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11)
2008 (219)
2009 (121)
2010 (101)
2011 (161)
2012 (183)
2013 (99)
2023 (1)
2024 (1)
汉语的称呼语可能是所有语言里最为复杂的, 英语里一个cousin,中国人在搞清楚他/她是“爹亲”还是“娘亲”,是男是女,是长是幼之前是万万不能随便称呼的。
难怪,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的称呼就无疑反映了我们的文化,而传统的等级贵贱的传统观念,自然就潜移默化地融合进我们的日常用语里了。
汉语称呼的特点,一是繁琐,目的在于分清长幼亲疏;二是有大量的谦卑词,因为中国人注重谦虚,讲究“卑己尊人”的美德。所以,“我”在汉语里就有“在下”,“鄙人”,“ 小可”,“不才”,“愚”,“窃”,“臣”,“奴”等等。
为什么要这样贬低自己呢?
按照孙隆基先生的分析,中国文化中“人”是由“二人”来定义的,即个人的存在取决于他人的判断和评价,没有独立的人格意识,就缺乏自信,只好把自己放在一个卑贱的地位才能赢得他人的注意,赏识和尊重。
另外,中国传统家庭的长幼秩序,使得“当家的”把自己的子女和妻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所以自己一“谦虚”,顺便把家人也包括进去了,于是产生了“犬子”(林语堂曾打趣地说,中国人总把儿子称为狗子,儿子到后来就走火入魔,不养双亲,六亲不认了),“糟糠”,“贱内”,“拙荆”这样的别称。后来妇女解放了,女人家“损”起丈夫来也丝毫不逊色:“挨千刀的”,“老不死的”,“糟老头子”等等——在这样的“二人”人格里,损你也就是损我自己,也就是谦虚,而这“谦虚”也就成了美德,虽然这种“美德”建立在贬低他人之上。
反观英语,“I”是唯一的大写的人称代词——大写的“人”,因此,强调“个性”和“独立人格”就成了来源于古希腊伦理和价值观的西方文化特征。基于这种价值观的美德在于强调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的独立的个体的完善(integrity)。
西方人无论高低贵贱都不用把“尊称”挂在嘴边,更不会用不尊敬的词来指示他人。家庭中的称谓也十分简单,有时连孙辈对祖辈都直呼其名。如果你看过英语教学片“Family Album, USA”可能会记得当Robbie见到爷爷时叫了声“Grandpa”,爷爷则说 “Call me Malcolm”。
对于中国人看说,这是极大的不敬,没有礼貌,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受到赞扬后还大大“损”自己一下,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也会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这,其实是文化的差异,和有没有礼貌,是否诚实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有一种说法,即一种文化发展,可以从其称呼语中看出一二,而称呼语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细想下来不是没有道理。
西方人对待称呼不太讲究,但对于每一个个人,甚至虚拟的童话人物、动物都要赋予一个独特的名字,西方人在谈到自己家庭成员时,必定用名字来替代,不像中国人,一个“我老婆”,“我儿子”,“我家的狗”就过去了,中国童话里的动物都是无名无姓的。毕竟,一个文化里个体都是独立的,享有独特的指示符号,另一个文化里个体总是依附于另一个更强大的个体才有可能存在,有了主体就可以了,附体的符号纯属多余。
当然,文化产生于一个特定的人群,只要被这一人群接受就可以了,更何况中国人有时用比较谦卑的称呼也不一定是歧视,比如许多家长爱给孩子起一个“贱”名,目的是好养活,再有,中国文化中“胖”并不是一件坏事儿,“胖”和“福”还常常连在一起呢!
问题是,如今中国打开国门,走向世界,价值观正逐步和世界接轨,文化理念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称谓也开始受到挑战。
我的一位朋友在家里称呼老婆“胖胖”,老婆也乐意,可是有一天粗心的丈夫在朋友聚会时脱口而出叫了一声“胖胖”,再看他太太那胖乎乎的鹅蛋脸一下子就变成苦瓜脸了。我暗暗为这老兄捏把汗:今晚回家一定要给“贱内”跪搓衣板了。
汉人人口最多,繁殖最快,所以,汉人对性交最热衷。
引: "...女性的自我通常是"me", 不是"I". "
如何说? 他们洋女人也是用"I"的啊?
---===
是的!
我们也要把我们的文化推广出去,叫他们接我们的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