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我国的古典文学,尤其是诗词歌赋是极为丰富的取之不尽的宝库。在这些诗词歌赋中,蕴藏着极为深刻的哲理,如何把其中的哲理挖掘、提炼、整理出来,使人们在欣赏玩味作品的诗情画意的同时,领悟诗中的哲理,是一项十分有益的工作。1982年,肖民重先生写了《古诗哲理趣谈》一书,在这一方面作了可贵的尝试,林青山先生为此书作了序。该书从诗入手,引出哲理,以情动人,以理育人,使人在诗歌美妙的意境中,看到哲理的光芒,在美的薰陶中受到哲理的启迪,融哲理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为普及宣传马列主义哲学原理,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国的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学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教育领域正在进行着一场重大的改革,即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校在开设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同时,还要开设开发校本课程,我觉得,在中学生中开设古诗词的鉴赏课,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浩如烟海的古典文学诗歌中领略诗歌的情境,又体味其中所蕴藏的哲理,在学习和鉴赏古体诗的同时,用通俗的语言渗透哲学道理,举一反三,一举两得,不失为一种好的校本课资源,值得我们每个教育者去思索、尝试。
物质决定意识(一)
村村皆画本,
处处有诗材
几千年来,我国诗坛上群星璀璨,英才辈出:有豪情奔放、气势磅礴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杜甫;有潇洒婉丽、清新工巧的婉约派词人李清照、李后主;有朴实无华、自然真切的田园山水诗人陶渊明、谢灵运;有赤诚丹心、气贯长虹的爱国诗人陆游、辛弃疾、文天祥。。。。。。他们大多都有进步的思想,爱祖国,爱人民,追求自由,向往光明,憎恨黑暗腐败的社会现象,他们的诗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表现了劳动、生产,反映了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那么,诗人头脑中的诗情画意和丰富素材是从哪里来的呢?也就是说,人们人们头脑中的思想意识是从哪里来的呢?有人说,是从娘胎里带来的,与生俱有的。如我国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开办学院,收徒传道,讲的就是“万物皆备于我”,存在于我的心中。他比喻说:人心好似一座富家的仓库,里面什么东西都有了,需时取用即可。也有人说,是上天赐的。还有人说,既不是人心中固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外部客观事物反映直了人的头脑,才产生出来的。宋代诗人陆游在《舟中作》一诗中写道:“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材”,即认为自然界的人类社会者诗的本源和素材。
三种观点,三足鼎立,多有趣啊!到底哪一种说法正确呢?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下面让我们邀请一些诗人出场,以诗回答吧。
①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据说,有一个名叫子安的仙人曾骑着黄鹤经过这里,后人建黄鹤楼发作纪念,从此,成了历代的浏览胜地。在这首诗中。点点孤帆、霭霭白云、碧澄江水、名楼仙地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仿佛把我们带进了绿水红花、风光旖旎的江南,亲眼看到了柳如烟、花似锦的扬州。试问,是有[这般良辰美景,然后才有李白的创作激情,还是相反呢?答案是这样的:只有了上述客观事物的存在,牵动了诗人的万缕情思,才有了这首诗。
“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也生动地回答了诗情画意来源于外部世界的道理。[故事]深夜,四川眉州府古色古香的瞻园里,一轮明月下假山湖水,显得分外幽静别致。新郎秦少游徘徊于红烛高照的洞房外,一边吟着苏小妹的上联“闭门推开窗前月”,一边苦苦构思下联,半天也想不出,急得额头上沁出汗珠。忽然,听到一声“啪”响,只见一粒石子飞入湖里,顿时湖水荡漾,波光粼粼,玉盘似的月影凌乱于水中。飞石点燃了灵感的火花,秦少游冲口说道:“投石冲开水底天。”上下联对仗严谨,意境和谐,真是恰到好处。于是洞房大开。只有在一石击水所发生的水中景象映入秦少游的头脑后,他才受到启发,打开生活积累的灵感,构成佳句。说到底,没有石、水、天的变化,就没有秦少游的下联,自然也就没有这动人的喜剧佳话了。
可见,诗人们讴歌自然,是与他耳闻目睹的大自然景物不可分的,诗中的种种景物,只不过是自然景物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罢了。
下面我们再看看描写社会生活的名诗吧。
宋朝是诗词鼎盛的一个时期,这时间里,宋朝虽然结束了唐朝以后五代十国的纷乱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但国力一直很软弱,受到北方外族的节节欺凌,南宋统治集团迁都杭州,偏安一隅,恬文嬉武,对内排斥搞战名将,对外称臣纳币乞和,到了山穷水尽了的地步。诗人林升看到这种局面,便赋诗一首进行尖锐的讽刺:
② 林升《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在这种形势之下,一切爱国诗人莫不痛心疾首,倾悲愤于笔下。于是产生了陆游的“一身不自恤,忧国涕纵横”(③《春夜读书感怀》)的悲怆生平;高适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④《燕歌行》)的义愤控诉;岳飞那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⑤《满江红》;文天祥那真挚感人、浩气凛然的⑥《正气歌》……。可见,诗人吟咏社会,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是息息相关的,人们的思想意识就是那个时代社会环境在人脑中的反映。
