哀。女性对于自身解放固然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出路决不在于掌握生育和工作权。

生育是上天赋予女人的权利也是责任和义务,虽然男性应该分担其中的一部分责任,但是绝大多数责任毕竟还是要有女性承担,靠拒绝生育而和男性“平等”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全人类的渎职。当然,作为个体,女人应该有这个权利和选择,但是不能绑架男人一起接受这个选择。

“工作”这个概念对于女人来说不仅仅是和男人一样去外面打拚,养儿育女本身就是工作,面对这天大的工作,女人在整体上是没有权利决定的,男人也没有。

前面说了,男女的一切不同,都首先来自生物学上的差异,而正是人类在繁衍下一代上和动物有着天壤之别,才让男女更加进一步的分化。

女性在为人母之后,母性彰显,母爱光大,女人也由此演变成真正的女人,脱离了兽性。内向性本身就属于人性范畴。而男性,在繁衍后代的前后,并没有太大的差异,男性所追求的东西基本上是永恒不变的。男性少了一些对下一代的牵挂,不想女性那样是发自内心的关爱与呵护,所以男性还没有摆脱兽性,女性却由此升华到人类的世界。

人类世界中有了精神与情感,这就是女性比男性更多追求的东西。

可惜的是,作为人类的女性和狼性的男性生活在了同一个世界里,还要相互依赖,相互协作。

与狼共舞是一个令人悲哀的客观现实。

人不可能改造狼,狼也不会变成人。那只有让人在退回狼。

动物世界是简单痛快的,动物世界也是一个母系社会。许多动物雄性就是雌性的奴隶,是为雌性服务的。在雌雄交尾前后甚至交尾过程中,雌性会吃掉与之交尾的雄性。

最著名的是螳螂,一位美国昆虫学家向《科学》杂志报告了他在实验室看到的雌螳螂在交配前吃掉雄螳螂的头,而无头雄螳螂仍设法完成交配的奇怪情景:“在吃它的丈夫的时候,雌性的螳螂会咬住它丈夫的头颈,然后一口一口地吃下去。最后,剩余下来的只是它丈夫的两片薄薄的翅膀而已。这真令人难以置信。”

从此,雌螳螂 “吃夫”和雄螳螂“殉情”就是世人皆知的事实了。生物学家们还找到了“吃夫”的合理性——之后雌螳螂的生育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高!

还有狮子,雄狮你别看他那威风凛凛的样子,其实在以母狮为中心的狮群里,他就是一个母狮的玩物,雄狮不狩猎,食物都有母狮提供,但是一旦雄狮年老体弱,没了“性趣”,不是被母狮一脚踢开,就是被其他更“年轻漂亮”的小白脸取而代之。

其实人类起初的母系氏族里,女性也是绝对的权威,男性不过是廉价劳动力和性奴,因为传宗接代是头等大事,如果男的既不能劳动又不能播种的话,那就像用过的药渣一样,扔了。

虽然这样,男人还是和其它所有雄性动物一样打扮自己,头上插根羽毛,腰里围块兽皮在山洞口跳舞唱歌,讨好女人,偶尔还打打群架什么的。

忽然一日男人似乎醒悟了,与其这样守着巴结女人,不如自己开创一片天地。于是男人不但种人,还种地狩猎了。

某年大雪封山,女人没有吃的了,就来讨好男人,男人不待见她。她急中生智,学习男人,抓起一把雪抹抹脸,把自己打扮一番……。

男人终于明白了,靠打架还不如奋发努力创造财富,这样更容易赢得女人。

于是,男人开始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人类开始脱离母系氏族迈入文明。女人也成了自然界中唯一打扮自己博取男人欢心的动物。

至今,文明世界里男人是主导,而仅存的几个母系社会无一例外,都是落后愚昧的象征。男人超越女人,成了人类世界步入文明的起点——这是现实,残酷而无奈的现实。

还是动物世界好啊,母系氏族让女人解气!可是没有女人愿意做一个野兽或者会到原始社会的。怪只怪当初上帝没有编制好人类社会进化的程序,从而有了太多的bug,今天的男人和女人们,也只能共同努力,为自己,也为他人创造一尽可能完美的世界来。

毕竟,男女在恋爱时期都享受过和谐和温馨,那么婚后如何保持这份温馨?看到有网友说:“我们要想维系夫妻关系,除了必要的糊涂,还是要继续带上面具去生活,这是责任,而非虚伪。”——是否有道理,这“面具”究竟是什么,大家各自解读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saluki 回复 悄悄话 女人没有男人就不能活吗?能不能把空虚寂寞无聊的时间用到工作上,家庭上?每天都用心努力工作,用心抚养教育儿女。既然男人的本性决定了他们风流成性,就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工作是可以依靠的,是女人安身立命之本;孩子是可以依靠的,可以带来快乐希望和安慰。女人要经济独立,人格独立,不要靠男人,无论精神与肉体。衰老并不可怕,因为我们不是以色相为生,人生有多少快乐,父母孩子,美衣美食,工作的上升,柳依依是多么狭隘的钻牛角尖的女人,把日子过得凄凄惨惨。借诗人郭小川话:春的后面不是秋,何必为年龄发愁?只要你结好自己的果子,你就不会再春花前害羞。与其自怜自怨,不如努力拼搏,活出精彩的人生。
心水 回复 悄悄话 婚姻就如同是天平, 天平两端的砝码重量相近,婚姻相对稳定。如一端砝码过重,平衡打破,婚姻当然会出现危机。这对婚姻中的男女都适用,不存在某个特定方要自由,另一方不要。

不同意柳依依美貌青春不在,丈夫的关爱不在。 女性还因有其他内在的吧。当然这两样随着岁月的减重,其他的要加重, 让天平继续平衡。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