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欢迎大家来坐坐,聊聊
个人资料
悟空孙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故乡行杂七杂八之流水帐(四)烟花三月下扬州

(2007-04-23 19:17:24) 下一个


我在写《宅院深深,往事如烟》《二十四桥明月,故人何处吹萧》
时就许了一个愿:一定要回扬州看看。
三月
22, 梦想成真了。 

面包车离开南京在高速公路上开了一个多小时,忽然看见路边这幅巨型的广告牌,中国人都知道,扬州到了。也不知道扬州人打算把这个广告牌立多久,哎,风吹雨淋的,幸苦您了,核心同志
  


关于扬州,我在前两篇关于扬州的文章里已说了不少,恕不赘述。还是随着我的照相机,边走边聊吧!

扬州的西园大酒店
是扬州第一家四星级涉外旅游饭店,曾接待过江泽民、金日成、吴作栋名人政要。这
家具有四十多年历史的酒店在小城扬州还是颇有气派的。



酒店的门外便是御码头,那是乾隆游览瘦西湖时的登舟之处。用条石铺成的坡道,宽大平坦,斜向河中。河边有一座小亭,亭内立
御马头石碑一块。据说,当年的林黛玉就是从这里登船,去的荣国府。 

来到淮扬菜的发源地,吃当然是首选的项目。宴请是从早餐连续到晚餐,中国人的热情可见一斑。吃到这份上,我的内疚感也少了,这些美味佳肴,不吃也白不吃不是?扬州美食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灌汤包。薄薄的皮子包着鲜美的汤汁,热气腾腾,香味四溢,让人食欲大开。但是看着着与众不同的包子一时间还不知道怎么下口。这时,陪同的那位肥头大耳的市府官员教给我们一套包子经:“轻轻的提(皮薄,提起来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慢慢的移(慢慢的移到盘子上),先开窗(用嘴先咬一个小口),后喝汤(再吮吸里面的汤汁,别急,小心烫着!)最后一扫光!(汤吸完了包子就变成了一个薄薄的肉饼,把肉饼卷起来,一扫而光)” 呵呵,看来这些大小官员都可以获得MBA证书了!(Master of Baozi Appreciation!)


当然,没有MBA学位的食客可以使用附带的吸管,用吸管吃包子真别有情趣! 

不游瘦西湖是不算到过扬州的。比起许多年以前来,瘦西湖治理得真是不错,可以说湖水清澈,岸边桃红柳绿。你可以租一艘龙船,慢悠悠地荡漾在平静的湖面上。瞧我们这艘气派的龙船!



舱内还有扬州美女的古筝伴奏,曲目当然少不了“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就差每人穿一件龙袍了!其实龙袍不必,那弹琴的姑娘要是穿一件唐装,感觉就大不一样了。看来扬州旅游局的人还是要好好学一下经营管理之道。



对面一艘小船驶来,摇桨的竟然是一位美丽的少女!那一身蓝底青花的江南农家服饰,让人眼前一亮。
可是满船坐的大老爷们,却让一个小姑娘摇桨,真太不怜香惜玉了。何不让妹妹你坐船头,递茶倒水,
找一个哥哥划船唱歌,岂不更有诗意?

离船登岸,来到瘦西湖的新景区——二十四桥。杜牧诗中提到的二十四桥,本是一个谜,现在的这座桥,自然是新近的建筑。那是因为江核心对外国人说,我的家乡有著名的二十四桥,于是就有了二十四桥……。设计者凭想象设计了二十四尺高,二十四米长,二十四个台阶……。

 

离二十四桥不远,立有一块石碑,上刻毛泽东手迹“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过去从未看到毛泽东书写他人的诗句,这回真是开了眼了。据说是老毛一时兴起,玉笔一
挥,又随手扔进了纸篓,后被田家英拾起收藏,如今可便宜了扬州人。