即使在同一社会,由于人们所处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不同,即阶级不同,所产生的思想感情也是不同的。所写的诗词表达的感情也自然不同了。如⑦李约的《观祈雨》: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写的是,春旱严重,大地冒烟,桑叶枯萎,于是老百姓企望老天爷开恩降雨,但朱红的在门内,达官贵人们仍旧在观赏歌舞,他们不仅怕降雨,天阴了也会发愁,因为气候阴湿会影响管弦受潮,发不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把不同的思想意识进行了鲜明的对比。
因此,外部世界中有山、水,诗人脑中才会有山水的形象,外部世界中有国土沦陷、春旱无雨、良人守边的情景,诗人头脑中才会产生还我山河的强烈感情。就是说,客观事物反映直人脑,才能产生意识,客观存在的事物怎么样,人们的意识就会怎么样,客观事物变化了,人们的意识也会随之产生变化。所以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物质。
物质决定意识(二)
梦的解读
有人会问,梦是不是也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呢?
的确,梦对许多人来说是奇异而令人神往的境界。美梦令人追思神往,恶梦令人毛骨悚然。在古今众多诗人的笔下。梦是一绝好的重要题材。如岑参的《春梦》、杜甫有《梦李白》、李清照的《记梦》、李贺的《梦天》、陆游的《异梦》《记梦》《枕上述梦》《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五月十一梦从大驾亲征》等等,李白、苏东坡、辛弃疾、晏几道、李后主等都曾与过梦诗,在这些梦诗中,有驰骋沙场的,有喜会故友的,有荣归故里的,还有遨游月宫的。外国人写梦的也不少,如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陀思妥也夫斯基的〈〈伯父的梦〉〉、海涅的〈〈梦影曲〉〉等等。尽管梦中境界是多么千奇百怪,但它们仍旧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不管你做的是什么梦,梦中的素材无一不是作者亲自看过、听过、学过或经历过的,无一不可以从外部世界中找到原型。南唐后主李煜的梦可谓不少了,“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望江南〉〉),“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子夜歌》),“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浪淘沙》)。为何他梦中会出现乘龙辇,携嫔妃,游御花园的热闹繁华景象呢?因为这种豪华奢侈的帝王生活是他亲身经历过的,他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梦。也就是说,他他所有的梦不过是他昔日帝王生活的再现。他绝不会 梦到伊拉克、科索沃、阿富汗战争的,也不会梦到美女布兰妮的。
为什么陆游会“三更扶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楼上醉书》)?是因为亡国危机迫在眉睫的缘故。
为什么杜甫梦中会晤李白?是因为他们是好朋友,他惊悉李白获罪流放的缘故。
为什么苏东坡会梦晤亡妻,感情那么动人“夜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江城子》)?是因为他三十岁失去了这位爱妻而日夜思念的缘故。
还有人问,难道说自由驰骋的幻想、想象也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吗?是的。它也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任何神奇的现象都有一定的现实生活作为基础。
所以,人的意识是从外部世界来的。无论是正确的思想,还是错误的乃至荒诞不经的思想,都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从事物到感觉和思想,这是唯物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反之,从思想和感觉到事物,这是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所在。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既然物质是第一性的,是认识的本原,那么,要成功地改造世界,主观必须正确地反映客观,无论办什么事,都应该从实际出发,从事实中引出符合客观的结论,而不应该从主观出发,凭主观愿望或臆想行动。观察分析问题时,不要停步于思想,而要深入到事物中,寻找出产生思想动机的社会历史根源,只有这样,认识才能准确深刻,办事才不会犯错误。还告诉我们,世界上不存在天生的先知先觉和明哲圣贤(只不过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早于后人罢了),任何人的思想无非是那个时代的反映。因此,不要把一些人的思想神秘化、凝固化、顶礼扣拜,盲目信从,奉为永恒不变的真理。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丰富和完善。
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一)
谁挥鞭策驱四运
万物兴歇皆自然
古人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以词称雄的南宋大词人姜夔曾写过一首《昔游诗》,追忆与友人过江突遇暴雨的往事,他认为暴雨是突如其来的:他好端端地过江,却差点儿淹死在江中,于是以为天空中的风雨雷电,人世间的生死祝福,都有一只无形的巨手在那里支配着。按照这种观点推论,结果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没有客观规律的。但客观事实告诉人们: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按照它自身固有的规律在不停地运动着,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着。这在自然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正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道理一样,绝不会移到寒冬腊月北风凛冽的时候去进行的。古代许多诗人对自然的规律性就有所认识,并在诗篇中有生动有趣的描写。现在就让我们去看看诗人们对风云、雨露、花草以及天体的描述吧。
王质在《山行纪事》中写道:浮云在碧空,来往议阴睛。
潘枋在《郊行》中也写道:云来岭表商量雨,峰绕溪湾特色梅。
你看吧,多有趣啊!这两首诗把云完全拟人化了,天上的云为什么忽聚忽散、来来往往呢?原来它们是在商量是不是要下雨呢?这就是说,雨和云是紧密联系的,云会产生雨。
现代科学证明了这种观察是正确的:地球上江河湖海的水受太阳照射后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因为比空气轻,就往上升。天空的温度比地面低,水蒸气跑上去遇冷变成小小水滴,大量的小水滴集合在一起就变成云。云在空中为什么来来往往却不掉下来呢?是因为云中的水滴很细小,下边的空气能托住它,水滴不断合并增大,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变成雨滴下面的空气不能再托住它了,就从空中掉下来了,这才是雨。所以雨是有规律循的。
不仅下雨是有规律的,而且不同时节的雨也有其特殊的规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初春小雨》),细无声,润如酥说的是春雨的细腻。而夏雨呢?“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苏轼《有美堂暴雨》)。秋雨则是连绵淅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同样,不同时节的风也有不同的规律。人人都喜欢奏的风,因为它是和煦的、温柔的、令人心旷神怡的。“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冯延已《谒金门》),“白玉堂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红楼梦》中《咏絮》)说的是春风体态轻盈地来到人间。而秋风则不同了,萧萧瑟瑟,草木摇晃,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害的他老人家跑出老远一把把地捡回来,还为此与邻村的孩子们口角一回呢!
可见,天有可测风云。人们只要认识了它的规律性,就能预测到风雨雷电的到来,就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发生。在1998年抗洪抢险中,江泽民总书记曾亲自打电话到中央气象台询问天气预报的情况,今年我国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上天时,胡锦涛总书记也曾亲自打电话到中央气象台询问天气变化情况,所以,只要我们掌握了天气变化的规律,就能为人类作出巨大的益处。
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二)
花木、天体说
花木,也有其自身生长的规律。
梁园日暮乱飞鸦,
极目萧条二三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
春来还发旧时花。(岑参《山房春事》)
梁园本是唐代著名风景区,人烟稠密,春天游人如织。由于唐代后期连年战乱,百姓死的死,逃的逃,这儿变得触目萧条了。尽管人世间有变,但庭苑中花木不变,“春来还发旧时花”,嫩红软白,璀璨成丛。这说明,花木并不因人们冷落它而不开,依然自发芬芳。
日月运行,春夏秋冬更替,都是按照一定次序进行的。在古诗中,我们看到这样有趣的现象:对同样的一个月亮,有的人赞美它:“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有的人埋怨它:“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对一样的明媚春光,有的诗人数落它:“春色恼人眠不得”(王安石《春夜》),而有的诗人则生怕春去了,甚至非常痛苦地流惠眼泪:“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千秋去”(冯延已《蝶恋花》)不管人们是否喜欢、挽留、埋怨还是反对它,它们总是按照自身的规律运行的。
自然天体的这种客观法则,在李白的诗《日出入行》中,更作出明白深刻的概括总结: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就是说,草木欣欣向荣不必感谢春天,叶黄飘落在地不必怨恨秋时,因为四季运转是一种必然趋势,万物兴衰有它的自然法则,任何人也不能挥鞭命令停止啊!他在诗中还评论了一个故事:古代传说中的大力士鲁阳与韩构作战,眼看天色渐晚,夕阳西下,胜负未分,鲁阳骄躁起来,举戈一挥把太阳弹了回去,又继续交锋。李白认为这个故事是荒唐的,于是问道:鲁阳有什么本事竞然能让太阳停止运行?这是违反自然法则的。表现了李白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古代许多诗人在自然观上有可贵的唯物主义思想,但在社会观上却是唯心主义的,即主张历史唯心论。什么是历史唯心论呢?就是主张历史发展由人的意志所决定的。我们在学习古诗时会经常看到,有许多著名诗人在那个时代失意时竟然写出了精妙绝伦的诗来。如:屈原悲赋《离骚》而死于汩罗江;陈子昂登幽州而泣然涕下;李白喊出了“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陆游万分感慨“少携一剑行天下,晚落空村学灌园”(《灌园》);朝韩愈上佛骨表劝谏宪宗,结果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左迁至兰关示侄孙湘》);辛弃疾爱国遭贬,逼得他“万事一杯酒,长叹复长歌”(《水调歌头》),等等。