扬州人的确也是精明的了得,当年的盐商们可是富甲天下,闻名遐迩的。盐商们建造的庭院亦是气势非凡。个园是盐商宅院的代表,其前身是清初的寿芝园。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商黄至筠购得此园并加以改建,因种竹多,得名“个园”,其意有挺直不弯,虚心向上之意。“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个园是以竹石为主体,以分峰用石为特色的城市山林,相传出于康熙年间著名画家石涛之手。


  

徐园构筑于原清初韩园桃花坞故址,位于瘦西湖长堤春柳北端。其得名与袁世凯的干将徐宝山有关。
 

徐宝山原是出身于社会底层的篾匠。青年时踏上江湖,做贩卖私盐的不法勾当。一方面他为人奸诈狡猾,总能在夹缝中让违法生意屡屡得手,大发其财;另一方面,他为人又豪爽义气,令许多宵小之徒聚在门下。没用多久,这位人送外号“徐老虎”的黑社会老大,就成了长江下游远近闻名、无人敢惹的大盐枭。辛亥革命一爆发,徐宝山摇身一变,转瞬间成了革命军第二军军长,俨然是光荣的反清义士。 

张勋复辟时,徐宝山领命力战张勋,把张勋打得大败。待攀上袁世凯的高枝,他又扭过头竭力支持袁世凯称帝。目睹此景,时任上海都督的陈其美,决定利用徐宝山酷好古玩这一嗜好杀之。陈其美找到炸弹专家黄复生,请他制造一枚炸弹,伪装成古玩“美人霁”藏在锦匣里,经过巧妙的铺垫送到徐宝山府上。当馀宝山欣喜地揭开锦匣时,炸弹爆炸了...... 

徐宝山死了,过去的部下还算有良心,四处筹款于1915年在瘦西湖畔是址,为其修建祠园。袁世凯感念其支持称帝有功,拨来一万两白银,徐宝山的遗孀也变卖了自己的首饰,又向盐商募化来一些银子,才使祠园建成。 

徐园修好后,要在高高的门楼上刻上园名,有人便找杨州名士吉亮工。吉亮工对徐宝山极为不齿,可又不好拂来人的面子,便乘来人没注意,随手抓过一块抹布,蘸上浓墨一挥而就,写出龙蛇飞动的“徐园”二字;只是这个“徐”字尚是行楷,到了“园”字已成行草了。再仔细看,就会发现“园”字好似一只猛虎困于笼中,耐人寻味。   

好了,游山玩水也不能忘了正事儿。接下来的项目是参观扬州中学。

刚到扬州时,市领导不厌其烦地说了好几次,这里是江泽民的故乡。中方的翻译可能觉得地球人都知道江主席,只害得我费了好大口舌才解释清楚谁是这位前总书记。一到扬州中学,江泽民三个字就更是不绝于耳了。好在扬州中学不仅仅出了江泽民,还有胡乔木,更有我崇敬的朱自清。 

 

不愧是江苏省重点中学的头号牌子,这里的学生基本上能用英语和洋人交谈,英语老师的口语也相当不错。副校长用英语做的八股报告听起来也别有意味。我们私下里问学生,你们喜欢这里的学习生活吗(他们每天七点到校,晚上九点半离开)?答曰:“不喜欢,可是没办法!” 由此进一步体会到了国内中小学生的负担过重,我亲眼看见小学生拖着带轱辘的“书包”上学。到处喊减负,却又是一个走不出的怪圈。据当地官官透露,眼下中学生甚至有小学生不堪负担而自杀的已非个别案例,如此下去,中国的教育如何得了! 

在一个曾经名人辈出的扬州中学,如今只见不少的高考状元,却不见真正的有用之才。在这种教育体制中,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看到第二个朱自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回忆小时候的晴天 回复 悄悄话 看不见照片啊。。
UH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好文!看见自己的中学,好亲切。
beautyinautumn 回复 悄悄话 我那是走马观花一日游,还是你写得更加人文化。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