总之,或仰天长啸,悲歌田垅,或寄情诗酒,抚今追昔。他们把自己的政治抱负之所以不得实现,都归结于帝王将相的个人意志。清代著名学者梁启超有句名言:伟大人物“心理之动静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总之,他们认为历史无任何规律可言的。产生这种唯心论的根源在于当时的社会生活发展水平及其特点,暂且不论。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证明,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在规律面前也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之不同于动物的特点,就在于人具有巨大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我们身边所发生的一切变化,不都说明了这一点吗?
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苏东坡游庐山时写的一首《题西林壁》,不仅把庐山形象化了,而且也把庐山哲理化了。作者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人们:他身在四周重峦叠障的山谷之中,,视野受到局限,既不能高瞻也不能远瞩,只能窥见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而无法纵观全体,因此,不能说认识了庐山的真面目。这种由于客观条件限制而不能做到全面认识,因而不轻易下结论的老实态度,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不仅对庐山,对世界上一切事物何尝不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呢?下面就结合一些著名诗人的诗歌作品,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没有哪一个东西是不可分的。因此,就看待一个事物来说,要看到它的内部矛盾的双方,即全面看问题。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代表了我国古代诗坛的最高成就,被誉为伟大的人民诗人和浪漫主义诗人。但对他们的诗和他们本人要一分为二的看待。谁都知道李白是一个一身傲骨、藐视权贵、富有反抗精神的诗人,但在他的诗中,也曾出现过一些羡慕功名宝贵、甚至庸俗吹捧的东西。他的诗也有不如他人的。如,有一次李白游湖北武昌黄鹤楼,看到壁上有同代诗人崔颢题的《黄鹤楼》一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大为欣赏,以后,他在游南京凤凰台时,仿照崔的构思写了一首《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官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平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历代评论家都认为比不上崔诗好。清代纪昀批语说:“崔是偶然得之,自然流出,此是有意为之,语多衬贴,虽效之而实多不及也”。看得出,李白诗再好也有不如别人的时候。
杜甫呢?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个热爱人民的诗人 ,从他步入诗坛到他离开人间,一直和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的《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为千代所传颂。但他也有局限性,当人民起来造反时,他却站到了反对人民的立场上了。当江浙一带农民起义时,他曾写诗道:“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吴越。”(《喜雨》)意思是怎能用鞭子去打雷公呢,让它下起滂沱大雨,把江浙一带的大地冲刷得干净吧。意指消灭农民起义。你看,这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形成了多么大的反差啊!怎么能相信这两首诗竟然出自杜甫一人之口。可以说杜甫的思想也有进步的一面和落后的一面。
陶渊明,著名田园派诗人。一提起他,人们就会想起《桃花园记》、《归去来兮》和《闲情赋》,也会想起“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来,也使人们认为他是一个消极避世的隐逸诗人。但他的《读山海经》一诗却又写道“猛志固长在”的惊人之语。
又如,女词人李清照也并非只有哀伤缠绵的一面,也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悲壮爱国的一面。范仲淹既精辟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崇高境界的 名句,也有“残灯明灭忱头欹,谙尽孤眠滋味”和“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类消极颓废的思想。
既然诗人的思想是充满矛盾的,他们的作品也是优劣并存的,那么,要如实地评价诗人就必须客观地全面的进行分析,也就是要区分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流和支流。
对人对已,也要坚持全面分析的态度。对人, 不能只看优点,不看缺点,或只看缺点不看优点;只看过去不看现在;只抓一点不及其余,这些都是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用这样的方法看人就会把人看扁了。自己,也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而认识不到缺点和不足。“人贵的自知之明”这句古语说的多么透彻醒人啊!
对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也要坚持两点论的认识方法。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已亥杂诗》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花落花谢似乎无用了,但是它转化为泥还能作为来年花枝生长的肥料呢。有好多的诗人对秋天几乎没有好印象,一写出诗来,总有那种悲悲切切的情调。但唐朝诗人刘禹锡则在《秋词》中写道: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月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认为秋天对创作有好处。
陆游也在《秋声》中写道:
人言秋悲难为情,
我喜枕上闻秋声。
快鹰下钩爪嘴健,
壮士抚剑精神生。认为在秋高气爽之下,对战士收复国士的斗志有好处。
这两首诗都告诉我们,要正确看待成绩与缺点,要正确认识人所处的顺境与逆境,不能被困难吓倒而停滞不前。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固然可喜,但不能骄傲自满;犯错误造成失误固然可惜,但要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改正。人们不是常说: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好事嘛。所以,对事物也不能绝对化,要善于全面分析。“赛翁失马,安知非福”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二)
万事万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离开它事物而孤立存在没有的。因此,要用联系的即全面的眼光看问题。
让我们先看看自然界的景象吧!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古代民歌《敕勒歌》中的名句。寥寥几行字,描绘出辽阔雄伟的草原风光,一望无际、牧草繁茂、牛羊肥壮,使人油然而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看,草原、绿草、牛羊之间就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再看,苏轼词中有一句“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说的是菊花一凋谢,蜜蜂就会犯起愁来,表明花和采蜜动物之间也存在着直接的联系,所以说,各种动植物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再来看苏轼《蝶恋花。春景》的前半阙: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棉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多么美丽的暮春景色啊!花儿褪红,燕子飞来,绿水流绕在农家小屋周围,柳絮轻飘漫舞。所有这些都和春紧紧联系着,只有春天才带来了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就说明了天体与有生动植物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人们在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时,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容易产生认识的局限性,因此,我们看人看事要力求全面。
苏轼观庐山,由于处在深山之中,未能看到整体,写出了惊人篇章,后来在另一诗中,却写出了“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的另外感受。杜甫登泰山写过一首《望岳》: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说的是当我在山下抬头望去,只见山峦重叠,挺拔高峻,连绵不断,一望无尽;但当我登上最高峰往下看时,千嶂奇观,尽收眼底,白云缭绕,飘浮在脚下,那众山变得象小山丘了。就说明,由于观察者所处的具体条件不同,(庐山、吴山、泰山)所产生的形象也就不同。换言之,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所产生的认识是不同的。
所以说,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也就是用对立统一的规律去观察问题、处理问题,这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著名诗人苏轼在中秋节赏月之时,突然想起了自己不平的仕途和相别已久的远方弟弟,而写的一首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水调歌头》。特别是后面两句,道出了一条深刻的哲理:世界上一切事物 都在转化着。你看,天上的月亮从圆圆如玉盘会转化为弯弯如镰刀,哪能夜夜都能象中秋这样满呢?
其实,古代也有不少诗人也从宇宙人生的变化中看到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不断转化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抒发发人深思的情感。如汉武帝刘彻认为,欢乐可以转化为悲哀,“欢乐极兮哀情多”(《秋风辞》)。白居易道出了同一思想,但更为深刻:“乐极必悲生,泰来犹否极”(《遣怀》)。刘禹锡认为久病的我可以转化为良医:“百胜虑无敌,三折乃良医”(学阮公体三首))。但是事物为什么会转化呢?他们却没有认识到,只是认为转化是自然而然的衔接的:“天下大势,分久几合,合久必分”,乐足了就会生悲,苦足了就生甜,,二者象走马灯式的循环着。或认为这种转化完全是由上天决定的。但是错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转化是有条件的,是由事物内部矛盾所决定的。
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有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不是凝固不变的,是既互为依存,又相互对立,相互斗争的,其结果必然引起转化,所以只有具备必要的条件,事物才能转化,否则不能转化。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必然向对立面转化,这是事物发展的一条客观规律。
白居易的《长恨歌》讲的就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其中杨氏家族的变迁就说明了,杨氏受宠对其本人及家族来说是件好事,但过度的飞扬跋扈导致引起国人之仇恨是她走向死亡的条件。
宋朝大哲学家朱熹写的一首诗《泛舟》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function forumSelected() { var forumId = $("#forumId").val(); if(forumId == null || '' == forumId) { alert('请选择论坛.'); } else { } }